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一百七十六章:魏国公奖学金

“嗯?”

“这怎么大白天走在路上还能捡到银子的呢,还是在自己家门口。”

“苏五,这几箱子东西是谁送来的?”

苏泽站在门口大声嚷嚷着,那个“送”字还特意加重了语气,演技有些许浮夸,没办法,虽然觉得有些丢面子,可徐三不懂事,他还能不懂事吗?

煮熟的鸭子都到了嘴边了,还真能不吃不成?

和什么过不去那也不能和钱过不去啊!

这银子放他这儿可以做的很多事情,发展农业也好,发展工商业也好,都少不了银子。

可这银子要是徐三带回去了给魏国公,指不定拿去做什么了呢,再说了,指不定这几箱子金银珠宝都是民脂民膏,他苏泽这也是为民除害了。

至于魏国公想要求的东西的,对于别人来说也许有些难度,可苏泽并不觉得有多难啊!

动动脑子也知道了,徐家出了中山王和徐皇后,只要老朱家还是大明的皇帝,那徐家就倒不了。

徐钦那孙子估摸着也是被朱棣给吓到了,加上近来有人不断弹劾魏国公府,徐钦慌了神,所以才想着找条出路。

说是让苏泽帮着求个世袭罔替那是给苏泽面子,说好话罢了,高估苏泽的,苏泽没那么大的能耐,实际上也只是希望在京城里,在陛下面前有个帮着说话的人,不至于孤立无援。

定国公府虽然与魏国公府同出一脉,可做臣子的,对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能避讳的还是避讳,就算天下人都知道他们是亲戚,可这事不好摆在台面上来说,容易遭人诟病,需要避嫌,还得是外人帮着说话才行,外人说出来的话才算是公道话。

魏国公徐钦之所以对苏泽那么客气也不是真要苏泽帮什么忙,只是投资罢了,些许珠宝对于家大业大的魏国公府来说不算什么,九牛一毛罢了。

但若是拉拢了苏泽,就可以和东宫,汉王走的近一些,完全是件惠而不费的事情,性价比可太高了。

也许徐钦也知道朱棣不会断了魏国公的传承,削了爵位,可徐钦心里没底啊,他在南京,远离了权力中枢,有些担心也是难免的。

说白了,徐钦就是在投资,他在赌苏泽日后能更进一步,在朝堂中掌握一部分话语权,能左右朝堂。

无他,徐钦也不是第一次和苏泽打交道了,知道苏泽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就认准了苏泽是聪明人,只要不作死的厉害,凭着和皇太孙还有汉王的关系,以及太子女婿这层身份,那么永乐这一朝,以及后面无论是太子或者汉王上位,苏泽就能在朝堂中混的风生水起。

虽然苏泽在朝堂上名声不太好,被士大夫们视为读书人支耻,骂他是奸臣,佞臣,可武勋和苏泽没有利益冲突,起码现在没有。

那么,拉拢苏泽也并无不可,也许其他人会不愿意与魏国府走的太近,可徐钦觉得苏泽不然,苏泽虽然有原则,有底线,但不多.........

是的,这就是徐钦对苏泽的看法,他觉得只要钱到位了,拉拢苏泽也不是什么难事。

之前合起伙做买卖一开始是有些不愉快,魏国公府用权势压人了,苏泽会不爽,可后来合作的还是很愉快的。

由于清风县地处京畿之地周边,苏泽不敢弄太大的动静,那些年清风县出产的肥皂,玻璃等商品多是销往江南一带,而在江南一带那势必绕不过魏国公府。

一开始合作的时候苏泽是有些不情不愿地,担心有些树大招风,引人注意,导致事情败露,可后来见魏国公府还算守信,后面合作的还算是愉快。

再者苏泽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他进京以来四面树敌,也需要拉拢一些帮手了,读书人那边苏泽压根没想过,除非有人跟着他一起离经叛道,可这种人毕竟是少数。

武勋则不然,当前苏泽并不想对大明的军事指手画脚,他也不敢,朱棣还活着呢,只想守着镇国卫一亩三分地,目前与武勋集团并无太大的利益冲突。

能不得罪还是不得罪为好,他又不是疯子,疯了才会没事找事,恨不得天底下全是敌人。

好吧,其实他也有些发憷,永乐朝的武勋还是很能打的,他不怕那些读书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因为读书人除了动动嘴皮子和写文章骂他就没啥手段了,可军伍中人脾气都暴躁的很,苏泽还真怕有愣头青趁着他上朝的时候给他一板砖。

