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三回 新妇回门百感交集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三回 新妇回门百感交集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三天回门。

当史彦再一次坐在母亲文夫人的房内时,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虽然,她离家才仅仅两天;虽然,她对这间房子,熟悉到闭着眼睛都能找到任何角角落落;虽然,这房间内的任何物品都没有丝毫变化——还是那顶绣着金色福寿图案的淡青色帐子,还是那张攒海棠花围描金漆的拔步床,还是那台梅花式样的紫檀木案几,还是那个雨过天晴色的汝窑美人觚,还是那扇缂丝百子图的围屏……

此时在史彦眼里,这曾经被她无视的一切,有了一种异样的亲切感。这熟悉的一切,使得她想像幼年时从外面回来一样,钻进母亲的怀里,撒娇地叫一声“娘亲”,然后再任由母亲那温暖的手,怜爱地摩挲着她乌黑的秀发。

可是,当她看到身边跟着的几个贾家的婆子媳妇儿时,她只能强压下心头的这种**,毕恭毕敬地给母亲磕了头,规规矩矩地坐在搭着银红撒花椅搭的椅子上。当她抬头去看母亲那慈爱的脸时,分明看到了眼中闪烁着的晶亮的泪花。

贾家的婆子媳妇儿们给文夫人请了安,文夫人便一叠声儿地吩咐道:“高进家的,快将亲家家里的妈妈,嫂子们,让到西边暖房里,那边已经摆下了酒席,你替我招待着。”一个精明利索的媳妇儿,忙答应着,走了过来。

史彦心里明白,这是母亲要支出去她们,才好和自己说体己话。

贾家的媳妇们道了扰,跟了文夫人的陪房高进家的,到西边暖房里吃酒去了,文夫人这才拉住女儿,坐在自己身边,笑道:“我的彦姐儿几天不见,更漂亮了,也懂规矩了!”一语未了,已扑簌簌地掉下泪来。旁边的丫头劝道:“太太,姑娘今儿回门,正该高兴才是,怎么掉起泪来。”

文夫人一边用手帕擦着眼泪,一边嗔怪道:“你们小孩子家,懂些什么!”

文夫人的院子里,早已为回门的女儿准备好了一切,史家原本有一班很好的小戏子,文夫人却嫌是女儿听熟了的,特意另外又从外面叫了一班;宴席也异乎寻常的丰盛,文夫人把女儿从小儿爱吃的菜,全都摆上了桌面;墙角处已经放置了一摞礼盒,里面满是史彦喜爱的物品,等着她晚上带回贾家去。

当嫂子甄氏客客气气地请史彦喝茶吃点心的时候,她才忽然意识到,在这个她生活了二十年的家,她俨然已经成了一位客人。

贾代善给岳母请了安,早就到外面的席上,与岳父史锃,大舅哥史玄以及史家邀请的一些陪客一起吃酒去了。

文夫人又悄声问道:“彦姐儿,在那边可还习惯吗?”

习惯吗?史彦一时语塞。其实,不习惯。从一个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陡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让她有点不知所措;上有公公婆婆,下有小姑小叔,都要自己的服侍。房内还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屋里人,让她一时不知如何相处才好。除了自己的几个陪嫁丫头,几家陪房,偌大的府邸,就再也没有自己认识的人。她在早上醒来的时候,常常会有片刻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在何处。只有头顶上那顶大红的帐子,身上的大红锦被,在提醒着她的身份的改变。丈夫贾代善虽然温柔体贴,却也只是一个相处了仅仅两三天的人,她甚至羞怯的还不敢主动和他说话。

她又想起今天早上自己回门之前,去向婆婆辞行时,婆婆那张威严的脸庞,那虽然客气却颇有距离的语气,委婉地提醒她早去早回,自己则小心翼翼地赔着笑,一叠声儿地答应,就更是有一丝不自在。同样都是母亲,自己的母亲,脸上永远都是慈爱,婆婆的脸上,永远都是严苛。可是,自己能告诉母亲,自己不习惯吗?

她看看母亲的脸,那张脸上又是笑又是泪,又是担心又是怜爱,便笑道:“太太放心,一切都好的。婆婆人很温和,家里也就一个小姑子,年龄虽小,倒也知书达理的,和我亲热的了不得呢!还有东府里的大太太,只说想有个像我这样的女儿呢。”

文夫人欣慰地点点头,但眼泪依然又一次淌了下来,她一边又拿起手帕拭着眼泪,一边道:“彦姐儿,千万好生服侍婆婆,和小姑子好好相处。有什么不懂的,不知道的,多问问你婆婆,凡事别自己拿主意,惹人见怪。”

史彦的心里,也是一阵百感交集,但她依然笑道:“太太放心。”她扫了一眼屋子,嫂子甄氏此刻出去张罗什么了,她又对母亲笑道:“以后,太太也对我嫂子多宽容着些。”

文夫人笑骂道:“死丫头,我难道还苛待你嫂子了?”

