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军何所谋?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军何所谋?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深夜时分,星辰完全被乌云遮盖,鱼朝恩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原野上奔跑,秋风吹得他捂着中单直哆嗦,只好随手扯下一面旗帜裹在身上。护送他的几百牙兵连忙把马牵过来扶持上马。

四周漆黑得分不清东南西北,他生怕跑错了地方,深入安西或北庭军的营地,就怕是自投罗网了。

等到黎明时分,他骑在马上哆哆嗦嗦,才看到了不远处河东军营地中李光弼的六面大纛,立刻命众人加快步伐赶过去。

李光弼将他迎到自己的大帐中,连忙问道:“昨夜我遥见河西,安西等军的营中火把掩映,昼夜不息,敢问大使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鱼朝恩揉着眉头苦着脸说道:“河西军哗变,燕小四那厮狼心狗肺,竟然带兵要杀我。若不是咱生性警觉跑得快,只怕眼下就变成刀下之鬼。”他说完这番话猛然惊醒过来,大声喊道:“这场哗变一定是有预谋的!快快,快!派兵出营进攻河西军,一定要将首犯诛杀。”

李光弼安慰他道:“大使不必焦急,我先派兵去探明敌情,得到准确情报后再做决断。”

他立即派出去八支斥候队,前往包围邺城的其余八支军队营地去查看,核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有哪支军队受到了哗变的影响。邺城之战进行到这个节骨眼上,任何变故带来的可能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半个时辰后,各队斥候回来汇报。河西军大营已经空无一人,只剩下篝火和满地的木头架子,北庭军也已经全部撤走,安西军割裂撤走了一半,仿佛是商量好了的。

鱼朝恩心中极为惶恐,河西军一直是他亲自率领,虽然李揆是节度使,但连皇帝都知道,李揆不过是个空头将军。若圣人因此怪罪到他的头上,他的宦官生涯怕是要结束了。

李光弼向他进言道:“大使,不如把其余几家节度使叫过来,大家商议一下该怎么办?”

他苦着脸点了点头:“好吧,就依你。”

很快郭子仪、封常清、王思礼、鲁炅等人来到河东军郭子仪的大帐中,鱼朝恩坐在中央愁眉不展,众人坐在下方窃窃私语。

郭子仪咳嗽了一声进言道:“若如封中丞所说,李嗣业定然是从洛阳北上,暗中联络军中下属策划了这场哗变。但我们不知道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这就是谋反!还有什么好纠结的!”鱼朝恩拍着案几指着封常清问道:“你这个节度使是这么当的,竟然能够让田珍和李嗣业之子带走你军中一半人马,莫非你与李嗣业有勾结?”

封常清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站在他身后的马磷冷声反击:大使所掌管的河西军全部哗变,若依你刚才所说的道理,你不但与李嗣业有勾结,还把整个河西军都送给了他。”

“大胆!军中议事,你一个小小的副将也敢顶撞上级,来人,拉出去砍了!”

封常清连忙站起来叉手求情道:“大使息怒,眼下我军平白损失无数,切不可再斩大将。有一万多兄弟弃大军而去,这是我的过失,大战过后我会向陛下上疏请罪。”

李光弼抢过话头说道:“眼下大军的中坚力量出走,大家商议一下,应该怎么办?”

郭子仪朝鱼朝恩叉手:“根据我派出的斥候回来禀报,陇右三军所撤退的方向正是魏州。”

鱼朝恩变了脸色:“难道他要转投史思明?”

郭子仪捋须侃侃而谈:“根据我对李嗣业的了解,此人素来心高气傲,还不至于去投靠史思明。所以,我斗胆向大使请命,愿意率一百余骑前往魏州面见李嗣业,与他相谈晓以大义,也正好探听一下他的真实目的。”

李光弼当即反对道:“郭司空切不可以身涉险,李嗣业能引大军向东撤走,这显然是反意已定。如今七军劳师疲惫,邺城久克不下,不如撤退到卫州,且看他如何行事再说。”

“怎么可以撤退?”鱼朝恩拍案而起道:“大军围困邺城三个多月,如今水渠已经贯通,邺城也已经被淹,破城指日可待,岂能劳师无功?眼下只有攻破邺城,才能给陛下以交代。至于李嗣业,咱家认为郭司空可以去一趟,只要稳住他不给咱们捣乱,或能让他与史思明大战一场。咱可以在陛下面前替他美言,饶恕他鼓动兵卒哗变军中夺权的罪过,甚至可以上疏让他名正言顺地统领河西军北庭二军。”

李光弼不禁有些想笑,鱼朝恩这太监的想法有些太天真了,李嗣业能冒着生命危险从洛阳千里迢迢地跑到相州来夺回兵权,难道就仅仅是为了做回三镇节度使?

郭子仪倒是真诚地叉手回禀:“我稍后便带兵启程。”

……

李嗣业是从朝廷手上夺回了军队,但他现在的情况一点也不乐观,七万多人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所携带的粮草也只够一个月消耗。朝廷在相州的军事力量还有近十万,史思明在魏州和洛州两路人马九万多人蓄势待发。虽然他们现在的目光全部瞄准了邺城,但随之他的出现,会不会发生别的难以预料的决策。

他若南下夺取卫州、怀州、甚至是洛阳,鱼朝恩定然会率领七节度使撤出相州,尾随着他在河南进行决战,反而让史思明渔翁得利。

盘踞在相州和魏州之间虽然凶险,但若能在此将唐军和叛军全部一勺烩,河北河南两道岂不是唾手可得?

只是这一场混战过后,损耗的还是中原大地的人丁。

他麾下的将领们对于接下来该如何做,全然没有主意,眼下之看他这个主心骨的决断。

他在营帐中把岑参叫到跟前,神色凝重地说道:“岑夫子,我想请你作为我的使节,带着我的信前往史思明的大营缔结盟约。”

岑参愕然地问道:“大夫难道是要投叛军。”

他哑然笑道:“当然不是,就算我要投,史思明也不敢相信不敢接纳,反而我若说要另起炉灶,他倒是会相信。我这么做只是想稳住史思明,让他继续把目光放在邺城的唐军的安庆绪身上,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在相州之役中获得利益最大化。”

岑参叉手应允道:“既然主公信得过在下,岑参愿意前往。”

李嗣业叮嘱他道:“史思明此人残忍奸猾,也尤为多疑,你一定要小心应对。”

“喏。”

岑参出带着随从和信函出营,李嗣业亲自为他牵马,一再叮嘱他要小心行事。

……

史思明的大军驻扎在魏州莘县,距离李嗣业大营所在不过五十余里。

他此刻也处在焦躁之中,邺城的安庆绪再次派人传来求救信,诉说自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若再不来救便要出城投降唐军。

如今七万唐军拦截在他与邺城之间,乃是唐军中最强的陇右三镇兵马,就算他能够胜得了对方,但到达邺城之后,也怕无再战之力。

大帐之中诸多幕僚谋士一筹莫展,有人建议说不如撤出魏州从洛州直下邺城,但被史思明一口回绝,如此一来岂不是来回奔波,把眼前的大好战机给错过了吗?

帐外有卫士进来禀报:“大王,河西军派来使节,说是受太尉李嗣业之命而来。”

“李嗣业?他不是已经被皇帝李亨剥夺了兵权软禁在长安吗?怎么会来到这千里之外的魏州?快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