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 > 第169章逐渐渗透,掌握全局

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处境,不管我们内心多么矛盾,我们总要有所选择!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选择做什么样的人!

李世民内心如后世之人一般,忽然想起了如此毒鸡汤的话语来。

李世民也很清楚,因为陆慕的缘故,让自己能够干干净净坐上这个位子。

之前的李世民是什么样的人,本身也就变得不重要了,因为成王败寇的铁律会帮助李世民将自己过去的真实形象模糊化,取而代之以一个完美的身影。

所以,此时此刻,李世民只需要知道自己应该以什么样的君主形象去面对天下。

好在,他选择是是努力成为一位明君!

虽然这一条路备受争议,虽然这条路满是荆棘,可李世民在这一瞬间觉得自己一定能够走过去!

后世,有一种辉煌,被称为------大唐!

然而,这一点,目前在这个时代里只有陆慕清楚!

就好像熠熠生辉的总是前面的人,陆慕却努力想要缩在后面。

陆慕清楚李世民在意的是什么,所以挺身而出隐瞒住了李世民杀兄弑弟的形象,这是被逼无奈!

但陆慕心里也很清楚一件事。

只有李世民觉得自己不在意这些形象的时候,他才算完全成为了一个没有包袱压力的好皇帝。

虽然这段时间一来李世民的一些做法,已然初露一个敢作敢为的明君的锋芒了,很多事儿都让陆慕再次认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选择绝对是没错的。

而有些事儿也让一直看在眼里的李渊惊叹不已,同时也让李渊深深对比起来自己。

在李世民被下诏为太子的短时间内,李渊就对比出来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李世民刚刚成为太子之初,一件迫在眉睫的事儿就是封赏功臣。

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举动,无论是对李世民还是对秦王党的其他成员都是如此。

虽说李渊已经确立了李世民接班人的地位,但是实际上那个时候李世民还没有完全掌握住大局。

尤其是由李建成当初平定的河北一代,当得知李建成死讯之后一度发生了多起骚动,并且引发了多起骚动,引发了极其不好影响,很是让李世民感到担忧。

所以,这就意味着李世民不可能像刘邦等皇帝一样,一旦大功告成就磨刀霍霍向功臣。

李世民必须合理对功臣们做出安排,派出可以信任且具备相应能力的心腹干将去处理后续的各种工作。

所以说,通过赏赐有功之臣的方式鼓励这批人再接再厉就是最为必要的措施。

封赏功臣最直接的手段自然是真金白银,不过由于那时候李渊还没有禅位,李世民只是太子,所以有些事儿还是得极其注意。

李世民只好先做个样子,在众多功臣中挑出典型人物重点赏赐。

纵观整个秦王府之人,最有资格领取赏赐的非尉迟恭莫属。

于是李世民让把查封齐王府后所得皆赏赐给尉迟恭,以此表达酬谢尉迟恭在玄武门之事上做出的巨大贡献。

有了尉迟恭这个标准参照,所有人心里基本都有了谱,基本都可以私下参照尉迟恭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应得的赏赐。

都是千年的狐狸!

所以,每个人都很清楚一件事儿,那就是即便是现在暂时得不到什么赏赐,以后也跑不了。

每个人依旧笑吟吟。

李渊自从立了李世民为太子再到禅位这段时间,忽然变得看事情通透了很多。

李渊觉得李世民的这一些维稳人心做法实在是高明,注重金银赏赐之人立马被李世民拿住了,而真正聪明之人却根本又不在意这些。

真正聪明之人从不把赏金数额当做一件事。

因为这些人很清楚,赏赐这个东西虽说是好,但来得快去得也快,所谓铁打的官位流水的银子,只要是找到好的立足点和位置,不仅这些东西自然而然能来,手里的权利更是值钱之物。

这一些都有一个基于之根本,那就是李世民坐上皇位已然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

不出所料,就在李世民刚刚被册封太子几天之内,李世民东宫的班底便已然明朗了起来。

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正三品),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太子左庶子(正四品上),高士廉、房玄龄为太子右庶子(正四品下),尉迟恭为太子左卫率(正四品上),程咬金为太子右卫率(正四品上),虞世南为中舍人(正五品上),褚亮为舍人(正六品上),姚思廉为太子洗马(正五品上)。

总体来看,这份名单以文官为主体,而这些文官又基本是来自于秦王府文学馆十八学士。

一时间,李渊和某些官员对李世民多了一丝轻视,以为李世民这是要走“马上取天下,马下治天下”的路子。

但陆慕却在幕后一丝丝看着,再次对李世民刮目相看起来。

事实上李世民从疆场上一路厮杀过来,比任何人都清楚军事之重要性。

但如此安排原因实则最简单不过。

之所以没有在军队系统高层安排自己之人,实则是给所有人一个反应之时间,不至于忽然因为巨大变动而引起部队中大批直来直去武官的愤怒和混乱。

而如此过去一个月,李世民方才觉得时机成熟了。

在李渊和其他怀疑之人震惊中,李世民的果敢和果断再次展现出来。

李世民立马认命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侯大将军统领大唐主力作战部队。

在众人震惊当中,没过两天,李世民又安排心腹将领侯君集出任左卫将军,段志玄出任右骁卫将军,张公瑾出任右武侯将军。

陆慕把兵权真正交给李世民之时,名义上李世民有了全国兵权,实则距离掌握还差得远。

而如此之下,人员逐渐渗透,高层一一变更。

李世民短时间内真正掌握了大唐兵权,为自己顺利继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也正是因此,才造成了李渊完全下定决心的禅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