史彦笑道:“不是苛待,嫂子也年轻,难免有做错事的时候,太太多担待她就是了。”

文夫人大吃一惊,忙道:“难道你犯什么过错了?”

史彦忙笑道:“没有,只不过两家子的生活,难免有不一样的地方,要慢慢的习惯。”见母亲依然有些不放心,她又道:“太太不信,只管问我妈妈。”史彦的奶妈冯嬷嬷也笑道:“太太只管放心,咱们姑娘知书达理的,亲家太太欢喜着呢。”

文夫人这才放了心,又叹道:“可不是,你嫂子也是甄家金尊玉贵的大小姐,从小儿被丫头、媳妇儿捧凤凰似得捧大的。只是做了人家的媳妇儿,哪里有做女儿的自在?谁家的女儿,都是这么过来的。倒是我的彦姐儿,两三天不见,竟真的长大了,知道体贴别人了。”

正说着,嫂子甄氏已经又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戏单子,笑道:“妹妹,今儿这班小戏有好些新曲子,妹妹读书识字,知道的多些,等会儿点两出好的,让太太和我听听。”

史彦赶忙站起身,一边给嫂子让座,一边问道:“杪儿呢?”

甄氏过门两年,已经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史杪。她笑道:“这丫头今儿一大早就起来了,闹了半天又瞌睡了。刚才奶妈哄她睡觉去了。”

文夫人笑道:“咱们这又是唱戏,又是说书的,也怕吵到小孩子,等会儿宴席散了,让你嫂子把杪儿抱到过来,你再见也罢了。”

史彦忙笑着称“是”。

众人入了席,文夫人便拿了戏单子,定要女儿先点一出。史彦拗不过,只得告了罪,点了一出《殿前欢》;文夫人便命甄氏点。

甄氏颇有些诧异,又忙笑道:“太太在这里,我如何敢先点?还是太太先点出好的,我们听。”

文夫人笑道:“今儿就是咱们娘仨儿,哪那么多规矩?如今是我命你点呢。”

甄氏忙站起身,笑着接了戏单子,揣度着文夫人的喜好,点了一出《蟾宫曲》。放下戏单子,又忙着给文夫人和史彦布菜。

史彦忙笑道:“可是刚才太太的话,今儿就是咱们娘仨儿,嫂子还是坐了,彼此才显得亲密些。”

甄氏这才又坐了,大家吃酒看戏。

吃毕了酒,看过了戏,史彦便和母亲、嫂子,在房里说话。忽又奶妈抱了史杪进来,不等嫂子伸手,史彦已忙将侄女儿接了过来,只见史杪穿着红色的小袄,扎着一个小小的冲天辫,辫稍还系着一朵小花,越发显得小姑娘肌肤胜雪,娇嫩可爱,便逗弄她玩耍。

这史杪便冲着史彦咧嘴直笑,口里还含糊不清地叫了一声“姑姑”。史彦的心里,越发乐开了花。

此时,一个媳妇儿进来笑道:“回太太,回姑娘,贾家姑爷来催着姑娘回去呢。”史彦看看窗外,一轮红日正在西沉,夕阳的金色光芒斜射在窗上,给房内的一切,都镶上了一圈金边。在西边暖房里吃酒的几个贾家的婆子媳妇儿,也都已经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站在她的身边。

她无奈地看看母亲。

文夫人只得道:“罢了,彦姐儿,你和姑爷且回去吧,等过段时间,我再派人接你去。回去的若是晚了,只怕亲家太太见怪。”史彦站起身,又给母亲磕了一个头,文夫人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拉着女儿的手,不忍松开。母女二人又低声说了会儿话,才洒泪而别。

坐在回去的车上,听着车轮碾压在路上发出沉闷的声音,史彦心中才真正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自己与过去娇滴滴的史家小姐的生活,彻底告别了,以后回到这个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里时,将是客人的身份了。

她不由得在心底叹息了一声。车内的空气有些沉闷,她悄悄掀开车帘,看着车旁骑着高头大马的丈夫贾代善,从此,自己就是贾家的善大奶奶了,她必须开始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