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一百二十四章:老狐狸和小狐狸

朱棣沉默着,朱瞻基低头若有所思,苏泽也没再开口,其他那些侍奉的人自然也不敢开口说话,唯有朱高煦仍在护栏边大呼小叫,大声怒骂镇国队废物。

苏泽单手撑着下巴,眼神飘忽不定,思绪有些飘远了,他刚刚那番话也只是有感而发罢了,朱棣对百姓的那种漠视,或者说无视让他觉得有些不忿。

不是说朱棣不管百姓生死,而是压根不在乎百姓的情绪如何,可能是他的身份使然,也可能是儒学的教育使然,朱棣终究还是被时代局限住了。

朱棣刚刚开口便是玩物丧志,会耽误工人上工,会耽误军士操练,也许他的本意是要让工人和军士不要懈怠工作和操练,可苏泽就是有些不舒服,因此他反驳了朱棣。

因为他发现朱棣也好,朱瞻基也好,朱高煦也好,甚至那些“人上人”们也好,都认为农民就该给他们好好种地,军士就该好好训练负责保护他们,似乎百姓们生来的职责就是如此。

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应该的,甚至那些百姓们也认为这是应该的,可苏泽觉得这样不对。

得民心者得天下,区区七字而已,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何其难也,古往今来又有几个帝王做到了?

何以得民心?

战乱时平定战乱庇护万民,和平时让万民安居乐业,自然可得民心。

何以使万民安居乐业?

思民所想,解民之忧,则安居乐业!

何以使国强?

民富则国强!

大道理苏泽不懂,他也只是跟着先辈们摸索出来的路摸着石头过河罢了,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

你为百姓遮风挡雨,百姓自然会把你高高举起。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就算是再傻的人心里也有一杆秤,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

妄图把百姓洗脑成无知愚民沦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是不可取的,他们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压抑的越久,反弹的力度越大。

这一点苏泽有切实感受,他初到清风县的时候身边连个书童护卫都没有,丁航那些家丁侍卫都是后面的事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清风县那些泥腿子更是刁民中的刁民,那些泥腿子穷了八辈子了,习惯抱团了,苏泽去给他们讲仁义礼智信,讲家国大义,他们当苏泽是在放屁!

可当苏泽带着他们一起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之后,他们就诚心诚意的拥戴苏泽了,甚至到了只知县令,不知皇帝的程度。

皇帝是谁,能让咱们这些泥腿子吃饱饭吗,能让咱们住上砖瓦房吗,能让咱们的孩子受到教育吗?

既然不能,那你这个皇帝不行,没有咱们县令厉害,底层人民的想法就是如此简单,你能带咱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咱们就跟着你混了!

苏泽在清风县的几年里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不是一来就享福的,一开始别说让那些泥腿子拥戴他了,那些泥腿子都敢去把县衙的门给拆了拿回家当柴火。

其他县令会怎么做呢,会派人把那些刁民给拿下,抓起来重重的责罚!

苏泽则不行,当时清风县的县衙里只有几个老弱病残,还特么全是清风县本地人,你说那些官差是帮自家人还是帮他这个外来户?

你让苏泽镇压下去,保不齐苏泽的脑袋第二天就挂在城门口了,你知道是谁做的?

没办法,山沟沟里面,苏泽又无权无势,手底下连个书童都没有的破落县令能如何,只能苦口婆心的让人把门还回来,再想法子去给他们找柴火。

苏泽就这样一步一步的从清风县人眼里的书呆子,成为了如今的苏少爷,在清风县人的心中,他们只会有一个县令,那就是苏泽。

不是苏泽自负,就算他现在回清风县振臂一呼,咱们反了老朱家吧,不说全部,起码会有八成的人跟着造反,这就是民心。

其实那些人啥都不懂,他们就是一群“人上人”们口中的愚民,泥腿子,可他们知道跟着苏泽有肉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跟着皇帝有屁用,还不是吃不饱饭?

既然苏泽说要反,那就反了他娘的!

想想觉得可笑,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可笑,他们跟着老朱家饭都吃不饱,跟着苏泽却越过越好,是肉眼可见的变好了,傻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精明。

不说这些,就说他苏泽本人,以前觉得生活太苦了,工作太累了,这日子过的也太糟心了,可他也从未想过反了他娘的。

为何?

