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四十九回 忙中乱史家出事故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四十九回 忙中乱史家出事故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初夏的一个午后,雷氏生下一子,取名贾致。

闻得这个消息,史彦即刻命云梦备了礼物,约了娄氏,一起坐了车,来到贾代偲的宅院,探望雷氏与新生的小侄儿。

贾代偲夫妻刚搬到这里来时,史彦来过两三次。当时这座院落刚刚整修过一番,倒也草木兴盛,楼阁齐整。此次再来,史彦却发现这庭院已有了几分萧条,今春的雨水多,庭院中疯长的草木,并没有认真的修葺,便有了几分荒乱;楼阁似乎也很久没有打扫了,若有若无地蒙着一层灰尘。史彦心中有些疑惑,究竟是代偲夫妻不善理家,还是奴仆不够尽心,不好使唤?

眼前是三间正房,已有一个婆子站在院中笑道:“善大奶奶、仪二奶奶,这边请,我们奶奶正盼个人来说话呢。”

史彦和娄氏随了婆子,进入卧室。小丫头端上茶来,史彦一面接了,一面笑道:“倒是将孩子抱来,我们看看,是随父亲还是随母亲?”

雷氏虚弱地笑笑,道:“让嫂子见笑了,家里人手不够,乱七八糟的,罗嫂子,你将小少爷抱来。”

一个媳妇儿答应了,走到西边卧室内,很快就抱了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走来。

史彦接在怀里,悄声笑道:“你看看这脸盘,多像母亲。这小模样,白白嫩嫩的,真个儿招人疼呢。”

娄氏轻轻捏了捏婴儿的小脸,正待说话,忽然外面一阵紧急的脚步声,一个人风风火火闯了进来,慌里慌张地叫了一声:“大奶奶——”

史彦忙扭头看时,只见是自己房里的一个小丫头,她脸色一沉,低声喝道:“你急脚鬼似得,忙着什么?吵到了小少爷,如何是好?”

小丫头慌忙跪了下来,压低了声音道:“回大奶奶,不好了,史家来人了,请你即刻过去。”

史彦不由得心里一慌,忙问:“究竟是什么事?”

小丫头道:“来的人不肯说,只是脸色慌张的很,怕有什么不好的事。”

史彦忙将孩子交在娄氏手里,低声道:“两位妹妹,我且去去。”又交代娄氏道:“你多陪陪你四嫂子。”说完,顾不上别的,急急忙忙跟了小丫头出来,坐上车,正要吩咐回荣国府中,小丫头道:“回大奶奶,史家的人已经去了,他临走时嘱咐,让大奶奶即刻到史家去,不消再回家去。”

史彦听了这话,心里未免更加慌乱,她一边吩咐一个婆子,回去禀告陈夫人,自己到娘家去,即刻就回,一边命小厮驾车,迅速赶往史家。

史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刚从角门进去没多远,史彦就听到内宅传出隐隐约约的哭声,正是母亲文夫人的声音。她心急如焚,三步并作两步,直冲进母亲的院子,只见地上中已黑压压跪了一院子的人。房内,文夫人的哭声,更加悲切。

史彦没敢先进去,随手抓住一个媳妇,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儿?”

媳妇儿慌忙跪下,道:“回姑娘,斝哥儿刚在花园水池旁玩耍,不知怎么就落水了,被救上来时已昏迷不醒……”

史彦忙问道:“太医来过了吗?”

媳妇儿道:“已有三四位太医来看过了,已经给哥儿出了水,但是哥儿一直昏迷不醒,由是太太才伤心痛哭。”

史彦这才忙走进屋内,只见文夫人已经哭的嗓子都哑了,鬓发也散乱开来。侄儿史斝躺在外间的炕上,一动不动。嫂子鲁氏,正站在文夫人身边,也用手帕子拭泪。见到史彦进屋,鲁氏又沾了沾眼泪,方才道:“姑娘来了,快帮我劝劝太太……”

文夫人也抬起头来,冲着女儿伸出胳膊,史彦忙上前一步,扶住母亲,正待说些什么,文夫人已身子一软,晕倒在史彦怀里。

史彦顾不上细看炕上的侄儿,慌忙叫道:“快去请太医,太太不好了。”

院子中顿时一阵忙乱的脚步声,吵杂声。

几个媳妇儿走上来,将文夫人扶到卧房内的床上。史彦这才问道:“父亲和哥哥都不在家吗?”

鲁氏道:“老爷和你哥哥这几日忙于公事,都是早出晚归的,已派人去找他们了,想必即刻就能回来。”

史彦的心越发焦灼起来,正要问嫂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外面已有人说道:“老爷和爷回府了。”

声音未落,帘栊一响,史锃和史玄已走了进来。

鲁氏和史彦忙要给父亲见礼,史锃一挥手,道:“不必了。”说着在床边坐下,为文夫人与史斝一一把脉。

史彦知道,父亲略通医理,便不敢吱声,只悄悄察看父亲的脸色。

只见史锃脸色阴沉,半日方道:“哥儿可曾吃了还魂追魄丸?”

