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十七回 双喜临门贾家参政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十七回 双喜临门贾家参政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消息传来。在贾演和贾源的求情之下,谢知府被圣上从牢中放了出来,但被革去官职,贬为白衣,敕令即日携家眷返回原籍。

这是个坏消息,也是个好消息。从此,谢氏就由知府千金,变成了白衣之女;然而,只要人平安,也就够了。

得知这个消息,谢氏涕泗滂沱。谢家的原籍,在川中。自己刚刚生下孩儿,是不可能去给父母送行的;川中千里迢迢,自己以后还能再见到父母吗?

史彦坐在谢氏的床头,握着她的手,笑着安慰道:“二嫂子不必太担心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亲家老爷人平安,就有可能重新出山。往年朝廷里不也有起复旧员之事吗?况且嫂子刚生了孩子,不宜操劳烦心,要好生保养才是。”

谢氏感激地点点头,露出一丝很勉强的笑,又道:“既是我父亲归了乡田,等你二哥哥回来,我要与他商议,给这个孩子,取名贾畋。希望我父亲在原籍,能够安然享受田耕生活,颐养天年。”

史彦心内暗自赞叹,不想这二嫂子倒是心胸开阔,能将此事看破。她自己能想得开,原是比别人的劝解更有用处的。便也不再提及此事,只略说了几句闲话,就告辞了。

半个多月后,圣上起驾返京。得知这个消息,史彦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这半个多月,她时时刻刻都捏着一把汗,每天都忙得像陀螺一样。她和婆婆,伯母,还有大嫂子,每天都要去给惠妃娘娘请安,陪惠妃娘娘说话;回到家里,还要料理家事;还要不断地按照丈夫传回来的消息,准备各种要用到的物品食材;还要提心吊胆,生恐丈夫或者公公,犯了谢知府的错,亦或被皇上抓住了其他什么错。

皇上回去了,丈夫他们也就可以回来好好休息休息了,家中的一切,也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云梦笑道:“奶奶不知道,这圣上南巡,我们还不算最苦的,苦的是百姓。每家都要摊派徭役,出官差,而且,听说连外面的盐价涨了三成呢。”

哦?史彦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和盐价有什么关系呢?随即,她立刻就醒悟过来,丈夫说过,这次南巡的费用,很大一部分要从盐税中出,盐商自然要提高盐价。算来算去,圣上南巡,用的不是皇上的钱,不是国库的钱,不是贾家的钱,而是老百姓的钱啊。

史彦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口气,但这些百姓的生活,终究离她太远,很快,她也就将这一切丢在脑后。

丫头楚枝走了进来,笑道:“大奶奶,老爷和两位爷回府了,太太让你去给老爷请安。”楚枝话音未落,史彦便忙穿了大衣服,急匆匆就要往外走。大概,这是她嫁进贾府几年,最迫不及待的一次请安。

贾源父子三人,都是满脸的疲惫,史彦给公公请了安,心内知道公公要好好休息,便忙告辞了回去。

不一时,贾代善也回来了,看到妻子正在窗前发呆,便不顾疲惫,开始兴致勃勃地给史彦讲面圣的一切事情:圣上的威严,巡游的排场,百官的谨小慎微,宫女太监的礼仪讲究……贾代善笑道:“我今儿可算见了世面了,不过这世面也不是好见的,天天捏着一把汗,生恐自己犯了什么错。”

史彦接过贾代善脱下来的外袍,交给云梦,笑道:“只是不知道,那仲二嫂子的父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有没有复出的机会?仲二嫂子这段时间,哭得了不得呢。”

贾代善叹了一口气,道:“这能怨谁呢?明知道圣上来了,一定会问到政事,他却完全没有准备。真不知道他这知府,究竟是怎么当的。”

史彦道:“这二嫂子知书达理,聪慧机敏的,怎么父亲如此糊涂?”

贾代善笑笑,不置可否:“谁说子女一定随父母了?好的父母,也可能有个不争气的孩子;糊涂蛋的父母,也可能有个很出色的孩子。”

史彦想了想,笑道:“你说的也是。”

贾代善又道:“圣上对咱们老爷和东府里大老爷非常赏识,咱们父亲可能很快就会提升官职,可能被调进京也说不准。”

哦?史彦轻轻挑了挑眉毛,内心颇为喜悦。这倒真是个好消息,如果贾家能够进京,不仅会有更大的升迁机会,自己也能和就别的父母重逢了。

丫头们端上饭来,夫妻二人对面坐下。史彦忙着将丈夫爱吃的菜,搛到丈夫碗中。贾代善笑道:“娘子也请。”史彦搛了一块野鸡肉,刚放到嘴里,一阵难以遏制的反胃,从腹内翻出。她忍不住捂住嘴,险些吐出来。

贾代善慌忙放下筷子,问道:“娘子究竟怎么了?难道是吃坏了东西?”

