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五百五十章 名将之痛

盛唐陌刀王 第五百五十章 名将之痛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李嗣业从庭州几个守捉城巡视归来时已经是十一月底,庭州的商税收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地百姓的开荒垦田也有了初步成效,对于垦田的补助金额多少,是个值得研究的事情。如果补得多了,就会有人为了赚补助钱,把刚耕出的田给废弃掉,如果补得太少又不足以让人心动。所以经过商量之后,李嗣业决定给当地百姓每亩地补助十六钱,同时提供初次种植的种子。

没有人专门为了这十六钱而垦田,他们所看重的是都护府提供的种子和第一年所免除的租庸调。

李嗣业进入节度使府邸正堂里,掌书记岑参连忙来见他。两人谈论了一下眼下某些政策的漏误。

岑参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说道:“有一桩事情,属下不知该不该说。”

“你但说无妨。”

“前段时间庞岳带着你的令信回来向我传递,曾经半途回家很长时间。但凡传递公文,不得半途转移,以免有盗窃篡改公文之疑。庞岳他身为官吏,不会不明白这个规矩,所以属下怀疑他……”

李嗣业淡然问道:“那封信你还留着吗?”

“留着,”岑参点点头,从袖中掏出了那张纸,李嗣业伸手接过来,只抻开看了一眼,心下赞许还临摹得挺像的,他将纸叠了两叠,塞进了自己的袖口中。

“庞判官为人粗俗不够细谨,才有这样的漏误,所以不必管他。”

“可是……”岑参在心中咂摸,这绝对不是什么漏误,而是有意为之。

李嗣业抬手拦住他的话:“你不必理会这个人,他颇有些后台,来我们北庭完全是混资历的,恐怕要不了多久,人家还会被调回长安享福。”

岑参心中明悟,便不再追问这些事情。李嗣业扶着膝盖长立而起,对岑参摆摆手说道:“我这边没什么事情了,你回去休息吧。”

岑参告退之后,李嗣业也回到了内院的书房,坐在案几前翻开了放在上面折叠的册子。

这是安西留后院抄送的邸报,是对这几个月朝中大事的汇总,有助于他们这些节度使们认清朝中的形势,好做出一些决策上的调整。

天宝六载算是天宝前后期的一个分水岭,因为今年发生了许多影响极大的事情,这些事情所造成人事的变化,注定了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的爆发。

太子两次被诬陷就不说了,但这其中被冤杀了多少官员都不及细数,吉温、罗希奭酷吏之名闻名天下,地方官员闻其声便战战兢兢,遂称吉网罗钳。太子看似地位不稳摇摇欲坠,实际上却不会有什么差池。

因为皇帝的内心很矛盾,太子这个位置必须要有,不然将来他撒手西去,兄弟争斗引起外将入朝怕断送江山。但太子的存在又让他心中担忧,害怕这小子趁他老迈行险招,毕竟李亨也不年轻了,上次见他头上都有白头发了,谁不想早点位登大宝。

要照李林甫的想法换掉太子他也不愿意,因为天下乌鸦一般黑,李家儿子一个德行,换一个还不如李亨老实。若是如了李林甫的愿,宰相和新太子勾结,还有他皇帝的活头吗?

这着实是一个难解的结,任何缠入这个结中的人,都不免身死家灭,就连王忠嗣也不能例外。

他翻开四月份这一页,上面记载着安禄山在河北筑雄武城,在城中铸炼兵器,说是要加大力量防御契丹。并且还写信邀请王忠嗣派兵来共同进行军事演习,捎带去揍一下契丹和奚部,实际上是想留王忠嗣的兵为自己所用。

但他万万没想到,王忠嗣会亲自带兵前来,这下安禄山怂了,自然不再提演习的事情。王忠嗣空着手跑了一趟,回去越想越不对劲,感觉这胡儿是想截留自己的兵为他所用啊,于是便写了一封弹劾的奏疏送抵长安,言明安禄山居心叵测意图谋反。

这是继张九龄之后第二个人预言安禄山有反心。安禄山此刻圣眷正隆,皇帝自然不会相信,以为王忠嗣联想能力丰富反应过度。

其实李林甫也深知安禄山居心叵测,所以才时常对其进行敲打,他相信自己能够镇住这个胡人。况且安禄山一心往边疆经营,不打算往朝中发展,这是令他最满意的。

王忠嗣身兼四镇节度使,感觉自己顾不过来,便向李隆基上表,辞去河东朔方节度使,专心经营河西陇右。

等到十月初的时候,李隆基突然心血来潮,要求王忠嗣拿下丢失多年的石堡城。这地方地势险绝,周围群山环绕,只有两道峡谷可通,可真正算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想拿下这里,非得用无数将士的性命来堆不可。王忠嗣立刻上奏疏禀明皇帝,细数攻克石堡城的弊害,表明应该徐徐图之,而不能急功近利。

这让李隆基心中很是不爽,相当年信安王李炜是怎么打下来的?你王忠嗣比李炜又差了多少?

如果王忠嗣不愿意应命,河西诸将也不敢应命,偏偏此时朝中的大将董延光向皇帝上表献策,说是自己有办法拿下石堡城。于是皇帝下旨把董派到了河西,又让王忠嗣从旁协助。

王忠嗣怎么可能会用数万将士的性命去堆积别人的战功,他只把调兵权交给了董,却没有把掌管生杀和奖赏的旌节授给他。董延光指挥将士们攻城,他们又不愿意白白去送死,所以士气不振,石城堡迟迟没有攻下来。

董延光在皇帝面前拍了胸脯,现在却打了败仗,担心难以交差,所以把过错引咎到了王忠嗣的身上,向皇帝上表说是王忠嗣故意拖延。

玄宗皇帝震怒,下旨将王忠嗣召到长安讯问。

李林甫针对王忠嗣的诬陷才刚刚开始,他紧接着向皇帝下了一记猛药,命济阳别驾魏林向皇帝上表告状,说他自己担任朔州刺史时,曾经听王忠嗣说过,早年和忠王李亨一起在宫中生活情同兄弟,愿意奉忠太子。

这下又碰到了皇帝的忌讳,想要陷害谁只要把他和太子牵连在一起,简直屡试不爽。李隆基立刻下令三司会审严审,李林甫派吉温和罗希奭轮番上阵,堂堂的云麾将军,四镇节度使险些这样被两个酷吏迫害致死。

此时的哥舒翰已经是陇右节度副使,也深受皇帝器重,特地进京营救王忠嗣。李隆基准备将陇右节度使给他,哥舒翰连忙跪地哭诉请求饶恕王忠嗣,并且愿意用现在的官位功勋来抵王忠嗣的罪过,玄宗不应,哥舒翰哭泣磕头声明王忠嗣无罪,也许是哥舒翰的赤诚改变了皇帝态度,最终没有杀掉王忠嗣,将他贬为了汉阳太守。

皇帝在这方面素来是铁面无情的,杀三个儿子的时候都没有眨眼,王忠嗣作为义子能活一命,已是相当不易。

李嗣业合上邸报暗自感叹朝廷是越来越不好混了,也许远在万里之外的安禄山也会有这样的感叹,但他们心中暗藏的念头完全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