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三十八回 颖悟绝伦贾政启蒙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三十八回 颖悟绝伦贾政启蒙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新春刚过,料峭轻寒。院子的墙角,还有着一层薄薄的雪,尚未融化;光秃秃的树梢上,盘旋着几只叽叽喳喳的鸟儿。

史彦的房间,却洋溢着暖暖的春意,炕前的脚炉烧的正旺,炕桌上的一盆腊梅,枝条错落有致,花朵疏疏落落,幽幽地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五岁的贾政,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英冠,穿着一件湖蓝色的圆领箭袖小袍子,袍子的下摆,刺绣着喜上眉梢的图案,腰间系着一根深蓝色攒花结长穗丝绦,脚下是一双粉底皂靴,他双手下垂,低眉顺眼,一本正经地站在贾代善和史彦的面前。

贾代善和史彦对视一下,嘴角都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贾代善端起炕桌上的茶杯,啜了一口,方才说道:“政儿,你已经五岁了,该入学堂启蒙才是。我和你代儒叔叔已经交代过了,打明儿起,你就开始到咱们家学里读书。”

贾政规规矩矩地向父母分别施了一礼,道:“父亲吩咐,孩儿听命;孩儿定然不负父亲期望,好好读书,做个——做个有用的人。”

贾代善和史彦又相视一笑。贾代善道:“来人啊!”

随着贾代善的声音,门外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厮,他毕恭毕敬地施了一礼,道:“大爷,大奶奶,小的在。”

贾代善道:“林之孝,从明儿开始,就派了你跟着政哥儿上学,前儿我吩咐你,挑几个得力的人,一起跟着政哥儿上学,还要给政哥儿找两个伴读的小子,你可都选好了吗?”

林之孝道:“回大爷,回大奶奶,伏侍政哥儿上学的,除小的外,还有何七,张申,钱陆;哥儿的伴读,小的选了一个赖大,就是赖全家的小子,一个单大良,就是单有才家的小子,这两个小子,都和政哥儿同岁,又是从小儿常和政哥儿在一起玩的。”

贾代善道:“也罢,你们好生伏侍哥儿,不许他胡闹,不许他逃学,有了什么错儿,来告诉我,不许隐瞒。”

林之孝道:“大爷吩咐,小的记下了。”

贾代善摆摆手,林之孝退到门口,掀帘子刚要出去,冷不丁一个小丫头也正要进来,两个人差点撞上,小丫头一声轻呼,林之孝吓得慌忙后退,口中连连赔着不是:“小的莽撞了,惊了姑娘,还请姑娘恕罪。”

小丫头一掀帘子,走了进来,用手帕握着嘴,“噗嗤”一声笑了。

史彦笑道:“罢了,又不是故意的,你出去吧。”

林之孝这才又施了一礼,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史彦这才问道:“楚枝,你忙些什么?也不看着点!”

楚枝笑道:“老爷打发人来找大爷,说有重要的事,让大爷立刻到书房里去。”

贾代善赶忙站起身,急匆匆去了。听着父亲的脚步出了院子,贾政才一转身,腻到史彦怀里,撒娇地叫了一声“母亲”,史彦摩挲着怀里的幼子,笑道:“政儿明儿就是学生了,不能再和母亲撒娇了。”

贾政娇嗔地“哦”了一声,却依然舍不得离开母亲的怀抱。

晚饭时分,贾代善才回来了。史彦忙问他究竟是什么事。贾代善笑道:“老爷说,圣上不日就要离京,开始第三次南巡。老爷不过叫了我去,白嘱咐嘱咐,他这几个月,要忙于公事,叫咱们好好照看家里,别出什么岔子。再就是——”贾代善沉吟了一下,又道:“老爷说,让我这段时间好好温书,等圣上南巡回来,要给我捐个官做,有了官职,才能和朝廷里大人们多熟悉熟悉,日后也好相处。”

史彦笑道:“大概老爷也看你科举没指望,才要给你捐个官。”

贾代善有些羞愧地笑了笑,道:“娘子说哪里话,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读书,大有长进了。只不过老爷嫌考前程太慢了。”

史彦笑道:“你们这爷仨儿,我看将来大约也只能指望政儿考个功名回来了。政儿虽然还未正式启蒙,如今已能将《三字经》背下来了,只不过意思还不大弄得懂。明儿上了学堂,自然就更出息了。”

贾代善挠了挠头皮,笑道:“这都是娘子教子有方,明儿等政儿给娘子挣回来珠冠,凤袄,也是一样——且别说这个了,叫丫头拿饭来咱们吃。”

史彦莞尔一笑,唤过了云梦,命她去传饭。很快,几个媳妇儿们就捧着大漆捧盒,里面是各种各样的精致食馔。夫妻二人吃毕饭,又话些家常,安歇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史彦又亲自捡点贾政上学所需之物,书本、笔墨、砚台、点心、手炉、脚炉,所需之炭……然后交于林之孝,又叮嘱了几句,眼巴巴地看着儿子走出院子。

一整天的时间,史彦都心不在焉。不是绣花扎了手,就是拿茶打翻了杯子,就连婆婆问她什么事情,也叫了她好几声,亏得旁边的云梦悄悄拉拉她的衣角,她才猛然醒悟过来。

回到房里,史彦又忍不住焦虑地走来走去,问云梦道:“你说,政儿会不会喝茶的时候烫到?会不会听不懂课,被先生打手板?那些小厮们,会不会忘了给他添手炉、脚炉里的炭?”

