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三十二回 春和景明代仪成婚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三十二回 春和景明代仪成婚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直到转过来年的春天,陈夫人的病才慢慢好了起来。史彦也才稍稍放心一些。

明媚的春光,也让史彦的心情,稍微愉悦了一些。这半年以来,她忙到不可开交。又要照管家里的事务,又要服侍婆婆的病,又要应酬亲朋之间的礼节来往,又要三天两头到娘家去,看视才几个月大的侄儿。本来,她和母亲商量,要将侄儿带回家中,照看一段时间。母亲一口回绝,道:“我只有这么一个孙子,难道我史家还养不起一个孩儿?为何要你贾家照看?”

史彦又不敢提嫂子临终的嘱托,只能慌忙赔笑,道:“太太上了年纪,又没有了嫂子,我也是怕太太劳碌着了。”

文夫人的口气依然很生硬,道:“那也不用,我照看不过来,还有奶妈、婆子、丫头们。我史家的人,怎么能寄居亲戚之家?”

史彦只得继续满脸堆笑地解释:“太太不依也就罢了,谁说斝儿到我家就是寄居?亲戚们走动一下,不也是常情吗?太太既然不肯,也不必动怒,我听从就是了。”

出了文夫人的屋子,史彦也只能在心中感叹,看来,我在母亲心中,也不再是史家的人了呢!

文夫人给孙子安排了四个奶妈,八个嬷嬷,八个丫头。每次回到娘家,看着侄儿身边密密匝匝的一群人,史彦也只能默认了母亲的安排。自己忙不过来的时候,只能多派云梦、雨晴等几个丫头,多回去看看小侄儿。

这天,史彦服侍婆婆吃过了汤药,陈夫人主动提出,要到花园内去看看花儿,晒晒太阳。史彦心里很欢喜,这意味着,婆婆的病真的好了。她一边答应着,一边命家人抬来一顶简便的小竹轿,自己亲自抱着狐皮褥子,跟在竹轿旁边,一行人迤逦来到花园之中。

花园中芍药芽儿浅,柳絮儿轻,塘水儿皱,浮萍儿卷,惠风儿畅,艳阳儿暖,仓庚儿鸣,桑扈儿欢。

史彦遵照婆婆的意思,将狐皮褥子铺在池塘旁边的一个山石凳子上。前面是水,视野清亮;后背是山,绿树阴阴。又有阵阵花香袭来,倒确实是个极好的所在。

和煦的阳光,温柔地倾洒在陈夫人身上、脸上。史彦猛然发现,将近半年的卧床不起,已经让婆婆衰老了很多,面上的皱纹层层叠叠,鬓边的白发堆积如雪。虽然陈夫人满面笑容,却依然带着掩饰不住脸上的憔悴。

陈夫人一边慢慢地喝着茶,一边看着正在池塘中船上戏水的贾政和贾孜,问道:“赦儿呢?”

史彦忙赔笑道:“回太太,赦儿上学堂去了。”

趁着陈夫人重病这段时间,贾代善好好地教训了几顿儿子,严禁他以后再有逃学的行止,并且喝令他不许告诉太太。贾赦委屈吧啦地哭了几次之后,也就老实多了,每天规规矩矩地在家人的护送(监视)之下,安安分分地去上学。虽然,他读书依然没有太大的长进,但也好了一点。

陈夫人点点头,道:“你们的儿子,按说我也不该管,但赦儿毕竟是孩子,别太苛责他了。再说,咱们这样的人家,只要认识几个字,些微明白些道理,就少不了他的官儿做。赦儿又是长子,这爵位将来不给他又给谁?差不多就行!”

史彦忙笑道:“太太说的极是,我回头说给大爷听就是了。”

陈夫人又道:“还有一件事,和你商量。代仪也到了成家的年龄了,本来早就该娶亲的,只是前些日子因为大老爷的丧事,他作为亲侄儿,没有娶亲的道理。接着又赶上我生病,也没理会这事儿。如今,丧服也满了;我的病也好了,回头给代仪寻门好亲,也免得人家说我这个做嫡母的,不疼庶出的儿子。”

史彦连连点头,极口称是,道:“太太对二弟,一向没说的。大爷倒常说,太太偏心二弟,不疼他这个长子呢。原是我这个做嫂子的,没有考虑周全。我这就派人找官媒去,一定给二弟寻门好亲事。”

陈夫人脸上略露出一丝笑意,又道:“我房里的丫头端阳也大了,这丫头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懂规矩,女红也好,不如先给代仪放在房里,另外你再选一个人,一并与了代仪吧。老爷这两年忙,没顾上这些,若是咱们再不经心些,岂不让人笑话?”

