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十九回 为教子贾府建私塾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十九回 为教子贾府建私塾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贾代善在家里闲着没事的时候,就教贾赦读书。几天下来,就被儿子气得暴跳如雷,对着史彦发牢骚:“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儿子?嘴里念着书,眼睛瞅着窗外,读完了一问,什么都不知道!一本《三字经》,背三句,忘两句,到现在连十句都背不下来!”

史彦笑道:“你倒是请个先生来教。孩子们都不怕父母,却都怕先生。还有东府的两位哥儿,也都该念书了,孩子们在一起念,只怕还好些。敬哥儿原来在金陵念了一段时间的书,这进京之后,你和化大哥都忙着东边的工程,敬哥儿也有一段没念书了。上次见到化大嫂子,她还念叨这事呢。”

贾代善叹口气道:“这不是宅子小吗?等搬了新宅子,就请个先生来。”他瞅了一样史彦怀里的小儿子,又道:“也不知道这孩子将来怎么样,要是像赦儿一样,可就气死老子了!”

史彦想了一想,遂笑道:“政儿马上就周岁了,要不给他抓周试试?”

贾代善点点头,笑道:“这个主意好,我这就吩咐赖全准备去!”

赖全因为在圣驾南巡的时候,在家里成了顶梁柱,现在已经不在银库任职,而是成了二管家。更多的时候,他负责的是大爷和大奶奶房里的工作。他的妻子雨晴,更是成了史彦管家的一把好手。史彦的另外两个陪嫁丫头,月明在许配了一个小厮之后没多久,就一病而亡了;风袅也配了家里的小厮,此次进京的时候,因为要留一些家人在金陵看房子,史彦便将他们夫妻留在了金陵。

不一时,赖全走来,贾代善便吩咐他去准备一些东西,以备政哥儿抓周。赖全忙答应了,自去准备。

几天之后,就是贾政的周岁生日。贾源听说今天要安排孙子抓周,心内也有些期盼,故而特意没出门。他也要看看,这个与贾家的恩宠一起诞生的孩子,究竟会怎么样。

陈夫人院子内的大花厅里,摆着一条长长的紫檀木案几,几上铺着一条大红的毡子,毡子上摆满了天下所有的各种物品:有书本,有笔墨,有算盘,有酒杯,有食物,有钗环,有药箱,有乐器,有棋盘,有金锞子,有经卷,有玩具,有微型的小弓箭……

贾源和陈夫人,坐在两张搭着银红撒花椅搭的檀木椅子上,不紧不慢地品着手里的香茗;史彦低眉顺眼地侍立在婆婆身后,看着贾代善来来回回地在案几边走过来,转过去,不断地调整着物品的陈列位置,一会儿又抬头叫丫头:“政哥儿呢?怎么还没抱过来?”

“来了,爷,政哥儿来了。”奶妈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她的怀里,抱着穿着大红褂子,粉底小靴的贾政。已经周岁的贾政,面如美玉,睛似点漆,宛如金童一般。他在奶妈的教导下,不甚清晰地叫了一声“爷爷,太太”,喜得陈夫人连连答应,贾源则忙将两个状元及第的金锞子,递在孙子手中。

当奶妈抱着贾政走到案几前时,贾政的小手,立刻就扔下了金锞子,挣着小小的身体,就要去抓那本厚厚的书,抓了半天没有抓起来之后,他又将小手伸到了旁边的湖笔上,一抓而起,他兴奋地舞着手里的毛笔,嘴里“呀呀呀”说着什么。

喜悦顿时充满了史彦的内心。虽然这只是一个游戏,但也何尝不是一个好的兆头?贾源更是欢喜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笑道:“好啊,我这个孙子,将来大约是要中状元的了!”

贾代善也是满脸的喜悦,但嘴里却笑道:“老爷,小孩子随手的玩笑,谁知道能不能作数?且轮不到以后。政儿还要老爷和太太多多教导。”

房子里的婆子和媳妇们,都忙给贾源和陈夫人道喜。

史彦悄悄看看婆婆,陈夫人的脸上,倒也欢喜,只是有些淡淡的。她不由得想起来,当年婆婆曾经说过的,“读书好不好,倒也不打紧”的话来。

贾源捋着胡子,慈爱地看着小孙子,又瞅一眼躲在史彦身后的长孙贾赦,满意地笑道:“咱们家本是武功出身,虽有些体面,怎比的文官家受人尊敬?故而我一心盼着我的子孙能弃武从文,今儿政儿让人欢喜。”又对儿子道:“善儿,昨天你和我提到赦哥儿的读书问题,我和东府大老爷商议过了,趁着东边正在建新的府邸,就在旁边多修一所学堂出来,请一位高明的先生,咱们家的孩子,以后都送到那里去读书。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安排。”

