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一百八十二章:有人想摘苏泽的桃子

“当街边擦皮鞋的小孩都知道这支股票要涨的时候,你最好把它放掉。”

听着交易中心一楼吵吵嚷嚷的嘈杂声,苏泽没来由的想起了这个故事。

对于苏泽来说,他想要救市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选择,这次股市动荡的原因很简单,股民们缺乏足够的信心了,他们才刚学会玩短线股,突然接触到了一支长线股,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未来能赚多少银子,而是当前他们能落袋为安的好处有多少。

既然股民们没有信心,那苏泽就给他们一个信心,放一个利好消息出去,自然就能将下跌的股价给稳住,甚至往上抬。

就算没有利好消息也可以制造出来利好消息,除了这种方式能稳住开始波动的股价,还能靠砸银子去救市,如今苏泽手中能动用的现银很多,只要砸个几十上百万两银子下去,再垃圾的股票都能靠砸银子给砸涨价。

说白了,股市其实也是市场的一种,讲究的是一个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会下跌,当求大于供的时候,价格自然会上涨。

就现在交易中心的情况来看,只要苏泽不砸盘,破罐子破摔把手里的股票全都放出去,那么他随时都能把股价控制在他想要的价位。

因为交易中心流通的所有股票加起来只有五成,而苏泽个人持有就有五成了,市面上流通的股票是定额的,苏泽再放股票出去,股价就会下跌,可当苏泽要收股票,股价就会上涨。

也就是苏泽不想干一锤子买卖,是真的想把股票交易给弄起来,不然苏泽随时就能让炒股的那些人手中的手中的那些股票变成一张一文不值的白纸。

之所以要弄出个交易中心,把股票这玩意儿给弄出来,除了苏泽想要快速的捞一笔银子,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之外,他还有一些别的想法。

和后世那些公司千方百计想要上市差不多,第一个好处便是可以拓展融资渠道。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需求,公司没有进行融资之前是属于个人的,需要个人承担风险,但公司一旦上市之后,公司想要获得资金主要来源于众多的股票投资者,这属于股东关系,投资者盈亏自负,资金来源有了是一方面,分担风险也是一方面。

苏泽既然想在大明发展商业,那么就需要鼓励商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从事商业活动。

一些想做生意,或者想扩大产业规模的人银子不够了怎么办?

除了可以去刚建立不久的大明皇家银行贷款之外,上市融资,发行股票,在交易中心挂牌出售股票募资也是一条路子。

就和蒸汽机研究公司一样,苏泽不想再往里投钱了,可又想把蒸汽机给弄出来,那怎么办呢,上市融资呗,卖出去一部分股票,收拢资金,再继续研究蒸汽机。

其他肥皂玻璃等厂也是一样的,想要扩产,但苏泽不想再往里砸钱扩产了,那就卖股票,把卖股票的钱拿来扩产,招人,所需要付出的只是利润的分红罢了。

相当于提前透支未来的利益,先让产业步入正轨,赚了钱再谈分红,没赚钱那就挂牌的股票退市,股民携手一起上天台,就这么简单。

现在的股票交易市场其实有些畸形,因为挂牌的产业都是已经很成熟的产业了,如希望煤业,清风玻璃厂,清风肥皂厂这类产业,都是能立马看得到收益的产业,这其实不利已股票市场的发展。

以后肯定是要挂牌那些未来才能看得到收益的产业的,想要募资,那就得让大明的股民们接受这种投资方式,蒸汽机研究公司算是提前试试水了,让大明人明白股票不是说全都是躺着都能捡钱的,而是需要承担风险的,需要考验他们的投资眼光。

就如蒸汽机研究公司的股票一样,都白纸黑字写着了短期内不一定可以获得收益,结果大明人傻都不懂,想都不想就瞎买一通,导致股价不断上涨。

上涨分为理性上涨和非理性上涨,尽管他们都有上涨的原因,但其中的具体缘由是值得推敲的。

理性上涨很好理解,重大利好导致的股价上涨就属于理性上涨,但这是常人都能理解的。

非理性上涨则不然,一个东西如果是你完全陌生的领域,你根本想不明白其中的意义所在,只是盲目从众,这时候你的身份就从投资者变成了赌徒,输赢全看天意。

股票是属于投资的一种,而不是完全靠运气去赌的,完全靠赌去进行股票交易那是赌徒,而众所周知赌徒是没有房子的。

现在在交易中心炒股的这些大明人在苏泽看来就是赌徒,而不是投资者,苏泽需要扭转他们这个观念,所以放出了蒸汽机研究公司的股票,让他们交点学费。

如果不能明白这点,事后的谩骂,沮丧,理解,解释,都是无用功。

投资之前,先问问自己,值不值得投资,若你是觉得总会人接盘托底才去投资的话,那就得小心点了。

当你觉得有人会接盘的时候,殊不知你自己已经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接盘侠。

因为通常来说,只有当市场需要有人接盘的时候,才会制造出有人接盘的假象。

蒸汽机研究公司的股票就是这样的,本来苏泽定了五两银子一股,股价已经虚高了,可还是耐不住那些投机者哄抬股价,明明他们什么都不懂,连蒸汽机是什么都没搞清楚,还是要溢价求购。