鲁氏忙道:“先前请了刘太医来看,已给哥儿吃过了。因不放心,我又打发人去请王太医了。”

史锃点点头,并不说话。

史彦迫不及待地问道:“老爷,太太状况如何?”

史锃正要说话,忽听外面有人道:“回老爷,太医院王太医来了。”

史锃低声道:“且等王太医看了你母亲再说。”

史彦听出父亲语气之中的焦灼,鼻子顿时一酸,忙又忍住,帮母亲放下帷幔,和鲁氏一起转入碧纱橱之后。

史锃与王太医简单的寒暄之后,就是长时间的沉默。史彦知道,这是王太医在为母亲把脉。

初夏的天气,并不算太热,再加上文夫人的院落,绿树成荫。往往只有在夏季最热的那几日,才会有些热气。但此时的史彦,感觉热的透不过气来,她不断地用手帕子,拭着额头上的细汗,内心更是被一团无名的烈火炙烤着一般。

终于,她听到父亲和哥哥送王太医出去的声音,忙和嫂子从碧纱橱后出来,看母亲和侄儿都依然昏迷不醒,心内越发焦虑。

片刻,史锃又返回屋内。史彦迫不及待地问道:“王太医怎么说?侄儿和母亲,究竟要服用何药?”

史锃叹口气,道:“斝儿虽说昏迷着,只是因受了惊吓,已吃了还魂追魄丸,再灸灸脐上,大约便可好了。你母亲急火攻心,逆血冲了经脉……”史锃摇了摇头,又道:“王太医开了两个方子,你哥哥和他取药去了,吃了药再说吧。”

史彦的头“嗡”地一下,顿时眼前一黑,她强挣了一下,才觉得清醒了些。

史锃又对鲁氏道:“鼎哥儿与鼐哥儿还需要你看护着,你且去罢,你母亲这里,让你妹妹服侍就是了。”

鲁氏忙道:“老爷说哪里话?服侍太太,原是我的本分,怎敢劳动妹妹?”

史锃正要说话,一个媳妇走进了道:“奶奶,鼎哥儿醒了,哭闹的厉害,还请奶奶过去。”

鲁氏只得道:“老爷,妹妹,我去去就来。”

听得鲁氏的脚步出了院子,史锃这才走到明间,喝道:“叫管家来!”

一个年龄五旬上下,身材微胖的男子,连滚带爬从门外进来,跪在史锃脚下,不住地用袖子拭擦额头上的汗珠。

史锃喝问道:“你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管家道:“回老爷,小的刚才问了管内宅的侯成家的,她说最近天气炎热,哥儿总是闹着要到池塘上玩,今儿在从羡梅轩到益香亭的竹桥上,不慎落了水。小的轻易不到后园中去,究竟怎么回事儿,还请老爷问侯成家的和哥儿的奶妈。”

史锃遂喝道:“叫侯成家的!叫斝哥儿的奶妈!”

又有两个女人战战兢兢地走进了屋子,“扑通”一声,双双跪在史锃的脚下。

年龄稍大的女人道:“回老爷,今儿事发时,奴才奉了太太之命,去给薛家送二小少爷的周岁贺礼。回来后才知道出了这事儿,还请老爷问问哥儿的奶妈。”

年轻一点的女人磕头碰地,浑身已吓得如同筛糠一般地抖,她哆嗦着道:“回老爷,都是奴才看护哥儿不尽心,老爷打死奴才,奴才也无怨!”

史锃不耐烦地喝道:“先说清楚是怎么回事!再打死你不迟!”

女人方道:“今儿奴才带着哥儿在竹桥上玩,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奴才,奴才慌忙回头去找,也没见人。一个不留神,哥儿就掉下去了。奴才慌忙叫人来救,已是晚了。后来,奴才看到竹桥上的竹子断了两根,想必这就是哥儿掉下去的原因。”

守在卧室内母亲床边的史彦,忽然心中一动,想起来自己十几岁时,也经历过类似的事。只不过,那时还在金陵老家。难道,真的是竹子不结实?不对啊,自己当时踩到的竹子并没有断,只是自己不小心,踩空了。竹子的韧性是最大的,且家里的竹桥上,选的都是上好的竹子,怎么会无缘无故断了两根?

只听史锃又问道:“哥儿身边,平日里都七八个人看着,今儿怎么只有你?”

那奶妈又道:“今儿巧了,她们都有别的事,被指使出去了,原说立刻就回来的,谁成想……”

史锃正要说话,史玄忽然走了进来,手里拎着几大包药。已有小丫头赶忙走了过来,接在手里,史玄向父亲施了礼,又嘱咐小丫头,这药如何煎,如何服用;又拿出一包艾绒,说这是王太医让给哥儿灸脐上的,用姜片扎眼,艾绒放在姜片上即刻。

史锃只得一边命几个人先出去,一边亲自准备,给史斝艾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