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当夜李嗣业在帐中灯下奋笔疾书,用绢布给封常清写了一封叙旧信,信中只字不提当前的战事,而是声情并茂地叙述过往的同僚之谊,然后他把这封信分隔成几块,趁着夜色用强弓从不同方向射入潼关关城内。

潼关内部的兵力配比大概是龙骧军四万人,龙武军三万人,郭子仪的心腹军队三万人,封常清在其中只有七八千人,占全部军事力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太监直接掌控的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七成,相信这些箭矢只要有一支落到他们的手里,他拙劣的离间计就会生效。

城头巡夜的兵卒捡到了其中一支,连忙呈送到郭子仪的大帐中,但其余的两三支却被龙骧军和龙武军士卒捡到,这些兵丁自然要先呈送给太监鱼朝恩和程元振。

郭子仪接过箭矢后,将缠在上面的绢布拆解下来,笑道:“果然是离间计,手段如此拙劣,想必李嗣业是黔驴技穷了。”

等他抻展绢布一看,才发现被离间的对象不是自己,而是封常清,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李嗣业的这种招术对他使的话,不会有任何效果,但是对封常清使出来,恐怕封常清连自辩的机会都没有,正因为皇帝本来就对封常清怀疑,因为他昔日是被李嗣业一手提拔起来的,更因为封常清现在所掌握的兵力在整个潼关守军中微不足道。很轻易就能够被抛弃。

郭子仪慌忙放下箭矢传令道:“对方射进来的箭矢肯定不止这一支,马上派人去搜寻,找到以后送到中军帐中来。”

他但心这些箭矢被鱼朝恩和程元振这两个太监得到,他们本身就是那种嫉妒功臣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物。

亲兵们得令之后立刻出去在城关内搜寻了一阵,回来向郭子仪禀报道:“我们找到的只有这一支箭矢,其余的都如石沉大海,渺无音讯了。”

郭子仪疲惫地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等到天亮时,才派人去把鱼朝恩和程元振请到帐中来。

他热情地请两位坐下,直接了当地问道:“昨夜叛军在城下向城内抛射绢布信件,两位公公是否捡到了,或许还看到了里面的内容。不管叛贼李嗣业在里面写了什么,这都是他的离间之计,请两位公公把箭矢的信件交给我来处理。”

鱼朝恩两人先是矢口否认,但郭子仪把亲兵叫进来当面对质后,两人很快又改变了口径,鱼朝恩硬着脸皮回怼道:“郭司空别忘了,我不只是受你管辖的龙骧军军使,还是朝廷派来监察军政的监军。不管这绢布上的内容只是叙旧,还是别有所图,或者封常清就算是清白的,也应该让近在长安的陛下知晓军情吧。他到底有没有与叛军李嗣业勾结,也只有陛下才能够决断。”

对方将这种话一出口,他就无法辩驳,只好说道:“那好,我也向陛下写一封奏疏,是非曲直,还请陛下决断。”

……

皇帝已经开始在关中,朔方,陇右三地征兵抓丁,扩大军队组织打持久战,只要潼关能够坚守住,李嗣业大军暂留陕郡洛阳便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军心必然离散。将来郑蔡节度使季广琛和滑濮节度使许叔冀,淮南西道节度使来瑱,南阳节度使鲁炅等人稍稍恢复实力后,六路大军齐出,定能重新夺回河南。

只是最近他的身体日渐消颓,经常性的卧床休息,多数政事都交给李辅国来处理,但涉及到潼关的奏疏,李辅国需要亲自向他来汇报。

辅国跪坐在皇帝的榻前,先把鱼朝恩的奏报和观点输出:“叛军向潼关城内发射箭矢联络封常清,虽然内容俱是伤感叙旧一类的字词,但鱼朝恩怀疑里面有暗语,不然李嗣业不会这么闲。封常清经过数次惨败之后,麾下兵力只剩下六七千人。虽然这些兵力不足以固守城垣,但若是里应外合偷偷打开城门潼关则危矣,长安也将拱手让与他人,还请陛下慎重对待。”

李辅国又和盘托出郭子仪的建议:“郭子仪武断地认为这是李嗣业的离间之计,应当不予采信,他说如果封常清要反叛的话,在邺城之下的时候就该跟着反叛了。他还说陛下确实对封常清生疑的话,就请以避嫌的名义将封常清调离潼关改任他职,如此才能不使三军将士寒心。”

李亨从病榻上支棱起身体,询问李辅国道:“以你之见,谁的话更可信一些。”

李辅国低头笑了一声:“郭子仪这个人对陛下是忠心耿耿的,但就是喜欢雪中送炭,救人于危难之际,圣人若采纳了他的话,想必封常清必然会对他感恩戴德。整个大唐军中都是这样的联系,上下级相互提携一团和气,以恩情以纽带维系成的小集团比比皆是,损失的却是陛下的天威。”

李亨的脸瞬间阴沉了下来,冷声说道:“继续说。”

“其实封常清是否与叛军勾结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们都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前些日子鱼朝恩给奴婢寄来的信中说,他把李崇云的尸体吊在了潼关城墙上,说是奉郭子仪的命令。但郭子仪立马把脸拉了下来,似乎不愿意承受这样的名声。还有这次,李嗣业往城墙内射箭联络封常清,郭子仪若杀了封常清,就与叛军李嗣业彻底撕开了脸面,他抱着做好人的心思愿意给封常清机会。所以说这天下的人都有退路,只有陛下和奴婢没有退路。”

李亨声调中有坚定也有怒意:“静忠,你说的没错,这大唐社稷若亡,朕无路可退,百官却皆有退路。立刻传旨意给郭子仪,封常清勾结叛逆,意图谋反,命他亲自在潼关城头上监斩封常清,让他做个恶人又何妨。”

……

皇帝的旨意传到潼关,霎时间众将无不惊诧莫名,郭子仪尤为震惊,他在奏疏里已经给皇帝说得明明白白,阵前斩杀大将乃是军中大忌,但皇帝依然要杀封常清,这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

念完圣旨的鱼朝恩低头凝视着跪在地上的郭子仪道:“陛下的旨意你也听到了,要求斩杀封常清。他麾下尚有精兵七八千,为了免生波折,还请郭司空下令将他叫到这里来,宣布圣旨将他擒杀。”

郭子仪沉思道:“此事请容我思虑一二。”

“呵,”鱼朝恩笑道:“还有什么可思虑的,难不成郭司空有所忌惮,还是郭司空认为封常清不该杀?”

郭子仪嗅到了这中间潜藏的杀机与诡谲,皇帝的疑心是来自与多方面的,他必须承担恶名,成为挨骂的那个人,才能够完全获得皇帝的信任。

如今为了郭氏子孙,为了大唐社稷,他只能狠狠心去担当这个刽子手。

“传我军令,请封常清到议事厅中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