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参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参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李豫入长安之后改封号为代王,如今又被立为储君,他今日刚进入殿中便听到李亨与李辅国的笑声,上前去拜见父皇,又口称李辅国为五郎。

“父皇和五郎刚才因何事高兴发笑?”

李亨坐回到榻上,扶着肚皮笑道:“李嗣业觊觎杜乾运之女美色,竟不顾杜九娘与刘长卿婚约在先,强行下聘礼抢夺,引得长安人议论纷纷,故而发笑。”

李豫点头略作思虑,开口说道:“昔日秦国大将王翦率三十万大军攻楚,屯兵边境迟迟不发,为解始皇疑心遂讨要美女金钱。汉丞相萧何为解刘邦疑心,刻意贪污国库。儿臣猜想李嗣业此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皇帝眼中闪烁光芒,手扶着酸麻的大腿说道:“我儿说的没错,王翦自污是为了秦灭六国的大业,萧何自污是为了成全君臣之义,而他李嗣业自污,就只是为了苟全性命而已,也真难为他能自损名望,朕或许可以让他寿终正寝。”

李豫又叉手说道:“儿臣还以为,能自损名望之人,并不可憎,真正可憎的是那些沽名养望之人。就如叛贼安禄山昔日以大善自居,开设粥厂,救济贫民,收养孤儿数千,使幽燕千里之地皆以为他是圣人。等原形毕露之后却率暴兵南下,攻城掠地屠杀百姓。又如汉之王莽,养望杀子,极尽伪善之能事,最终却叛逆谋位,落千秋罪名。”

李亨又笑道:“善,我儿熟读通典史书,聪慧非凡。昔日你与李嗣业也曾齐讨叛军,共同进退,应该到府拜贺。待他成婚之日,携带礼物替朕略表心意。”

“儿臣遵旨。”

……

无论言官们如何上疏弹劾,长安学子们如何奔走相告,文人们如何唾骂,皇帝一概置之不理,下旨批复说这是大臣的私事家事,朕不愿意过多问责。

至德二载的五月初,经过一系列的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之后,已经年逾不惑的李嗣业终于要将长安第一美人杜九娘收入帐下。

杜九娘的本名叫杜若,但凡女子有姓名的,大多出身名门闺秀,韦与杜乃是关中大姓。若不是因为杜乾运这一脉依附杨国忠,他们家断然不会没落至此。除了几个杜家人以为依附李嗣业可以获得荣华富贵外,许多人对此事是表示唾骂的。还有更多人对这种事情习以为常,天底下以势压人的事实在太多了。若不是因为杜九娘号称京城第一美人,苦主刘长卿乃是长安诗坛新秀,也根本不会掀起如此多的风波。

这一日李嗣业穿着吉服,端着酒盏在人群中走来走去,贡献了这辈子最僵硬的笑容。眼前的这些宾客,口中说着恭喜祝贺的词语,脸上深藏着艳羡还有对色狼的鄙视。每个客人都戴了一张面具,笑着恭维主人,但不影响他们对主人人品的唾弃。

还有少数人脸上带着或同情或佩服的复杂神色,从案几前站起来向他敬酒,他来者不拒一一饮下。

门外管事高声参赞储君驾到,李嗣业又与一帮客人去恭迎太子,李豫温文尔雅地恭祝贺词,又宽慰了他几句,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

入夜之后,宴会场地的案几上杯盘狼藉,大多数客人都告辞离去,李嗣业酒醉醺醺地推开了洞房的房门。

身穿绿衣的杜九娘头上遮着盖头,手中撑着团扇,听到脚步声掀掉盖头,猛然从头顶拽下发簪抵住自己的脖颈,瞪着通红的眼眶惊怒道:“休要过来,否则我将死于此地。”

李嗣业拖了一个绣墩坐在她对面,凝视了她半天,只看得杜九娘心中发毛。

他点了点头说:”确实是秀色可餐,天香国色,让人垂涎三尺。不过你只要应允我一件事,我保留你……白壁之身,文雅点儿是应该这么叫吧。可能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也许用不了一年,我还能让你和刘长卿见面,让你们两个团圆……”

