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七百九十九章 迟来的警告

盛唐陌刀王 第七百九十九章 迟来的警告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唐李亨乾元元年,十月,李嗣业弃掉了损坏严重的邺城,将一众叛臣裹挟至魏州元城,进行短暂的休整以及下一步战略的调整。

他迅速派人前往滑州去接驻留在那里的十二娘和崇乐,如今朝廷实力虽然受损,但兵荒马乱尚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还是接到身边来好。

战胜之后立刻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关于投降的叛军该如何处置,第二就是进攻方向的问题,唐军和史思明的战败,使得河北与河南腾出一大片的势力真空,史思明需要收缩力量退回幽州、易州和涿州慢慢恢复元气,唐军各节度使也需要时间重新征召兵马恢复力量,这个时候南下或者北上就成为一个艰难的选择。

谋士戴望已经重新叫回徐宾的名字,他向李嗣业进言道:“主公,安庆绪不可杀,这些叛将也应该留着,至少在平定河北之前,你都需要留着他们的命,还有严庄高尚二人,他们多年在平卢范阳为官,对幽州等地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有了他们引路对我们攻下叛军巢穴大有帮助。留着安庆绪的命,也可以让史思明麾下将领心存侥幸而不坚决抵抗。”

李嗣业在情感上自然愿意将这些人全部斩杀,但从理智上来讲,戴望的建议才是正确的,他先命人把严庄和高尚从牢房里放了出来,亲自上前给这两个阴谋家松绑,伸手指着坐在放在地上的胡床说道:“两位先生请上坐。”

一般阴谋家和政客才会呈现出两极分化,要么把他们的对手杀掉,要么就以礼待人将他们奉为上宾,绝不可能产生中间的行为,李嗣业此刻就选择了后者。

高尚严庄二人惶恐之余还心有余悸,能在一场战役中击垮两支军队,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面前的这位李太尉把握时机之准确,把阴险诡谲也运用到了极致,只有果断而又擅长杀戮的人,才有这样的军事素养。那么他们不妨在心中妄加评估,李嗣业一定是那种只追求利益和成功率的生物。

李嗣业朝两人拱手说道:“两位曾经辅佐安禄山从三镇节度使成为大燕国皇帝,想必是有过人之处。”这话中有极大的讽刺意味,使得他们两人只敢抬起眼皮晃一下子,但是李嗣业继续说道:“嗣业不才,愿拜二位为上宾,向你们讨教策略。”

二人连忙主动站起来,跪地叉手:“主公不计较我二人出身燕臣,又给予如此礼遇,我二人岂敢不鞠躬尽瘁以报主公。”

李嗣业背负双手点点头,却没有说话。

高尚与严庄对视一眼,才连忙上前进言道:“主公新败燕军和唐军,定然是面临南下或是北上的抉择,南下可据王化之地运河枢纽洛阳,北上可占据幽州坐拥河北。卑职建议主公率部北上进攻幽州,先平灭史思明部。幽州是安禄山的老巢,他起兵之前就在幽涿二州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和甲兵,他又南下攻破洛阳和长安后,把抢来的所有的粮食财物都通过运河转运到了幽涿二州,主公一旦夺取范阳,拥有这些财物之后,退可保河北之地,进可攻取河南河东,继而入关中。”

李嗣业点了点头问道:“那我就北上先灭掉史思明?然后再图中原。”

严庄也绕到李嗣业的右侧,叉手进言道:“卑职建议主公向唐廷上表,讨封河南尹与河北节度使以稳住唐军,这样主公的进兵更加名正言顺,更能够暂时麻痹朝廷,同时迅速北上平灭史思明。”

李嗣业笑道:“那我正好多要求一些,向朝廷讨封两位为银青光禄大夫,讨封安庆绪为邺城侯,其余各位归顺将领各有封赏如何?”

两人连忙下跪道:“我二人皆只愿为太尉帐中谋士,对于朝廷封赏并无期待。”

李嗣业对他二人摆了摆手:“都起来吧,等攻下幽州之后,还需要你们为我安抚河北父老。”

……

长安城太极宫内神龙殿内,太上皇抓狂地站在被从外面封住的院门前高声喊叫:“你们这些二臣贼子!你们要误了我大唐社稷,你们要害得我家国破亡!”

