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六百七十二章 离开长安

盛唐陌刀王 第六百七十二章 离开长安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李嗣业一连三日入宫,被皇帝赐予近侍而坐,无论出门赏花还是游曲江池都命他伴随身边,就连皇帝与杨玉环同乘一马嬉戏笑闹,他也得跟在身边当电灯泡,幸好他把面皮磨得足够厚,不但不觉得尴尬,还插科打诨说出两句俏皮恭维话,惹得皇帝和杨玉环在马上笑着直哆嗦。

杨国忠也时常陪伴在君王左右,但一看到李嗣业,脸色就不由自主耷拉了下来,那个表情就像是在后宫争宠的小妾一般。他与李嗣业安禄山最大的区别就是,他把自己的藤蔓都缠在李隆基这棵大树上了,虽然成长速度极快,但树干枯朽倒下,藤蔓也将死去。而李和安就如同成长在皇帝伞盖下的小树苗,虽然也受皇恩庇护,但其成长之后,但足以自立。

趁着李嗣业不在时,杨国忠趁机在皇帝面前进言:“陛下,李嗣业身为边镇大将,长时间呆在朝中,恐对于边防不利。他自己满足于长安繁华生活,却忘记了边疆百姓兵士之苦,实在是不应该啊。陛下若是不愿意明令怕伤他脸面,可由臣亲自去以言辞令他离京。”

“嗯,”李隆基思虑片刻,点了点头说:“行,国忠,此事就交给你言谈,但千万不要言辞过甚,伤了李大夫的颜面。”

听着这君臣的对话,站在一旁的小宦官眯了眯眼睛,然后不动声色地低下头去。

杨国忠意满志得地走出宫门,正准备亲自到李嗣业的府邸上耍一下威风赶他离京,但仔细一思索,他自己口才不怎么样,应该回府找人写一段发言,用最激烈的言语去驱赶李嗣业。说罢他内心怀揣着笑意向杨府而去。

宫中的小太监寻了个机会出来宫门,沿着横街来到广福坊的李嗣业府邸外,轻轻叩敲侧门。门子与其相见后领入内室,李嗣业请他就座,然后听他把皇宫中发生事件的微枝末节讲述了一遍。

“多谢公公相告,来人,拿些银铤犒劳公公。”

“李大夫客气了。这是我应当所为。”

等太监走后,李嗣业站在堂中沉思,愈发感觉可笑,捋着胡须轻蔑地哼了一声:“害怕我在长安夺你的宠,我还不想留在长安呢,如今河西,北庭,安西才是我如鱼得水之地,倒要瞧瞧你在长安能够和安禄山碰出几个火花。”

他自然不会等到杨国忠来这里找了,省的受他一阵嘴炮气,直接提笔给皇帝写了封请归奏疏,表示虽然舍不得陛下,但边镇不可一日武将,只好割舍对于陛下的感情。

皇帝还以为杨国忠的祖安话已经直接传给了李嗣业,心中颇有些过意不去。又赏了他一些财物,命文武百官在城外柳岸送行,才打发他离开了皇宫。

李嗣业走出皇宫后,并没有回到府中,直接去河西留后院叫了自己这一波人马仪仗,经过一夜修整等明日离开长安,他自己当晚也留在河西留后院中。

且说杨国忠回到自己府邸,叫了五六个手底下的御用文人,每个人都写了一封慷慨激昂的骂词,大抵都是批评李嗣业留恋长安,不思变患,有些口气重些的,直接把李嗣业与死去的那些如盖嘉运相提并论。杨国忠当然是要采纳口气最重的。

他前往李嗣业府邸的路上,还不忘拿着绢布上犀利言辞背诵,以保证到时候能够发音准确些。

结果杨国忠来到李嗣业府,听得门人说此人竟然不在府上,心中实在是遗憾。他立刻呼喝李府的管事去外面找,借着皇帝的鸡毛令箭要把他叫回府邸中来,不过在此之前,他是可以受累等待一下的,只要他还在长安城中,天黑宵禁前也一定会回到府上的。

可他带着一帮奴仆从白天等待到黄昏,直至天边的丹凤门上传来禁鼓声,杨国忠终于支撑不住了,对着李府看门的管事们破口大骂道:“我奉陛下的口谕前来痛斥李嗣业!他不在府邸也就罢了,遣你们这些狗奴婢出去寻找,你们竟然也敢欺瞒!当真不怕王法吗,小心我今日鞭挞尔等!”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李嗣业府邸的大管事回来了,朝着杨国忠叉手垂拜。杨相公上前揪住了他的衣襟右衽,怒声问道:“李嗣业何在?他为何不敢前来见我。”

大管事抬首挺胸坦然道:“今日上午我家阿郎已经以书信呈奏陛下,已决定提前拜别君恩前往河西,现在与大队人马同在留后院中。我家阿郎叫我转告杨相公。感谢杨相公如此惦记,他已绝意离开长安,希望相公不要留恋。”

杨国忠表面上笑意呵呵,内心中却是在发飙:“老子留恋你个屁!好不容易借了陛下的恩威来骂你一顿,只是没想到你小子这么滑头,竟然提前向皇帝禀告要离开长安,让我的准备落到了空处。”

第二日清晨,长安晨曦亮起,鸡鸣声遍起乐游原,宫阙飞檐挑斗拱,红柱如星斗排列。三镇节度使李嗣业离开长安,朝廷百官在城外柳岸相送。

距离上一次他受到过这样的礼遇已经是一年多以前了,当初他新立下不世之功后离开长安,皇帝也如今天这般派出文武百官在这城外的驿站中相送,当时来送他的不止有文武百官,还有杨国忠和李林甫这一对冤家,不过今天的阵容也不差。陈希烈、韦见素、还有崔融崔圆,杨氏似乎在家中怄气,不肯前来相送。

李嗣业笑着朝众人拱手抱拳,以他现在的资格,对除去皇帝外任何人都无论行叉手礼仪。

“李大夫,山高水长再会。”

“诸公再会。”

“李大夫请珍重。”

“诸公也请珍重。”

他跨上战马带着队伍,两旌在前,六纛在后,旗帜猎猎在西风中摇曳,朝着渭河方向而去。

渭河的的河畔有一座古亭,亭中已有人备好了酒席,一名男子身穿朱红色衣衫坐在案几后。亭外有一名俊逸非凡的年轻道士手执拂尘,牵着马匹,似在等待,但李嗣业的马队到来后却表情冷淡。

李嗣业抬起手掌指挥众人停下,自己则翻身下马,慢步来到这亭子前,目视前方的道人,两人心照不宣抬手行礼。

他又朝向亭中的这人躬身叉手道:“卑职李嗣业参见太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