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今日若无要事,就散了吧。”

李隆基背靠宫扇耷拉着眼皮,皮肤虽然保养得好,但精神已然垂老。

右相杨国忠将双手捅在袖子里,双目低垂眯着地面,让人看不清他的心思。

韦见素扭头看了杨国忠一眼,胸中憋了半口气,上前对皇帝叉手说道:“陛下,臣有一策,可消除安禄山势大难制之反谋,应任命安禄山为平章事,召其入朝,任命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翔为河东节度使,这三人相制各自为尊,安禄山的势力自然消减。”

李隆基沉默片刻,皱眉说道:“若安禄山势力消解为三股,那么李嗣业执掌陇右三镇,岂不是一家独大,如何能制?”

“陛下也召其入朝,也任命为尚书右仆射监平章事,可使封常清为安西节度使,程千里为北庭节度使,李光弼破格提升为河西节度使。”

李隆基又面带讽刺地问道:“若他二人入朝为相,两位相公当何以自处?”

韦见素胸怀坦荡,高昂起头颅朗声说道:“若他二人有治国之才,能胜任宰相之职,某这个门下侍中可以退居让贤。”

他说罢将目光投向杨国忠,希望他也能够做出表态。谁料杨国忠低着头目光闪烁,半晌才抬起半张脸面对皇帝,说话口气已经断断续续:“安禄山入朝……也就罢了,若是李嗣业也入朝……他二人素来不睦,容易引起党争,且边关将领皆为两人旧部,军功宰相若在朝中弄权,我们倒也不好争锋相对……”

皇帝一听到这番话,便又打消了念头,冷漠地朝众人摆摆手说道:“你们既然不放心他二人,我自可派出身边亲近的人前去赏赐珍贵果脯,借机观察情形。若他们切实势大难制,就按照你的计策召他们入朝,若只是空穴来风,你们尽可收起悠悠之口了。”

韦见素对皇帝此言很有异议?却找不出理由反对?他素来是瞧不上太监的,认为他们掌握权柄后,比别人更贪赃枉法。但若是当殿说出来,就等于得罪了站在御阶两侧的高力士和袁思艺。

“退朝!”

从宫殿中出来,杨国忠行走龙尾道上,韦见素从后方追上来低声质问道:“右相刚刚为何不敢表态?右相的权势难道比国家的安危更重要吗?”

杨国忠见韦见素这个态度?心中颇为不爽?竟然敢这样与我讲话?若不是当初老子在皇帝面前举荐你?你能当上这个侍中吗?

见素自知口气太重?遂转移了话题:“西市署令穆易因收受高额贿赂被革职下狱,如今萧华被罢官在家?他素来清正廉洁?我愿举荐他为西市署令。”

杨国忠听到萧华这个名字?更加气不打一处来:“此人迂直不堪,不知变通,岂能受用!说到这个穆易,此人是不是也牵涉吉温受贿案?吉温任五坊使其间竟受贿他人七千匹马,罪不容赦,应先贬为端州高要县尉,等日后再行问罪。”

吉温与安禄山关系亲厚非比寻常,杨国忠恰恰在这个时候揪住吉温不放,很容易被认为是针对安禄山。

韦见素不觉叹了口气,自古春秋大义,战国奇策,忌惮权臣最好的办法是稳住他,如郑庄公一般不断忍让放权,等其得意忘形之时再给予雷霆一击。似杨国忠这般揪住小事咄咄逼人,倒让安禄山不断克制隐忍到底谁是鱼谁是渔夫竟本末倒置。

他差点忘了,眼前这位没读过什么书,除了会计算赌博赔率之外一无所长。

……

李隆基并不是没把此事放在心上,事关他的小日子过得是否舒服,他自然要谨慎对待。他知晓杨国忠和安禄山以及李嗣业的矛盾由来已久,所以不放心杨国忠派人去,生怕他借机寻仇。

