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三十六回 返京城夫妻话家常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三十六回 返京城夫妻话家常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冬月,园中的树木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枝条。凄厉的北风裹挟着寒气,在园中恣意游荡;池塘的水面,已经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冰;几只觅不到食物的小鸟儿,在空中无助地鸣叫着。

史彦穿着秋香色百子缂丝银鼠袄儿,外面裹着貂颏满襟暖袄,怀里抱着暖炉,在园子里看着几个才总角的小厮,将已经凋谢的菊花挪出园子,又补上一些含苞待放的腊梅。

几只觅食的鸟雀落在史彦的脚前,她看着这几只无助的小生灵,吩咐道:“楚枝,去拿一些儿糕点来,掰碎了放在园子的显眼处,让那些鸟儿来吃。”小丫头楚枝答应一声,转身去了。

一阵北风迎面吹来,史彦伸手挡在脸上,却依然被一个寒风中裹挟的枯叶打在脸上。

云梦忙用将手帕递过来,又笑道:“奶奶还是进屋子去罢,我在这里看着。”

史彦点点头,笑道:“不想今儿的风这么厉害,早知道,就等过两日再做这些了。”

她扶着一个小丫头,刚穿过园子门口的月洞门,一个二门上的婆子迎面走来,笑道:“大奶奶,大爷回来了。现在太太屋里呢。”史彦心头一喜,脚下不由得加快了步子。

刚拐进陈夫人的院子,就听到贾代善说话的声音:“太太放心,妹妹在金陵一切都好,我亲自去看了,妹妹更白净了,也胖了呢,如今她房里有七八个丫头服侍着,都是再机灵不过的。外甥女也三岁了,蹦蹦跳跳,爱说爱说的,依我看,外甥女倒有五六分像太太的样子。”

然后是陈夫人有些喜悦又有些幽怨的轻轻的啜泣声:“咱们家离开金陵都快四年了,也三四年没见你妹妹了,这让我如何放心的下?便是她生活的再好,我也着实惦记。”

史彦跨步走进婆婆房内,笑道:“太太,亲家老爷也是做官的人,说不定哪天也能调取进京。便是不进京做官,等妹妹的孩子大一些了,太太也可以唤她进京来走动走动。”

陈夫人叹息一声,笑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等圣上南巡返京,我就给筱儿写信,让她进京来走动走动。”

看看婆婆情绪好了一点,史彦才笑吟吟地对丈夫施了一礼,道:“大爷一路辛苦,一切可都还顺利?”

贾代善还了一礼,笑道:“一路都还好,家里有劳娘子费心了。我这儿正要和太太看一看今年庄田里的收成——”说着,贾代善从靴掖里取出一个纸折略节来,笑道:“太太,我原是要早点回来的,负责咱们庄田的乌家,说田里的产物不过三五日就收齐了,让我等一等,所以多耽搁了几日,他们如今赶着和我一起进京来了,这是今年庄田里的货物单子,我给太太念一念?”

陈夫人摆摆手,笑道:“罢了,也不过是那些猪羊鸡鸭之类的,你和你兄弟去收进库房,再捡出些好的来,留出祭祖的,再给那边府里大太太送些去,也就罢了。没得让这些账目,搅的我头疼。”

贾代善忙一笑,收了纸折略节,又道:“还有一件事回太太,我这次回去,咱们家的一些堂族,找了我来,想要在京城谋个差事,我想了一想,如今府里事情也多,倒也是用得上人的,自己家的兄弟,原也比外人可靠,故而就带了几个兄弟回来。一路上,也多亏他们帮着照看货物车辆呢。如今他们都在外头候着,要给太太请安呢。”

陈夫人道:“这是什么大事,你和你父亲商量着,给他们各人安排个事儿做就是了。既是他们远道来了,你就让他们进来,说句话就去吧。”

贾代善忙走了出去,史彦便回避到后面的碧纱橱内。不一时,只听得有几个人走了进来,与陈夫人磕了头,说了几句好话,陈夫人命人好生款待,这几人又都出去了。史彦方又从碧纱橱后转了出来。

贾代善瞅了一眼妻子,又笑道:“太太若是没有别的吩咐,我去找二弟,乌家的人还在门外等着,等咱们收了东西,好打发他们回去,赶他们回去,也该过年了。”

陈夫人点点头,笑道:“你只管去吧,我这里和你媳妇说几句话。”

看着贾代善出了屋子,史彦又陪着婆婆说了会儿话,告辞出来。等回到房里,丈夫还没有回来。

炕桌上,放着一份庄田产物的清单,史彦问道:“这是谁拿进来的?”

