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秦朝反贼 > 第七章 踊跃参军

秦朝反贼 第七章 踊跃参军

作者:人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44 来源:笔趣阁

戍卒们有疑惑,这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两个名震天下的人,不能让你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死人变成活人了。

但是陈胜显然胸有成竹,他能起兵造反,自称陈王,还是有点本事的,只见他看了王举一眼,悄悄使了个眼色。

王举马上说道:“不错,项燕项将军,还有扶苏公子,确实秘密藏在我们军中,半个时辰之前,我尚且给这两位大人烧过洗脚水。”

有了王举的旁证,戍卒们的疑惑登时去了一半。

宋鲲暗暗感慨:王举这小子,是个人才啊。察言观色,马屁拍得刚刚好。这要是在后世的机关单位,肯定能步步高升。

这时候吴广也反应过来了,马上点头说道:“不错,他们两位我也见过。”

吴广和众戍卒情同手足,大伙都信他。见他发了话,有几个戍卒当场表态,表示相信吴广,相信陈王。

三人成虎,有这么多人表示相信,剩下的戍卒就被挟裹着连连点头了,到后来,他们干脆被集体洗脑,深信不疑了。

紧接着,陈胜又宣布,要对戍卒进行改编。十人一伍,十伍一队,三队一旅。

其中伍长和队长,都是最开始相信陈胜谎言的那一批人。宋鲲不由得暗暗佩服,陈胜这人,虽然没有读过书,没有在官场和战场上历练过,但是眼光很毒,心思缜密,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代枭雄。由他首事反秦,并非偶然啊。

九百戍卒,被编为陈王军。以三百人为一旅,分为三部分。一旅以吴广为都尉,一旅以宋鲲为都尉,其余的,作为陈王亲军,直接由陈胜率领。

陈王亲军中的士兵,是从九百戍卒中选拔出来的最强壮,最忠心的,战斗力极强,可以以一当十。看来陈胜不仅听从了宋鲲的建议,又增加了自己的想法,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接下来,陈胜又开始宣布军纪,以及赏罚分明种种条令。这些宋鲲已经懒得再听了。以陈胜的领悟能力,当然可以把这些事办好。

令宋鲲感兴趣的是,王举这小子也做了一个队长,正好被安排在宋鲲手下。

宋鲲皮笑肉不笑的看着王举,王举心里有点发毛,强撑着面子不倒,嘴硬说:“你不要得意,我乃陈王亲信。况且陈王有言在先,而今以后,军功论爵,将来你我谁高谁低,还需另算。”

宋鲲呵呵一笑:“是吗?那祝你早日立战功了。”

一直到天亮,陈胜挥了挥手,让士卒各自散去了。这一次明显能看出不同来,士卒个个跃跃欲试,眼睛里面冒着兴奋的光,好像他们已经攻进了咸阳,个个腰缠万贯,为官做宰。而他们散去,也不再是一哄而散,而是以伍为单位,成小团体聚在一起。看来这群散兵游勇,已经被彻底组织起来了。

太阳出来了,大泽乡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当中。一个赤着上身的男子正在劈柴。他不知道劈了多久,身上已经密密的起了一层汗。

忽然屋子里面传来了两声轻咳,有个妇人颤颤巍巍的走出来,这妇人约莫四十来岁年纪,咳个不停,可见身体并不好。

妇人坐在石头上,叹了口气对男人说道:“铜牛啊,歇一歇罢,可别累着了。”

那个叫铜牛的男子也不说话,手里面噼里啪啦的劈个不停。

妇人像是在自言自语:“交完租税,勉强还有几日口粮。可惜,家中再无余钱为你娶妻了……”

铜牛也不说话,只是一个劲的劈柴。

忽然间,有个肤色黝黑的中年男人跌跌撞撞跑进来,急匆匆地说道:“快收拾几件衣服,送铜牛去参军。再迟便来不及了。”

妇人吓了一跳:“为何突然要服兵役?铜牛明年才够二十岁啊。莫非乡长又欺负我们,故意把铜牛的名字报上去了?”

男人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急匆匆地说道:“你懂甚么?是陈王的军队。眼看陈王军要离开大泽乡,铜牛须得马上去,不然就赶不上了。”

妇人脸色苍白,眼泪都流下来了:“你疯了?随着那个穷戍卒造反?那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男人冷笑了两声:“我疯了?我早已打听的一清二楚。陈王乃天命所归的王侯,连山中的狐鬼都知道。更何况,有项燕和扶苏一文一武辅佐他,这天下早晚是他的。”

妇人惊讶的睁大眼睛:“当真?”

男人说:“如何不真?此事早已传遍大泽乡,陈王下令,以军功授爵,看样子是要打到咸阳去呢。让铜牛早日参军,仗着一身力气,若真能保得陈王成就大业,到时候封侯拜相,咱们家再不必世世代代受穷啦。”

铜牛忽然把斧头一扔:“好,我去参军。等我做了将军,做了相国,好好孝敬你们二老。”

妇人眼睛一亮:“好,好,做将军,做相国。到时候,先杀了欺负我们的乡长。”

男人摆了摆手,骂道:“真是妇人之见。铜牛,你若真做了相国,就不要和乡长计较了。免得人家说你气量狭小。”

男人已经把铜牛的衣服捆了个包袱,塞给了铜牛,拉着他就向外面走。

妇人忽然有些不舍,用袖角擦了擦眼泪,跟出来嘱咐说:“铜牛,战场上刀枪无眼,你可千万要小心。做不做相国不要紧,要紧的是活着。”

男人不耐烦的说道:“有项燕将军主持大局,怕得什么?他老人家乃是战神,战无不胜。”

妇人还要说话,男人和铜牛已经走远了。她倚着门前的槐树,看着丈夫和儿子的背影越来越远。忽然间,她发现大泽乡几乎一半的青壮年都出来了。这些人个个背着包袱,一脸的兴高采烈,显然是要去投奔陈王的。

“陈王,陈王……”老太婆转身回院,在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她看了看已经空了的米缸,又叹了口气:“也罢,不随陈王走,留在此处,早晚是个饿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