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七十九回 论嫡庶点醒梦中人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七十九回 论嫡庶点醒梦中人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话说自贾代偲往金陵去了之后,宁国府与荣国府中,各安其事,倒也风平浪静。

史彦每日细心管理家事,分配奴仆职责,督促媳妇和丫头们,每天送了贾孜到东府中去读书。

这一日,史彦在花园里看着婆子们整理春季的花草回来,走到院内,只听见贾孜在东厢房内哭泣,便道:“母亲,我再也不到东府中去了,那两个妹妹都说我是庶出的,不如她们身份尊贵,还说以后不和我玩了。”

接着就是瑶琴又是心疼,又是委屈的声音,在安慰贾孜:“不去就不去,孜儿不哭,只是这事儿还得你那位母亲同意,等娘和她说去。”

史彦便走了过去,早有小丫头打起帘子,又有小丫头在内笑道:“大奶奶来了。”

瑶琴忙站了起来,拉着贾孜走来,口内道:“给姐姐请安。”

贾孜也忙道:“给母亲请安。”

史彦拉了贾孜的手,在炕上坐下,笑道:“孜儿,你刚才和你母亲说些什么?”

贾孜委屈地道:“东府中的两个妹妹,都说女儿是庶出的,女儿再也不想到东府中去了。”

史彦笑道:“你们姐妹从小儿就在一处玩,都是极熟悉的,为何今日她们会忽然说起这个话了?”

贾孜嘟着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史彦笑道:“孜儿上学回来,想是该饿了,妹妹你命人给孜儿准备一些吃的,等我明儿到东府中,却问问大嫂子。”

瑶琴忙道:“姐姐不必去问了,想是小孩子家,不懂什么乱说的。姐姐若是去问,只恐化大奶奶更是轻看了我们母女。也难免抱怨姐姐护犊子,也影响姐姐和那边大奶奶的和气。”

史彦道:“这话不是这么说,虽说人有嫡庶之分,但也不该教导小孩子从小就这样想,都是姐妹,原该亲密些才好。”

瑶琴原也巴不得有人替女儿出头,如今又听史彦这样讲,便忙笑道:“倒是姐姐真心疼孜儿,孜儿有这样的母亲,也是她的福气。”

史彦道:“既是孜儿不愿意去上学,明儿就停一天,等我过去了,后儿再去上学。”说完,又教导贾孜几句,起身回房。

回到房内,史彦便在心内猜度,究竟会是谁将这个想法,教导给了东府中的贾敦和贾畋?奴仆们是不敢的,大嫂子是个性子软弱,不爱惹事的,也不太可能;二嫂子知书达理,也不大可能会教导女儿这些话;只有大太太方夫人,因当年宁国公贾演宠爱侍妾,没少受气,故而对庶出的子女多有偏见。

想毕,便命云梦,将前几天父亲史锃派人送来的鱼翅,拿了两盒子,预备着明儿到东府中去。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上午吃了饭,史彦便带了云梦和几个丫头,命她们拿了鱼翅,坐了车,来到宁国府中。先拜见了方夫人,笑道:“大太太,昨儿我父亲命人给我送了几盒子鱼翅,虽不是什么稀罕物,倒也能滋补人,听说可以益气、清神、补气血,我赶着孝敬了我们太太两盒子,又拿了两盒子孝敬你老人家。”

说着,便从云梦手里接过盒子,打开来与方夫人看。

方夫人一看这鱼翅如扇如梳,正是难得的上品,忙笑道:“你看看这彦姐儿,既是你父亲给你的,你留着自己吃也就是了,何必又拿过来。”

史彦笑道:“自打我进了贾家的门,多蒙大太太教导我,如今我又没了母亲,大太太就和我半个母亲也差不多,略表孝心一下我的孝心,岂不是应该的?大太太什么好的没见过?只要不嫌弃这鱼翅粗糙就好。”

方夫人道:“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客气了。”命丫头们收了,又和史彦说话。

因道:“我刚听得房后有人在说,孜姐儿今儿没过来念书?正要让人去问问,可巧你就来了。”

史彦忙笑道:“孜儿这孩子不懂事,昨儿回去哭鼻子,说和两个妹妹拌了嘴,我想小孩子家,哪有不拌嘴的?今儿拌了嘴,明儿就好的蜜里调油。打小儿谁没和姊妹们闹过?这也是小事,谁知这孩子今儿竟闹着不来念书了,我哪里耐烦管她?等晚上她父亲回去,少不得教训她一番。”

方夫人忙道:“哟,想不到这孩子气性这么大。昨儿我听得敦儿说,她只说了一句孜儿是庶出,孜儿就哭起来了。这都是我的不是,前儿敦儿忽然问我,为什么孜姐姐有两个母亲,我一时嘴快,就告诉了她缘故,不想这孩子就去和孜儿胡说。”