但是没有人理会他,今天上午的时候,他亲自站在看守神龙殿的太监面前,愤怒地抖动着手中的丝绢,向对方讲述李嗣业即将要谋反,请立刻告诉皇帝,让他下旨迅速将其抓回长安。

谁知这太监只是冷冷一笑问:“李嗣业造反是谁告诉你的?是他自己告诉你的?他送来的蛋糕告诉你的?那么奴婢要问了,他为何偏偏所有人都不告诉,为啥要告诉太上皇?他难道是疯了?造反不但大肆宣扬,还要把消息告诉太上皇皇上?你觉得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吗?”

白发蓬松的太上皇下意识地摇了摇头“没有。”他又慌忙点头:“有!有,眼下就有一个,真有这样的人!”

太监刘福不相信更不愿意相信,因为这个蛋糕就是通过他的手送进来的,若真出现这么荒唐的事情,他岂不是也会荒唐地成为叛乱的帮凶?实在是太可笑了。

煎熬不已的太上皇心急如焚,他知道如果李嗣业要造反的话,远比安禄山的破坏性大多了。他昨日有名将的才具,战场经验远胜今日唐军内部的所有将领,郭子仪和李光弼这两个后起之秀,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他坐在宫门口反思昔日在神龙殿中发生的诸多事件,还有李嗣业说过的那些细思极恐的话语,都预示着他在那时已经产生了反志。他也对他说过,或许有一天,你也会品尝到知道真相却不被重视不被采纳的感觉。没错,他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体会到了那些向他进谏安禄山反叛的人的痛苦,这样的煎熬使得他坐在宫门中恼怒地破口大骂,却无人理会他。

失去权力的人的悲哀就是如此,不止没有了话语权,更没有了自由。

如同老小孩一般执着的他,这些天里苦思对策,开始执行越狱计划。在一个秋雨瓢泼的夜里,还真让他找到机会跑出了神龙殿。

直到第二天清晨,给他送饭的太监进入殿中,才发现太上皇失踪了,慌忙报告给看守太监刘福。刘福先是陷入了惊慌,随即冷静下来细想。这事可不敢告知给李辅国,这可是他的失职,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消息扩散之前,把太上皇给找回来,反正他是逃不出太极宫的。但这宫里的房屋数量之多如星辰,真要找一个大活人,确实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老皇帝确实有逃生方面的天赋,而且已经被点满,他竟然能够在深宫中偷到太监的衣服和腰牌,又能成功地从太极宫转移到西内苑,又从西内苑成功转移到了大明宫,这中间避过了多少巡宫和值守城门的龙武军兵卒?

在如丝垂落的雨夜中,一个湿漉漉如同鬼魅的身影在大明宫含元殿空旷的广场上横冲直撞,他绕过了自己熟悉的宫门,穿越了中朝宣政殿,却在紫宸殿前被宿卫禁军抓获。

他放声高喊:“我是太上皇!快!快!叫李亨出来,我有重要的事情跟他说!快!”

龙武军禁卫吓了一跳,从相貌和年龄来判断,偌大的皇宫内不会再出现第二个这样的老头。慌忙先派人跑去禀报。

李辅国自然是先一步赶到,立刻命令人把太上皇遣送回神龙殿。此刻的太上皇身体虚弱,身上的衣衫满是泥水爬在地上,大声挣扎着还在沙哑地叫喊:“叫李亨出来!”

这太监立刻尖刻地摆摆手:“快快,把太上皇送回去!”

“放开他!”一个威严的咳嗽的嗓音在他们身后响起。

包括李辅国在内,所有人叉手跪在了地上。穿着黄袍的男子走到太上皇面前,伸手将他扶起。

李隆基顾不上与儿子掰扯叙旧,只是急促地嘟囔:“李嗣业要反,他要反,快把他抓回来!”

李亨沙哑而又抓狂地笑出了声:“已经发生了,刚刚鱼朝恩从洛阳发回奏疏,李嗣业北上相州策反哗变了三镇军队,在相州的邺城下做了一回黄雀,击溃了史思明的七万大军,也击溃了我唐的十二万大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