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个大胆的想法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个大胆的想法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李光弼住在长安兴平坊的宅邸中,作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将领,免不了要坐几天的冷板凳。以前有被逼反的李嗣业,后来有被监视在长安腹地的郭子仪,如今也轮到他了。

只是他和郭子仪一样,没有李嗣业那样的胆量和勇气,敢于在被剥夺掉兵权之后再跑去造反。但他也不像郭子仪那样愚忠,全身心无条件为朝廷服务。在他的眼里朝廷与他是平等的双向关系,他的忠心值也取决于朝廷给他的待遇值,这也许与他的契丹族身份有一定的关系。

他如今已经位及司空,还能有什么要求呢,只希望能够凭借眼下的功勋能够享受荣誉到老,也能够荫及子孙,只怕朝廷不给他这个机会和待遇。

皇帝派来宣旨的太监已经到了府上,他连忙领着全家老小跪在堂前接旨,太监将手中的绸布展开,高声念道:“门下,蒲州告急,命司空李光弼前往蒲津渡过黄河领兵镇守,朕延后调集潼关三万守军以供援助。敇书如右,符到奉行。”

李光弼听到敇书的内容,身体一歪险些向旁边坐倒,家人们从来没有见他有这样的反应,只惊得面色阴晴不定。

传旨太监阴阳怪气地笑道:“李司空,请接旨意吧。”

他跪正身体高高举起双手,双手托着圣旨如同托着千斤的巨物,等到中使带着队伍扬长而去,他就这样改跪为坐盘膝在了地上。他的兄弟李光进在一旁奇怪地问道:“陛下终于要起用兄长,兄长应该高兴才是,为何如此闷闷不乐?”

他扭头看了这位平庸的兄弟一眼,低头叹气道:“我虽幽居京城,但对河东的战事也略知一二,更对如今的大势了如指掌。皇帝和李辅国二人已经把一派大好的局面运作成为了死局。”

“死局知道吗?史思明因投降而复叛,本来就不相信朝廷,如今更与李嗣业联合进攻河东。若是河东没有分割为两个藩镇,就算不是由我统领,邓景山也明白孰轻孰重。他只要将代州雁门和太原分兵用三千和七千人孤守,只要这两座城池守住,史思明就算是寸步难行。然后尽可以率全部人马南下。河西军虽勇,但碰上擅长山地作战的河东军,也休想进入上党。”

“可惜啊,上党和绛州蒲州都已经变成了泽潞节度使,成为了别人家的地盘。邓景山身为一方藩镇之主,怎么可能舍弃自己家的地盘去救别人?王思礼素来作战稳重,他若是无法抵挡,我只身渡河北上定然也无济于事。如今败局已定,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无法力挽狂澜。”

李光进无奈地问道:“陛下不是还拨给你三万人吗?如何不能取胜?”

“哼,三万人对于河东战局来说不过是添油而已,丝毫无法左右,这一战我绝难取胜,名声受损是小事,只怕是永远被记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终于体会到了哥舒翰恸哭出关的痛苦,但皇帝的旨意岂能不遵守?

乾元二年八月,李光弼亲率五百亲兵从金光门出长安城,准备从蒲津渡北上防守蒲州,但潼关的兵马还尚未调集,他近乎只身北上,对战局没有任何益处。但无论是皇帝还是唐军士兵们,都迷信个人的力量远超集体,就如同尼采哲学中所说,大众是一后面的那些许多零,精英才是首位数上的一,没有精英的一,后面的所有零都毫无意义。

……

李崇豹率兵进入闻喜县,此处距离蒲州临晋县已经不足百里地,道路一马平川,既没有太行山的峰峦如聚,也没有中条山的山脉纵横,从构造上来说蒲州已经属于关中平原的地形,只不过中间隔着一条黄河而已。

队伍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准备按部就班出兵攻打临晋。

李崇豹心中却雄心勃勃,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我有一个疯狂的想法,急切地向要灌输给旁人,最重要是获得父亲的认可。

他盘算了良久之后,鼓起勇气走进了父亲的大帐中。李嗣业正坐在羊毡上看书,抬头瞟了他一眼问道:“我儿有何事要找我?”

