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七百五十六章 设伏潼关路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五十六章 设伏潼关路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位于凤翔城后方河西军炮营内的空地上摆放着一尊尊的玄武炮,数量已经满足李嗣业提出的一百多门,只是最后方的两排,直径和长短都要比玄武炮袖珍一些,车轮看上去也很轻便。

李嗣业在马上皱起眉头,抬起鞭子指着问道:“这怎么回事儿?”

燕小四站在他面前叉手禀报:“铸炮耗费铜铁太多,赵道长已经尽量去搜寻,只是工期太紧,所以才将这二十多门炮缩水,并称之为小玄武。但大夫请放心,小四已经试验过了,这炮射程与玄武不差多少,只是威力减弱了一些。”

在临战的这个节骨眼上,出现了不大不小的失误,但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应该宽容和鼓励,而不是苛责。

“既是如此,小玄武也可,它重量较轻,可以搭配在空心阵中使用。走,跟我去戴主薄处看看军需干粮准备得如何。”

在李嗣业率军南下之时,河西北庭安西三军的粮草就全部由戴望与米查干来负责,他们将修建在凉州,酒泉,张掖等地的粮草发动民力转运至兰州,又从兰州转运至凤翔,保障了十几万人的吃饭问题。

这场收复长安的战役他们同样不敢掉以轻心,虽然凤翔距长安不过几百里,但要充分考虑战役随时陷入僵持,所以他们以每人限定十五日量为准,向三军各营各团各旅各队的火长们下发粮食,并指导他们制作成炒面和压缩饼干。

米查干又花大价钱在兰州一带买了大量羊群,命人屠宰掉用盐腌制成肉条,以改善军队的食品单一问题。

……

十一月初,皇帝李亨登上了凤翔城的西城楼准备犒军,双目雄视着站在下方的军队阵列,河西军所部,北庭军所部,郭子仪的朔方军。哎?安西军的人数好像不够多,是路途遥远一部分没来得及赶到么?

他做为临危受命的皇帝,在这大唐社稷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刻,他认为有必要向全体兵卒讲话,以激励他们的士气。

但李亨还从未做过这种事情,大场面的演讲也是需要一些历练的。临上场前他在心里安慰自己,城门外站七八万士兵,自己的声音顶多能让靠近城楼的部分人听到,与朝臣数量差不多,不用太过紧张。

等他从城楼议事厅推门而出,站在女墙前看着站在下方纵横结阵的上万士卒,李嗣业却突然在他面前放了一个带着喇叭嘴的东西。

李亨顿觉诧异:“这是什么东西?”

“启禀陛下,这是臣特命人做的扩音喇叭,陛下讲话可以对准这个口喊出去,保证大多数的将士们都能听得见。”

李亨的脸已经有些发白,神情不悦地看了他一眼,才挺起并不算发福的肚子高声说:“我大唐的将士们!胡贼安禄山谋反悖逆,杀害我大唐百姓,致使神州动乱,山河动荡!朕需要你们,大唐需要你们!收复长安,收复洛阳,平叛诛逆,振兴社稷!”

皇帝刚刚停下讲话,李嗣业便带头高呼道:“大唐万岁,吾皇万岁!”

城头下的士卒们跟着李大夫的声音高声呼喊,同时举起了手中的长枪或横刀刺向了头顶的天空:“大唐万岁,吾皇万岁!”

李亨雄姿勃发,亲自走下城楼去视察军队,李嗣业跟在他的身后,来到了燕小四的玄武跑营面前。回头对李嗣业说道:“听说你赶制了一种比床弩更强的利器,叫人给朕演示一下,看看强在哪里?”

李嗣业回头喊:“小四,亲自给陛下装炮演示一下。”

燕小四立刻指挥众人将一门炮推出营来,命令兵卒们装药、填弹、安装引信,他亲自举起火把点燃了捻子,并回头提醒皇帝:“陛下请捂住耳朵。”

李亨嗯了一声,但身为九五之尊自然不能做出这么不雅的举动,只挺起肚子说道:“你只管点炮就是。”

燕小四点燃了捻子,守在炮左右的士卒捂住了耳朵,皇帝下意识退了半步。当炮口震荡起雷霆喷吐火焰时,震得李亨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李嗣业连忙上前搀扶住。

炮弹在远处炸响,空地卷起翻滚的白烟,因为没有破坏实物的参照,皇帝在心底对这颗炮弹的定义就是威慑大于威力。

他故作淡定地抬手道:“果然是如雷霆之声,也有雷霆之威,不错。”

君臣二人继续背负双手在军营中穿行,李亨回头问他:“犒军已毕,不知何时开拔出动?”

