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魔武版三国 > 二零零、徐庶之谋,纵横一脉

魔武版三国 二零零、徐庶之谋,纵横一脉

作者:老牛不啃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3 来源:笔趣阁

听得刘备发问,徐庶神色微凝,目光眺望着西北天际,低沉道,“庶此番前来,只为救世”

救世?刘备心间不由一跳,救世的反面,那就是灭世了,

想到此,他脑海中不禁跳出了那位疑似神女的巨人身影,想到了那尊指压帝王的存在,

莫非是这两位?

他沉吟不定,决定先弄清楚,“元直这是何意?为何要救世?”

徐庶转过头,“侯爷可知道十二金人?”

刘备点头,“太史本纪有载:始皇帝尽收天下之兵,铸十二金人以镇大秦国运。”

“镇国运?”,徐庶摇头失笑,“对这个说法,侯爷信吗?”

刘备凝眉,微微的摇了摇头,

他心下对此也是有着疑虑的,既有传国玉玺,又何须十二金人代劳?

可太史本纪就是这么记载的,他也不敢多作其他想法。

“侯爷,若我告诉你,十二金人,实际是始皇帝秘密打造的,一口足以平推天下的超级大杀器,你信吗?”

听得徐庶这话,刘备面上满是认真,思索了一下后,回道,“我信”

徐庶一愣,“侯爷为何这么相信徐庶?”

刘备盯着他,目光中掠过了一抹其他的色泽,“因为……你叫徐元直”

“因为我叫徐元直?”,徐庶跟着低喃了一声,突然读懂了刘备眼中掠过的那抹色泽,“多谢侯爷”

刘备摆摆手,重新将话头引向正题,“元直刚才说了救世,再提起十二金人,意思是有人得到了十二金人了吗?”

徐庶点头,同时轻叹了一声,“**使人疯狂,莽皇殿已经成为天下之祸害了”

随即,

他将一切隐秘,娓娓朝刘备道来:

“在此之前,即使莽皇殿篡汉功成,在百家乃至天下有识之士的眼中,莽皇殿所行,也只是觊觎至尊神器,对于权势的追逐,只有胜负,没有对错”

“可如今莽皇殿意欲取出十二金人,意欲借其血推天下,以重掌至尊神器,

这本来也没什么,

大争之世,哪一个枭雄不是不择手段,淌着敌人的鲜血前行,以血和骨铸就自身至尊位”

“但此刻,特别是在这样的大争之世中,十二金人是绝对不能出世的,

别忘了,

始皇帝尽收的天下之兵,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中,哪一件不是饮血之器,都是大凶之物,

由此铸造的十二金人,集聚了全天下这数百年的煞气和怨气,其凶煞程度,绝非常人所能想象,

不然以大秦之强,何以还要将其镇压,以消磨煞气才敢使用。”

“因为有着这样的特性,十二金人铸造的初衷,便是作为大秦的护国神器所用,其主要作用也并非是用于杀伐,而在震慑,

如今虽过了四百余年,十二金人也到了可以出世的时候,可以为人所执掌了,

可一旦十二金人沾染的生灵血过多,其凶煞绝对会全数复舒,反噬其主是小,若是肆虐天下,这泱泱大国数万万生民,可就要遭大祸了”

徐庶说到这一层,刘备神情已经凝重得能渗出水来,

若是十二金人果真出世,天下生民必然会遭受到这样的结局,

莽皇殿就算再怎么强盛,刘袁曹三人也是绝对不会屈服的,必然会联盟,奋死相搏,

届时,

十二金人饮血,必然会失控。

想及此处,刘备已经有了主意,莽皇殿所谋,他必须要阻止,不能让其得逞。

“元直,你今日邀见我,是想和我联手,共阻十二金人出世吗?”

徐庶摇头,“侯爷,十二金人之事,庶能做到这一步,已是极致了,阻止莽皇殿的行动,就只能靠侯爷的力量了,我还有更紧要的事需要去做”

莽皇殿用计引得百家齐出,转移汉庭的注视,以脱身全力取出十二金人,

他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纵横家的至宝乾坤生死棋李代桃僵,造出十方玄天旗出世的假象,吸引来莽皇殿的目光,分化莽皇殿的力量,为刘备瓦解莽皇殿此番的阴谋分解压力,

可至此真的就是他的极致了,实在是没有余力参与进去。

“更紧要?”,刘备撇眉,还有什么事比十二金人出世更为糟糕吗?“元直可能相告?”

徐庶犹豫了一下,才道,“我师弟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儒家的黑曜鎏金尺,以及兵家的十方玄天旗,我得赶过去相助于他”

“古墓?”,刘备惊诧,“儒家和兵家的至宝,怎会出现在一座古墓中?”

