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吐蕃军特色

盛唐陌刀王 第四百九十七章 吐蕃军特色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高仙芝随后登上了连云堡城,望着城中满地的尸体,他脸上并无什么表情,也许常年的作战早已冷却了他的心肠。

兵卒们开始将尸体一个个抬在一起,受伤的人转移进行治疗。人们将阵亡将士的身份木牌摘下来,扔进了一个木箱中,很快木箱就被牌子填满。

节度参谋和行军掌书记开始组织人手清点敌我伤亡,根据清点牌子的数量,唐军共阵亡一千四百三十人,识匿和护密联军阵亡一千九百六十人,加起来共三千三百九十人。吐蕃军阵亡五千二百人,俘获一千余人,包括守将宗吕在内。

高仙芝站在高处望着连云堡的布局,不由得捋须赞道:“这个吐蕃将领也算是能力不俗了。”

李嗣业站在他身后问道:“这些俘虏怎么办?”

“押着他们到婆勒城劝降,抓住的那个蕃将在哪里?”

他引着高仙芝走向连云堡城瞭望台下方的土厅里,里面黑压压地跪了一片人,其中有不少吐蕃女子和身披锁子甲的桂射手,能够跪在这堡里的都是精英,不像外面俘获的那些庸奴从。

吐蕃是奴隶制社会,与唐朝交往之后又学习了一些唐朝的制度,成为了卡在奴隶制和封建制中间的这么一奴隶社会,它同时也是军政一体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桂和庸这一制度。它类似于唐朝的府兵制,又与府兵制完全不同。桂是拥有土地的的武士阶层,庸则是没有土地的奴隶阶层。当武士出征的时候,他有权力带领一定数量的奴从出征,这一点类似中世纪欧洲骑士和扈从。

眼下大厅里跪着的就是这一群奴隶主,宗吕则盘膝坐在中央,依然坚守他作为吐蕃武士的一种尊严。

宗吕千总的发迹史颇具个人奋斗色彩,他作为吐谷浑人,上一代、上上一代都是吐蕃人的奴隶,不过他跟随的主人可不是一般的武士,而是吐蕃约如的军事贵族东本。本来奴隶和贵族这一阶级固化是无法打破的,但宗吕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毅力和无与伦比的运气,他英勇善战被当做挡箭牌都能活下来,他数次舍身救下主人的性命,被授予军功赏赐了田地,成为了一个自由的军户,并一步步爬到了连云堡守将的位置上。

除去他被李嗣业俘虏,后又被胁迫当间谍的不光彩经历,他的整个人生历程没多大问题,甚至还能成为众多奴隶向往的榜样。他们看到他就像穷人看到成功人士,所以这一场艰难的连云堡血战,自有其个人魅力的因素影响,才使得麾下的奴从们悍不畏死。

李嗣业对坐在人群中央的宗吕喊道:“宗吕千总请过来!”

宗吕一骨碌从地上爬起,双手捅在袖子里来到两人身边,作为败军之将他虽然能够坚持膝盖不弯曲,当然也不能挺胸抬头装大尾巴狼,所以便稍微佝偻着身子站在两人面前听候差遣。

高仙芝负手问他:“娑勒城中有多少人?”

宗吕抱胸回答:“启禀大将军,娑勒城号称十万,实际上只有五万。”

高仙芝猛然转身,险些露出惊吓表情,若是真有五万人,我这两万人打个连云堡都损失了三千多,娑勒城敌军五万人该如何能够取胜?

