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四百七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七十六章 礼物各显神通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这名不知底细的外地官员还真被杨钊给吓住了,揶揄地叉了叉手。众人纷纷猜测他的身份,却没有人再出声阻拦。

他走到宦官的面前,堆起笑脸拱了拱手,从袖子中取出礼物帖,递到了对方的手中。宦官打开帖子看了看,躬身叉手从喉咙里挤出一丝尖音笑道:“原来是杨国舅,奴婢给您见礼。”

“好说,好说。”杨钊笑着摆了摆手,刚要迈步走进去,却被宦官的笑脸给挡住:“杨舅爷,奴婢暂时还不能放你进去,贵妃娘娘吩咐了,今儿你最后进去。既然是自家人,当然得先让人家外边人。”

杨钊哑口无言,只好悻悻地退回到人群的最后,李嗣业回头对其抱以一笑,对方的脸色却有些发青。

李嗣业本来认为他脸皮较厚,气量也应该不小。但现在看来,这两种相近的品质不能同时出现在此人的身上,实则是一种讽刺。

经过短时间的排队后,多数人把庆贺帖子和礼物留下,就只能原地打道回府,只有四人能够直入禁宫。他们分别是平卢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派遣进京的长子安庆绪,代表高仙芝和他自己的李嗣业,代表剑南节度使的杨钊,代表夫蒙灵察的安思顺。

四人带着随从与礼物从城洞中鱼贯而入,穿过长长的宫墙与砖石道,站在长庆殿前方的门楼下。

“列位请稍等,奴婢这就进去向娘娘通禀。”

四人叉了叉手,各自在门楼下驻足等候,相互之间并无沟通。李嗣业把目光投在安庆绪身上,这是个脸上还生着雀斑的粟特小子,大概不超过二十岁,看上去有些腼腆。

安庆绪抬起眉角偷看了站在那里双手抱腹抬头闭目的安思顺一眼,可能是估摸着躲不过去,硬着头皮上前去行礼叉手:“侄儿庆绪拜见叔父。”

安思顺把眼睛眯开一条缝隙,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地嗯了一声,且这嗯声也听起来也很敷衍,像是在清理喉咙中的浓痰。

杨钊嘴角嗤了一声,心想这小子的叔父叫得迟了些,亲戚关系处到这个程度也是没谁了。

李嗣业却有不同看法,安禄山和安思顺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估计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这种隔阂也预示着他们将来立场不同,注定有不一样的结局。

在大唐的官场上,什么同宗亲戚关系是最不可靠的。李林甫是楚国公姜晈的外甥,而韦坚的夫人乃是姜晈的女儿,双方有表亲关系。然而当韦坚入朝即将拜相,又是太子的大舅哥,引起了李林甫忌惮,最终陷害至死。李林甫和李适之同为宗室,虽出五服,为了争权夺利将其逼死种种。

这时宦官领着一队小太监走到门楼前,负手开口道:“各位带来的随从就在此处等待,礼品由宫中的人替他们拿。”

“你们四人随我一同进去。”

四人并排前行,身后跟着他们的礼物,沿着石道来到长庆殿前,一步一步踏上石阶,跨过门槛进入殿中。

长庆殿规模较小,进深只有四根柱子,宫黄纱帐垂挂在柱子两侧,正中央是殿台,上面摆放着长长的坐塌,坐塌中央放着矮几隔开,李隆基和杨玉环分别盘膝坐在榻两侧,依着矮几把手肘支撑在几面上。

四人同时上前跪地叩首后,声音参差不齐地祝贺道:“臣等恭贺圣人。臣等恭贺贵妃。”

李隆基颔首说道:“都起来说话吧。”

众人立起在殿中依次站在两旁,一干小太监们抱着礼品站在他们后方。

李隆基心情畅快,笑着说道:“你们今日俱是来恭贺贵妃晋封,贡礼也都带了过来,谁先献礼?”