他历来是喜欢套人麻袋的,可不想自己也被人套了麻袋。

其实当知道徐三来意之后,苏泽就有些动心了,求个世袭罔替暂时不好说,可要给魏国公谋个差事,让魏国公立点军功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眼下就有一桩天大的功劳等着魏国公呢,魏国公不来找他,他都想要去找魏国公了。

之前苏泽还担心针对倭国一事虎头蛇尾,吓不倒倭国,可现在机会来了,魏国公原本就担着守备南京的职责,他再去朱棣那边请一道密旨,让魏国公率领军队出海与倭寇交战,不求彻底断绝倭寇之患,也要让倭寇吃点苦头,再不敢肆虐大明沿海地区。

除了这个原因外,苏泽担心倭国那边不把大明的话当回事,也要让人给倭国上点压力,比如没事就派水军去倭国海域转悠几圈,证明大明是真有心要出兵倭国的,不是说说而已的,免得倭国人以为大明是在虚张声势。

等到北征结束之后,苏泽就能找理由拉着汉王一起去倭国打秋风了,也算是师出有名了!

什么?

没有理由?

没有理由编一个不就好了,比如我大明有一支船队消失在了倭国海域范围内,要去找一找,倭国还敢不答应不成?

不答应正好,狗东西狼子野心,心怀不轨,船队消失了一定是倭国人干的,一顶大帽子苏泽就要给戴到倭国头上了,到时候再提及出兵倭国,就算百官再不愿意也不行,因为大明丢了面子,得找补回来才行。

百官就算不愿意,有人劝阻,可朱棣应当不会再不同意了吧?

到时候携着北征大胜之势,直接出兵倭国,荡平算了,瓦剌人和兔子一样跑的快,打不过就往大漠跑,可倭国就那么大点地,能往哪里跑?

打瓦剌也是为了开疆拓土,打倭国也一样,对于朱棣来说都没差,都是功绩,只要苏泽能解决朱棣得后顾之忧,想必朱棣会动心的。

所以苏泽巴不得倭国不答应,可就算倭国答应了苏泽也有套等着倭国呢,请神容易,送神可就难了。

为了避免大明的军士再在倭国海域走丢,大明在倭国驻扎军队很合理吧?

似倭国这等岛国,一旦遏制了沿海的重要港口,那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答了,怎么折腾还不是大明说了算?

弱国无外交,现在的情况就是大明比倭国强,大明要做什么,倭国只能干看着。

而这一环魏国公在其中要来点作用才行,魏国公想拉拢他,他还想拉拢魏国公呢,先前装模做样的不答应,只是为了狮子大开口,宰徐钦一笔罢了。

结果现在徐三那个二傻子不懂事,一点都不上道,苏泽也不敢再玩了,担心玩妥了。

而原本在房间中六神无主的徐三,听到苏泽声音眼前一亮,对啊,他怎么还忘了这茬,魏国公给苏泽备了重礼的啊。

苏泽本就爱财,要不然也不会大肆敛财了,徐三也是老熟人,熟知苏泽的秉性,以前和苏泽谈生意的时候,钱不到位苏泽都不会见他的。

之前没想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关心则乱,委实是这次魏国公给他下死命令,一定要拉拢到苏泽,不然他就别回去了。

而魏国公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最近有人弹劾魏国公府,加上陛下也有些不满,所以才慌了神,这消息是从定国公府传到南京去的,错不了。

加上倭寇的事情引起了陛下的重视,因此陛下早就对驻守南京的魏国公府不满了,这才有了他来找苏泽的这回事。

“苏大人,那是小人带来的,是我家国公备的一点薄礼,这些年承蒙苏大人照顾,魏国公府经商赚了不少银子,所以特意来答谢苏大人的。”

原本半死不活的徐三突然活了过来,连滚带爬的爬到门口,一把抓着苏泽的大腿开始嚎。

之前无论他说什么苏泽都油盐不进,眼瞅着他此次的任务就要失败了,如今他终于见到了一丝希望,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苏泽有些嫌弃的撇了徐三一眼,想要抽出被徐三紧紧抱住的大腿,一个糟老头子,哭的稀里哗啦的抱着他的大腿,他还真有些嫌弃,当然,要是美女那就再说。

“你这是作甚,本官两袖清风,可不是那种收受贿赂的人渣,再说了,今日朝廷在彻查贪腐一事,你莫要害本官!”苏泽义正言辞的说道。

“苏大人,不是贿赂,只是我家国公爷的一点心意,就当......就当祝贺大人成为郡马的贺礼,您看如何?”

