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前尘影事 > 第九十二回 积劳成疾林泰回乡

红楼之前尘影事 第九十二回 积劳成疾林泰回乡

作者:梁嬷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01:38 来源:笔趣阁

苏州。

已是初春时分。湛蓝的天际,洁白柔软的云朵在悠悠飘荡;柔和的微风,轻轻拂过树枝上萌发的新芽;欢快的鸟雀,在枝头啾啾鸣叫;嫩绿的青草叶子上,还挂着几朵晶莹剔透的露珠;远处的湖面上,涟漪缓缓荡漾,波纹乍皱如篆。

甄朋在苏州织造署中忙完了公事,带着两个贴身小厮缓步走出大门。门外等候着的家人刘大忙迎了上来,赔笑道:“老爷,我们是回府还是到别的地方去?”

甄朋抬头看了看白云悠悠,听了听鸟鸣啾啾,心内十分惬意,便道:“今儿难得的风和日丽,不如咱们到郊外走一走。”

刘大忙答应了,那两个小厮忙随了刘大,去将马都牵了过来。

甄朋便上了马,带了这几个家人,迤逦往城外而去。一路上见了些红杏飘香,绿波苍茫,柳含烟翠,莺啼碧树,心内更加畅快,遂笑道:“好个春景!若能与三五知己,在这郊外饮酒作诗,赏花泛舟,倒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话音刚落,只见不远处的官道,泛起一股薄薄的烟尘,随后就是隆隆的车马之声。

甄朋忙带了家人,避在路边。不一时,就有一些装饰甚为精致的车帐、健壮肥硕的马匹,从身边驰过。

甄朋便道:“看着架势,倒像是哪个甚有来头的官宦之家,只是咱们在这苏州城内也两三年了,略有些名气的官宦之家,也都认识,这一家倒是陌生。”

刘大忙笑道:“老爷,这有什么,等小的去打听一番。”说着,便纵马追了车帐而去。

不一时,只见刘大又跑了回来,笑道:“回老爷,这是安定侯、原河南巡抚林老爷,官讳一个泰字的。原籍就是这苏州的。听说是林老爷在任上生了病,一心要回家乡来,遂告了假,回苏州来养病。等将来病愈,再另行上任的。”

甄朋听了,忙笑道:“是了!这林老爷我又何尝不知?当年进京面圣,也曾见过一面的。林家是三世袭爵,这林老爷已是第三世了,只因林老爷治下有方,造福一方百姓,圣上又额外恩准,林家再多承袭一代爵位的。当日,我也是极其敬慕这林老爷高雅,只是不太熟悉,不好相与的。如今他既回了乡,说不得要找个机会,去拜访一番。”

说着,便也无心再观赏风光,遂带了家人,一起返回城去。

及至进了府,便和甄夫人说明此事。

甄夫人笑道:“这有什么?你就写个帖子去拜访,他还能不见?既是他身体不大好,家里有的是人参,等我挑几支上好的,你拿了去,就是了。”

甄朋拿起案几上的茶杯,抿了一口,笑道:“这有什么好着急的?人家今儿刚回来,难免要将房子洒扫安置一下,等明儿有了时间,会几个同僚,一起去也罢了。”

甄夫人道:“我不管你,随你怎么样。如今只将人参给你准备好就是了。等你们熟了,我也和他们家的内眷走动一下,也多几个说话的伴儿。”说着,便叫了丫头灵琐过来,命她拣几支上好的人参,用锦盒装好,送到老爷的书房中去。

灵琐忙答应了,又笑道:“明儿忠义王妃请了太太去听戏的,太太穿哪一套衣服好?”

甄夫人道:“随便哪一套罢了,又来问我。”

灵琐吐了吐舌头,自去预备不提。

第二天,甄朋照例一大早来到织造公署,忙完了公事,便会同了苏州府的几位身份地位相差不大的官员,一同来林家拜访。

这林家,坐落于竹园路的南端,占地约有十几亩大,青砖粉墙,黑漆大门,院墙内隐隐露出修竹茂林,颇有一番雅致之相。

众官员的手下,赶在前面拿了各人主子的名帖递了进去。等众人在林府前下马的时候,早有一位身穿竹青色长衫,二十三四岁左右,清新俊逸、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站在门口迎接。

青年男子见到众位官员,忙深打一躬,笑道:“家父身染微疴,不能亲来恭迎诸位叔伯,特命我请诸位进去,还请各位叔伯见谅。”

众人也忙笑道:“岂敢岂敢?还请世兄前面带路。”

这青年男子遂引了众人,穿廊越宇,来到一个书斋之中。书斋旁边遍种湘妃竹、水竹、凤尾竹、通节竹,一片幽绿和静谧之气。

听得院内众人到来,林泰忙命小厮搀了自己,颤巍巍走出书斋,对众人笑道:“诸位长官降临,老朽因体弱多病,有失迎迓,恕罪!恕罪!”