四人之间各自对视了一眼,他们所带的礼物都如快递一般密封着,先后次序定然大有不同。通常来说最好的宝物是要压轴出场,但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礼物比其它人高档。但若是两人有带着雷同的礼物,最先出场的那个自然占优。

安思顺上前叉手说道:“我等不敢擅专,还请圣人和贵妇娘娘选择。”

杨玉环早已满脸期待,她此时心情的快乐程度估计和拆快递的女郎们是相同的,抬起水润的眼波看了身边的三郎一眼。皇帝嘴角含笑托腮道:“今日是你的好日子,朕只是在旁边做看客,一切由你来做主。”

她挑起下巴,指着安思顺说道:“既然如此,就由刚才说话的这位将军先开始吧。”

安思顺双手并拢叉手:“谢娘娘。”

他一挥手,把六名捧着礼物的宦官叫到近前,掀开了第一个礼物上方的红纱,却是手捧着一块圆形的金盒。他把那金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团嫣红的胭脂。

他开口介绍道:“这是用焉支山的朱砂、大黄和秦艽,还有天山的雪莲熬制调和而成的胭脂,涂抹在肌肤上红润而近肌理色泽。”

杨玉环只是手撑着鬓角点了点头,安思顺只好介绍下一款产品,一个玉石做的酒樽,超薄而剔透,从外面隐约能看到里面鲜红色的酒液,酒樽旁边放着几个酒盏,色泽白皙泛青。

“这是武威城中盛产的葡萄酒,夫蒙中丞特地在其中选了六十年的精酿。而这些酒樽和酒盏俱是夜间发光的玉石做的夜光杯,即使在没有灯火的夜间,也能对饮小酌。”

杨贵妃以袖口掩着下巴笑了笑:“这个不错。”

其他东西上的纱布也一一揭开,无非是一些河西的特产核桃,黄梨,还有一种被称之为沙漠人参的肉苁蓉。

有安思顺这几样东西垫底,杨玉环兴致大增,指着安庆绪问道:“你是禄儿的儿子吧,你父亲给我准备了什么贺礼。”

安庆绪还没有他爹那么厚的脸皮,没有称呼其为祖母,只是躬身叉手说道:“娘娘请看。”

他掀开第一个纱布,竟然是个竹笼,里面关着一只幼小的丹顶鹤。

不需要他做介绍,杨玉环便惊喜地称赞道:“好美啊,天底下竟然有这么美的鸟儿。”

安庆绪不多废话,直接掀开了第二个纱巾,里面是一个木匣子,抽开木匣是一根粗壮的人参。

“此参已经在地下生长了近千年,我父亲他派出五十多个经验丰富的采参人才把它抓住。”

杨玉环不禁掩嘴而笑:“它是活的吗?”

“臣也不清楚,只是听靺鞨人说,年份越老的人参越有灵性,能够躲过采参人进行土遁。只有这样的参用了之后才会延年益寿,长葆青春。”

安庆绪又掀开了第三块纱巾,将叠在盘中貂绒披风取了出来,提在手中说道:“这是父亲出猎一个冬天,捕杀了三十多只貂,找人为贵妃娘娘鞣制成的貂皮披风。此物非常御寒,冬季出行,只要裹在身上即使在冰天雪地中都不会寒冷。

据安庆绪所念的礼单上,安禄山送给贵妃的礼物还有一棵从新罗移植过来的紫衫树,不方便带进宫阙中,已经让人种在了兴庆宫中。还有十名从新罗带来的奴婢,送给杨贵妃用来赏赐家人。

昆仑奴,新罗婢是唐代人口贩卖的两大特产,达官贵人争相抢购,属于有市无价的那种。

安禄山如此能够舍得花大价钱,倒让杨贵妃越发欢喜,笑着说道:“看来还是禄儿比较孝敬我。”

安庆绪低头脸有些红,毕竟还太年轻,他也没有其父的脸皮,趁势跪下去叫一声奶奶或祖母。

杨玉环终于抬头注视起了李嗣业,双眉颦起,眼带汪波,她挑着眼角笑问道:“李嗣业,你给本宫带来了什么礼物,呈上来看看。”

李嗣业低头叉手道:“喏。”

他对着下方的三个太监一挥手,其中一个端着木盒走上来,另外两个抬着用羊毡包裹夹层包裹的重物,从步伐来看很重很吃力。

杨钊站在后面不禁摸着鼻子暗笑,只有两件礼物,显得很寒酸哈。是安西贫乏尽是大漠,还是这些人吝啬,连给贵妃娘娘的礼物都敢不用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