楚枝笑道:“回奶奶,是跟着大爷的小厮观儿拿进来的。观儿说,大爷如今正在库房收拾这些物品,要分出一些来,给东府送去呢。忙完了库里的活儿,爷只怕还要去和老爷商量事情。”

史彦点点头,随手拿起来,只见上面写着:活鸡、活鸭、肥鹅若干只,家猪、野猪、腊猪、暹猪、汤猪、龙猪各若干头;家羊、野羊、青羊等各若干只;其他诸如各种鱼类,野味,粳米等不胜枚举。

史彦随手又扔在炕桌上,看起来,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了不少,家中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了,贾家也越来越繁盛了呢!

庄田的产物一送到,也就意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也就意味着作为当家奶奶的史彦,将要有忙不完的年事。最关键的,是家里各人的年下的新衣,还要分配各房中的年例,今年代仪新娶了妻子,更是不能有任何偏倚,还有各亲朋好友之间的礼节往来……

史彦正在心里盘算着,门帘一响,贾代善走了进来。他搓着手笑道:“今儿好冷的天,娘子在屋里做什么呢?”

史彦莞尔一笑,将捧着的手炉递给丈夫,道:“库房那边的事儿忙完了?”

贾代善接了手炉,笑道:“可不是,今年的东西比去年的多了三成,库房都放不下了,明年开了春,要和老爷商量一下,再加盖出几间库房来,我这次回去,又买了几十顷地,明年的产物,只怕会更丰盛——我另又打理出一份来,赶明儿给你父母那边送去。”

史彦忙笑道:“既有我父母的,说不得也要送二弟的岳父母那边一份,免得弟妹心里不是滋味。”

贾代善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娘子说的有理,我就忘了,这不值什么,赶明儿再多打理一份出来,也就是了。”

史彦弯下腰,用小铜火箸儿拨了拨脚炉里的灰,又笑道:“刚在太太屋里,你说从金陵带了几个堂兄弟来,不知可都安置好了?”

贾代善笑道:“我和老爷商量过了,一个代仃哥哥,安排在铁槛寺那里,以后负责两个寺庙里的事;铁槛寺那里,明年还要再买一些地,盖一些房子,回头交给代休兄弟,如今让他先管着那所旧宅子;还有一个代傥兄弟,是准备进京做一些生意的,说不得明儿帮他找几间门面,做什么由他罢了。”

史彦笑道:“还有前两年上京来的代儒兄弟,年龄也不小了,他又无父无母,说不得明儿还要老爷太太,给他成门亲事。”

听了这话,贾代善皱了皱眉,道:“这半年我不在家,赦儿的书读的怎么样了?”

史彦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叹了一口气,道:“你自己的儿子,你还有什么不知道的?他肯天天去学堂,不逃课,就谢天谢地了,还指望他能做个状元榜眼?”

贾代善道:“赶明儿我见了代儒兄弟,还要他多多教导赦儿。”

史彦道:“他岂是不尽心的?咱们两府里的孩子,都是代儒兄弟教的,东府里的敬哥儿已经读到《孟子》了,敖哥儿长进也不小,赦儿也就勉强能背的下《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有一多半都是夹生的,怎么怨得了先生?赦儿大概就不是读书的料,又有太太护着,我也不好多言,生恐气出太太的病来。”

贾代善无奈地摇摇头,叹道:“咱们家,看来只能看政儿的了。”

史彦笑道:“爷也不用这么垂头丧气的,没准儿明年你的哪位姨娘,给你生一个冰雪聪明的娃儿呢。”

贾代善笑道:“娘子这话,可有点酸溜溜的呢。”

史彦脸一红,笑道:“我可有什么酸的,谁家不是这么过的?”

小丫头进来笑道:“奶奶,太太那里传晚饭了。”

史彦忙站起身,笑道:“我伏侍太太晚饭去了,你若是饿了,请到别的屋里吃吧。”

贾代善不置可否地笑笑,没有说话。

等史彦从陈夫人房里回来,看到丈夫正在一边教贾政和贾孜《弟子规》,一边等着自己吃饭,心里不由得一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