因为觉得生活太苦了就找找乐子,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和不满,再苦再累总是能过下去的,也许生活很糟糕,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可也没到反的那个地步。

谁生来就愿意做草寇?

苏泽为何会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因为他本就是平头老百姓嘛,一心只想着关起门来过日子的那种,他又不是什么救苦救难的圣人,从始至终他就是个小人物。

只是被一些东西,被一些人给影响了,一步一步被架上去了。

一开始他只想着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让清风县的人跟着他过好一点,如今又多了西山的这一万多流民,未来还可能更多。

可他终究是一个人,难免力有未逮,因此他需要让更多人认同他的想法,获得支持。

眼前的朱棣,朱瞻基,朱高煦都是他可以影响的对象,因为他们站在了大明权力的顶端,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和支持,很多事办起来就简单多了。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步一步推动着大明迈入新时代!

他用实际行动在告诉朱棣等人,你看,我有办法让大明变得更好,你们得支持我才行,那些士绅都是敌人,都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吸血鬼,我才是你们的战友,我们应该并肩作战!

就如他当年站在破烂的清风县县衙门口,对着那些面黄肌瘦的清风县人说:

“你们跟着老子混,老子能让你们生活的更好,能让你们吃饱饭,能让你们穿的暖,能让你们娶上媳妇,能让你们的娃娃都去上学,但你们要听老子的!”

其实现在也是一样的,他在告诉朱棣,我能让大明越来越强盛,能让大明子民过的越来越好,你要支持我,要听我的!

之前他获得了一些支持,可是还不够,他需要更多的支持,他需要借更多的力!

若是老朱家能带着大明走的更远,让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他心甘情愿给老朱家卖命,不是说他非要给老朱家卖命,而是不想内战罢了。

比起造老朱家的反,导致大明陷入内乱之中,民不聊生,他更愿意带着大明人去征伐海外,何必同胞之间自相残杀呢,徒耗国力罢了,难不成要让外族捡便宜?

肉烂在锅里总比让外人占便宜好,何必为了所谓的权势让大明百姓陷入战乱之中呢。

苏泽更希望和皇室求同存异,共同带着大明迈入新时代,带着大明百姓走向另一条与历史截然相反的路。

当然,若是皇室挡了他的路那就另说了,苏泽也有自己的盘算和想法。

“哈哈哈,本王就说镇国队必胜,苏泽你看,这不就进球了!”朱高煦得瑟叉腰,仰天大笑,十分得意。

在苏泽三人还在思考大明未来的路该如何走的时候,只有朱高煦还在关注球场上正在进行的比赛。

下半场刚一开始,柳溥不负众望,在队员们的协助下成功突破了矿工队的防线,成功进球。

“啪!”

朱棣将手中的茶杯一下子扔了出去,砸在了汉王的脚边,有些恼火。

“滚出去!”

就朱高煦这种憨货,他敢将皇位交给他吗?

朱瞻基虽然可能尚不明白苏泽话里的玄机,可好歹也在认真听着,认真思考,只有汉王还在心无旁骛地关心比赛。

朱高煦撇了撇嘴,闷不吭声的走到另一边舔伤口去了,心中腹诽,老头子年纪大了脾气也越发差了,动不动就对他非打即骂,偏偏他还不敢还嘴。

苏泽嘴角抽搐,汉王.......算了吧,望之不似人君大概说的就是汉王了。

汉王一辈子也就是个做打手的命了,他竟然之前还妄想影响汉王,简直错的离谱。

朱棣等朱高煦不再碍眼之后才消了火,看了看苏泽,又看了看朱瞻基,叹息一口说道:“也许你是对的,朕老了,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日后有事多和瞻基商量商量吧。”

“朕能做的就是帮你们遮风挡雨,护你们一程了。”

“皇爷爷.......”朱瞻基欲言又止。

朱棣不欲多说,摆手阻止了朱瞻基的开口,澹澹道,“看比赛吧。”

他之前还是有些疑虑的,虽然对苏泽多有偏袒,可也只是偏袒罢了,并未有实质性的支持和表态,他更多的是在旁观苏泽的所作所为。

这些日子下来他隐约摸到了苏泽行事的章法了,也有些明悟为何在清风县,那些百姓只知县令不知皇帝了。

并不是苏泽在给他们洗脑,而是那些百姓知道跟着苏泽走能过上好日子,因此他们才会如此拥戴苏泽。

苏泽进京之后做的几次大事都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在解决问题,他将从那些士绅,豪商手里坑蒙拐骗来的银子重新分配到了百姓的手中,并未拿来自己贪图享乐。