李嗣业明白个中原因,便开口询问道:“这五万人中有多少桂,有多少庸,又有多少担当辎重辅兵。”

宗吕明白他的用意,连忙叉手道:“其实这五万人中包括了大部分博律百姓,吐蕃把他们编成了两个个驯奴东岱,还有一个用来放牧提供粮食的驯奴东岱。剩下的就是喀葛鲁豪奴东岱,总兵力为一万两千人,但在连云堡已经折损了六千,剩下的六千人由喀葛鲁东岱东本亲自率领坐镇。”

高仙芝这就听明白了,原来这五万人里面包括了小博律百姓,还有一部分用来提供后勤物资的非战斗人员,真正用来作战的也只有六千人。

连云堡是吐蕃人的前进基地,娑勒城就是连云堡的后勤补给基地。

吐蕃豪奴东岱的战斗力确实很强,但唯一可诟病的就是他们的后勤补给粗犷简单,跟随大部队出发的有拖家带口的牧民和牧奴,他们的所有财产都是赞普的,所以战时就得赶着牛羊跟着军队,甚至许多时候都是丈夫提着刀枪服役做兵,老婆孩子在后面赶牛羊供应粮食。

史书上记载唐军与吐蕃交锋中的那些胜仗,俘获敌军几万人,牦牛几万头,这些所谓的敌军其实是为军队提供后勤的牧民,他们的战斗部队机动力强,也鸡贼得很,能够迅速甩掉辎重逃脱,如同壁虎断尾一样决绝。

高仙芝回头对宗吕说道:“娑勒城不同与连云堡,那里无险可守,况且里面有许多牧民,未免伤及无辜,我希望你能够去劝降。”

宗吕伸手抱胸说:“败将宗吕愿意去劝降。”

高仙芝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痛快,微微错愕之后才点点头道:“如果你劝降成功,本将军可以将你们迁居至疏勒镇一带。”

李嗣业深表赞同,战争最大的收获不是土地,而是对人口的掠夺。安西四镇贫瘠的原因不止是因为戈壁荒漠化,更多是因为人口的稀少,有大量人口投入农牧生产,才能够保证足量的后勤来供应军队。

“谢过高大将军。”

唐军在连云堡中休整了一个下午,准备在第二日进攻娑勒城。傍晚兵卒们在山上拆卸了吐蕃人搭建的排墙和木屋,当做燃料取暖。

夜间天气晴朗,星辰点缀夜空,李嗣业裹紧了披风巡视营地,周围凝结着浓厚的血腥味依然没有消散,兵卒们靠在矮墙背后围着火堆昏昏欲睡。俘虏们全部双手抱着膝盖坐在冰冷的血泥地上,像羊群一样紧紧挨着。

他们储存在城中的牲畜、糌粑干粮、青稞都被唐军收缴,然后每人以固定配额发放,只能吃平时定量的三成。这样做的用意是防止他们吃饱了逃跑,只要饿不死就成。

这些俘虏心中也非常满足安定,因为传闻唐军有给死人吃最后一顿饱饭的规矩,吃不饱饭意味着唐军不会杀俘,只要能够坚持着活下来,这就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李嗣业巡视完营地后,准备回到毡帐中休息,却见有一人捅着袖子在帐外踟蹰。他过去一看,原来是夫蒙灵察的押衙官康怀顺,现在暂任高仙芝的押衙。

“康押官,你不去休息,跑到我的帐外做什么?”

康怀顺躬身叉手行礼道:“李都护,我确实有件事要求你。”

“那行,我们进去说。”

“不了,我就在这儿说吧。”康怀顺嘿声笑了笑,伸手抓了抓后脑勺说道:“是这样,我发妻早亡,一直没有续弦,因为常年在陇右道当兵,见到的女人都是些粗鄙的胡人,直至见到你的奴婢道柔。”

李嗣业皱起了眉头。

“我的意思是说,我愿意花重金买下她,但不是让她做奴婢,我愿意消去她的奴籍,娶她做娘子,也不在乎她身子是否干……净。”

李嗣业眯起眼睛仔细上下打量着康怀顺,把他看得心中发慌目光乱扫。李嗣业心中暗道,你还真敢脑补,是不是鼓起勇气当接盘侠,还觉得自己挺伟大啊。

“眼下大战当前,你怎么会想出这么一出来。”

“正是因为大战当前,我才感觉活着的可贵,我想等这一战之后好好享受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所以才冒昧前来,向将军提出为道柔赎身,也愿意娶她为妻,望将军成全。”

康怀顺哗啦一声单膝跪在地上朝李嗣业叉手:“求将军成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