史彦一边答应着,一边在脑子里飞快地将府里出色的丫头们,过了一遍,究竟谁更适合放在代仪房里呢?代仪性格内敛,不爱说笑,是选一个活泼一点的,还是选一个温柔一点的?若是选的不合适,对代仪影响倒不大,就是苦了这个丫头,未免又葬送了一生。

荣国府二爷贾代仪的生母姓柳,据说当年也倍受老爷宠爱,只可惜红颜薄命,在贾代仪两三岁的时候,就一病而亡。从此,贾代仪就由陈夫人亲自抚养照顾,陈夫人自己的子女也不多,故而待这个庶出的儿子,和亲儿子也差不多。在这一点上,史彦很敬佩婆婆。她总觉得,正是因为有了婆婆这个榜样,她才能对贾孜也视如己出。

回到房里,史彦便和云梦计议这事儿。云梦笑道:“依我说,奶奶就把二爷房里的大丫头碧影,给二爷正式放在房里就是了,这丫头也服侍了二爷四五年了,对二爷的脾气性格都熟悉。我看两人要好的很,奶奶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

史彦想了想,果然这样倒也省事,只是还难免要再挑一个好丫头,送去给婆婆使唤。她叫来关匡家的,让她挑几个好丫头,来给自己看看。最终,史彦挑中了一个十六岁的丫头九儿,送到婆婆房里,陈夫人一见,果然十分喜爱,改名重阳。陈夫人房里的另一个大丫头中秋,如今也颇为聪慧能干,便顶替了端阳的位置,重阳就补了中秋的位置,跟着中秋以及另外两个大丫头元宵、花朝,学些规矩。

和中秋交代清楚有关陈夫人的衣服首饰,贵重物品之后,端阳和碧影就正式开了脸,被放在了贾代仪房里。

不久之后,官媒朱妈妈拿来一张庚帖,说是光禄寺署正娄大栋的嫡出女儿,今年十八岁,生的肌肤莹润,端庄秀丽。史彦回禀了婆婆之后,又以互相走动的名义,亲自带了云梦和几个下人媳妇儿,到娄府去相看。

这位娄小姐,果然是个美人胚子,举止娴静,言谈温顺。

史彦回来后一五一十告知婆婆,陈夫人点点头,道:“只是门第有些低,不知道老爷会怎么想。你等我和老爷说一声。”

没想到,贾源竟然一口答应了这门婚事。史彦心里暗自揣度,大约老爷也因为代仪是庶出之故,故而降低了门楣。不过,这娄家虽然官品较低,但也是不折不扣的读书人家。或许,这也是贾源取中娄家的原因。

双方交换了庚帖之后,找了人来合婚,定于四月十八日,迎娶过门。

日子甚是紧张,史彦又不免传齐了各色匠役,将代仪居住的西小跨院,重新粉饰,添置各种家具器材,帘栊帐幔也全部换成新的。

这日关匡家的来回:“奶奶,二爷的院子装饰好了,请奶奶验看。”

史彦抬腿举步,来到西小跨院,在月亮门前,遇到了正在往外走的贾代仪。贾代仪见到嫂子,赶忙站住,口内道:“嫂嫂安好?这些日子,有劳嫂嫂费心,代仪铭记在心,不敢有忘。”

史彦细看这位小叔子,果然愈发的玉树临风,器宇轩昂,忙笑道:“二弟说哪里话?咱们一家子骨肉,这都是应该的。等小婶子过门,咱们家可就热闹了,太太一高兴,身体就可以大好了——二弟这是到哪里去?”

贾代仪脸一红,忙又笑道:“老爷传唤,说是有客来访,让我陪客去。”

史彦亦笑道:“既如此,二弟请便。”

贾代仪又施了一礼,方转身离开。史彦这才走进小院。小院已经焕然一新,门窗和廊下都重新油漆过了,暗红色的大漆,在阳光的映射之下,发散出淡雅的光芒;院子中间,摆着几盆造型别致的盆景,廊下放满了新开的花卉;窗棂上,史彦遵照婆婆的吩咐,命匠人换上了如雾如影的软烟罗,缥缈虚无,别有一番韵味。

史彦满意地点点头,笑这对跟着身边的关匡家的道:“很是雅致,你去请太太来。”

陈夫人看了之后,也是极口称赞,又道:“彦姐儿,人说‘长嫂比母’,说不得代仪的婚事,你还要多多费些功夫。”

史彦忙笑道:“这是应该的,太太只管放心。”

几天之后,娄氏被迎娶过门。这个宅院,又增加了几分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