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陌刀王 > 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仪进

盛唐陌刀王 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仪进

作者:夜怀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48:02 来源:笔趣阁

燕军最近的处境愈发艰难,粮食和草料几次遭到焚烧,城中完整的房屋也没有几座了,幽州百姓的日子更加凄惨。史思明倒是不关心这些百姓的生死,他是担心军心不稳将士在城墙上不再用命。从前日开始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

有几名幕僚看穿了史思明的心思,主动在军中会议中向他提出将大军撤退到榆关以西,被史思明挥手否决。他们当然不会就此中断,只是更加殷勤地劝他动身退往辽东。

只是史思明心中明白,当初安庆绪守邺城的时候还有援军可盼,现在轮到他自己守幽州,恐怕就只能靠他自己了,至于南面的李亨朝廷……

他捋着胡须点了点头,辽东和河北完全是两个地理概念,他史思明一退入辽东,朝廷怎么会甘心让李嗣业尽占河北。郭子仪定会带兵进入邺城,到时候就轮到他史思明在旁边坐山观虎斗,他倒要看看李嗣业大军的战斗力到底有多持久,干跑了他还能把朝廷的军队干倒,到时候他还要再次入关内,再次挑战一下已经疲惫的李嗣业大军。

他把诸将召集到跟前来,无奈地摆摆手说道:“如今李嗣业携利器攻城,城中军士百姓都损失惨重,怕是已经难以坚守下去。多日来你们都劝我弃城遁入榆关。今日我思虑再三,决定撤入榆关背后坚守。”

众将心中都松了一口气,连着两个月的守城早已使他们疲惫不堪,能躲到榆关后面休整一下也是好的。

元朔五年秋,正是李豫的大历元年。凌晨时分,史思明率领仅存的五万余人从北门撤出,一路奔至榆关,中途面对唐军在后方的追击,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等撤到榆关时又损失了近万人,只剩下四万余人。

他进入关中立刻手持皮鞭跑去找史朝义,父子见面时,史思明一个照面鞭子就朝着头上砸了过去,史朝义痛得抱头鼠窜,大声呼唤父亲饶命。史思明才不管他,提着鞭子一顿猛抽,直把史朝义打了个遍体鳞伤才罢休。

“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动什么小心思,听信谣言把冀州城弄丢了,还欲盖弥彰跑到幽州城前闹这么一出!”

史朝义跪在地上满面羞愧,原来他做的这些事情根本逃不脱父亲的目光。

田承嗣连忙上前给史朝义求情:“请陛下饶恕大公子罢,这一切都是臣下的献策,还请陛下责罚臣下。”

“你不必替他求情,让我先把这畜生给打死再说!”

从此之后,史朝义每每行事不周,都要受到史思明的皮鞭对待,或者扬言要取消他的继承人资格。史朝义每日惶恐不安,心中倍加忧虑。

……

郭子仪的斥候队渡过了黄河跑到了河阳,在河阳城中见到了郭子仪父子,喜悦地上前叉手说道:“令公,史朝义和田承嗣已经撤出了冀州,李嗣业的军队后脚就从河东方向袭取了冀州。”

郭令公听罢之后,捋着胡须来回在地上踱步,随后他转身对郭晞和仆固怀恩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史思明快要守不住幽州了,他定然会撤退到榆关之后遁往辽东,偌大的河北即将落到李嗣业之手。”

郭晞连忙说道:“父亲,我们绝不能让河北落入李嗣业之手,应当立即进攻邺城。”

“我儿所言不错,十三万大军立刻出发,趁着李嗣业还来不及进占邺城,先渡过黄河拔得头筹,入邺城!”

于是唐军立刻征调民夫修复了黄河浮桥,快速渡过了黄河进入了相州邺城。这是自相州之战以来,唐军首次踏上河北的土地,也是值得庆贺的大事件。仆固怀恩立刻向郭子仪进言,应当先向朝廷报功。

郭子仪身为三朝老臣还是要点脸的,只摆摆手说道:“进占邺城没有遇到半点阻力,不过是投机取巧而已,老夫怎么能向皇上邀功献媚?”