徐庶摇摇头,“因由我也不知,唯一能确定的,是黑曜鎏金尺和十方玄天旗,共同镇压住了一口黑棺”

“想来,这也是儒家和兵家先后失去自身镇派重宝的因由”

一口棺材,两件至宝镇压,里面有什么?

刘备神情难定,一瞬间猜测了许多,“元直,可需本侯相助?”

“侯爷能有这份心,徐庶感激不尽,可莽皇殿的能量,侯爷需尽全力才可”

没人敢小瞧莽皇殿的能量,恐怕就是百家联合,也不一定刚得过莽皇殿。

“元直所说的古墓在何处?待我这边事了,必来相助”

对此,徐庶直接拒绝了,“侯爷见谅,这座古墓关乎我纵横家大秘,请赎我不能相告”

古墓有纵横家有关?刘备暗自记牢了这条信息,

虽然徐庶不愿相告让他有些失望,但也识趣的不再追问,而是换了一个话题问道,“若我记得没错,纵横一脉每一代弟子都有两人,不知元直学的是‘合纵之术’还是‘连横之道’?”

纵横一脉但凡出世,必有两名弟子同出,一者修习合纵之术,一者深谙连横之道,

二人以天下为棋盘、诸侯为棋子,纵横捭阖,互争逐鹿。

徐庶对此并没有隐瞒,坦诚相告,“徐庶所承继的,是合纵之术”

“苏秦身挂六国相印以攻秦,逼得虎秦十五年不敢兵出函谷,威名震动天下,元直将来,必然也能成为一名千古名相”,刘备恭维,心下对纵横家叹服不已,

秦惠文王时期,可以说是属于纵横家的时代,也是苏秦和张仪的时代,

他们师出同门,一样的耀眼,一样的夺目,

苏秦身佩六国相印,若非六国都是一群猪队友,在他的合纵之术下,秦国差点就被困死了,哪里还有后来的大秦帝国,

而张仪也不遑多让,被秦惠文王拜相封君,立于百官之首,风头一时无两,同门交锋,他的连横之道更是胜了苏秦一筹,笑到了最后,

二人的胜负,刘备是不敢说置评的,苏秦输在时不与我和队友不给力,张仪胜在无孔不入,眼界老辣,

尽管二人最终的下场尽皆凄凉,但这片天宇下的风云,都曾因他们变幻涌动过,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听得刘备的恭维,徐庶谦逊的回道,“侯爷过誉了,徐庶愧不敢当”

“元直不必谦逊,我刘备是甚少夸人的”,刘备说着,目光一转,趁势又问道,“纵横家奇人辈出,这一代合纵之术修习者乃是元直,那连横之道又是何人得传?”

徐庶看破了他的小心思,却也不在意,回道,“我师弟出身颍川,名唤郭嘉,郭奉孝,他虽不过是一少年,但一身鬼谋,庶自愧弗如”

刘备听得这话,如遭雷劈,郭嘉这就出世了?还师出纵横一脉?

不过静下心想来,这也并不是不可能,

鬼才郭嘉的师承,一直都不为人所知,虽出身寒门,但其智却是位于三国最巅,堪称恐怖,

因而才有了那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千古名言,

只是,

郭嘉如今至多不过十四五岁吧,就这么牛批了?这小子莫不是开了外挂?

还有……

刘备目光盯向徐庶,

若两人是同门,相互间知根知底,对彼此的能力也是知之甚深,

他有理由怀疑,徐庶之所以会被老曹强抢,恐怕是郭嘉的遗计所为,

这事在如今看来,可能性不是一般的高啊!

细数老曹一生,能引得他不惜强抢的臣属,好像也只有徐庶一人了。

艹,

想到这里,刘备心里不由暗骂了一声,

他敢保证,自己在原来的轨迹中,绝逼是被老曹和郭嘉坑了,

郭嘉病故,对于自己的同门师兄,必然是担忧忌惮的,若是其才完全被刘备所用,对于曹营的威胁,那无疑是恐怖的,

所以,

以老曹惜才的德行,遗计强取徐庶,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就算徐庶最终不为曹操所用,那也不能为刘备大用。

想明白这些,刘备心里对郭嘉的怨念顷刻满满,劳资好想拍死这个小破孩,

他这边遐思翻飞,徐庶看了看天色后,拱手作别,“侯爷,徐庶该告辞了”

刘备回过神,心下有些不舍,径直开口道,“元直,我们可还能再见?”

徐庶听懂了他的意思,意味深长的一笑,并不立即作答,而是道,“侯爷麾下已有陈公台了”

他的言外之意,刘备也听懂了,抱拳一礼,道:“公台之智在于内,可谋四海,可本侯之志,遍达八荒”

“八荒?”,徐庶瞳孔一窒,再看向刘备的目光,已然不同了,“侯爷志存高远,我们~当有再见之日”

虽未明言,但态度却已表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