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一百二十六章:欢迎来到礼仪之邦!

车队修整了一番之后继续启程,足利义藩也只能暂时压下心中那些不安,强装镇定的的坐在马车中,脑海中思绪万千。

他总觉得这次来大明京城会不太顺利,从那些来接他们的大明差役的表现便可看出一二。

按照常理来说,即使倭国已经好几年没有和大明建交了,自从他兄长足利义持执政之后,倭国和大明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好了,甚至隐隐有些敌对,可也还没到两国彻底宣战的地步,这些大明人不该如此敌视他们才对。

足利义藩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不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若是整个大明都如此敌视他们,那接下来京城一行恐怕不会太顺利了。

想到这里,足利义藩有些埋怨足利义持,好好的和大明建交,接受大明的册封就好了,何必非要闹到这种地步呢。

前些年才断交了,如今又要来大明朝贡,低声下气的讨好大明,希冀大明能不插手倭国和朝鲜的战争。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足利义藩皱着眉头叹了口气。

在他父亲的口中,大明是天朝上国,是整个天下的中心所在,倭国不过是最尔小国罢了,拿什么和天朝上国比,言语中俱是自豪,那是属于大国子民的自豪。

即使他父亲寄人篱下,入赘了足利家,可也没磨灭了他父亲骨子里的骄傲。

因为他父亲的原因,他其实对大明颇有好感,小时候就一直想要回到大明来看看,如今终于有了这么个机会,却是以这种不愉快的方式来的,这让足利义藩有些遗憾。

虽然知道足利义持有难处,倭国国内其实并不平静,幕府宿老斯波义将等人也不是好相于的。

可足利义藩还是忍不住埋怨这个名义上的兄长,反正在他看来倭国和大明为敌实属不智,老老实实的接受大明的册封就好了,何必左右摇摆,万一惹得大明不快,发兵倭国,届时倭国真能击退倭国吗?

虽说自古以来,倭国凭借着天险,没有他国能将倭国攻下,即使是百年前强盛的元朝也不例外,可是万一呢?

原本还有些期待来大明的足利义藩如今也不期待了,他感觉一场风暴正在酝酿,倭国随时有倾覆之危,这让他不安到了极点。

“义藩君,你手抖什么,是不是想家了?”侍从有些不解的问道。

足利义藩擦了擦额头不存在的冷汗,抿了抿嘴说道:“山本君,你说这趟大明之行会顺利吗,我总感觉有些不对劲。”

山本三郎哈哈大笑用倭国语说道:“义藩桑,你多虑了,大明巴不得和我倭国建交,怎么可能不顺利!”

言语中十分的自信,也不知道这股莫名的自信从何而来。

足利义藩没有山本的那么自信,他有些不安的说道:“你没发现那些大明人有些不待见我等吗,言语中十分冷澹,这和以往那些来大明的使臣说的对不上,他们竟然连银子都不收我们的。”

“义藩桑,你想太多了吧,也许到了京城就好了,他们这些人我瞅着官都不大,都是些小人物,不用在意他们。”

“需要笼络的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大明人,而不是这些小喽啰,不用在他们身上花费功夫。”山本三郎大大咧咧道。

山本三郎没当回事,心中有些鄙夷,觉得足利义藩太过小题大做了。

不收银子就不收银子好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收银子正好,刚好可以节省下来一笔银子。

山本三郎反正是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他心中也有些不满,本来这次来大明出使的主官应该是他才对,也不知道家主为何要选足利义藩当这次的主官。

足利义藩没有吭声,好半响才说道:“但愿能一切顺利吧。”

原本还有些心情看看大明的景色,可如今足利义藩没有那个心情了,这还没到京城他就不安到了极点,还不知道京城那边什么情况,只能希望一切顺利了。

倭国需要大明的帮助,才能在接下来在和朝鲜的战争中取得优势,即使大明不帮助也行,只要大明能不插手就行,这就是他们一行人时隔好些年再次来大明出使的目的。

足利义持和斯波义将等人虽然不想臣服大明,可也不想轻易和大明开战,因此希望得到大明某些人的承诺。

这次来大明他们带了不少的银子和珠宝之类的财物,甚至还有倭国的貌美女子,就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大明人的支持,最好是能在大明朝堂上说的上话的人。

倭国内的那些当权者都觉得大明不会出兵倭国,只需要倭国名义上臣服大明就行了,这是大明开国以来给倭国人留下来的固有影响。

洪武年间,倭国杀了大明派去的使臣也没见大明有什么动作,永乐年间足利义持和大明断交,大明也没有任何表示,更别提出兵跨海征伐倭国了。

因此倭国很多人其实对大明缺乏敬畏,只知道大明是隔海的一个强大国家,对大明并未多少敬畏之心,反正大明也不会打过来。

倭寇就是这么来的,那些倭国内的失败者们在倭国无立足之地,就会组织人来大明沿海烧杀劫掠,这一切都是倭国人对大明缺乏敬畏之心使然。

可足利义藩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大明不是没有能力征伐倭国,只是大明不愿意花费那么的代价罢了,一旦惹火了大明,倭国势必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至于倭国人常挂在口边的什么倭国人有上天相助,每当有人想要征伐倭国的时候,上天就会降下神风帮助倭国人击退来敌。