“老令公早已是德高望重,名满天下,封无可封,天下人都知道你不在乎这点功劳,但是我们麾下的这些将士,他们却需要功勋来激励,令公就当是为他们请功。”

郭子仪连忙歉意地说道:“你看你,你要是不说我怎么能想起来,老夫这就向陛下去信,为三军将士求赏。

他们进入邺城不足一月后,皇帝的封赏旨意便送达,还送来了许多的金银奖赏士卒。将士们当然倍感兴奋,因为占领邺城他们没有流血,这也多亏了老令公能替将士们着想。

监军董秀偷悄悄地找到传旨意的中使刘清潭,把这场功劳的始末直言相告。刘清潭将信将疑,反问董秀道:“以郭令公如今的威望和功勋,还用得着贪这点微末功劳,你未免言过其实了吧。”

“老令公自己可能无欲无求,但他的儿子还有他的老部下都在军中。邺城本来无人驻守,他渡过黄河唾手而得,却被他吹嘘成功劳,这不是欺君罔上是什么。”

刘清潭笑道:“欺君罔上倒不至于,郭令公写给陛下的报功奏疏我也看了,虽说是报功,但他上面写的是入邺城未遇抵抗,所幸将士们行军迅速,不敢怠慢,才得全功,按照他这样说没什么问题。”

董秀恼火地说道:”他这是玩文字游戏!身为当朝令公竟然如此欺瞒陛下,陛下宽宏大量可以不跟他计较,但我们身为臣下知而不报便是不忠了,就算刘中使不愿意多事,您也应该先报知给鱼公。”

刘清潭点了点头,好像董秀所说也不无道理,但他与一般的太监相比,多了许多人情味,决定先去给郭子仪通个气,然后再向上面禀报,这样也算是两不得罪。

刘公公私下约见了郭子仪,也没有直接了当开门见山,稍稍寒暄之后才步入正题,说有些对令公不利的传言,怕被人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去,令公预先要有个心理准备。

郭子仪瞬间明白了这话中的含义,连忙星夜给皇帝写了一封告罪的奏疏,说这是为了激励将士们的士气,并且愿意自降爵位以谢罪陛下。

等郭子仪的奏疏传到扬州,鱼朝恩已经做好了打击同僚的打算,要黑郭子仪这样秉公守法的道德楷模,想挖到黑料是不容易的。

鱼朝恩在朝堂上公开攻击郭子仪虚报功劳,也幸亏郭子仪的奏疏到的及时,皇帝李豫也算开明,说大军进入邺城即将面对李嗣业,为将士们讨要功劳奖赏也是为了激励士气,郭令公对朕忠心耿耿各位不必猜疑。

鱼朝恩当然不肯这样轻易罢休,上前面呈皇帝说道:“郭子仪固然忠心,但此风不可长,为不使他人争相仿效,陛下应当略施惩戒,将郭子仪降爵罚俸,郭晞和仆固怀恩等将领的赏赐收回。”

依附鱼朝恩的朝中一干党羽纷纷上前表示赞同,李豫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他认为赏赐出去的东西岂能收回来的道理,便决定只责罚郭子仪一人。

皇帝的旨意传到邺城,郭子仪甘心领受了责罚,但对于将士们来说,心中却颇不是滋味。再怎么说他们在前方也是要面临生死的,区区这点微末功劳朝廷也要斤斤计较,好不容易鼓舞起来的士气瞬间低落下去一半。

与唐军这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嗣业接连提拔了进占冀州城的河东军中将士,他们也同样与唐军一般,没有费一兵一卒,也没有费一枪一箭,只是趁着史朝义撤出冀州后袭取了城池。李嗣业却丝毫不吝惜他的赏赐,有三十名校尉升任中郎将,其余将领各有赏赐升迁,率军入城的主帅张光滔被李嗣业提拔为河东节度使。

这让将士们心生愧意,好像没有真正经历过拼杀,对不起这份安到头顶来的赏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