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四十二回 圣驾回銮代化返京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四十二回 圣驾回銮代化返京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夏季已经接近了尾声,傍晚的微风透漏出丝丝凉意;院子中的果树,结满了累累的青果;池塘中的莲蓬,塞满了碧绿圆润的莲子;两个驾娘撑着小船,在池塘中一边剪去枯败的荷花,一边摘些新鲜的莲子。

到金陵去给贾筱送物品的家人今天上午回来了,正在房里回禀陈夫人,说姑娘生下了一位哥儿,取名甄谊,哥儿长得白白胖胖的,十分可爱,成了甄家上上下下的宝贝。

听了这话,陈夫人不由得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眼中又落下泪来,叹道:“不知道姑娘受了多少罪呢。”

旁边的史彦赶忙好言劝慰道:“太太,妹妹如今儿女双全,姑爷又儒雅随和,亲家太太和老爷,都是温和可亲的人,正是妹妹享福的时候,太太怎么掉起眼泪来了?”

忽听门帘一响,娄氏带着小丫头,捧了一个食盒,走了进来,笑道:“太太,我看今儿后面花园里新摘了一些莲子,给太太熬了一碗粥,太太尝尝?”说着,打开食盒,里面果然是浓稠香糯的一碗莲子桂花粥。

正在回话儿的下人看到娄氏,又笑道:“姑娘极口称赞二奶奶给哥儿做的绣活,多谢二奶奶呢。”

娄氏一边将盛着莲子桂花粥的粉彩小碗递在陈夫人手里,一边笑道:“不过是个心意罢了,金陵那里还找不出好绣娘来?只怕是我献丑了。”

陈夫人端起莲子桂花粥,轻轻抿了一口,笑道:“好粥,软糯柔滑,入口即化。没想到,你除了针线做得好,还有一手好厨艺。”

娄氏笑道:“太太过誉了,这不过是火候到了就行,没什么特别之处。太太若是喜欢,我以后常给太太做就是了。”

陈夫人笑道:“有丫头婆子,还有厨房里的人,让她们做就是了。你若是有时间,再给我做两双鞋子来,家里的人做的,不如你做的好。”

娄氏忙答应了。

又见一个小丫头走进来笑道:“回太太,老爷从朝中回来了。正在外面书房,想就进来的。”

陈夫人忙道:“你们妯娌先回去吧,我正想着呢,老爷今儿回来的有点晚,想必是朝中有什么事。”

史彦和娄氏齐声答应了,带着各自的丫头媳妇,退出陈夫人的房间。

妯娌两个打角门出去,走不多远,前面就是娄氏的院子。史彦笑道:“前段时间,妹妹一直忙着给金陵的姑娘做针线,不得闲儿,云梦也没好生跟着妹妹学针线,她还一直念叨着,要再跟妹妹学几天,不知道妹妹这些日子,可有时间教导她?”

娄氏忙笑道:“嫂子说哪里话,云梦姐姐看得起我,我哪里敢推辞?姐姐随时来,我们一起做活就是了。”

云梦拜了一拜,笑道:“多谢二奶奶教导,以后还要二奶奶多费心。”

史彦瞅了云梦一眼,笑道:“云梦,不如你这会子就跟了二奶奶去,咱们房里今儿倒没什么事儿。”

云梦忙笑看着娄氏,娄氏道:“既是如此,我房里此时也没人,姐姐请跟我来。”

一行人在西小院子门口分了手,娄氏带着云梦回房,史彦带着其他人回了自己的院子。

一进屋子,史彦迎面看到贾代善正在炕上坐着喝茶,因笑道:“爷今儿不是道镇国公府中去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贾代善放下茶杯,笑道:“我刚才镇国公府中,和牛公子说了几句话,他家里人就来说,他们老爷让他哪儿都不许去,在家里等着他下朝回来,有要紧事。我一听这话,也就回来了。这段时间圣上南巡,太子监国,凡是还是小心一点的好。我一进家门,就听说老爷回来了。”

史彦忙问:“你可知道,究竟会有什么事?太太刚才也说,今儿老爷回来的晚了。”

贾代善笑道:“我现在又没有官职,哪里能知道朝里的事儿?看样子,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

两人正说着,楚枝走了进来,笑道:“大爷,老爷命你到外面书房里去。”

贾代善忙站起身,对史彦道:“这不是事儿来了?”说着,忙就走了。

史彦又问楚枝:“刚才谁来传老爷的话儿的?”

楚枝笑道:“回大奶奶,是老爷贴身的小厮培风,看着这小厮笑逐颜开的,应该是好事,大奶奶只管放心。”

史彦笑了笑,道:“小蹄子,就你鬼机灵,知道我想问什么。”

不一时,贾代善就回来了,进门就拍手笑道:“果然是好事,老爷说,圣上近日回京,东府里化大哥也跟着一起回来了。最关键的,你知道是什么?”