云梦笑道:“奶奶放心,哥儿机灵着呢,怎么会出什么岔子?奶奶这两年教了哥儿不少书,先生只怕喜欢他,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打手板?”

看看了史彦脸上的焦虑,有所缓解,云梦又笑道:“奶奶,当日赦哥儿上学的时候,奶奶可没有这些担心的。”

史彦不由得笑了:“你是说,我这个做母亲的偏心?”她又想了一想,道:“是了,赦哥儿当时上学的时候,还有政哥儿在我跟前,我忙着照顾政哥儿还照顾不过来,哪有时间担心赦哥儿?再说,赦哥儿太皮,也需要先生好好教训教训,才能出息。”

云梦笑道:“奶奶说的倒是。不过,奶奶倒真不用担心政哥儿,哥儿可是个又懂事,又聪明的小人精呢。昨儿薛家送来了请柬,薛家少奶奶又生了一位哥儿,明儿请吃满月酒,我已经打点下贺礼了,奶奶倒是看看,合不合适?”

史彦笑道:“我知道,你不过是找个事,分分我的心,如此,你拿过来,咱们一起看看。”

云梦笑着,招呼楚枝和几个小丫头,和她一起到那边耳房里去拿贺礼,悉数搬到这边来。史彦看时,是大红尺头十二匹,一个赤金点翠的小寿星,一对儿小金镯子,追金沥粉彩画寿星拨浪鼓一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两对。

史彦笑道:“这也罢了,且收起来吧。我还该去回声太太才是,刚才就忘了这事儿。”

说着,命云梦和丫头们,除了尺头之外,带上其他贺礼,走到陈夫人院里。

陈夫人正在和几个老嬷嬷抹骨牌,见到史彦进来,忙道:“彦姐儿,刚才我就忘了问你了,薛家的贺礼准备好了吗?”

史彦忙赔笑道:“刚才忘了回太太,这会子我拿了来,给太太过目。”

说着,几个丫头已经捧着托盘,依次走到陈夫人面前,给她细看。

史彦又道:“还有十二匹尺头,因不方便搬来搬去的,就没拿过来。”

陈夫人点点头,道:“甚是仔细了,且收起来吧。”

史彦转过身,吩咐道:“云梦,你带着她们几个,且回去,我陪太太说会儿话,等伺候了太太吃饭,再回去。”

云梦答应一声,走了。

一个小丫头忙端过来一张椅子,放在陈夫人的身边。陈夫人笑道:“彦姐儿,你帮我看着这牌,别让她们蒙了我去。”

几个老嬷嬷忙笑道:“咱们可要仔细了,大奶奶打牌,可是好手呢。”

说笑之间,一个媳妇儿进来回道:“太太,两位哥儿从学堂回来了,来请太太安。”

陈夫人满面笑容,忙道:“快把我孙子带进来。”话音未落,贾赦和贾政已经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两个人规规矩矩地请了安,陈夫人忙一手一个,拉在自己身边,笑道:“赦哥儿今儿书读的怎么样?政哥儿今儿头一天上学,被先生训教了没有?”

贾赦的眉毛立刻拧成了疙瘩,他心虚地瞥了一眼母亲,支支吾吾地道:“回太太,读了《论语》。”

陈夫人道:“什么‘轮语’、‘车语’的,祖母就不懂了,认识几个字就好。我孙子的身体最重要!政儿呢?”

贾政忙笑道:“回太太,我今儿给先生背了《三字经》,先生夸了我呢。”

陈夫人笑道:“好好,都好,今儿都跟着我吃饭吧。”

贾赦和贾政连忙答应:“是,太太。”

听着祖孙三人的对话,史彦心里暗暗着急,一面着急婆婆对长子的学习的不在意,甚至在给其灌输一些不好的观念,一面急着想知道次子在学堂的状况。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伏侍婆婆吃饭。

好容易挨到婆婆吃了饭,对史彦道:“你带着政儿去吧。”

史彦这才长出一口气,施了一礼,带着贾政回了自己房里。自从那次贾代善揍了贾赦之后,陈夫人一直亲自带着贾赦起居,于是,贾赦受陈夫人的影响,也就越来越重,认定了读不读书关系不大,反正将来少不了一个官儿做。对于这一点,史彦既担心,又无奈。

回到房里,史彦立刻命人找来林之孝,问贾政在学堂的情况。

林之孝笑道:“回大奶奶,哥儿在学堂表现的好着呢,儒大爷一个劲儿地夸哥儿聪明,什么‘蝇’,什么‘轮’……”

史彦笑道:“可是颖悟绝伦?”

林之孝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皮,笑道:“大奶奶说的没错,就是这个。”

旁边的小丫头楚枝,用手帕子握着嘴,“咯咯咯”笑个不停,林之孝羞得脸都红了,道:“让大奶奶和这位姐儿见笑了,小的没念过书,不懂这些文绉绉的词。”

史彦笑道:“罢了,你且去罢。”

等林之孝退出了屋子,史彦揽过来儿子,笑道:“我的儿,可不能自满,还要多努力才是。”

贾政笑道:“母亲说的甚是,先生吩咐,还要儿子抄写《三字经》,如果母亲没什么吩咐,儿子就去写字了。”

史彦吩咐楚枝:“将哥儿送到他房里去,预备好茶水,让丫头们好生服侍着。”

楚枝答应一声,连同贾政的奶妈,一起牵着贾政的小手,掀帘子出去了。史彦依依不舍地看着儿子小小的背影,露出欣慰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