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勋奖赏

盛唐陌刀王 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勋奖赏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李嗣业坐在皇帝身边,两人的席位只相距一尺左右,他从案几上端起酒盏,朝着圣人频频遥敬。

李隆基笑意泛起,端起面前的金色酒爵,仰头一饮而尽。他抬头给站在旁边的高力士使了个眼色,高力士抬手合掌,两队长袖曼舞的女子从两侧缓缓进入殿中。又有八名手持各式乐器的乐伎站在一旁。

他仔细留意,在队伍中领舞的是梨园的乐营将谢阿蛮,弹奏乐器伴奏的也都是梨园的乐器高手,其中有弹琵琶的贺怀智,弹箜篌的张野狐,敲羯鼓的李龟年。这倒是让他挺意外,梨园的高手都到了吗?

皇帝也侧身笑着对他说道:“这些人你也都知道,他们均是梨园中的精英,个个身怀绝技,也非常傲气。他们寻常是不会给别的人跳舞演奏乐曲的,就连安胖子的没有如此的殊荣。只有你,你既是梨园的乐营将,谱写了将军令的乐曲,又立下了如此大功,当得起这样的待遇。”

李嗣业连忙叉手道:“多谢陛下恩德。”

梨园的这帮人确实是特立独行,一曲凌波舞过后,也不需要皇帝挥退,蹁跹着舞步缓缓退出了大殿。

李隆基似乎还沉浸在乐曲的美妙之中,对外在的变化没有多少关注。李嗣业双手轻轻合掌,作为领舞离开时却在队尾的谢阿蛮,朝李嗣业露出了一个神秘莫测的笑容。

他手撑着下巴颌浅慢品尝美酒,美人儿的笑容给了他几分酒醉的感觉。

李隆基笑着说道:“刚才染病在家的右相听说你回到长安,心中甚是兴奋,拖着病体给朕写了一封奏疏。他说你今日之功勋堪比汉时之卫青霍去病,太宗朝之李靖李绩,如今天下虽然安定,但你有开疆扩土之功,当入凌烟阁受香火供奉,让天下人都知道,今时今日我大唐亦有名将。”

李嗣业心底涌起了强烈的警惕心理,如果这奏疏是别人上的那还没啥,但若要是李林甫上奏,后面绝对有厉害的杀招。虽然现在他并不知道,但就怕趁他得意忘形放松警惕的时候,这绝密的杀招就会突然蹦出来。

不过从这精妙的奏疏中,也能够体现出李林甫润物细无声的拍马屁本事,把李嗣业比作卫青霍去病,又比作李靖李绩,其意不正是隐晦地称赞李隆基堪比汉武帝和太宗皇帝,皇帝暗自受用却不点破,享受这种真实的虚假。

坐在下方的杨国忠紧跟着圣人的话附和:“陛下,李嗣业功勋卓著,可比北齐之兰陵王,大梁之陈庆之。”

李嗣业手按着酒案,用手指顶着人中,差点一口把酒喷出来。

皇帝的脸色果然有些尴尬,若不是知道杨钊本人才疏学浅,算是个历史盲,恐怕就要怀疑他居心不良了。兰陵王高长恭的老板是高湛和高纬,这两位一个是宠信奸佞,另一个是亡国后主,都不是什么好货色。陈庆之的老板是谁,梁武帝萧衍,是南梁的开国之君,统治初期留心政务,纠正弊端,分封宗室,尊宠门阀贵族,但后期逐渐昏庸,崇信佛教,怠于政事,最后引发了侯景叛乱。

嘿,不得不说,若要把李隆基比作梁武帝萧衍,还真是有点儿像,都是前半生励精图治,后半生逐渐昏庸开始享受,而且都经历了少数民族将领的叛乱,前者是羯族人侯景,后者是粟特人安禄山。杨国忠的这句话里竟然藏着真相,果真是神预言。

看到皇帝兴致不高,杨国忠也意识到自己是说错了话,只好悻悻地闭上了嘴。

李隆基转身对李嗣业说道:“嗣业,以你的功绩,如今就算是封个王也不为过,但你尚且青壮,且来日方长,即使是海内珍馐,也不能一顿都吃光罢。所以朕授你为开府仪同三司,勋官为柱国,入凌烟阁画像,赐爵为英国公,食邑两千户,授田四千亩。”

李嗣业连忙放下酒杯,躬身叉手说话:“多谢陛下隆恩,嗣业愿意为陛下守更多的疆土,挑更重的担子。”

他这么说是暗自向皇帝讨兼任河西节度使,从去年开始,安禄山已经是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了,这三镇可是含金量极高的边镇,兵力多寡绝非北庭安西可比。他如果能把河西兼任过去,以安西为首的精锐和北庭军,河西诸军形成一个体系内的军事阵营,以区分安禄山一伙的东北军,这便是纯正的西北军了。

李隆基不知道是没听明白,还是另有打算。哥舒翰和安思顺的官位安排顺畅之前,李嗣业感觉还是有机会的。

他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双手呈送递给圣人,高抬起头挺胸说道:“这些都是在远征河中大食战役中表现突出的士卒和校尉,其中士卒四千人当赏,校尉三百人可授将职,还请圣人定夺。”

李隆基放下册子,赞同地点头说道:“可矣,朕根据行军方志所观,安西军经历数战,均是下阵上获,当得起这样的奖赏。朕特许,所有有功士卒,俱进勋官武骑尉,所有有功校官,俱进归德郎将与中郎将。”

李嗣业连忙叉手说道:“嗣业替安西诸多士卒校尉谢陛下升赏。”

李隆基笑着捋须说:“将士用命,自然当赏。”

这些将领所受的,都是唐代的勋官十二转制度,凡以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的书记员记录战前的情况,战争的过程和胜负的结果,同时要记录每个官、兵杀死或俘虏敌人的数字,上报到尚书省吏部。吏部的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

以战前的条件分: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四十,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二十,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十,为“下获”。

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类推。

勋官没有职务,不管事,仅仅加官而已。勋官要入仕参政,则依照门资、出身的规定。

李嗣业又向皇帝叉手说:“这次远征有大将田珍,段秀实,程千里,马磷等人奋勇争先,臣请陛下酌情提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