在旁边服侍的云梦笑道:“爷,看你怎么当丈夫的,奶奶已经有了四个多月的身孕了。”

“哦,哦,哦。”贾代善顿时喜形于色,他一把拉住史彦的手,笑道:“这段时间太忙,没顾上关心娘子,你辛苦了。”史彦红了脸,抽出自己的手,笑道:“当着丫头们的面,你这是做什么?”

贾代善搓着手笑道:“这下好了,家里刚好也忙完了,你也可以好好休息,等明儿我找个好大夫来,给你开两剂好的安胎药来。”

他又在屋子里转了两圈,道:“咱们贾家,这段时间不断添丁进口,可真是个好兆头。老爷太太知道了,指不定怎么乐呵呢。对了,太太知道了吗?”

史彦低声笑道:“这种事情,羞人答答的,我怎么好说?”

贾代善急了,道:“有什么不能说的?太太巴不得多几个孙子呢。云梦啊,你快去告诉太太,以后别让大奶奶太操劳了。”

史彦看着一脸兴奋的丈夫,明白自己和丈夫曾经很甜蜜的时光,终于又回来了。

数月之后,传来圣旨。宁国公和荣国公,双双调取进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贾府上下一片欢欣雀跃,笑声盈盈。几乎与此同时,史彦再次生下一个儿子。贾代善回禀父亲之后,贾源笑道:“我们正好被调取进京,参赞朝政,不如孙儿就叫政儿吧。”

一旦确定了进京赴任,贾家上下更是忙作一团。东府那边的三爷贾代仕,已经在不久前和陈夫人的侄女儿成了婚。方夫人认为,家里也需要人看着,不如留下贾代仕夫妻,在两府里照顾着些。

听了这个决定,陈夫人甚是不满,认为方夫人嫌弃贾代仕夫妻,她对史彦抱怨:“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代仕是庶出的。咱们家代仪也是庶出,我就和代善一样看!”

不过,她也做不了东府的主,于是,代仕夫妻就被安排了留在原籍的命运。

还有这边的姑娘贾筱,已经和甄家订了亲,究竟要不要嫁过去呢?贾筱今年十七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陈夫人是万万舍不得的。可是,难道一两年之后,再把贾筱送回来成亲吗?路途遥遥,也不是容易的。万一路上再出个岔子,问题可能更严重。

犹豫再三,陈夫人只好同意,让女儿贾筱赶紧过门。好在,贾家如同史家当年的安排一样,贾演和贾源带着一小部分家人先进京,等买下合适的宅院之后,贾家的眷属,才能随后进京。这也就使得陈夫人,还是有一段时间,和即将嫁人的女儿团聚的。

赶在贾演和贾源进京之前,甄家和贾家,匆匆忙忙给贾筱和甄家的少爷甄宁完了婚。虽然时间紧迫,好在两家都是极富贵的,一切动用之物,都是现成的。故而婚礼也极其奢华。陈夫人心内也略觉欣慰。

送走了女儿,陈夫人在房间哭的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史彦只得强挣扎着起来,到婆婆身边,低声劝解,又引着长子贾赦,百般哄陈夫人开心。陈夫人方略好了些。

小两口三天回门的时候,陈夫人更是拉着女儿,依依不舍。

因为还在月子中,史彦不便见外人,故而也没有见到这位妹婿。听丫头们讲,甄家少爷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温文尔雅,谈吐儒雅。云梦笑道:“奶奶,这位新姑爷,看起来和姑娘感情好着呢。”

史彦点点头,笑道:“这下,太太也能放心一些了。”

贾筱回门之后,贾演和贾源便立刻启程进京去了。

一晃又是两三个月过去,贾源和贾演分别写了信回来,告诉家眷,已经在京城买到了合适的宅院,让家里即刻收拾行囊启程。史彦的心,不由得激动起来,和父母已经几年没见了,不知道母亲的鬓边,是否又添了白发?不知道父亲的额头,是否又添了皱纹?听说,哥哥侍妾刘氏刚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新生的小侄女,是否像史杪一样,冰雪可爱?

她开始迫不及待起来,但却不敢在婆婆面前表露出来,因为陈夫人,正在为了和女儿的远别,而日日伤心落泪。

各亲朋好友来送行的,来恭贺的,络绎不绝。王家的太太带了儿媳妇王张氏,也携了重礼,前来送别。王张氏依然像往常娇憨,一张小嘴说个不停。当史彦听说,王张氏也已有了身孕时,笑道:“妹妹,赶明儿你要是生个女儿,不如我们也结门亲家好了。”

听了这话,王张氏用手绢握着嘴,咯咯咯笑个不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