史彦本就在好奇,听了这话,忙问道:“究竟是什么?”

贾代善道:“化大哥这次在金陵,侍驾有功,当即被圣上封为京营节度使了。原先老爷还担心,化大哥丁忧回来,没有实职,只剩一个空爵位,未免被动些,如今好了。”

史彦听了,心内也格外欢喜,忙道:“这可是个好差事。化大哥的际遇可真不错。大老爷是那年十一月底殁的,到今年三月,其实也就丁忧期满了,刚好赶上圣上南巡,想必,这次圣上南巡,化大哥没少出力。”(注:古代丁忧三年,其实是丁忧二十七个月。)

贾代善点头笑道:“可不是。化大哥本就是个精明不过的人,自然能抓住机会。化大哥这一回来,又做了京营节度使,咱们两府又可以互相有个帮衬。”

史彦又道:“那老爷叫你做什么?”

贾代善笑道:“娘子忘了?老爷曾经说过,等圣上回来了,给我捐个官做,老爷叫我不过是嘱咐嘱咐,这段时间多读书,安分守己,千万别惹出什么事儿来。”

史彦笑道:“你这一开了例,过几年也少不得给代仪也捐个官,你们兄弟——”史彦摇了摇头,又道:“亏得你们也念了这么多年书。”

贾代善撇撇嘴,道:“我哪里能和你哥哥比呢?你父亲那是尚书令,自然从小就教你哥哥四书五经,咱们家老爷原本就是武功出身,前些年在疆场厮杀,哪里有时间调教我们兄弟?我们底子都没打好,自然差一些。”

小丫头正拿了茶上来,史彦便接了过来,放在丈夫身边,笑道:“你这个腔调,快要和太太差不多了。若是当初老爷让你们弟兄俩习武,可能还会好一点。”

贾代善忙摆手道:“不,不,不,我虽然书没读好,但我还是希望赦儿、政儿读好书的,你没见我怎么教训他们来着?再说,朝廷重文轻武,老爷和原来大老爷武功出身,在疆场上舍了几次命,才换回来两个爵位,文官只凭着一支笔,一张纸,一张口,就能挣来富贵功名,同等级的文武官,武官地位明显不如文官,老爷也是吃了亏的,才让我们弟兄习文。我自然也希望我的儿子能从文,这样咱们家才更有些体面。”

史彦抿嘴一笑,道:“你既明白这些,就该知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贾代善站起身,深打一躬,笑道:“娘子教诲,在下牢记在心,不敢有忘。”

史彦也知道见好就收,忙一笑,也就不再提起,只说些家中杂事,自己不便做主的,请贾代善定夺。

旬日之后,圣驾返京,对在朝中辅弼太子的臣下,未免各有奖赏,不在话下。

宁国府那边,自然又是热闹到十分,各相交的官宦人家,都来道贺贾代化。宁国府中连日摆宴,接待亲朋。

史彦也同了婆婆和娄氏,去道贺方夫人与唐氏。

方夫人正在房中吩咐下人,从今儿以后,要称呼自己为老太太,称呼唐氏为太太,称呼大爷为老爷。

陈夫人听了这话,心内感叹,因笑道:“嫂子,眼不见的,咱们都老了。”

方夫人叹气道:“可不是?想当初,咱们刚嫁进贾家时,也是每日勤谨服侍婆婆,教养子女的——”忽看到贾代化、贾代仲、贾代偲弟兄三人进来,又道:“你如今看看,他们兄弟也都几十岁了,咱们如何不老?”

贾代化兄弟三人,便给陈夫人磕头请安。

陈夫人忙命人拉起,笑道:“数年不见,你们哥几个越发精神了。尤其是代化侄子,更是有了威仪,真真儿像个官儿了。”

贾代化忙拱手躬身笑道:“我们兄弟这几年不在家,有劳婶子和叔叔,还有代善、代仪兄弟照顾家里,侄儿们感激不尽。改日再去给叔叔、婶子磕头道谢。”

陈夫人摆手道:“已是见过了,又去磕什么头?咱们自家骨肉,用不着客气的。”又道:“代仕没和你们一起进京吗?”

贾代化笑道:“回婶子,家里的田庄,必得一个人监管着,交给别人不放心,代仕管着正好。婶子放心,代仕两口子如今也好着呢,又有了一个儿子,聪明伶俐的,小日子颇过得去。代仕正在努力读书,想必也能长进。”

陈夫人笑道:“如此也甚好。”

贾代化又道:“已经备好了饭,请婶子和妹妹们赏些面子,吃了饭再去,外面还有几个客人,侄儿们暂且告退。”又吩咐妻子唐氏道:“好生服侍婶子。”

陈夫人道:“哥儿请便,我这里和你母亲再说会儿话。”

方夫人又赶忙吩咐,摆酒开戏,吃到至晚方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