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六十五回 遇知音伯牙会子期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六十五回 遇知音伯牙会子期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院子正中,是一座古朴的木屋,正面三间,两旁各有一间厢房,几间屋子的房顶都苫着茅草。房屋的周遭,环绕着一圈修竹。透过门上的湘帘,隐约可以看到有一个人,坐在正堂,面前隐隐正是一张琴桌。

贾代偲忙施了一礼,道:“小可与家仆二人,游览风景,不觉迷了路径,撞到高士家中,打扰高士清修,还请高士恕罪。”

房内之人站起身,掀开帘子,走了出来,对贾代偲一拱手,笑道:“岂敢,岂敢,既是走了过来,也是缘分,若先生不嫌舍下简陋,可进房内一坐。”

贾代偲定睛一看,只见此人约二十五六岁年纪,带着蓝色头巾,穿着淡青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根宝蓝色丝绦,面如冠玉,目似朗星,越发显出他周身的一股儒雅之气。

贾代偲忙拱手谢了,命两个小厮在门外等候,随着这位先生,进入室内。

正室之中,果然摆着一张原木色的琴桌,琴桌之上,是一张古琴。正门与后门相对,此时都敞开着,故而房内虽显局促,光线倒也明亮。窗下摆着一张书桌,书桌上有一方砚台,一个紫竹笔架,悬着几支毛笔,另整整齐齐,叠放着数本书籍。前后两面墙上,挂着几幅画卷,尽是山水笔墨,笔端苍劲有力,着墨浓淡有序。

只听这位先生道:“尊驾气度不凡,眉宇英气俊朗,请教尊姓?”

贾代偲忙拱手道:“不敢!不敢!小可敝姓贾。敢问先生高姓?”

这先生道:“草野之人,无名无姓,若是先生高兴,就称鄙人竹泉便可。”

贾代偲忙道:“竹泉先生,适才在山中听得先生琴声,峨峨洋洋,不啻于伯牙、嵇中散。小可正是寻琴声而来,可否冒昧,请问先生师从何人,学得如此高超的琴技?”

这竹泉先生淡然一笑,道:“雕虫小技,有污先生之耳,有辱先师之名,不提也罢。”

贾代偲心内暗自思忖,原是自己这话问的莽撞了,他连自己的姓名尚且不肯说,又怎么会说自己的老师是谁?想毕,忙道:“小可原是带着家仆来游玩的,见舍下极为清幽,房后可还有什么去处?请先生指点一二。”

竹泉先生笑道:“请贾兄随我来。”

说着,站起身,掀起后门上的帘子,带着贾代偲走了出来。一出房门,贾代偲不由得在心内一阵惊呼——原来,这房后竟是一潭青碧的深泉,水面如绿绸一般平滑细腻。沿着房后的木廊向东走上数步,就是一处轩榭,这轩榭全部都是木质结构,正坐落在这清泉之上。宽阔的清泉对面,依然是环绕着一圈竹林,竹林的后面,乃是青翠浓密的树林,一瞬间,二人竟是置身于一片浓绿之中。

轩榭的边缘,有一排木质长椅,坐在这长椅之上,俯瞰脚下的青碧深泉,有一种凌然其上之感,飘然欲仙之意。

贾代偲笑道:“怪道先生尊号竹泉,原来宝地果然有竹有泉。如此清雅之地,小可还是头一次见到,着实羡慕的紧。”

竹泉先生一笑,道:“贾兄可在此处小坐,待我烹茶一杯,咱二人清谈一番,如何?”

贾代偲忙道谢了,就在这木椅上坐下。一阵轻柔的风,裹挟着一股清凉,从水面吹拂过来,贾代偲不由得深吸一口气,顿觉神清气爽。

很快,竹泉先生用一个竹制的茶盘,托着茶壶、茶杯,走了过来,递与贾代偲一杯。

贾代偲细看之下,发现这茶壶、茶杯,竟也都是用竹子制成,上面还细细地雕刻着一些花草图案。因啜了一口茶,这茶水,竟也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清香。

竹泉先生笑道:“舍下简陋,没有好茶待客,这乃是用鲜竹叶烹的竹叶茶,贾兄莫笑。”又道:“贾兄与家童在山中游玩半日,想那两位小哥也是渴极了的,不如叫他们来,一起喝上一杯,润润喉咙。”

贾代偲笑道:“还是竹泉兄想的周到。”说着,果然站起身,出来唤庄儿、星儿,一起来到房后的轩榭,命他二人在不远处坐了,各拿了一杯茶细品。

贾代偲因笑道:“竹泉兄的宝地,名为独歌槃,想竹泉兄,定是极其喜爱《诗经》的了。”

竹泉先生笑道:“孔夫子有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言语简洁,韵律美妙,内容广泛,情感真挚,弟确实爱之极深。”

贾代偲虽科举不成,却也是极爱《诗经》的,二人言来语去,越谈越投机,不觉红日已经西沉。

旁边的两个小厮,却早已等不得了。两人对视一下,星儿悄悄道:“天已经晚了,我们不赶紧劝爷回去,只怕要讨奶奶的打了。”

庄儿也悄声道:“那你就说去。”

星儿道:“爷平日里最喜欢你,倒是你说去吧。”

两人悄悄推搡了半日,早被贾代偲看到眼里,呵斥道:“你们两个,鬼鬼祟祟的做什么?”