……

从至德二年春天到秋季,唐朝廷对叛军没有进行任何进攻行动,李亨所有的工作重心都在加强对太上皇权力的限制和回收,一些天宝老臣纷纷被贬,各个节度使翘首以盼,却迟迟得不到长安的旨意。

李嗣业每日活动依然是饮酒,斗鸡,身体似乎日渐虚弱。

李亨时常将他叫到宫中奏对,或提起要他重新担任节度使以示试探,李嗣业都惶恐表示自己不堪重任连连推辞。

翌日,大明宫紫宸殿内的日常朝参,皇帝李亨端坐在胡床上,李辅国站在左侧前方手执拂尘双眼微闭。听宰相萧华在下方介绍敌我双方情况:“安庆绪退守相州邺城,麾下有大将尹子奇、崔乾佑、向润客、安守忠、能元皓、田承嗣,由于事先在邺城囤积了大量粮草,其势恢复极快,短短六七个月之内便集结了十万大军,且邺城易守难攻,需要慎重对待。”

下方的几个大臣低头叹气表示惋惜,但这个叹气声让李亨很是尴尬,这情况是他一手造成的。

李辅国忍不住冷哼出声道:“安庆绪无德无才,御下无能,手中不过十万人马,尔等何需如此恐惧。我方在洛阳周围有鱼朝恩的河西军、封常清的安西军、段秀实的北庭军和郭子仪的朔方军,王思礼的陇右关内军,李光弼的河东军也可以渡黄河出井径,再加上南阳的鲁炅和许远张巡各部均可北上,总计二十多万兵力,岂能收拾不了一个小小的安庆绪?”

下方的众臣纷纷点头,每人来一句:“郕国公说得对啊。”

“只是陛下。”宰相箫华再度上前叉手道:“八路节度使齐出讨伐安庆绪,需要令出一门,统一指挥,免得众军各自为战,被人各个击破。臣举荐郭子仪为行军总管,发下虎符旌节号令七军,全权统辖,定能大获全胜。”

李亨半眯着眼陷入犹豫,站在前方的李辅国脸色也是一变,回头看了皇帝一眼却没有说话。

皇帝缓慢开口道:“行军总管还是不必了,虎符旌节也大可不必,他刚刚晋升为司空,又接过了天下兵马副元帅,可凭威望协调各节度使嘛。”

他用了协调这个词,而不是统领,让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多言。

李辅国又侧身叉手说道:“鱼朝恩刚刚回朝述职,他既然是监军,所以奴婢斗胆建议命他为观军容宣慰黜陟使,持天子节召,统帅八节度使安定军心。”

“好。”皇帝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个观军容什么使乃是他的发明,不过是借李辅国的嘴里说出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在场除了几个李辅国的党羽附和之外,其余人实在不敢苟同,李亨终于把目光投向了站着发呆的李嗣业。

“太尉以为如何?”

李嗣业身体摇晃着还在发呆。

“太尉?”

李嗣业仿佛刚回过神来,迷迷瞪瞪地上前半步,躬身叉手回答道:“臣……臣附议。”

李亨咧嘴笑了一声,低头瞅见他眼袋浮肿,眼圈发黑,完全是没睡醒的样子,不由得装作关心揶揄地问道:“太尉好像昨夜没休息好啊。”

周围大臣们都发出了会心的讽笑声:“呵。”

李辅国在御阶上又刻薄地补刀:“太尉娇妻美妾,想必是夜夜洞房用力过度,美人如玉,但也不能当饭吃啊。”

这次连李亨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坐在胡床上摆摆手道:“退朝吧。”

朝参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了,然而却没有人再对太监领军表示异议,就连一向耿直无私的箫华都沉默止步,他再谏言的话很可能被皇帝怀疑与郭子仪有私交,反而会害了郭子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