甄朋原是与林泰相会过的,如今见他果然不像当年那般神采奕奕,竟是瘦骨嶙嶙,形销骨立,忙笑道:“数年不见,林兄清减了许多。不妨事,咱们这江南之地,最是温暖养人,料过不得许久,林兄定当如当年一样,精神矍铄,重焕生机。”

众人都客套一番,遂走进书房说话。小厮们拿上茶来。

甄朋便一一向林泰介绍,这诸位官员都是何职何任、何姓何名。

林泰亦笑指这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道:“犬子林文,不成体统,让诸位长官见笑。”

甄朋因笑道:“不知林兄究竟是何病疾?这苏州城内的名医,我们是尽知的。可以为林兄推荐一二。”

林泰忙笑道:“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有些虚弱,做事无力,终日只是昏昏欲睡,难免总是耽误公事,故而告了假,回来调养一两年。”

林文忙道:“家父在河南任上,每年的汛期日夜守在那堤坝之上,过了汛期,又忙着处理各种公事,竟日夜不得闲暇,故而着实亏虚了些。”

林泰皱眉道:“当着众位长官的面,谁要你来多嘴?还不与我出去!”说着,便咳嗽不止。

林文忙赔笑道:“老爷别动怒,儿子这就出去。”说着,便忙走了出来。

甄朋忙劝道:“贵公子也是担心林兄之症,何必又指责于他?既是林兄如今体弱,在下倒是知道一味药,叫做‘人参养荣丸’,最是滋补,能调养心血气虚,林兄何不配了来吃上一段时间?此次在下来时,亦特意带了几支人参,或勉强可以用的。”

说着,便从自己的随身小厮手中,拿过锦盒,递了过来。

林泰忙笑道:“甄兄厚意,在下竟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甄朋便将人参放在案几上,笑道:“咱们同殿为臣,何必客气?我知道有一个余太医,他家先父原是太医院出身,最会配置这人参养荣丸,回头林兄可请了他来,配制一料。”

众人也都拿出各自的礼物,呈送林泰。

林泰忙一一谢了,又命家人在花厅内摆酒菜,款待众人长官。

话说林文因来到后宅之中,见房内还堆着许多没有整理的箱笼之类,妻子杨氏带着丫头,正在箱笼内翻寻什么,遂道:“你这里简直是蛐蟮跳舞——乱七八糟,也不收拾,还乱翻什么?”

杨氏忙笑道:“这不是正在整理呢?”又问道:“听说外面来了客人,都是何人?”

林文便将来的人都说了一遍,又道:“老爷的这个病,明明就是累出来的,还偏偏不让说。咱们虽是苏州人,但都随老爷在外任多年,对这苏州,竟也不大熟悉了。也不知道哪里有个好太医,怎么不让人心焦?”

杨氏忙劝慰丈夫道:“今儿来的这几位大人,都是在苏州为官多年的,或许能推荐一两位好大夫,也说不准。你何必又过于担心?”

夫妻二人正说这话,忽见门外跑来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给林文与杨氏施礼道:“给父亲请安,给母亲请安。”

一见到儿子,林文的心内甚是欢喜,又怕纵容坏了儿子,便板着脸道:“如海,你又在哪里淘气?弄得这一身的土。”

这林如海忙低头一看,果见衣襟的下摆有一块土痕,遂笑道:“回父亲,刚才花匠在后园种花草,儿子看着好玩,就也种了一棵,花匠哥哥说我种的好呢。”

林文便道:“你一个大家公子,不好好读书,去种什么花草!还不赶紧去洗洗手,换件衣服。”

杨氏忙笑道:“孩子也不过才五岁,正是贪玩的年龄,哪里就谈到读书上?”又忙对儿子笑道:“你还不快去换件衣服。”林如海忙又跑了。

林文道:“咱们家比不得别人,原是最为子嗣单薄的,如今咱们夫妻,也只有这一个孩子,自然要严格管教,才能光宗耀祖。家里虽有个爵位,但到了如海这一代,就没了。他若是不好好读书,将来难道做一介白衣?你刚说如海五岁了,倒提醒了我,也该给他开蒙了,明儿我就与老爷商议,给他请个先生来家。”

杨氏忙道:“罢!罢!罢!儿子是你们林家的,随便你怎么管教。咱们昨儿刚回来,这箱子什么的都还没收拾,乱七八糟的,我原是来翻寻几件衣料,明儿给太太裁几件衣服的,又和你说了这半天话,太太该等着急了,我且去了。”

说着,命丫头拿了衣料,往婆婆房中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