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熊孩子,开局怂恿李渊造反 > 第98章东宫分析,又杀三人

东宫。

“太子如此做是对的,此时确实不适合递弹劾的折子,不过想来陛下亦是会因此事为难!”

李建成听着魏征分析不住点头。

“只希望父皇驳了这折子才好!”

魏征亦是点点头,道:“今日......裴仆射帮了大忙了啊!终究是老臣,看得实在是明白,至少比起郑大人高了不止一筹!”

李建成并不埋怨郑善果,反而有些感激。

这种事情上郑善果落在下风是及其正常的,连自己喝陆慕几次交锋下来也都没有讨到好处。

魏征继续道:“裴仆射深知殿下必然会登基为帝,看似帮着殿下,实则亦是为了给小陆王留下点退路,太子殿下您心里需记住这一点啊!”

魏征的话让李建成清楚知道了一件事,魏征这是提醒李建成接下来行事需要更加稳妥,否则极其容易让裴寂立场出现改变。

裴寂的中立,在眼前竟是最好结果。

便如萧瑀、李纲、唐俭和刘政会、张平高等人一样。

算上吏部尚书杨恭仁、礼部尚书陈叔达、工部尚书武士彟,以及九寺的一些官员,这大唐主要高位官员基本都还没有明确站队。

但这都是明面上的。

或许有人早已暗地站到了秦王府和东宫那边,谁也不知道!

但眼下看来,这些高官们似乎又都是依旧扶持着李渊。

李渊依旧是老大啊!

这些官员们也没有一个是白给的啊!

李建成想到了中书省中书令封德彝在最近也有些怪异。

杨文干一事之后,封德彝在东宫这边位置有些尴尬,本来算是重要幕僚之一的封德彝被李建成多了些怀疑。

而封德彝也不来东宫找不舒服,现在看来竟有些像是继续观望的意思了。

亦或者是......更相信李渊一般!

“魏师,你说这陆慕对大理寺出手......目的何在?若真是冲着郑善果而去,仅仅为了剪我羽翼,我倒并不害怕,可我总觉得和那两位娘娘有关......”

魏征看着一脸忧色的李建成,心里多了些安慰。

“殿下果真成长不少!一番分析下来不难看出一件事儿,陆慕对大理寺出手看似师出有名,但却不会有何直观好处,抓住陆慕想要的一点......便很容易看出其目的了!”

这一句话无疑醍醐灌顶,李建成顿时明白过来。

“他是查到了张婕妤和尹德妃对莫嫔所行之事了,这还真是冲着两位娘娘去的!可......对大理寺这件事儿又和两位娘娘有何关联呢?”

二人齐齐深思起来。

不过盏茶功夫,两人目光顿时一亮,对视间瞬间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之色。

......

芙蓉殿内。

“王弟,可否解惑?”

陆慕看着一脸认真之色的李元景,叹声道:

“这事儿你已然进来了,还是莫要多问了!我只能告诉你一件事,我会尽量让老李早些回来,老李一回来张婕妤和尹德妃就要回来,她俩回来我就想办法让她们给母嫔陪葬!”

陆慕话语说到后面,语气里已然多了一丝阴狠之色。

李元景不善这些争斗,只得点点头不再言语。

李元景要的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依旧是那句话,我需出些力,否则我这心里......对娘亲......”

陆慕点了点头。

“这样,那兄弟俩有最后结果之前……你需要稳住你那安州的人,尽量不要牵扯进去,但你个人层面上远近靠拢......我来替你办!无论这兄弟俩结果如何,保住你此后安稳才是正事儿,这亦是莫嫔最大期望!”

......

陆慕本不想来这芙蓉殿,只因陆慕没有想好若是回家该如何去面对裴寂。

陆慕对裴寂今日朝堂之上的那句话极度不爽,却又知道俩人一碰头必然又因为思考不同而出现以往多次的“老少争吵”,于是这才来到了芙蓉殿。

一方面是为了给牵扯进来的李元景叮嘱叮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暂时避免见到裴寂。

陆慕一时间有些犹豫起来。

如此一来,李渊下令之前,自己完全不能再针对大理寺出手了。

陆慕心里也很清楚一件事:李渊不可能让自己去查大理寺的!

......

秦王府。

“父皇不可能让陆慕查大理寺的!如今大理寺立场已然摆了出来,父皇让太子监国这件事儿非常清晰,若是让陆慕把大理寺洗一个遍,百官必然觉得东宫无能,这对以后太子登基掌管天下不是好事儿!另外......此消彼长而已,父皇必然也是想要制衡我!”

听着李世民定下基调的分析,幕僚们皆点头。

“小陆王估计接下来暂时也无法对大理寺出手了,你说小陆王接下来会做些什么?”

李世民露出微笑。

“他......闲不住的!”

......

李渊看着呈上来关于大理寺两位官员一案的奏报,一时间也陷入思索。

长叹一声!

“真不是个省心的孩子......给我出了个难题啊......可......朕怎么越来越感觉这小子是支持秦王了呢?”

崔泞不敢多言!

李渊继续思索!

让陆慕去查大理寺是不可能的!

想来陆慕亦是深知这一点。

“老狗,让颜师古写一道手书送回去,让郑善果为首,带着大理寺官员自查,所有有罪之事便按照大理寺最清楚之律法处置!太子和御史台监察督促!”

崔泞领命前去。

李渊拿起一卷书,看了两页却心烦意乱扔开。

“朕是真的需要回京都了么?”

......

接下里几日,不良人又连续杀了三个人。

第一人为御史台下台院的一名书令史,名为崔新志。

罪名为少记录了一项弹劾官员不法的卷宗记录。

第二人为御史台下殿院的一名书令史,名为吴更生。

罪名为在前年某次祭祀活动中,行使掌殿仪式时,与一名宫女私通。

第三人为刑部司门司的一名亭长,名为丁盛兴。

罪名是擅自给昌虎提供处罚刑具并简约执行。

这三人在短短七日内相继身死,百官们有疑惑,有猜疑,各种思索又交织复杂起来。

而御史台台院侍御史裴矩、察院监察御史梁忠和刑部侍郎赵世珍三人则疯了一般,连续在朝会上慷慨激昂指责陆慕,并连续写了弹劾折子送往了玉华山。

看着陆慕提供无懈可击的证据,李建成脸色更加阴沉起来。

为了避暑去了玉华山的李渊却越来越感觉这仁智宫越发热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