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商业广场回古代 > 第77章 杭州府尹

带着商业广场回古代 第77章 杭州府尹

作者:灵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6:39 来源:笔趣阁

杭州城,府衙。

杭州府尹沈千眉头紧锁,时不时叹口气。

府衙主簿杜奕看着上首坐着的沈千,问道:“大人,何故叹气?”

沈千看了杜奕一眼,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说道:“你先看看吧!”

杜奕双手接过信件,打开迅速浏览起来,顿时一惊。

信上提到,凤翔府、京兆府、陇州、同州、邠州等地遇到了十年难得一遇的春夏连旱,百姓颗粒无收。

旱灾使得大量难民涌入江南,即将往杭州城方向而来。

“大人,若是信上内容属实,要是不对这批难民加以管制的话,恐怕得滋生事端。”杜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错,我杭州固然是鱼米之乡,可总是开仓放粮也不是办法。老夫这就起一份折子,禀明当今圣上,看朝廷是否有安置难民的良策。”沈千刚要起身,却被杜奕阻拦。

“大人,万万不妥!”杜奕急忙劝诫道:“旱灾可不比水灾,水灾只要持续时间不是太长,总能留下一点庄稼,之后还能补种一些作物,不至于来年绝收。

但旱灾不同,往往使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颗粒无收,甚者连人畜饮水都会发生困难,危害极大。

此时朝廷不但没有良策,兴许还会下令,让大人筹集粮食,运往受灾地带。

要是大人将折子递上去,难免被有心人挑拨离间。

到了那时,说不定官家反而会治大人的罪!”

沈千之所以能够坐上杭州府尹之职,多亏杜奕这名主簿为他出谋划策,躲过了官场上不少明枪暗箭。

听到杜奕的劝诫,沈千摇头道:“老夫即不贪赃,又不枉法,圣上不可能治老夫的罪!”

“大人,理是这么个理,可杭州府尹之位素来被人觊觎,大人要是将折子递了上去,免不了被人搬弄是非。大人此时最该做的,就是先将难民安置妥当,再看看有没有从汴京传来的旨意!”杜奕继续说道。

“如此也好!”沈千点了点头。

两人谈话间,一名下人急匆匆跑了进来,高声道:“禀老爷,外面有钦差来访!”

“哦?”沈千和杜奕对视一眼,连忙说道:“快请!”

“不必了!本使已经到了!”

一名文官模样的钦差特使带着圣旨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数十名身披甲胄的将士。

沈千认识这名文官,此人名叫曾万秋,是监察院的御史,颇得圣上信任。

“杭州城府尹沈千接旨!”

沈千和杜奕连忙跪伏在地,恭敬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曾万秋打开圣旨,朗声道:“制曰,京兆府,凤翔府等地春夏连旱,种粒皆绝,井泉多涸,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滋杭州府尹沈千在半月内筹粮五十万石,运往京兆凤翔等地,不得有误,天启九年六月诏示!”

“臣接旨!”沈千恭敬的接过圣旨。

“曾大人舟车劳顿,不如在府内吃顿便饭如何?”沈千笑脸相迎道。

曾万秋摆摆手,“既然沈大人已经接旨,本使还得回汴京向圣上复命!”

“曾大人稍等,老夫想问问此次旱灾,江南各地可需筹集粮食?”沈千询问道。

曾万秋笑了笑,解释道:“这是自然,不过江南其他地方只需筹集三十万石粮食,谁让杭州是江南最富庶之地呢?”

沈千眉头微皱,正想再问,却听到曾万秋说道:“好了,沈大人,还是尽快筹集粮食吧,我等还需回京复命呢!”

“老夫恭送曾大人!”

“沈大人留步!”

曾万秋走后,沈千看着杜奕,皱眉道:“杜奕,你对此事怎么看?”

杜奕沉吟片刻,说道:“大人,杭州固然是江南最富庶之地,可江南各地并不差杭州多少。此次筹集粮食,朝中必定有人从中作梗。”

沈千明白,江南其他几位府尹,和朝中几名大臣关系莫逆,时常来往。这才导致他们需筹集的粮食要比杭州城少上许多。

沈千突然叹气道:“事到如今,只能按期筹备粮草。不过如今我杭州粮仓内并没有那么多存粮,即使出资购买,想必也差上一些。更何况难民即将大批涌入城内,也需要粮食,这该如何是好?”

“大人,如今只能提前将上半年的商税收上来,以解燃眉之急!”杜奕建议道。

沈千无奈的点头道:“以往都是十二月收一年商税,如今才六月底。不过,目前也只能如此了,希望这些商户不要有抗拒情绪。

杜奕,此事就交由你去办,最好让这些商户用粮食抵税,以免有人借机哄抬粮价!”

“是,大人!”

……

杜奕的做事效率很高,很快便让人在城内贴满了收商税的告示。

宁朝的商税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向外出经营的行商收行税;另外一种是向经营商铺的坐贾收住税。

行商每到一地都得单独缴纳行税,而坐贾通常一年缴纳一次。

官府的告示一出,顿时让杭州城的大多数商人炸了锅。

“府尹大人怎么突然让我们提前交商税了?这不合规矩啊?”

“得了吧,徐掌柜,你的茶楼生意火爆,还差这点商税?”

“对啊!徐掌柜,住税值百抽三,每一百文钱,只需交你缴纳三文钱,你有什么好抱怨的?”

“就是,我们这些行商才应该抱怨,行税值百抽二,可每到其他地区都需缴纳一次行税,去的地方越多,缴纳的行税就越多。徐掌柜,你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被众人称为徐掌柜的中年男子哼了哼:“住税值百抽三,赚一百两银子,就得缴纳三两银子,哪有你们说得那么轻巧?”

“要是我们能赚一百两银子,别说交三两,交十两都愿意,大家说是不是?”

“就是,就是!”

听到众人起哄声,徐掌柜脸色发青,拂袖而去。

人群中有一些人并不识字,向身边的人问道:“这位兄弟,这张官府告示上还说了什么?”

“告示上说,杭州城内的所有坐贾都要在七天之内将住税缴纳完毕。另外,缴纳住税时,最好用米粮抵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