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七百九十七章 邺城决胜时刻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九十七章 邺城决胜时刻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郭子仪说了一大堆此类的话,李嗣业都沉默不言冷眼旁观,等他说得口干舌燥目光欲寻找水喝时,李嗣业已经把一大盏茶放在了案几上,郭子仪伸手端起一饮而尽。

等郭子仪放下茶碗,李嗣业点点头说道:“郭司空说的对,叛军凶暴残害百姓,应当先以根除。请郭司空放心回去攻取邺城,我可以向你保证,绝不会让叛军救援邺城。”

郭子仪显然有些不太敢相信,他还准备了很多的话术来劝说李嗣业,却没想到对方竟然答应了,退一步讲,这不正是他来时的目的吗,为什么目标达成他反而神色凝重不敢放心。

李嗣业送走郭子仪后,戴望从旁对李嗣业说道:“主公难不成真的要听从郭子仪的建议?帮助朝廷击败史思明,他们下一个对付的必然是主公您。”

嗣业没有正面回答他的话,而是幽幽地抬头望着远方说道:“从怀州到卫州,再到相州前线,我一路所见皆有唐军抢劫残杀百姓。所以在我看来,唐军和叛军唯一的区别就是合法与非法,没什么正义与非正义,对我来说他们都应该被干掉。”

岑参已经从史思明的叛军大营赶回,向李嗣业汇报了叛军想借用玄武炮营的想法。

岑参一说完,燕小四顿时急的直跳脚:“他想得美,此人想把炮营据为己有!这可是我河西军的攻坚利器,岂能拱手让与他人!”

李嗣业略作思虑说道:“玄武炮确实是河西军的核心力量,不过它军队的运输能力要求很高,属于辎重中的辎重,进军行军时会拖慢大军的后退,一旦打了败仗后撤,没有败军能够将他们带走。”

“邺城之战对于我,和对于朝廷对于史思明来说都是一样的,只能胜不能败。只要能够达成最后的目标,就算暂时把炮营让出去又如何。燕小四,你将炮营分出一半,将轻型的小玄武留下,将一半的重炮营连同建制暂归史思明。请岑夫子再跑一趟。”

岑参又跑到史思明的军营中商讨,听说李嗣业只给他五十三门炮,史思明顿时显现出不满,声称需要整个河西军的炮营助战。

岑参又跑了回来告知李嗣业,史思明应当是想要全部的炮营,一丁点儿都不肯松口,李嗣业又派他去谈条件,除给一半炮营外,还派两千飞虎骑助战,但就是不肯把麾下的火炮全借出去。

双方经过不间断的条件交换,史思明终于同意答应李嗣业的要求,暂时先将魏州作为陇右三军的地盘,李嗣业则派出炮营和两千飞虎骑助战,并让出道路使叛军能够西进与唐军进行决战。

史思明的部将如张忠志和薛嵩都认为他似乎赔了,用这么大块魏州换取几十门炮和两千骑兵,就算将来不归还李嗣业,怎么看自己都不划算,除非到时候还能够将魏州夺回来。

史思明哈哈大笑:“你们以为我只是跟李嗣业交换条件吗?贪图他手中几门炮几个兵吗?大错特错!安禄山之前一直说此人非常厉害,在我来看不过平庸之辈,不然也不会被朝廷坑到这个地步才想起自立。之前我与你们说起李嗣业的三个可能的目标,我看可以排除两条了。”

“他若依然存在效忠朝廷的心思,就定然不肯派兵助我,拥兵自重和叛乱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罪过。那么他接下来的两个目标,其一无非是要趁我后方空虚北上,夺取贝州、冀州、深州、瀛洲和幽州,其二便是趁我与唐军决战之际从背后偷袭我。眼下我已经试探出了他的真实目的。我从他的手中讨借炮营,他若不肯答应或者只借用一部分,就说明他欲用炮营进行攻坚,必然是要北上袭幽州。但如果他肯把炮营全部相借,定然是要趁我与唐军决战之际渔翁得利。如今他的目标已经明确。张志忠!”

“末将在。”张志忠单膝跪倒在他面前叉手。

“我命你率一万两千余人撤出魏州,据贝州坚守临清城,命洺州刺史坚守临洺城,坚壁清野阻止李嗣业北上,等我将唐军击溃于邺城附近,便立刻率部前往魏州进攻李嗣业,届时整个中原还能有谁是我的敌手?”

十月初,史思明率军七万余人出魏州,来到相州境内。他得到李嗣业援助的炮营之后,仍然不着急与围城唐军进行决战。

好像安庆绪的意志还算足够顽强,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还能够坚持。史思明也认为应该把自己的同盟压榨至极致,才能将同样疲惫的唐军拖入泥潭。他不断派出小股骑兵偷袭唐军的辎重粮草,切断唐军粮道使其军心动摇。

就像要扳倒一个庞大的巨人,必须要做许多前期的准备工作,各种陷阱小手段损耗他的力量,等到所积攒的前期准备越多,决战对于他们来说也越轻松。胜利的天平早已在决战来临前就已经倾斜了。

他终究还是对自己的决策不放心,命薛嵩率八千余人为大军后翼,专门防备李嗣业从背后掏菊花。

李嗣业在魏州的军营中召集麾下将领商议,他在众人面前做了如下决策,派田珍率安西军一万人和炮营北上佯攻贝州,进攻的猛烈程度应当到达对方求援的地步。

十月十一日,从贝州方向传来的消息到达了相州史思明的军阵中,求援的兵卒跪地叉手道:“报!李嗣业带兵北上进攻临清城,张志忠将军命我来求援。”

众将听到这样的消息,纷纷恭维史思明神机妙算,竟能够预料到李嗣业的下一步举动。史思明暗自得意,心想这才哪跟哪儿啊,他要在这相州干掉七节度使的军队,还要北上夹击李嗣业,创造他个人军事生涯中的神话。

“带孤的手令前往范阳给我儿朝义,命他从后方营州抽调兵力前来贝州,定要将李嗣业堵住,等我在此地击垮了唐军,收服了安庆绪,便回师北上。”

情况严峻到他不能够再等待,主动向围困邺城的唐军各部发出了挑战,唐军迅速后撤至安阳河北岸,算是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以河东军和残缺的安西军为前军,郭子仪的朔方军为中军,如王思礼和鲁炅等人为后军,在河滩前按照兵种纵深搭配。

唐军就算遭遇了河西等三军哗变出走事件,总兵力依然有十二万之多,反观史思明军队因为李嗣业的牵制,只能集结六万余人在战场上与唐军遥遥相对。但唐七军早已疲惫不堪,史思明的军队却有着重新组建的同罗契丹铁骑。

上午时分,秋风从北朝南吹拂,安阳河岸边旌旗猎猎。史思明亲率同罗契丹骑兵冲击唐军军阵,李光弼始终战在列阵前方,指挥前军用盾牌和步槊阵拦阻敌骑兵,五排弓弩手轮流上前对冲锋的敌军发射箭矢。同罗骑兵的进攻受阻向后撤退。

突然间后方叛军的阵列中喷出阵阵白烟,李光弼心底升起了不祥的预感,隆隆的炮声已经在战场上空响彻,炮弹落到前军阵型中,精锐的河东士卒被爆炸掀翻,严密的阵型变得如同蜂窝。

越严整密集的方阵对火炮的抵抗力越弱,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制骑兵,当纷飞的炮弹落到唐军阵营中时,李光弼惊怒的脸颊肉痛扭曲。史思明疯狂地大笑着调转了马头,率领骑兵再次冲向唐军方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