李崇豹深吸一口气,叉手说道:“父亲,我有一个想法……”

李嗣业抬手打断他说道:“你有什么想法,尽管去实施便是,我之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进攻绛蒲二州的战役全权交给你指挥,不要考虑太多,也不必向我征询。”

“我知道,”李崇豹踌躇地说道:“但我的这个想法太危险,成与败各有占一半,所以不敢自专,特来询问父亲。

岑参和徐宾二人联袂进入大帐,看见李崇豹在里面,向他叉手说道:“公子。”

两人出现打断了李崇豹的叙述,这时他突然不敢把想法说出来,怕被人反驳说心比天高,胆大激进。

李嗣业一边伸手招呼两人坐下来,一边对李崇豹说道:“没关系,你继续说,正好岑夫子和徐先生给你参谋一下。”

岑参和徐宾都跪坐在羊毡上,把下巴高高抬起等着洗耳恭听李崇豹的想法。

李崇豹心情激动,这想法成与不成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历练,此刻已经迫不及待要和盘托出了。

他从背上解下地图卷轴,在地上铺摊开来,伸手指着地图说道:”从闻喜县到蒲津渡之间有临晋县、猗氏县,永乐县和蒲州城,如今王思礼在蒲州境内的兵力已经不足万人,但我们即使一个个县城夺占过去,也需要大概十日的时间。这期间他已经向朝廷求援,由于河东节度使邓景山被史思明牵制,能够支援他的就只有潼关的唐军。“

“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打过去,潼关的援兵必然前往津浦渡渡河北上,届时他的兵力得到补充,蒲州城下必然是一场恶仗,即使我们能够获得胜利,也要付出很大的损失。所以我的想法是,我们何不利用飞虎骑的行动速度,绕过这些县城,甚至可以绕过蒲州城,千里奔袭蒲津渡口,阻断敌军援兵从这里北上,唐军若没有了援兵,必定士气低落。届时父亲再带其余军队稳步南下攻取蒲州。这样我们不但赢得了时间,而且还降低了伤亡,南下关中指日可待。”

李崇豹讲罢之后,十分期待地看着父亲的表情,希望他能够充分支持他的设想。

李嗣业却把目光投向了他的两位军师,低声询问道:“岑夫子,徐先生,你们觉得这计策怎么样。”

岑参盘膝抬头问李崇豹:“潼关距离蒲津渡可比闻喜要近的多,况且我们已经在闻喜县耽搁了近**日,等你率飞虎骑到达时,唐军是不是已经渡过了黄河也未可知。”

李崇豹回答道:“我已经派出斥候先一步前往蒲津渡,只要两位军师和父亲允许,我立刻就率飞虎骑出发,每人只携带十天的干粮,一人三匹马轮换骑乘,三百多里地的行程,三天之内就能够到达,争取赶在潼关唐军之前。”

徐宾点点头赞同道:“我看可以让公子试试,从飞虎骑中选拔出三千勇士,就算到时候潼关军队已经抢先渡过了河,你派出去的斥候到时候迅速返回通报了取消奔袭即可。途中或许会有一些损失,可一旦成功,我们距离关中就近在咫尺了,完全可以值得冒险。”

李嗣业点点头笑道:“徐宾所言正合我意,想要获得大收益怎么可能不冒险,况且你还有一半多的成功率。我们不如把这个计划完善一下,崇豹你率三千飞虎骑去抢占蒲津渡,白孝德率领另外两千前往龙门渡,控制龙门渡口。届时唐军从即使从蒲津渡河成功,我们也可以及时调转进攻的方向,直接转道从万泉县和宝鼎县前往河津,从龙门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若到时候唐军没有渡过黄河,被我们及时堵住渡口,还能防止他们分兵从龙门渡河。”

李崇豹兴奋地朝李嗣业叉手道:“喏,父亲,我这就下去准备。”

他与白孝德分别从飞虎骑中抽调出最精锐的五千余人,其余飞虎骑将战马借调给他们,符合三人一骑的硬性标准,统一从闻喜县出发,开始了最后的拉力决赛。

河西军的战马从县境之内的黄土道上奔腾而过,朝着蒲州城方向进发,路途中许多百姓避退。站在田里的庄稼汉看见道路上飞驰而过的马匹,也默默地感叹道:“要改朝换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