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是的,在朱棣眼中那些士绅,豪商也是民,西山这里的矿工们也是民,都是他大明的子民。

苏泽只是将一部分民的银子分配到了另一部分需要银子的民手中。

可那些士绅豪商有银子,他们的银子都在床底下吃土,以前喊他们捐款一个个扣扣嗖嗖的,可如今苏泽以利诱之,拿出了股票这个新奇的东西,就让那些口口声声说没银子的狗东西心甘情愿的将银子送给苏泽了。

苏泽再将这部分银子用其他方式分配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可以说如今西山这里的百姓,工人都是靠着苏泽在吃饭,清风县也是同理,苏泽如何能不得民心?

损失了这部分人的利益朱棣并未觉得不妥,损失了就损失了,又不至于吃不上饭,穿不上衣,反而让另一部分人吃饱穿暖了,又有何不可呢?

他不是没想过这样做,只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罢了,因此苏泽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一直在旁观,他看的不是苏泽赚了多少银子,而是苏泽要用这些银子来做什么。

如今他知道苏泽拿银子是来做什么的了,他觉得也许可以给苏泽更多的支持,让苏泽放心大胆的去做,他也想看看苏泽能做到什么程度。

至于那些士绅,豪商的不满引起的反弹他在乎吗?

还是那句话,只要他还活着,这大明还是他的大明,就翻不了天,就算有人不满又如何,还能翻天不成?

只要苏泽不闹的太大,引起大明全国动荡,他就有那个自信镇压下去。

不得不说,苏泽还是给了他许多启发的,拉一批打一批,将底层的百姓团结起来,用民心去对抗那些士绅,豪商。

强行镇压,硬来是不行的,还得软刀子割肉,割韭菜要一茬一茬的割,对付那些人,得以利诱之,让他们心甘情愿入套。

苏泽一直以来不就是这么做的吗,无论是做生意也好,还是其他,他都是如此的。

抛出了鱼饵,就等那些鱼咬钩就行了,不咬钩也没任何损失。

做生意就不说了,这些年苏泽赚了不少银子,跟着他做生意的人也赚了不少银子,就连他自己不是也跟着苏泽卖酒发了笔小财吗。

再说股票和彩票,都是苏泽抛出的鱼饵,就等着那些傻子上钩,明知道可能会被苏泽坑,还是舍不得苏泽抛出来的鱼饵,一个个的心甘情愿地入套了。

“谢陛下!”

就在朱棣想着他是不是也可以学一下苏泽的法子的时候,苏泽轻声道。

朱棣澹澹道:“不用谢,只要你小子别作死就行。”

说是这么说,其实还是苏泽自己知道分寸,并未居功自傲,而是一心一意的在替朱瞻基着想,为朱瞻基铺路。

要不然朱棣还真不一定这么轻易的松口,归根结底还是老人想为孙子铺路罢了,至少现在看来,孙子之前想要试试是对的,苏泽还真给他制造了不少的惊喜。

如今国库有银子了,不再和以前一样捉襟见肘了,不用再担心没银子打仗了,无烟煤出世之后更是解决了京城及周边百姓的供暖问题,以前京城周边的那些流民也有了生计,不仅有了生计,日子也是肉眼可见的变好了,这对于他来说都是惊喜。

这也是为何苏泽要鼓动朝臣针对倭国的时候他乐见其成的原因,虽然他不知道苏泽要做什么,但苏泽一定没安好心就是了,反正苏泽又不会坑大明,坑的是倭国,他管那么多做什么,等着到时候分好处就是了。

苏泽想把皇室绑上战车,他也想把苏泽绑上皇室的战车,为此甚至不惜赐婚来达到这个目的。

只要苏泽不想着造反,一心一意为辅左朱家皇室,大明天下分苏泽一份又如何,让苏泽与朱家共享天下又如何?

若是苏泽日后立下大功,封他一个世袭罔替的异姓王也无不可,反正苏泽的儿子身体里流淌着朱家一半的血,又不是外人。

“镇国队体力不支了,矿工队要反击了!”

“陛下慧眼如炬,看来陛下又要赚银子了,恭喜陛下!”