足利义藩觉得那就是个传说,和他那个大明人父亲给的讲的那些大明神话故事一样,都是传说罢了。

倭国人信奉神明,大明也有大明的神明,万一倭国的神明打不过大明的神明怎么办。

思绪飘远,足利义藩想到了他父亲给他讲的故事,愈发的忧心仲仲了,总觉得倭国和大明作对不是什么好事。

在足利义藩的忐忑不安中,一行人终于到了大明的京城,足利义藩还是没忍住好奇心,掀开了窗帘,有些好奇的打量着大明的国都,听说这是最近几年才建成的。

他父亲其实也就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小人物,大明京城是什么样子他父亲也没见过,他父亲虽然也曾当过兵,可在燕王,也就是当今陛下奉天靖难的时候就当了逃兵,带着几个兄弟一起从海路逃往了倭国。

第一眼,足利义藩就被北京城那高大的城墙给吸引了,倭国是没有如此雄伟壮观的城池的,建筑风格和大明迥异不同,那高大雄伟的城墙一下子就把足利义藩给震住了。

他虽然也勉强算得上是倭国的贵族,可也没见过这么高大雄伟的城墙,倭国的建筑都很矮小,远没有大明的建筑来的高大,更别说如此雄伟壮观的城墙了。

这就是父亲口中的天朝上国吗,果然雄伟壮观!

也不知道修建这么大一座城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这座城里又能居住多少人。

足利义藩思绪万千,心情激动,他张大嘴巴,和乡巴老进城一样,有些激动,有些自卑,有些兴奋,有些局促。

还没等足利义藩细看,车队便到了城门,为首的大明官员和守城门的军士说了几句话便放行了。

只是似乎出了些意外,那些进出城的大明人一听见马车中坐的都是倭国人之后一下子便都涌了上来,有脾气暴躁的直接朝着马车扔石头。

“打死这群倭国人,他们还敢来大明!”

“听说倭国人十恶不赦,经常骚扰我大明沿海,上了岸之后便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简直可恨!”

“是啊,这些蛮夷不识礼教,不服教化,还敢大放厥词,说我大明不过如此,来日必将发兵大明,屠杀我等!”

“那些倭寇就是倭国人,是一伙的,别放他们进城!”

“呸,什么东西,听我七舅姥爷的儿子的媳妇的儿子说,这些倭国人这次来京城是想要和我大明和亲的,还说什么若是不和亲就发兵攻打我大明,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么东西!”

“打死他们,这些倭国人敢杀我大明人,势必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打啊,不打不是大明人!”

群情激愤之下,直接将城门口堵塞了,无法进出,不止如此,城里面似乎也有些动静,一时间城门口乱成了一锅粥。

那些看守城门的军士冷眼旁观,也不驱逐,就这么抱着手里的兵器在旁边看着,任由那些百姓冲击倭国人的马车。

那名负责接待倭国使臣的礼部官员咽了口口水,腿都在颤抖,他一个连鸡都不敢杀的读书人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啊。

“这是要干嘛啊,他们要做什么......”他看向一旁还在看戏的军士,声音颤抖着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京里都传遍了,倭国人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这次来京城居然是来和咱们大明耀武扬威的,居然厚颜无耻的想要让我大明的公主去倭国和亲,不答应就要和我大明宣战,我大明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先例,你说大家伙能忍吗,要不是不合适,我都想上去揍他们了!”

“呸,一群蛮夷,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那负责看守城门的百户咬牙切齿,骂骂咧咧的。

礼部官员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的说道:“那些烧杀劫掠的是倭寇,这些人是倭国来的使臣,不一样的。”

百户皱了皱眉,语气不悦道:“都是倭国人,都是蛮夷,倭寇不是倭国人吗,大人你是要为倭国辩解?”

“下官可得提醒你,这话可别再说了,今儿就有个替倭国人说话的人,结果你猜怎么着,直接被一拥而上的百姓们给打残了,朝廷也没办法管,法不责众。”

礼部官员不敢吭声了,这才一天没见,怎么城里就变天了?

他离开京城的时候还是说朝廷有意征伐倭国,怎么现在说两句倭国人的好话就要被打了,朝廷居然也没管?

他倒不是为倭国人辩解什么,而是特么的若是倭国使臣出事了,他要倒霉的啊。

艹,早知道不是什么好差事,果然,这不就糟了!

