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商业广场回古代 > 第122章 大义凛然的陆景

带着商业广场回古代 第122章 大义凛然的陆景

作者:灵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6:39 来源:笔趣阁

考虑到古代的实际道路需求,陆景设计的这条混凝土道路的厚度,不过五厘米的厚度。

在陆景看来,这条道路用上十年八年,问题不大。

陆景见沈千和杜奕愣神,微笑道:“两位大人,等会请派人好好验收一下这条路。

下官已经备好马车,两位大人可以乘坐马车,感受一下道路修缮情况。”

沈千回过神来,直接踏上了混凝土道路。

感受到脚下踩着的坚硬路面,沈千有些不信邪的跳动几下,脚下地面纹丝不动,坚硬无比。

沈千朝身后一名前来验收的小吏使了个眼色,小吏会意,连忙让身后的工匠们用小锤子敲打混凝土路面。

锤子敲击地面,发出砰砰砰的清脆声。

让众人吃惊的是,这路面居然在锤子的捶打之下,没有任何缺失和凹陷,依然坚如磐石。

“这……这怎么可能?”沈千看到这一幕,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看着沈千呆滞的模样,陆景微笑的问道:“沈大人对商务司修缮完毕的这条御街可还满意?”

沈千看着一路延伸而去的混凝土路面,凝眉道:“整条路,都是这样?”

陆景轻笑道:“这是自然,不信,沈大人和杜大人可以坐上马车,咱们走上一程?”

沈千和杜奕没有犹豫,和陆景一起上了马车。

马车沿着御街,从南一直向北,九里多的路程,只用了半个时辰,便走完了。

在马车缓缓行驶的过程当中,沈千能清楚的感受到马车没有像其他道路那样颠簸,反而非常平稳。

走在这条道路上,比在其他道路上舒服太多。

马车没有颠簸感,意味着整条道路都光滑平整。

除此之外,沈千从头到尾将车帘掀开,探出头看着两旁的道路。

许久之后,沈千看着陆景,带着惊叹和敬佩道:“真是奇迹,真没有想到,短短二十多天你们就完成了御街的修筑。

依照这般进度,四条主干道三个月就能全部完工。

还有,新的道路比石头坚硬,却比镜子还平坦。本官果然没错你!”

陆景自谦道:“沈大人谬赞了,其实想要修筑这样的道路,并不是很难。”

沈千以为陆景说笑,微微皱眉道:“陆景,你可不要和本官开玩笑!这般坚硬平坦道路,还不难修筑?”

陆景点点头,神情认真的解释道:“商务司之所以能够修筑这样的道路,多亏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沈千连忙追问道。

陆景没有隐瞒,笑道:“水泥。”

水泥?

沈千和杜奕有些一头雾水。

见两位大人一脸迷茫的样子,陆景连忙将水泥的特性和神奇之处娓娓道来。

沈千眼睛瞪的很大,惊疑道:“这水泥?真有你说得那么神奇?”

“大人,有没有那么神奇,你们不是亲眼所见吗?这条路就是最好的佐证。”陆景笑着指了指坚硬的混凝土路面。

此时沈千已经相信陆景的话。如果真是这样,那以后修路和建城可就方便多了。

更何况,只要拥有大量的水泥,宁朝的道路,再也不会雨天泥泞,晴天尘土飞扬了。宁朝的城墙,也能变得固若金汤。

真乃利国利民的神器啊!

只是,沈千兴奋没多久,转念一想,问道:“这水泥如此神奇,造价应该很贵吧?”

陆景没有想到沈千脑子倒是转得很快,那么快就想到了水泥的造价成本。

“回沈大人,修筑这样一条道路,光水泥就花了商务司两万两银子。”陆景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陆景有些不太敢告诉沈千水泥的具体成本。

商务司修筑御街,包括人工和沙石、水泥等成本在内,全部加起来,才花了五千多两银子。

将近十里长的御街一共耗费水泥一千吨,差不多一里路耗费一百吨水泥的样子。

一吨水泥的成本是八百文钱,一千吨就是八百两银子。

在宁朝,沙子、石头的成本远远小于石砖、石板的成本,在修路的材料费上又省了一大笔钱。

至于人工的开支,三百多名工人每人每天两百文钱,加上带肉的丰盛伙食,二十多天下来,也才花了一千八百两。

事实上,陆景说的两万两银子并不仅仅是水泥钱,而是杭州四条主干道的总成本!

真要和沈千实话实说,恐怕官府四十万两银子的修路款就泡汤了。

沈千听到陆景的话,不但没有嫌贵,反而觉得很划算。

在心里盘算一番后,沈千开口道:“那修筑这条道路,总花费多少?”

陆景挤出一丝为难的神色,叹气道:“和之前的预算相差不多,修筑御街总共花了九万两。

四条主干道全部修完,大概得三十六万,三十七万的样子。

不过,由于下官立了军令状的原因,沈大人并未拨给商务司一分一毫的银两。

所幸下官家中还有些存银,还能贴补修缮御街的银两。可杭州城剩下的月柳街、河坊街和五柳街,下官实在力不从心。

实在不行的话,下官准备将宅子卖出去,东拼西凑,想必应该能再修缮一条主干道……”

明明修筑御街才花了五千多两银子,陆景不但夸张数十倍,还摆出一副倾家荡产、可怜巴巴的样子。

听到陆景这么说,沈千和杜奕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感动。

他们没想到陆景为了商务司和杭州城,情愿拿出所有家财,让两人见识了一名无私奉献、先国后家的爱国商人!

“这倒是本官疏忽了。”沈千觉得不应该让陆景吃亏,沉声道,“陆司长将御街修缮的尽善尽美,造福杭州百姓,本官哪能让你做赔本生意。

回到府衙之后,本官就派人将银子送到商务司,好让商务司有足够的银两,继续修缮其他几条主干道。”

“多谢沈大人体恤!”陆景受宠若惊的行了一礼。

沈千笑着摆摆手,带着杜奕等人离开了御街。

……

回府衙的马车上,沈千感慨道:“要是天下商人都像陆景一样大义凛然,我宁朝何愁不兴?”

“是啊!”杜奕笑着点点头,“不光如此,商务司从修路中赚来的钱财,也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沈千笑道:“还要多亏杜主簿向本官举荐陆景此等优秀的人才,说来杜主簿也要记上一功。”

“哪里哪里,沈大人谬赞了。”杜奕自谦道,“若不是沈大人慧眼如炬,在杭州建立宁朝第一家商务司,杭州城也不可能有今天!”

……

在沈千和杜奕在马车内商业互吹之时,冶炼工坊将刚刚打造出的又一台水力磨粉机,运到了石龙山水泥生产基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