史彦忙笑道:“就为这点子事儿啊?敦儿原也没有说错。都是这孜儿脾气太坏。我倒是懒得管这些事,左右不过是一个女孩子,长大了少不得打发出门,只不过有句俗话,叫‘高门嫁女’,这么这样人家,将来给女孩儿挑女婿,也说不得定要高门大户,若是女婿将来有出息,多少也能给娘家争点光,故而也不去惹她。只要大礼上不差,也就过去了。”

方夫人道:“倒是你明白,想的长远,女孩儿家只要嫁的好,哪里还论什么嫡的庶的?你明儿只管让孜儿来,我让敦儿给她赔不是。”

史彦忙道:“赔什么不是?又不是什么大事。小孩子家家的,说不定这会子已经忘了呢。”

方夫人道:“原该的,怎么说,孜儿也是姐姐,你放心,这事儿我来调理,本来就是我一句话惹出来的,哪儿不管了?”

正说着,只见唐氏走来,史彦忙起身见礼。

唐氏笑道:“我在房里,听说妹妹来了,就赶紧来说话,妹妹这两日好?”

史彦忙笑道:“不敢劳烦嫂子动问,也不过是家里那些事。大嫂子如今是不用愁的了,儿子博学多才,将来的媳妇儿又出身王府,大嫂子将来有享不完的福了。”

唐氏忙道:“你一见到我就打趣,这可有什么呢?你那两个儿子,也是个个都出色的,你难道还有什么愁的不成?”

史彦道:“说起儿子,我哪里比得了嫂子?你看那赦儿,也不过比敬哥儿小三四岁,竟还是个再糊涂不过的人,听说在学堂里,常常把那位代儒兄弟气的头疼,到如今,连《论语》还背不下来,就更不要说《孟子》了。要想达到敬哥儿的样子,我看是不可能的了。”

唐氏道:“妹妹也不必多虑,小孩子家,再大一些儿,就可以好了。”

方夫人对唐氏道:“你命厨房去准备多几样菜,留你妹妹在这儿吃了饭再走。”

史彦忙笑道:“大太太赐饭,我原该领了才对。只是还要过去服侍那边太太吃饭,不敢久留。”

方夫人道:“眼见的你只听你婆婆的话,就不听我的了?来人——”一个小丫头忙答应了。

方夫人又道:“派人去到西府中告诉二太太,就说我把她媳妇儿留下来吃饭了,她若是嫌没人伺候,就也到这里来,等我伺候她吃饭。”

史彦忙笑道:“大太太爱拿我婆婆开心,我婆婆哪里承受得起?”

丫头笑着去了。

不一时,陈夫人竟然果带了娄氏走来,边走边笑道:“来就来,谁还怕谁不成?”

方夫人再想不到,陈夫人竟真来了,忙笑道:“既来了,等我伺候你吃饭就是。”

几个媳妇儿都笑了,又各自忙着安排案几,将饭菜都拿了来,大家一起吃。贾敦和贾畋也下了学,走进来给两位祖母请安。等方夫人和陈夫人都落了座,贾敦和贾畋也坐了下来。

只有三个媳妇依然站着,方夫人笑道:“你们也都坐下,今儿竟是想不到的一场宴席,倒不用客气的。等有了外头的人,咱们再立规矩。”

唐氏、史彦和娄氏三人,方坐了下来,一时又忙着站起来,给两位太太布菜,盛汤。方夫人和陈夫人也知道这竟是改不得的,也只得由她们服侍,等方夫人和陈夫人都吃了饭,唐氏等三人,才踏踏实实地坐下来吃饭。

只刚吃了几口,忽见陈夫人房里的一个媳妇慌慌张张地走了进来,进门也顾不上请安,只叫道:“太太,两位奶奶,老爷不好了!”

慌得众人都站了起来,方夫人忙道:“究竟怎么了,你倒是说清楚。”

那媳妇儿慌忙跪下,道:“两位太太,老爷刚才晕倒了。竟是为了二爷的事,请太太和奶奶们快过去!”

娄氏忙道:“你且说清楚,怎么又为了二爷的事?二爷又怎么了?”

史彦忙道:“她看来是慌乱极了的,竟不必等她说了,我们倒赶紧过去才是。”

说着,忙拿起陈夫人的斗篷,给她披在身上,手指触及到陈夫人时,已感觉到陈夫人的身体在轻微发抖,忙劝慰道:“太太也不要太急,咱们且过去,看看什么事儿,再说。”遂搀了陈夫人,一行人来到门口坐车。

方夫人忙吩咐唐氏:“你也跟过去看看,究竟有什么事,赶紧打发人给我来送个信。”

唐氏忙答应了,也来不及命人套自己的车,就坐了史彦的车子,一起往荣国府中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