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秦朝反贼 > 第一百二十章 平定东海

秦朝反贼 第一百二十章 平定东海

作者:人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44 来源:笔趣阁

李斯叹了口气,缓缓走入望夷宫。

二世皇帝的脾气,他是越来越琢磨不透了。

想当初,始皇帝在位的时候,一言九鼎,威风赫赫,普天之下,谁人不怕?然而他李斯偏偏能摸准皇帝的脉,在朝堂中口若悬河,挥洒自如,混得如鱼得水。可以说。诺大的天下,除了皇帝之外,便是他李斯了。

现如今,始皇帝已经故去了,换上胡亥这个资历深浅的年轻人。可是李斯却发现,自己弄不明白这年轻人的心思。

他的建议,他的主张,他的奏折。秦二世没有任何兴趣,对他也日渐冷淡。这让李斯极其失落。他觉得人还没有走,茶就已经凉了。

李斯尝试着用他数十年的官场经验,想要找出问题所在,可是他什么也没找出来。

最后李斯只能得出来一个结论,胡亥并不是官场中人,他从不按照官场中的那一套规则来。

胡亥的性格虽然像极了始皇帝,狂躁易怒。但是始皇帝的怒,至少在一个框架之内,便是要大秦蒸蒸日上。而胡亥的怒,就有点由着性子来了。

李斯冥思苦想了很久,终于决定,学习赵高,投皇帝所好。于是他费了极大的心思,得到了一块玉佩。这玉佩质地精美,上面的花纹尤其漂亮。想必胡亥会喜欢。

只要皇帝对他的态度有所改观,以他的能力,应该可以重新站在帝国的中心。

当李斯来到宫中的时候,却被一阵哭声吸引住了。

他循声看过去,见一人四肢和头颅都被绑住,绳子的另一头则系在五匹马上。

这刑罚他听说过,乃是五马分尸之刑。死状极惨,看上一眼,都会不寒而栗。

紧接着,李斯忽然发现,在附近有一个人正兴致勃勃的围观,而这人是郎中令赵成。

李斯看到赵成,从心底中没由来生出一股厌恶。他转身想走,但是转念一想,又回来了,并且主动向赵成走过去。

赵成乃是赵高的胞弟。随着赵高在朝中地位越来越高,赵成也精神抖擞起来了。

这兄弟俩性格一模一样,贪婪阴险,刻薄寡恩,厚颜无耻,冷酷无情……

以往李斯见了赵高和赵成二人,都冷淡的很,大多假装没看见。不过如今既然要改弦更张,讨胡亥的喜欢,也就不得不亲近一下赵高的人了。

于是李斯走了过去,热情的和赵成打了个招呼。

赵成颇有些意外的看了李斯一眼,然后也点了点头。

李斯没话找话,问道:“此人是谁?”

赵成说道:“淮阴县令。姓熊,至于名字,下官倒忘了。”

李斯奇道:“淮阴县令,为何在此处受刑?”

赵成说道:“这个,下官也不清楚。我只知道,这县令将一颗夜明珠进献皇帝,或许想用这等稀奇古怪的奇珍讨皇帝欢心。而皇帝不知为何,忽然大怒,下令将此人五马分尸。”

李斯听到这里,不由得心中一颤,连忙将手中的玉佩藏了起来。

他看见那县令躺在地上,一副心灰意冷的样子。良久之后,那县令嘟囔了一句:“一生未雨绸缪,只疏忽了这一次。不料,便再无机会了。”

远处的小宦官喊了一声:“行刑。”

五匹马嘶鸣一声,向不同方向狂奔出去。

噗的一声闷响,地上那人已经四分五裂了。鲜血和内脏喷涌而出,淋淋漓漓撒了一地。

李斯捂着嘴干呕了一声,掉头向宫外走去。

赵成在后面说道:“丞相大人,何故离开?不去觐见皇帝了吗?”

李斯紧紧握着手中的玉佩,说道:“皇帝不喜见俗人,我就不要自讨没趣了。”

…………

宋鲲很忙,他在平定东海郡。

和秦将预料之中的一模一样,当整个东海郡的精锐在淮阴城下丧失殆尽之后,其他的城池没有怎么抵抗,便纷纷投降了。

于是宋鲲的义军,从占有几个村,变成了占有一座城,从占有一座城,变成了占有一个郡。

地盘的迅速扩张,让义军有点不适应。这种感觉很不踏实。

其实这种不踏实是正确的,东海郡地盘很大,想要完全消化,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义军在此地根基尚浅,根本无力控制这么大的地方,一旦有人挑起是非,到手的城池,转眼之间就会易手。

所以宋鲲以淮阴为中心,将士卒分散出去。进入各城中、乡中,甚至村中。

每一队兵卒都代表了义军。每一队兵卒都肩负着一个重任,即得民心。

得民心的方法很简单,无非是让受欺压者,冤屈可以得到伸张。让衣食无着者,可以获得温饱。让对人生无望者,看到希望。

义军一路走来,这种事已经做的轻车熟路了,于是很快就展开了强大的攻势。

一时间,整个东海郡,像是一锅煮开了的热水,迅速的沸腾起来了。

有无数的乡绅被义军抓住,宣布罪状,然后受到惩处。

罪大恶极者,已经身首异处了。痛苦的是那些罪不致死,却又要受刑之人。

他们白天的时候做苦工,晚上的时候,胸中恨意滔滔,难以入眠。

这些乡绅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夜之间,自己从豪强变成了阶下囚。

以前自己在乡中随便咳嗽一声,那些该死的黔首都吓得心惊胆战。为何突然之间,他们如此大胆,全部都造起反来了?到底是何人在给他们撑腰?

是那些义军在撑腰吗?不可能啊,村中只来了十个义军,最大的军官,也不过是个伍长。难道就凭这十个人,便把自己延续数百年的豪族一脚踢倒了?

有这样疑问的乡绅并不是一个人,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老实巴交的黔首们为什么会像是疯了一样,胆大包天至此。

不过还好,那些义军还算讲道理。哪怕将自己的金银、土地分给黔首,也是有依据的。

自己早年间确实做了些错事,用财富来赎罪,也完全说得过去。何况这些义军定罪的时候,颇有条理。重罪重罚,轻罪轻罚,倒也没有乱来。

只要这些义军讲规矩便好啊。待劳役结束,只需要勤勤恳恳,未必不能再把家底攒起来,只是日后不要再仗着富贵,随意欺压百姓便好了。

那些乡绅虽然怨恨义军,但是义军毕竟给他们留了一丝希望。所以他们的反抗,远不如宋鲲想象的激烈。

整个东海郡,在迅速的沸腾之后,又开始迅速的降温了。它恢复了平静,只是平静过后,它再也不姓秦了。

所有的黔首都知道,他们乃是宋鲲治下百姓。他们很乐意这样,因为只要宋鲲的义军还在,他们便有土地,便不会再受到繁重租税徭役和高利贷的盘剥。

可以简单地说,若有人进攻东海郡。郡中百姓或许没有胆量拿起武器上战场,可是暗中给义军提供帮助,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