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快餐店 > 第两百一十二章:报纸引发的后果(求订阅)

皇权能下乡!

李世民动容,连忙问道:“这报纸若是发行,皇权真的能直达乡下?”

“虽不至亦不远矣。”

陆玄说道:“随着报纸的成熟,百姓们都知道国朝定下的政策后,世家、地方官员就再也不能曲解政策糊弄百姓。这离皇权下乡也差不离了。”

“此法甚好!”李世民抚掌大笑,“那这个报纸怎么做?”

“报纸上的文章要用白话文,这样但凡能认字的百姓都能读得懂报纸上的文章。而且,陛下要在天下各县、甚至乡设立若干读报使,专为百姓们读报。”

“那这些文章谁写呢?国子监的师生?”李世民问道。

陆玄摇了摇头,“他们不适合,这几期臣先自己弄。之后再看谁合适,选一些合用的人。”

李世民点点头,道:“爱卿大可放手做。不过每期的文章要经过朕过目才能刊发出去。”

“自然要给陛下过目。且以后这个报纸,只能掌控在陛下手里。”这个时代的大杀器,肯定不能交给别人。李世民还要点脸,掌控报纸后也不会做出虚假浮夸的事情。至于以后的皇帝会用报纸干出什么荒唐的事情,陆玄不知道,也管不了。

离开皇宫后,陆玄就回去写第一期国报的文章。几日后,文章经过李世民过目,第一期大唐国报在长安城出世。

只见那一天,许多人拿着一沓大唐国报在长安城及附近的乡县发放。一个读书人好奇接了过来,第一眼就看见上面的几个加粗大字:震惊!亩产五十八石的粮食出世!大字下面还有一行小一些的字:大唐百姓吃饱饭的好日子来了!

看见这个,读书人连其他的都不看了,连忙往下看去。人的表情有些嫌弃,但更多的是震惊!

看完后,读书人喃喃自语:“亩产五十七八石的粮食,是真还是假?”若不是看到这张纸上的大印,他还以为是哪个昏了头的混蛋写的。

抱着一丝怀疑,读书人继续看其他文章,却见:

“国策︱民贵君轻!”

“国策︱百姓吃饱饭,是国朝必做的第一件事!”

“国策︱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民生︱兴农伯正在培育亩产十石的粮食”

“民生︱兴农伯秘传,这样能提高水稻的产量!”

“民生︱红薯最详细的种植方法!”

“民生︱天粮红薯什么时候种最佳?”

“民生︱关于天粮红薯生长习性的四点!”

“民生︱圣上继位以来为百姓做的XX事!”

“赋税︱百姓必知!圣上制定的赋税是这样的,你是否被多收了?”

“反腐︱通州兴源县县令许往因多收农民赋税,处以极刑!”

“律法︱吏部尚书与法官更议定律,放宽绞刑五十条!”

“军事︱岭南酋长冯盎遣子入朝,是为何故?”

“军事︱反贼利州都督李孝常兵败,身死!”

“军事︱苑君璋迷途知返率降唐,圣不计其往过,封芮国公。”

“军事︱大唐兵峰所指,四海臣服!”

…………

看到下面的文章题目,读书人目瞪口呆。他原来第一篇已经够夸张了,谁知道接下来的更难以置信。五年让百姓吃饱饭?读书人第一个反应就是不信。只是转念想到能亩产五十七八石红薯,以往的观念动摇了

也许还真能做到……

一份报纸,让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起来。

“兴农伯究竟是何人?竟然培育出这等产量的红薯?”

“亩产五十多石的红薯,那将是什么样的神物?”

“红薯我知道,我家里就有几个,是兴农伯给的!”

“我们都能吃饱,老夫无法想象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象?”

“五年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读报的,你确定没读错?”

“陛下怕不是失了智吧?数千年以来都没解决的问题,他张张口就解决了?”

“是极!圣上得位不正,还好大喜功,我看唐朝是要亡了!”

拿到报纸的人,反应不一样。亲眼看见红薯收获的深信不疑,没有亲眼看过的充满怀疑。为此,两波人还当街对骂起来。

其实,很多人一看到亩产五十多石的粮食就不信了。他们无法想象,这种产量的粮食究竟是什么样的。至于下面所说的五年解决温饱问题,他们觉得是陛下失了智。

不信的人开始打听,开始核实。当日看到红薯收获的人都有红薯,一些人见到红薯后,再听这么多人说都信了。转而到处传播红薯真的是有这么高的产量,说的就跟自己亲眼见过似的。

经过这些人的传播,整个长安更沸腾了。百姓们高兴的就跟过节一样,纷纷期待这红薯种子的到来。

当然,还有一些人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认为这是假的,是陛下好大喜功吹出来的东西。有理有据的,很是令人信服。经过发酵,这些意志坚定之辈见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便在街道在酒楼等各个场所骂李世民好大喜功,骂陆玄是佞臣。

在有心人的引导下,这件事情闹得很大,大到李世民不得不发了圣旨解释这件事情。

然而,有一些人不信就是不信,任你怎么说都没用。碰到这种人,李世民直接让人查底细,底细不干净的都抓进监牢里。特别是世家的人,更是要抓。因为此,朝堂上还大吵了一架。

“陛下!这种事情你应该先跟我们说的!”房玄龄的脸色很不好看,身为宰相的自己,最后事情不闹大他还不知道。

“朕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波澜!”

想到那些依旧不信的人,李世民愤恨不已:“那些人端是可恨,朕都发圣旨了,他们还是不信。”

几位宰相心里嘀咕,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们也不信。

“陛下,现在民间谩骂的,一是文章没有丝毫文采,二是他们觉得你好大喜功,三是赋税多收引起的问题。”房玄龄现在也有些头疼,第一个第三个还好说,就是第二个他也想不到怎么证明。

听到这话,陆玄摸了摸鼻子,文采?要啥子文采?扯那么多华丽的辞藻,百姓看不懂又有何用。再说,他不玩标题党就算好了。

“房相无需担忧,不信的人终究是极少数。等到明年育苗基地的红薯丰收,让长安城的百姓观看一遍就知道了。至于地方官员、乡绅勋爵私自加税征税的问题,我建议严惩不贷!”陆玄一脸严肃的说道。他也想不到,在长安城脚下,就有这么多私自加税的官员和征税的乡绅勋爵。

“兴农伯所言极是!这些人不管他是国公还是一介小吏,都严惩不贷!”李世民盛怒不已。他轻徭薄赋就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现在倒好,赋税没减下来,百姓反而还要多缴!面对百姓的质问,李世民感觉脸火辣辣的疼!

这些人不但是打他的脸,还挖他的江山!

果然如陆玄所说的,君王再贤能,利民的政策不能让百姓知道。所有的夸赞都只是出自官员的口,至于从百姓口中出的,很有可能不是夸赞,而是恶骂。

曲解国策,果然是地方官员等人拿手好戏!李世民眼中寒光越甚!

“陛下,老臣倒是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狗屁不通的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