“臣还要问问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以他定的时间为准。”

不料李亨直接将他给戳穿:“此战不是你从头到尾策划的吗?李豫不过是被你推到台面前应名而已。”

李嗣业连忙叉手说道:“哪里只是应名这么简单,参战的郭子仪、王思礼、还有宁远国与葛逻禄叶护都需要更高身份的广平王殿下才能指挥。而且广平王殿下担当主帅,将士们更加明确他们为谁而战,有皇子亲自坐镇指挥,他们的士气才能旺盛,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去打击叛军。”

李亨疑惑地问了一句:“将士们真是这么想的?”

“没错,陛下。”李嗣业点了点头:“我们准备七天后进行誓师祭天,然后进军长安,那是一个黄道吉日。”

“好,朕相信你能够击败叛军。”

……

封常清带领着八千名士兵行进在乾县一带,从高地错落的原上穿行,为了不使行踪暴露,他们夜出昼伏,打着火把连夜行进。

叛军势力如今最近所波及的地方北不过富平,南不过武关,西不过武功,实际上军队驻扎也仅仅维持在这几个县城内,封常清大胆地缩小了行进的弧线,同时派兵士扮作商旅去探路,但凡能从敌人眼皮子底下扑过去,就绝对不绕路,最近的时候他们距离高陵县城只有七八里,夜间行进的时候甚至能够看到城头上的火光。

李崇豹牵马跟在封常清身后,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不耻下问:“阿爷既然要克复长安,为何要先夺下潼关?”

“遇到这种问题你就要仔细想一想,叛军是从潼关进来的,将来退走的第一选择当然也是潼关。我们夺下潼关以后以逸待劳,等待叛军往这里撤逃堵住他们,等待追击的军队在关前将他们全部消灭。”

“但是离开关中的道路并不只这一条,万一他们南下武关南阳,或者再向北从黄河蒲津渡过河东,我们举动岂不是白费?”

封常清回过头来笑道:“不排除这样的可能,但无论过河东,还是下南阳意味着绕远途涉险境。东去潼关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只不过他们在潼关受阻后,定然会选择别的通路。但你父亲不愿意分散兵力削弱主力,势必要在击败敌军后才进行分兵。所以我们只要将潼关顺利拿下,并且保证消息不外泄,叛军就会在潼关受阻后如丧家之犬四处乱窜,介时再往武关或蒲津渡阻挡也不迟。”

“原来是这样,”李崇豹恭恭敬敬地给封常清行了一礼:“多谢封伯伯指点。”

“你小子何需如此,你阿爷让你跟着我,就是想让你跟着我学习打仗,以后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多思多想,多看,多问。行军作战前期准备很重要,包括粮草运输、用人和勘察地形,要做到事无巨细,洞察毫发,如果你们做到将山川河流走向,甚至是每一个河口的宽度都了如指掌,对自己和敌人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才心中有底。”

“小子记下了。”李崇豹在心中细细琢磨,把封常清讲的每一句话都牢牢记住,每到一处新的地形,都要在脑海里想象出两支军队在此处遭遇,会如何对垒厮杀,己方怎样才能利用地形的优势。

当他们进入华阴县境内后,封常清的行军便异常谨慎了,走的皆是难以通行的险要小道,或者直接挨着黄河行进,最终在潼关三十里外的风翼原驻足。

封常清站在原上,身后跟着两名偏将和李崇豹,他指着远处折弯的黄河说道:“那里再往下便是风陵渡,风陵渡对面便是潼关。我们所站立的便是秦岭和黄河即将形成夹角的地方,关中驿从华阴县出,来到我们脚下的驿道就是最佳的伏击地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