他还想再和百户打听打听,结果百户看到有倭国人居然敢拿刀子,眼瞅着要动手,立马大喝一声:“拿下他们,狗东西居然还敢动刀,这里是大明,不是倭国,还敢逞凶?”

说完就带着人去卸倭国人的刀兵了,大明人打倭国人可以,倭国人不能打大明人,就是这个理儿。

足利义藩等人十分懵逼,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其他倭国人听不懂大明话,可足利义藩是听得懂的。

此时他也没有心思去参观大明京城了,他蜷缩在马车中瑟瑟发抖,听到外面那些大明人的喊打喊骂声脸色苍白,嘴唇颤抖,根本不敢动弹。

“完了,全完了.......”足利义藩哆哆嗦嗦个不停,压根不敢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他只知道外面那些大明人要打死他们。

其他倭国人听不懂大明话,看到有人朝他们扔东西就想拿刀反抗,结果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大明军士给团团围住了。

山本三郎拿着刀,指着那些围过来的大明军士,脸色涨红,口中说着鸟语,叽里呱啦个不停。

那些大明百姓和军士也听不懂,扔东西的继续扔东西,叫骂的继续叫骂,就这么一会儿,倭国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骂遍了。

山本三郎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他也不知道那些人在说些什么,只知道那些人情绪激动,一个个的朝着他们的马车扔东西。

“八嘎雅鹿,你们到底要做什么的干活!”

“义藩桑,这些大明人在说什么,他们要干嘛!”

山本三郎不停的张嘴在说些什么,结果根本没人搭理他,足利义藩躲在马车里当鹌鹑,任凭山本三郎不断喊他,他都没吭声。

山本三郎见足利义藩不回话,他又听不懂大明话,眼见那些大明军士围了过来,他也顾不得许多了,直接拔出了刀。

他正待要杀出一条路突围出去,还没等他动手,砰的一声枪响,吓了他一个哆嗦,差点刀都拿不稳了。

周围那些围观的百姓也为之一静,被突然的枪响给吓到了,纷纷望向传来枪声的地方。

只见一队背着火枪的军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出现在众人眼前,为首的是一个年轻人,只见那个年轻人径直走向了倭国马车的方向。

来的人正是镇国卫,为首的是苏泽的家丁苏七,也是镇国卫的教官。

“你们这儿谁是主事的,出来说话。”

百户挠了挠头,站了出来,还没来得及说话,苏七就不耐烦的打断道:“行了,这里由镇国卫接管了,你们回去继续值守。”

百户想了想,点头带着手底下的兄弟散开了,还十分懂事的驱散了围观的百姓,腾出来了一条可以通行的路。

苏七晃晃悠悠的扛着火枪走向还拿着刀的山本三郎,他来这里就是负责盯着倭国使臣的,苏泽说要给倭国人一个下马威,所以他带着镇国卫来了。

京城里流传的消息,自然也是苏五按照苏泽的吩咐散布的,甚至城门口里刚刚打砸倭国人马车的人群里还有苏五安排的人,目的就是让倭国人吃点苦头。

虽然苏五他们不知道苏泽为何那么恨倭国人,要想法设法的找倭国人麻烦,可既然是苏泽的吩咐,他们自然只能照办。

山本三郎拿着刀,强壮镇定用倭国话喊道:“我们是倭国的使臣,你们这些大明人要干什么?”

苏七掏了掏耳朵,说道:“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劝你把刀放下,我数三个数,一,二,三。”

话音刚落,苏七直接开枪了,砰的一声,距离如此近的情况下子弹直接击中了山本的大腿。

山本三郎惨叫一声,手中的刀滑落在地,抱着大腿开始惨叫,到现在他都是一脸懵逼,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至于苏七让他放下刀,数了三声,他压根听不懂,队伍里唯一能听懂的还在马车中撞死。

苏七没管那么多,挥了挥手说道:“把他们的兵器都收起来,来了大明就要守大明的规矩,不听话的打死拉倒。”

镇国卫这些天训练下来已经有了点样子了,听到命令直接端着火枪围了上来,遇到反抗的直接踹倒在地,没一会儿就全都镇压了。

苏七撇了撇嘴觉得有些无趣,看向还在周围看戏的百姓喊道:“散了散了,都散了,大家恨倭国人可以理解,但是咱们大明乃是礼仪之邦,不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嘛,要教化这些蛮夷,不能不教而诛,嗯,就这样,都散了!”

围观的百姓有些意犹未尽,舍不得散开,他们还没过瘾呢,可看到那些一个个背着火枪的镇国卫军士,只能不情不愿的散开了。

等人散开之后,苏七直接带着人将倭国人全都绑了起来,驱赶着进了京城,给了这些海对面的倭国友人一个隆重而又难忘的欢迎仪式。

欢迎来到礼仪之邦,天朝上国!

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火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