他自认为合适的人选乃是两个太监,一个是内常侍鱼朝恩,另一个是中使辅璆琳。鱼朝恩负责前往河西节度使行辕所在地凉州,璆琳前往范阳节度使行辕所在地幽州,均言说陛下御赐果脯,送来给他们品尝。

璆琳到达幽州后,受到了安禄山的热情招待。住在高楼云台之上,每日有数名美艳婢女服侍。虽说身为太监失去了男人的根本,但望入眼中,触摸在手均是赏心悦目,这种心思就像是入手了几个精美的手办娃娃一般爱不释手。

他根本没有去军营视察,连幽州百姓的传言都充耳不闻,只因为安禄山已经用三十斤黄金堵住了他的嘴。

鱼朝恩所受的待遇也差不多,因为他上次来的时候,就住在节度使府邸的别院,这次依然住在那里。院中有荷花水塘,游鱼阵阵,他索性就在园子中不出去,跟几个侍女在一起钓鱼。

李嗣业并未以鱼朝恩的恩公自居,接过果脯之后该有的待遇应有尽有。他也知道对方来河西是做什么的,为了避避表面上的风头,便命令清凉观观主停止了铸铁炮,也停止了在互市上购买突厥马的交易。

鱼朝恩很快要辞行归长安,李嗣业在府上特意为他举办了饯行宴,请来康居女在堂前大跳胡旋舞,又命乐师们演奏最原汁原味的《甘州大曲》和《阳关三叠》。丝竹声渺渺入耳,李嗣业持盏欲醉,河西凉州官方的高层都陪坐一旁欢颜笑语。

鱼公公获得了心理上的巨大满足,他说到底只是一个宦官而已,朝中瞧不起阉人的大有人在。昔日龙武军首领,辅国大将军王毛仲不就是因为瞧不上高力士,才栽了个大跟头身死家灭。如今李嗣业如此以礼相待,就算他稍微有些逾制行为,也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李嗣业将他送至武威城门外,特地从旁人手中取来一个小铜箱,双手捧着沉甸甸地递给鱼朝恩:“这些东西是我的一点见面礼,方便鱼公公回去操持家用,赏赐仆人。”

鱼朝恩慌忙推阻道:“恩公,万万不可,我昔日受你大恩不敢忘记,如今又怎敢受你的钱财。”

李嗣业将铜箱又推到他怀中道:“昔日恩情那是恩情,规矩乃是规矩,你可以不忘你的恩情,但我也不能不守我的规矩。这东西你拿着,切莫要妄自菲薄。”

鱼公公谢过李嗣业,带领随从打马上路,心想自己幸亏被派到了李嗣业这边,若去了营州那边,还指不定是什么待遇呢。好像也不对,传闻中安禄山比李嗣业还会做人,要不然也不会盛宠十三年而不衰。

他率领随从经过二十天的行进赶路,终于渡过了渭河接近了长安城。他入城之前只感觉眼皮狂跳,等来到金光门城楼前,又看到歇山顶屋檐下的斗拱上有乌鸦筑巢。这两次的不祥之兆让他心生警惕,从身边随从的手里接过铜箱子低声问道:“这附近有没有什么乱葬岗?”

“乱葬岗?”随从不明白他为何问这种问题,随口答道:“刚刚过去的渭河边丘陇上就是,常侍若要去,卑职可代劳。”

“不必。”他领着随从折返回去,来到乱葬岗的边缘翻身下马,左腋下夹着箱子,右手中握着障刀,对身后众人说道:“你们就在外面等待。”

他来到丘陇上,找了一块空地开始挖掘,挖出长坑之后将箱子埋进去。又随便找了一根木桩,用障刀劈成两半,用刀锋在上面刻字:“显故,考十三世祖讳黄鱼公之墓。”

刻完这些字,他心情彻底舒畅,走出乱葬岗,率领众人打马返回长安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