贾代善忙笑道:“老爷说的是。我这就和管事的说去。”停顿了一下,贾代善又笑道:“老爷,既要建学堂,倒是越早越好,不必等到咱们搬到新府中,就可以让赦哥儿和东府的敬哥儿,敖哥儿开始读书。只恐这些孩子,在家里玩的久了,性子野了,将来不好往回收。”

贾源点点头,道:“你说的是,你和你化大哥商议一下,自然是越快越好。”

一所学堂,对于浩大的宁荣二府的工程来说,只能算是小事一桩。两个月之后,学堂就已经建好。京城中等待应试的寒门学子,遍地都是。他们大都是因为上一次科举未中,又因为路途遥远,不能返乡,只得在京城借居下来,等待下一次考试。若是能在这期间,找个一个馆坐,那简直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因为不仅这三年的衣食有了着落,还可以攒下几个盘缠。最关键的,是可能还会因此结交权贵,为下一次科举打下重要的基础,也为自己日后的仕途铺路。

这天,贾源正拿着朋友推荐给自己的几个学子的文章,在逐一比较,准备选出一个做家学的先生。一个小厮走进了书房。他打了个千儿,笑回道:“老爷,门外有一个年轻人求见,他说是老爷的侄子。叫做什么代儒。”

哦?贾源有些诧异,这个贾代儒,他何尝不知?他是自己金陵老家一位族兄的儿子,只不过因为关系已经比较远了,又因为其父母双亡,来往甚少。可不管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堂侄,又千里迢迢从老家来了,自己岂能不见?

他转过身,吩咐小厮:“让他进来说话。”

很快,一位衣着褴褛的年轻人,就站在了贾源的面前。他大约二十岁上下,面黄肌瘦,满眼疲惫,衣服上打着补丁,鞋子也破了好几个洞。

他恭恭敬敬地给贾源请了安,规规矩矩地站在旁边。贾源笑道:“代儒,不知你怎么想起来进京了?”

贾代儒忙打一躬,赔笑道:“回叔叔,侄儿来求叔叔,给侄子一个事儿做。叔叔知道,侄子没了父母,家中又贫寒,我在老家,实在过不下去了。”

贾源挑了挑眉毛,这个年轻人,说话倒是很直接啊。他笑道:“不知道你究竟擅长什么呢?”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贾代儒很平静第回答,但底气十足。

“哦?”贾源不由得再一次笑了:“既如此,你就以‘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为题,写一篇文章我看看,如何?”

“是,叔叔。”贾代儒回答:“不知叔叔什么时候要呢?”

“越快越好。这里有笔墨,你写好了给我就行。”贾源不漏声色地说道。说完,他将桌子让给贾代儒,自己信步走了出来。他在庭院里,看了一会儿鱼缸里五颜六色的金鱼戏水,又在花木前,拿起竹剪,修了几株花木。退后几步,他看看自己修建过的花木,心里甚是得意。

书房的帘栊一响,贾代儒站在门口,毕恭毕敬地叫道:“回叔叔,侄儿做好了。”

这么快?贾源有点意想不到。他走进书房,拿起桌子上的文章,几行字读下来,他就忍不住拍案叫绝:“好文章!”他转过身,看着那个颔首低眉的年轻人,笑道:“代儒,你怎么不去参加应试呢?”

贾代儒道:“侄儿参加了几次,连个秀才都没中。只能放弃了,还求叔叔给个机会。”

贾源笑道:“正好,我在给你的几个侄子,请一位先生,不如,你就先做了这份差事吧。等有机会,我再带你上进。”

直到此时,贾代儒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谢叔叔。”随之,贾源很清晰地听到,这个侄儿的肚子,发出一阵咕噜咕噜的响声。他笑道:“代儒,饿了吗?”看到贾代儒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贾源忙叫:“人来!”一个小厮应声而来。

“给你家儒大爷弄点饭菜来。还有,把你家大爷叫来。”贾源吩咐道。贾代善到了之后,贾源吩咐他带着堂弟代儒,先去东府中见大老爷,然后安排他到学堂中去,准备上好的铺盖,以及几套衣服和生活用品,拨一个小厮过去,帮着料理代儒的日常生活。

贾代儒一躬到地,口内道:“多谢叔叔。侄儿定当不辜负叔叔的期盼,悉心教导几个侄儿,让他们有些长进。”

贾源笑了笑,又嘱咐了几句,命贾代儒跟着贾代善走了。

学堂建好了,如今又有了先生,贾家的几个小爷,很快就开始去读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