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业论圣人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凉州武威城中最近迁来近百名道士,全部驾着宽轴栈车,车上堆满了各种铁器家当,用麻绳捆扎稳当。但细心的围观群众偶然发现,栈车上装有铁钳,铁锤,筑模等用具,瞧上去这帮人不像是炼丹的道士,倒像是打铁的汉子。

这样大规模的道士迁移在凉州还是首例,因为河西受丝绸之路影响,佛教文化昌盛,道教根基浅薄。尽管玄宗皇帝一味崇道抑佛,但素来喜欢清静的道士们都选择在秦岭长白山之间修建宫观,武威这种底蕴不深的地方,只有一座规模中等的清凉观,据说还是隋末大凉政权的皇帝李轨未完成的皇宫一部分改建而成。

清凉观中只有十几名道家弟子,比起来势汹汹的迁移道士队伍,这十几人的道观定然是要被吞并的。

而且听说这位外来的道长在凉州府颇有门路,他本人乘坐的墨车刚进城就直接去了凉州都督府。

他麾下的弟子们则气势汹汹地去了清凉观,一个个虎背熊腰如同痞子般闯到道观门楼前,为首的大弟子指着门楹上的清凉观三个大字呼喝道:“来两个人,把这匾额给我拆下来。”

观中的道士们自然不会甘心被人侵略抢占,各自提了扫帚、棍棒冲出门来,与强敌遥相对峙:“谁敢给我拆!想拆匾额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外来道士们仗着人多,气势汹涌叫骂声不休,竟把本地道士压制得不能抬头。道观观主慌忙派大弟子从后门翻出去,跑到凉州城中找官府告状。

但是他们实在没想到,抢占道观的罪魁祸首,此刻就在凉州府权力最大的凉州都督府中充当座上客。

老道士赵正一近来愈发显得精神矍铄了,他的惊雷观在安西一带名声响亮,分观也在庭州城中开设,最近更是亲自带了百名弟子,开始倾覆河西道家宫观。

节度使李嗣业坐在正中央的屏风前,端起手中的酒盏对赵正一说道:“在疏勒的时候你怎么干,在武威城中照样怎么干。清凉观距离东门比较近,而城东有一座罕见人迹的山谷,正适合弄出一些动静。”

赵正一双手捧着酒盏嘿嘿笑了声:“可是主公,清凉观地方稍显小了些,怕是容不下我们这么多家当。”

李嗣业今日之豪富,已经远非昔日抠抠索索可比,当即大手一挥道:“这不算什么问题,我立刻差人拨出钱财帮你扩建清凉观,你迅速把人手安顿下来。”

这时凉州司马从屏风背后走出来,在李嗣业身旁躬身叉手?然后凑到耳边低声絮语。

李嗣业不动声色地点头,赵道长还在端着酒盏提要求:“这清凉观名字听着不雅致?可否将其改名为惊雷观?也算秉承我们一贯的传统。”

“这改名倒也不急于一时。”李嗣业神情逐渐变得严肃:“你是某的亲信,所以初来凉州愈发要约束自己,约束弟子。对于即将要入主的清凉观?你可以和观主好好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德服人。也可以用钱财收买,或以各种怀柔手段。但是不得以强势凌人,更不得动刀动枪。明白否?”

老道士为人精明,哪里听不出李嗣业的言外之意?心想这帮混蛋徒弟是不是给自己惹祸了?他得赶紧过去镇住场子?别让他们闯出太大的祸患。

他从案几前站起来叉手道:“大夫?由于弟子众多难以约束,贫道先告退了。”

李嗣业只是冷淡地挥挥手?赵正一屏息敛气缓缓向后退却,走出正堂外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都督府的侍卫将邸报送进了李嗣业的书房中?节度参军田珍和副使程千里也跟随进入?两人各自坐在书房下首两侧,挺胸抬头,屏声敛息。

李嗣业用小刀将邸报上的封蜡裁开,打开细细浏览了一遍,才从案几前将邸报递给程千里:“你们也把这邸报里的内容看一看。”

程千里低头看过之后,又转递到田珍手中,田珍看过之后,啪地一声将邸报合上气闷地说道:“陛下实在是太糊涂了!安禄山将二十多名番将代替汉将,其用心已昭然若揭。相当初他老人家何其英明,发动政变诛杀韦后一党,铲除太平公主,善用姚崇宋璟,张说宇文融,开创千年未有之盛世,如今怎么变得如此昏聩。”

程副使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就算如今圣人年老倦怠,不再愿意勤政。可他难道也失却了明断是非的能力?安氏异心已如此明显,为何还要置若罔闻?”

李嗣业提起挂在笔架上的笔杆,在手中杂耍似地转动,对二人娓娓道来:“大食往西南方的沙漠中有一种鸟,遇到强敌来袭时就会把自己的头埋进土里,以为弥盖了五识危险便不存在。圣人可能与此类似,从开元末到天宝开始,他抛弃纷扰的朝政进入舒适区,开始专研乐曲,书法,舞蹈。这一舒适就是十四年,再也无法走出。他只愿意接受天下安定富庶,不愿意相信贪官污吏横行,百姓受灾赤贫。以至于朝中十六年不换相,边镇十三载不换将。如今危机已现,安禄山在幽燕辽东扎根已深难以拔除,他岂能不知道?”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也知道这种弊端是自己造成的,但他却不愿意相信,也不愿意去驱除积弊。因为他一旦这么做,就得走出舒适区,就得承受风险。对于一个年逾七十的老人来说,他已经不愿意再折腾了,所以只能骗自己,希望能用过去对安禄山的宠爱来换取安氏的良心,也换取自己的晚年安宁。”

他手中的笔杆啪一声掉在了地上,竹杆子断成了两截,程千里和田珍以为这是一种占卜,看得胆战心惊。又见李嗣业轻描淡写地把笔捡起来,两人表情才恢复平和。

李嗣业抬头冷笑道:“可惜杨国忠也算侍奉圣人十年了,根本不知道皇帝心里在想什么。他一直以为皇帝仍在宠信并相信安禄山,所以才不断施展手段逼安禄山露出反迹。岂知如今圣人只是一心想稳住安禄山。杨钊却要逼其速反。”

“实际上安禄山也不愿意主动走出舒适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