庄儿忙站起来,赔笑道:“爷,太阳就要落山了,咱们还该早点回去,恐再晚了,就进不去城了。”

竹泉先生道:“竟不知贾兄还住在城里,只是这时候了,便是进城,只怕也赶不上了。不知贵府还有何人?是否方便留宿一晚?”

贾代偲也正爱这清幽之地,且与竹泉先生交谈甚欢,竟是平生未遇上如此相投之人,倒也有心住下,听竹泉先生主动留宿,忙笑道:“舍下只有贱内与小儿,不回去倒也不妨事,只恐打扰竹泉兄的清修。”

竹泉先生笑道:“这又何妨?舍下也只有我一个。只是山野之中,无甚好饭食,不过是些粗茶淡饭,恐怕要委屈贾兄了。”

贾代偲便转身吩咐道:“既是如此,星儿即刻回去,赶着进了城,告诉你奶奶,我明日再回去。”

星儿听了这话,未免心头不满——爷不回去,不知道奶奶又该怎么骂自己了——只是不敢说出来,只得答应了,骨嘟着嘴走了。

竹泉先生道:“请贾兄到这边来。”说着,站起身,引着贾代偲又沿着木廊向西走。贾代偲笑道:“竹泉兄,这里还藏着什么好景致?”

竹泉先生笑而不答。

来至木屋的西边廊下,竟泊着一只小小的木船。船身虽不甚大,倒也干净结实,舱内有有桨有橹,还有两张笨拙的木椅。抬眼望向前方,只见水域更为开阔,一弯青水穿越密林,竟不知尽头在哪里。

竹泉先生笑道:“贾兄可会驾船?”

贾代偲笑道:“小弟家里也不过有一个池塘,闲了无事,倒也撑过小舟,只是不曾在这等辽阔的水面行驶。”

庄儿忙道:“爷,小的会驾。”

贾代偲笑骂道:“你这夯货,什么时候又学会驾船了?”

庄儿笑道:“小的是在七八岁时,被老爷买到府中的。咱们原籍金陵,那里水域辽阔,小的从小儿就跟着父亲在水面打鱼,岂能不会?”

竹泉先生笑道:“便是不熟练,也无妨,这里水流极为稳当。只因天色渐晚,弟需到厨下为贾兄准备一点饮食,无法相陪,贾兄若是有兴致,不妨与这位小哥,驾着这舟,到前面看看。只不要走远,就是了。”

贾代偲自然更是乐意,忙道了谢,与庄儿上了船。竹泉先生一拱手,进房内去了。庄儿等贾代偲坐稳了,用桨轻轻一推岸头,小船悠悠荡荡,已是离了木屋,向前飘去。

贾代偲笑道:“你这狗才,竟真能驾舟,我竟不知。”

庄儿笑道:“小的虽然家贫,但幼年时与父亲在河中捕鱼捉虾,极是快活的。后来进了府中,虽是衣食无忧,却再也没有那份快活了。”说了这话,庄儿忽又意识到不妥,忙冲着贾代偲一伸舌头,笑道:“小的说错话了,爷别见怪。”

贾代偲此时因为心下惬意,也根本没将庄儿的话放在心上,反而随口问道:“那你为何又进了府中?”

庄儿脸上略过一丝悲凉,忙又遮掩了,笑道:“只因小的母亲病重,没钱买药吃,另还有两个弟妹,饿得直哭,为了讨个生计,父亲只得将我卖了。好在遇上爷这样宽厚的主子,从不曾骂小的一句,打小的一下,吃穿又都是好的,小的再没什么不满足的了。”

贾代偲叹道:“你跟了我十来年,我竟不知道你家中有这样的事,若是早知道了,也可资助你家里一下。想来我是从小衣食无忧的惯了,从不曾想过,这世上原来还有另一样生活。”

庄儿见主子不怪,也不由得叹道:“能服侍爷,是小的想都想不来的福气,只是有时倒也会想起家中的父母,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原先在金陵的时候,还能偷个空回去看看,咱们家进京也已七八年了——”说道这里,竟有些说不下去了。

贾代偲忙道:“原是我不知道你的事,若是知道,前两年回金陵去,正该带你回去。只因见你机灵,那时你年龄也还小,在家里服侍方便些,就没带你回去。不用忙,等回头有了机会,我一定带你回趟金陵,看看你的父母,如何?”

庄儿用手沾了沾眼睛,笑道:“爷能这样想,就是天大的恩了。”

红彤彤的夕阳,陡然跃进了地平面之下。天边的暮色,顿时浓浓地围了上来。不远处的水面上,有几只灰色的大鸟,嘎嘎地叫着,飞进了密林。

贾代偲伸手拽了一把低垂到水面的枝条,激起一层浅浅的水纹,因笑道:“咱们不如回去吧,若是迷了路,今儿晚上就要在这河里过夜了。”

庄儿忙答应一声,又摇了桨,寻原路返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