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风波

盛唐陌刀王 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风波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平康坊原右相李林甫宅邸的门楹上白幡在风中凌乱,院子里散落着麻纸钱无人清扫,李府的一些家眷们仍然穿着白麻孝服,李林甫长子李岫跪在府中的灵堂内,开始了三年在家丁忧的枯燥生活。

他的娘子依旧眼圈泛红,捏着巾帕擦拭眼泪。他的三个儿子从大到小跪坐成一排,长子规矩安静,两个年纪较小的儿子便有些不安分的活泼,若不是有严厉的父亲气势镇压,他们早就打闹成一团了。

李府上的大管事头上只缠了一个白抹额,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神情惊忧地喊道:“不好了!大郎,你快领着娘子娃儿们跑吧!再不跑怕是来不及了!”

李岫娘子刹时脸色惨白,一双失去血色的手紧紧拽住了丈夫的衣袖,李岫眼神坚定地安抚娘子稍安勿躁,站起来问管事:“出了什么事情,你先慢慢讲,不要着急。”

“杨……杨国忠污蔑阿郎勾结阿布思谋反,把人证都从安禄山那里带了回来!还有杨齐宣这个王八蛋!当年娶了三娘子靠着阿郎的照拂才能身居高位,现在为了避免被牵扯进来,主动投靠杨国忠,诬陷阿郎谋反。我早就该一刀杀了这个无耻狗贼。大郎,现在他们两面都有人证,看来阿郎的冤屈怕是洗不掉,还会连累你们!怎么办?怎么办?”

管家抖着袖子在地上急得来回直转圈。李岫先是很冷静,但悲痛的情绪在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来,他早已经预料到他们家今天会有这样的遭遇。

想当年父亲权势滔天之时,他就担心盈满为患,过去父子二人游园,遇到苍老的役夫拉着一辆重车路过,他趁机跪倒在地,哭着劝谏李林甫说:“大人久居相位,树敌甚多,以致前途满是荆棘。一旦祸事临头,想跟他一样恐怕都不可能。”李林甫愀然不乐,拽着胡须叹道:“形势已然如此,又有什么办法?”

如今李林甫的报应终于报到了儿子们的头上,李岫顾不上抱怨父亲,经过仔细思虑后,想起了父亲临终时说的话。他连忙转身扶着娘子的肩膀说:“你先带着孩子去河西……去找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李嗣业,去他那里避避风头,告诉他你是李相后人。”

娘子凄苦哀求:“李郎,不,我怎么能舍弃你离去,你也跟我们一起走吧。”

李岫坚决地摇了摇头:“我是李家的长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走。想必圣人会念在父亲服侍他多年的份上,不会过多遗祸于我们,如果我现在逃走,反而坐实了父亲谋反的罪过。”

他扭头对管事说道:“五叔,你带着娘子和孩子们去河西,如果我能够生还,将来就去河西找你们!”

“不,不要……”

经过一场老套路的生离死别缠绵悱恻,然后娘子哭,孩子跪在爹前面哭,老管事也恻隐落泪,只有李岫心肠坚硬说什么也不哭。最后硬生生把老婆孩子赶走,灵堂里只剩下自己一人的时候,才隐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天宝十二载二月十一日,李隆基下制削去李林甫官爵,子孙有官的都除名,流放于岭南及黔中。仅给随身衣服及粮食,其余财产全部没官。李林甫近亲及党与坐贬者五十余人。又命人剖开李林甫棺木,抉取其口中所含珠,褫夺其金紫衣,更以小棺如庶人之礼葬之。

如果论及因果报应的话,被李林甫冤杀的官员及家眷没有两百,也有一百,他死后遭遇这种待遇都算是轻了。因为他是宗室之后,李隆基格外开恩,只抄家没官流放,他的亲属子女没有一个被判死罪的。杨国忠和杨家最后的遭遇,远比这要惨的多。

但要论及这个事件本身,这不过是杨国忠在朝中驱除李林甫影响的一种斗争,完全是一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式的诬陷。

……

比起长安城中针对前右相李林甫发起的一场诬陷和斗争,西北这边发生的事情就有点微不足道,甚至是不可言说。

西域商行已经断货近一个月,各地从商会进货的代理商们赶到的时候,面对的是商行中空荡荡的库房。这些代理商们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又习惯了这种钱财流水,突然有一天断了顿,就像是天塌了一般。整天堵在商行堡垒外要求戴望给个说法,副会长兼二掌柜在城头上也只会喊“给我们一些时间去处理,戴会长已经亲自前往西域解决问题。”

戴望思考问题确实有欠缺的地方,他把商行的库存仅仅控制在十天以内,但万万想不到某些问题是十天时间无法解决的。

他心急如焚带着随从骑着马匹白驼,仅仅花了二十天时间就巡阅了整个胡椒商路运输线,结果问题还真出在源头上。

事情非常简单,他这个冒牌的北印度刹帝利贵族能够建造堡垒,开辟封地。靠的是北印度的统治者耶萨婆曼国王的关系。但耶萨婆曼在等级森严的婆罗门教社会中,也只是个婆罗门的代言人而已。

戴望的团队在封地及周围驱使奴隶种植胡椒,又大肆砍伐檀香木,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大肆掠夺香料,然后一分钱不花就打包通过驿站运输到了唐朝境内。这一行径自然引起了真正的统治阶级婆罗门神庙的愤怒,这些僧侣神官们勒令耶萨婆曼收回封给戴望的的贵族头衔,又派兵抓捕了戴望的手下,又接连捣毁了几个往外运输的驿站,阻止了北印度国有资产的流失。

但戴六郎这位始作俑者还不知道,带着人一股脑地扎过印度河,见沿途驿站人去屋空,便直接扑向了曲女城附近,回到了自己领地城堡前。

他看到城墙上站着不是自己手下的刀客而是北印度士兵,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带着人往后撤退。

耶萨婆曼的军队也在等着他落网,发现了形迹可疑的戴望一伙,立刻派人出城追击。双方上演了一段惊险的追逃大战,刀客们护着戴望到达小勃律时,他带着的百名随从只活剩下六个人。

戴望的这些手下被抓捕后斩首,头颅全部悬挂在了曲女城的城墙上,显示了婆罗门教会坚决捍卫国家财富的决心。

但戴望自己却非常愤怒而且不甘心,为了成为刹帝利为了获得种植园,他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来贿赂耶萨婆曼,又斥巨资修建了城堡以及北印度境内的驿站,这些都是李嗣业大夫的家底,他培养了这么多刀客及随从,就这么眼睁睁地死掉了,这些岂能白白地让阿三给吞回去?

可眼下他形单影只,身边的随从都死伤殆尽,如何找回这个场子来?

这时他突然想到了驻扎在小勃律的归仁军,这是一支以唐军为主,掺杂着小勃律人的唐朝武装,总兵力有三千人。

归仁军的军使是赵丛芳,胡椒物流商路小勃律境内的路段,就是由归仁军负责传送。戴望时常往来于西域和印度之间,与赵丛芳也关系深厚。他想着去见赵丛芳之后,他一定会带兵去北印度把自己的场子给找回来。

但戴望没想到的是,归仁军出兵北印度涉及一个原则上的问题,使得两人产生分歧,从而吵得不可开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