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众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众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鄯廓二州是汉朝的西平郡,也是羌人和吐谷浑的故地。三年前还是陇右节度使核心统治区域,由于安史之乱陇右军的内调平叛,使得河湟地区率先被吐蕃人占领,继而威胁到凉州和兰州的安全,而交城白亭守捉的失守,使得武威城直接暴露在吐蕃人的兵锋之前。

吐谷浑族人和羌兵在河西陇右二军的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就如李嗣业精心打造出的飞虎骑,其中也有两成的河西子弟也是羌人。这些羌兵对河西对陇右的感情也最深。以夫蒙灵察为代表的羌人将领始终活跃在河西乃至安西的战场上,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羌兵以英勇善战著称,李嗣业在扶持新皇帝登基后,在飞虎骑中提拔了几个羌人将领,这次重整河西,他也以羌兵为先锋,号召他们夺回故土。

李嗣业以田珍为前锋进军天祝县,驻守在这里的吐蕃军队早已经逃得一干二净,但其中有一支驯奴东岱后撤不及,在滞留在北逃的道路上,被田珍率领的前锋军直接俘虏。

这支提供大军补给的驯奴东岱里下有嗷嗷待哺的孩童,上有风烛残年的老人,还有几万头牲畜。俘虏这些吐蕃百姓对飞虎骑来说是一个累赘。

田珍派传令兵给李嗣业去信,建议杀掉这些吐蕃百姓。

李嗣业回信对他说:“为将者岂能滥杀生民,如今陇右河西人丁较少,与其杀掉不如迁往河西。眼下若有急行军的必要,你不如先将他们的私藏的武器没收,继续前进往廓州,我会派人前来接收。”

田珍只好耽搁了半日,只把驯奴东岱的东本和官员们杀掉,把所有牧民百姓身边携带的短刀猎弓全部收缴,然后抛下他们往廓州方向行进。

这些牧民们群龙无首,陷入茫然无措的境地之中,他们似乎无处可去,若是往吐蕃方向跑,唐军正和苏毗如打仗,再闯过去被俘虏,恐怕就没有眼下这样的幸运了。

李嗣业派来一名带着三千士卒的将领,让他们感到吃惊的是,这个唐军的大官竟然是吐蕃人,还能来一口流利的逻些城口音的吐蕃话。牧民们刚开始对此人十分抵触,把他当做吐奸来冷眼相看。

这位手握屠刀的将领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站在土丘上对众人喊道:“河西军好杀的将领不是没有,雍王为何没有派别人来,却派来了我。这说明他愿意接纳你们,给你们在河西提供一条生路,让你们安家落户,成为大唐的子民。”

几个吐蕃牧民中的刺头在人群中鱼目混珠地喊道:“将军叫什么名字,你敢把名字报出来吗?”

“有何不敢,我叫论惟良,我高祖父乃是孙赞干布的大论禄东赞,曾祖父也为吐蕃大论噶尔·钦陵,我祖父为大唐拔川郡王论弓仁,我父为大唐武威郡王论诚节。”

牧民们顿时听得傻了眼,在整个吐蕃谁人不知具有传奇色彩的噶尔家族,从禄东赞出使大唐求娶文成公主开始,噶尔家族父子掌控了吐蕃的军政大权。但古往今来权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成年后的赤德松赞不甘大权旁落,开始对噶尔家族进行清洗,论弓仁父亲噶尔·钦陵被冠以造反之罪诛杀,他与叔父转头大唐,才有了这时代簪缨的论氏将门世家。

几个部落中的长老举起手问道:“我们想要归顺,想去河西,能够分给土地吗?能让我们赶着牦牛放牧吗?”

“当然可以,不过只能是荒地,想放牧陇右的有的是草场。”

牧民们终于接受了现状:“朝廷能派论将军来接纳我们,也足见他们是真要给我们活路,我们愿意跟随将军迁往河西。”

这些牧民的想法很简单,在吐蕃本来就是当牛做马,跑到河西又能坏到哪里去。

李嗣业率领后军赶到,论惟良到大帐中去见他,表示接下来的战役必然还会俘虏更多的驯奴东岱,先让这些愿意投降的,暂时停留在天祝,永登二县,等到更多的俘虏送过来,再一并将他们迁移至凉州和兰州二地。

李嗣业疑惑地问道:“要看管这么多的俘虏,需要不少兵力吧,我手中的兵力不能浪费到这种地方。”

“请主公放心,无论主公送来多少俘虏,惟良只需要一千人足矣。”

“一千人?”站在身旁的徐宾质问道:“此事不可儿戏,如此多的俘虏聚集在一起,却只派一千人看守,万一他们发生骚乱从背后进攻我军,我们取得的大好胜利可能就付之东流。”

论惟良叉手回应道:“军师的担心虽然不无道理,但惟良的先祖是吐蕃人,比你们更了解吐蕃的情况。驯奴东岱中多为平民和奴隶,他们对所谓的吐蕃和赞普并无忠诚。且吐蕃百姓不同于中原百姓,中原百姓受千年儒家忠义熏陶,身系家国,落叶归根,吐蕃百姓则没有这样的熏陶,只要给予他们活下去的条件,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决计不会产生回去的想法。且惟良向主公讨要这一千人并非是为了看守俘虏,而是为了帮助他们,维持他们之间的秩序。”

李嗣业点头赞许地说道:“惟良所言深得我心,此事我就全权交给你去办,若能够将所有俘虏安置顺畅,没有出大的岔子,你必然与首功并列。”

论惟良跪地叉手施以谢礼:“惟良谢过主公。”

李嗣业捋须点了点头,果真只给论惟良留下了一千人,率领大军尾随着田珍前军的脚步往廓州。

廓州的州治在化隆县,因避李隆基名讳改为广威县,由于这里曾经是陇右宁塞军的驻地,面积和坚固度要比一般的县城大了许多,但依然承载不下苏毗如十几万的部众。

苏毗如如本难以取舍,只好将四个驯奴东岱驱赶到了城外。这些普通百姓没有可遮风避雨的场所,如本给他们的命令是向西北行进迁移至石城堡后方青海湖一带。

然而河西军先锋将领田珍已经率兵赶到,这四个东岱的东本聚在一起商量,既然如本大人都抛弃咱了,要不然干脆投了唐军算逑。

两万多人的驯奴东岱向田珍投降,田珍自然是来者不拒,将他们收留后等着李嗣业的后军前来接收。

飞虎骑兵临城下,不断向城头叫骂挑战,吐蕃军失掉了它的核心战力,如本没有底气出城接战,只好每日命令蜗居在城内的驯奴东岱修缮加固城墙。

城内容留人的数量还是太多,特别是养着大批牲畜的驯奴东岱,人和畜生混居在一起,粪便的臭味矄天。城里的街道上都扎满了毡帐,有许多人没有遮盖风雨的顶棚,只好露宿在大街上。

眼下正是冬季,吐蕃人预先在城内囤积了大量草料,使得人的居住地更加狭窄。这些草料本是为苏毗部落的骑兵筹集的,如今骑兵已经折损,余出来的草料除去满足如本的亲卫东岱和以及吐蕃将领、羊同轻骑之外,还稍微足够驯奴东岱的牦牛和羊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