徐三急了,那是急了,他还真以为苏泽不会收,急得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好不容易才想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那也不行,说出去了还以为本官结党营私呢,别说本官现在还不是郡马,就算是也不能收,万一被陛下知道了,一定会责罚本官的,徐三,你松手,本官说了不收就不收!”苏泽摇头道。

“苏大人,您就收下吧,我家国公爷说了,您要是不收下,小人也就别想回去了,您就念在这些年做生意的情分上收下这点心意吧!”徐三可不敢松手,这要是一松手了苏泽跑了咋办。

啪的一声,苏泽一巴掌就甩到了徐三的脸上,把徐三都给打蒙了。

苏泽手指颤抖的指着徐三,怒目道:“狗东西住嘴,本官不认得什么魏国公,也从未和魏国公府做过买卖,你再敢诬陷本官,本官定要禀明陛下,参你家国公一本!”

“苏大人........苏爷.......”徐三这次真哭了,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话到了嘴边,徐三却说不出来什么了,只是心中有些无奈和悲哀,这差事真不是人干的,原本以为苏泽好说话,谁知道苏泽如今连银子都不爱了,这让他怎么办啊!

苏泽见状嘴角抽了抽,心中有些无语,这徐三瞧着挺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就这么不上道呢。

送你娘的礼呢,行个贿都行不明白,这送礼也好,贿赂也好,那不都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

苏泽状若无意道:“本官还要去为太孙殿下办的书院筹措银两,就不陪三爷你玩了,告辞!”

这下徐三终于懂了,合着不是不收银子,而是不收礼和不收受贿赂是吧,苏泽是这个意思吗?

徐三愣了愣有些狐疑的看了一眼苏泽,等看到苏泽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的时候,他明白了,就是这个意思。

徐三一下子傻眼了,亏他还以为苏泽如今转性了,不爱钱财了,合着还是爱钱财的,只是如今收敛了许多,不愿意给人留下把柄。

那话都说到这儿了,徐三还能不明白吗?

“苏大人,这些金银珠宝都是捐给太孙办的学校的,权当魏国公府的一点心意。”

苏泽皱了皱眉道:“这样吗?”

徐三心中有些憋屈,都有心撕开苏泽的脸皮看看到底有多厚了,都到这地步了,还隔这儿演呢,差不多得了!

“唉,也罢也罢,如今书院缺口是有些大,都是些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家中无余力供他们读书,太孙殿下怜悯这些学子,这些天愁眉苦脸的,眼下这些钱财倒是能替太孙和陛下分忧了!”

“也罢也罢,本官替那些学子谢过魏国公!”苏泽长长叹了口气,悲天悯人的说道。

他还真没骗人,这笔钱财他本就打算用在学校那些学子的身上,用以奖励那些勤奋好学之人。

想了想,苏泽叹了口气,拍了拍徐三肩膀说道:“这样,这笔钱财就以奖学金的方式发放给那些勤勉好学的学子,用以贴补家用。”

“本官想好了,也不白让魏国公出银子,这样,本官去和太孙和陛下说说,奖学金的名字就叫魏国公奖学金,你看如何?”

徐三麻木的看着苏泽,木然的点了点头,他虽然没搞懂苏泽拿这笔银子想干嘛,也没听懂奖学金是什么意思,可他心中却是松了口气。

好歹是把银子送出去了看苏泽这样子也是打算帮魏国公在陛下面前说点好话了,这银子也不算白花。

至于苏泽拿银子要去干嘛,那就随便他好了,银子送出去了,他的任务也完成了,总算可以交差了。

苏泽见徐三点头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欣慰的看着徐三,陡然话音一转道:“不过这些钱财也只够设立魏国公奖学金三年,这以后可就没什么魏国公奖学金了........”

徐三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他想质问苏泽是什么意思,可他不敢。

这话的意思是这些银子只能管三年,那三年之后呢?

“唉,徐副会长,你要知道,能以魏国公的名头设立奖学金已经殊为不易了,陛下还不一定答应呢,要知道这可是太孙办的书院啊,多少人想捐钱都找不到门路,更别说署名了,那些获得奖学金的学子们学成之后,也会念魏国公府的情的。”

“本官已经仁至义尽了,徐副会长可莫要贪心了啊,这些钱财也只能用三年了,再多可就不行了!”苏泽语重心长的说道

徐三嘴角抽了抽,这次他听懂了,苏泽他不收魏国公府的钱财,这些钱财都会用到太孙办的书院上面,在太孙和陛下面前卖个好。

还有一句潜台词便是那什么魏国公奖学金能书院设立多久,他苏泽和魏国公府的合作就有多久,苏泽这家伙还真是现实的厉害,简直就是无利不起早!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钱不够,得加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