“呵呵,朕又没赚你的银子,你小子不过是康他人之慨罢了。”

“反正陛下赚银子了,是件好事不是吗?”

一大一小两个狐狸相视一笑,彼此都十分满意,好一幅君臣相得,其乐融融的场景!

朱瞻基一头雾水,只觉得两人说话都是云里雾里的,让人听着迷湖。

“皇爷爷,你们在说什么?”朱瞻基一脸疑惑的问道。

朱棣没做过多解释,澹澹笑道:“我们在说比赛,这场比赛多半是平局了,你爷爷我花了五百两买了个比分,能赢四千两白银。”

比分1:1的赔率是一赔七,就这么会儿朱棣就赚了四千两,朱棣从未觉得银子来的这么简单。

苏泽也笑道:“是了是了,陛下慧眼如炬,发了笔小财,倒是一个好兆头,新年新气象,大明未来必定会越来越强盛!”

朱瞻基挠了挠头愈发疑惑道:“爷爷,苏兄,你们看错了,镇国队如今领先呢,你们怎么知道最后是平局,难不成还能未卜先知?”

朱棣和苏泽同时笑出声来,朱棣是在笑孙子太傻,看不透里面的玄机,不知道他和苏泽在说什么。

苏泽是在笑,狗屁的未卜先知,不过是朱棣唯心主义笃定他苏泽不会吃亏,再加上两边局势的分析,轻而易举的猜到这场多半又是个平局。

那么多人去买镇国队赢,苏泽还敢开出一赔二的赔率,自然有他的底气在。

朱棣也和某些人一样,都认定了苏泽不是啥好人,不是那种愿意吃亏的老实人,都是走的唯心主义。

别管那么多,多想想苏泽会怎么想就行了,和他想要你选的反着来就对了,他越是想要你选什么,说明那里面必定有坑。

对此苏泽表示呵呵一笑,他的手段还多着呢,都喜欢唯心是吧,等着瞧吧,大的还在后面呢!

朱高煦又冒出来了,不忿的说道:“爹,你和苏泽都看走眼了,除非假赛,不然镇国队必胜的,矿工队都组织不起进攻了!”

朱棣冷笑一声说道:“既然你汉王爷那么喜欢赌,不如咱们爷俩再赌一次,就赌你会不会挨打,若是镇国队赢了,你就不用挨打,若是平局,朕就揍你一顿如何?”

朱高煦一下子不吭声了,合着他赌输了要挨打,赌赢了也没啥好处,没好处傻子才会赌,老头子是不是以为他傻?

“赌也不是不行,但苏泽不能操控比赛,不然不公平!”

朱高煦沉吟半响,还是有些不服气,决定接了赌注,没好处他也要赌,他就是不服气,不肯和朱棣服输。

只要苏泽不操控比赛,他都不知道矿工队怎么进球。

因此朱高煦死死的盯着苏泽,眼神警告苏泽。

苏泽呵呵一笑,“汉王别看我,我可是一直在上面,从未下去过。”

苏泽觉得汉王有时候还是挺可爱的,还真敢赌啊,天地良心,这场比赛他真没操控,只是镇国队太过依赖柳溥了,踢的一点都不团队,等到柳溥体力不支后,就该矿工队发起反击了。

果不其然,在临近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柳溥已经跑不动了,镇国队又一直想着进攻,后防空虚,而矿工队抓住机会,成功突破防线将比分扳平。

朱棣哈哈大笑,苏泽笑而不语,朱高煦张大了嘴巴只觉得难以置信。

憋了半响,朱高煦仍然嘴硬道:“比赛还没结束,还有机会!”

苏泽摇头,汉王还真是傻的可爱,今天这顿打是跑不掉咯。

比赛继续,矿工队在取得进球之后就开始严防死守,绝不给一丝机会,成功将比赛拖入了加时赛。

随着主裁判吹响哨声,全场比赛结束,休息片刻进行加时赛,场中传来山呼海啸的欢呼和呐喊。

朱高煦表情僵硬,目光呆滞,颓然地坐在椅子上,有些不甘地挠头。

不应该啊,怎么会平呢?

苏泽不是分析的镇国队要比矿工队厉害吗,为什么会平啊?

朱高煦抓耳挠腮,想破头都想不明白为何会是这样的结果。

他陡然看向苏泽,有些狐疑,他是不是踩到苏泽挖的坑里面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