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快餐店 > 第两百零三章:开坛,卦象吉(求订阅)

选完地址王乔就出手买了那座山和山脚下的三千亩荒地,之后就迅速开工,挖了一千口塘。陆玄让王汉研究透竹纸的制作工艺,然后带着他做了一遍。

忙完这些活,时间就到了九月初了。看了黄历距离霜降没有几天,陆玄就去了红薯试验田那边查看红薯的长势。到了试验田,陆玄发现红薯叶已经枯黄,他知道是时候收获了。

招来长孙泽和照看红薯的二十多个农户,陆玄对他们说道:“红薯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有些事情想跟你们说一下。”顿了顿,陆玄继续说道:“我是农家传人,种这红薯是为了解决百姓们的肚子问题。现在以红薯的产量,一旦出世就会惊动天下。现在我问你们,你们愿不愿意入我农家?”

“我愿意!”陆玄刚一说完,长孙泽就连忙说道。要知道,对于痴迷种田的他来说,跟着陆玄就是最好的选择。别的不说,就那本陆玄编着的《番薯种植总纲》,就让他收获匪浅。虽然陆玄说这书不是他写的,可是,这种从没出现的庄稼种植书籍,除了陆玄还能有谁?

而且,就算这本书不是陆玄编写的,陆玄脑中的知识就让他难以望其项背。之前跟陆玄交流种植庄稼的问题时,很多他研究数日都不明白的问题,陆玄都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让他每每豁然开朗。

陆玄点了点头,长孙泽这个人一定要收下的,培养了这么久总不能便宜了别人吧?

“你们呢?”陆玄看向这些老农。说是老农,这些人的岁数也只是三十多岁而已。看起来老,那只是常年种田导致的。

“少爷,我们都是您的仆人,入不入这农家都是您的人啊。”这些老农很是疑惑,他们不知道这个农家是什么。而且,少爷要是有地方用到他们,吩咐一声就行了。入不入农家,在他们看来没必要。

“你们的贱籍我会让人去官府消了。现在我是问你们愿不愿意,其他的问题不是你们的考虑范围内。”红薯收获后,见红薯产量这么高,李世民一定马上让人推广红薯。而这次的推广,他不想全让了出去。在他的打算中,让这些人就代表他行走天下,推广红薯种子,教百姓种植红薯。顺便,为他收割一波名声。

“我愿意!”见有这等好事,老农们马上就答应了下来,生怕比别人慢了。

陆玄点了点头,“你们以后就是我们农家的行师令,日后推广红薯时,你们就代表着我行走天下,教百姓们种红薯。”

之所以要消除他们的贱籍,是因为如果是贱籍,不管他们有多大的功劳,都落不到他们的头上。所以陆玄不介意说消除贱籍时他们的态度,毕竟是人之常情。

“是,少爷。”这次老农们应的很快,虽然他们不知道行师令是什么东西。

陆玄微微颔首,继续交代了他们一些事情后,就回去让老根叔让人去官府消除了这些人的贱籍。从此以后,这些老农及其后代不再是奴仆,而是国朝的良民。

“老根叔,你带人在试验田不远处的平地上建立一个祭坛,过两天收获红薯的时候,我要带人上告苍天。”陆玄将他的想法对老根叔说道。

老根叔点了点头,转身就去安排了。看老根叔离去,陆玄就去寻王筠,让她在红薯收获的那天,使劲的为他造势。

“玄儿,红薯的产量真有那么高吗?”王筠有些担心的说道。

见王筠是担心这个,陆玄笑道:“娘,放心吧。孩儿已经估算过了,只多不少。

“那就好,千万别玩脱了。”看自己儿子有分寸,王筠也就放心了下来,带着翠兰去安排这件事。

“接下来,该去宫中了。”陆玄低声道。当初那些人以为他是小孩子,对他所说的红薯产量不在意。到了收获的那天,他一定要吓他们一跳。

“王四儿,备车,我要去宫里!”陆玄朝王四儿喊了一声。待王四儿牵了马车过来,陆玄就蹦上马车,让他驱车去皇宫。

“陛下,九月初八朝堂休沐,不若去参加臣的红薯收获礼?”见到李世民,陆玄就笑着说道。

“红薯?”正在批改奏本的李世民手一顿,抬头看向陆玄,说道,“就是你以前说的那什么红薯吗?”

“是的,陛下。”陆玄笑着回应。

“红薯要收获了啊,你不说朕还忘了。”李世民活动了手腕,道:“产量怎么样?”

“还没收获也不知道产量,不过臣估计不会少。”见李世民果然是真忘了,陆玄心里叹了叹口气。

“有数十石?”李世民语气中带着一些调侃。

“陛下去了就知道了嘛,权当外出踏秋。”陆玄虽然面露笑容,心里却不太好受。时至现在,李世民还是将他说的当作是笑话。

“行,到时候朕去看看。”李世民颔首道。

“陛下,记得带着文武百官过去啊!”

“行,朕就看看你耍什么花样。朕可告诉你,这般动静,红薯要是没有十石,就罚你半年俸禄。”

“没问题!”

见李世民答应下来,陆玄大安宫看了看李渊,就回家写告天祷文,为红薯的收获做准备。第二天,再一次预测了红薯的产量,见和之前预测的相差无几后,陆玄就彻底放心下来。

九月初八,阳光和煦,小风惹人醉。

卦象:吉。

陆玄食斋戒荤,焚香沐浴,祷告先祖。

陆府上下,气氛严肃,仆人行坐有规,丫鬟莲步慢度,皆着新装。

陆玄跪在祠堂中,静等吉时钟响。祠堂外,两队威武雄壮的护卫分列两旁守着。

陆府如此,试验田那边也是如此。一大早,长孙泽就带着二十个老农斋戒,焚香沐浴。试验田不远处的祭坛,早已布置好,左边一杆旗帜写着:修饥馑救灾荒自此无有饿死人;右边的一杆旗帜上写着衣食足仓廪实,家家户户有余粮。横批:农家传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