有人买,那自然有人卖,只要价格到位了,自然有人会舍得买的,先前每日都会成交的那几万股,不过就是股民们左手倒右手,赚取其中的差价罢了。

苏泽其实没赚这其中的差价,都是股民们在互相接盘,结果等今天的股东大会结束后,没人接盘了,股价自然就一泻千里了。

有人说苏泽在故意坑他们,那可就说错了,苏泽还真没打算坑他们,要是真坑他们的话,苏泽一下场,股价可不止只有九两八钱了。

也就是苏泽的心还没黑透,所以才没亲自下场去做空,从中牟利,不然今日哭的人可不止这么一点。

说完了第一个好处,再来说第二个好处,公司上市还有好处便是可以提高公司形象,提高知名度,纵观后世的那些上市公司,只要是能上市的公司,各方面条件都是拔尖的,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门槛,在很多人看来,上市和不上市是区分优劣公司的标准之一。

这个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想象得到,交易中心和朝廷都认可的产业,能在交易中心挂牌股票的产业,那都是优质产业,名气会随着交易中心而彻底拓展出去。

百姓一听,哦,你这个产业居然在交易中心有股票可以买啊,那一定很牛吧?

听起来就很与众不同,和那些都不能卖股票的阿猫阿狗产业就不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第三个好处便是信息公开透明化,公司一旦上市,业绩,毛利润,业务方向,未来规划,现金流等资料都是需要公开的,受到很多机构和部门的监管,如果被发现造假,就会被强制退市。

这一点苏泽是十分看重的一点,因为他需要商人们听话,老老实实的交税,为了防止有人偷税漏税,无疑这种公开透明,受到朝廷监管的方法很管用。

苏泽早就和朱棣说的明明白白,交易中心他是不会一直攥在手里的,需要朝廷介入来共同监管,只是朱棣至今都没有派人来,只是派了个小宦官盯梢。

现在朱棣不动心,等到交易中心这边账目出来了,到了收商税的时候,苏泽觉得朱棣是会上心的,毕竟朱棣瞧着就很穷的样子。

下西洋,修永乐大典,修皇宫早就把银子花的差不多了,国库都能跑老鼠了。

光是这些好处,就让苏泽很满意了,更不提其他的好处了,总之不管是为了商业发展也好,实现原始资本的积累也好,交易中心都要稳住,逐步完善规则,直至步入正规才行。

当然,真正赚钱的公司是不会上市的,比如某中小企业,一年赚了那么多银子也没见它上市,不过那就不是苏泽需要考虑了。

总之,股票交易是苏泽一手造出来的大锅,别说他还没吃饱了,就算吃饱了也不会砸锅,担心苏泽吃饱了就砸锅的都是些自以为是的傻子。

苏泽静静的想着事情,门口传来了敲门声,苏泽喊了声进之后,江绪蹑手蹑脚的进了屋子,进门之后还不忘小心的把门给关上。

自从张胖子交了交易中心的差事之后,江绪便成为了交易中心如今名义上的当家人。

苏泽也是看江绪在银行那边做的不错,做事专心,没有别的小心思,才会把这么重要的位置给江绪。

而江绪也不负所托,干的像模像样的,和张胖子不同,张胖子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发达了之后就忘记了初心,江绪家境比较殷实,读了许多书,知道他有今天是谁给的,因此十分安分老实。

从对那些达官显贵的不同态度便可以看出江绪和张胖子为人处世的不同。

张胖子和那些人往来还是有些拘束,甚至是有些谄媚,可能是和他以前是开青楼的有关,跪久了站不起来。

江绪则就要大气许多,上得了台面,虽然对那些达官显贵很客气,但也不会过界,只限于工作上的往来,私交是没有的。

江绪很清楚,处在他这个位置上,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因为他无心之中透露出去的一点消息,也许就会让交易市场产生动荡,毕竟他是交易中心的主事人,说出去和交易中心有关的消息都算得上是内幕了,为了巴结贵人而故意泄露内幕消息,对其他股民不公平。

若是他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他也就不用在这个位置上混了,可以收拾铺盖滚回去做买卖了,苏泽能给他的,就可以随时收回去。

这一点,从他来交易中心的第一天就懂了,那些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决口不提股票的事情,只是公事公办,负责帮股民们办理业务。

他来的第一天就有人因为泄露和股票有关的消息被苏七抓了出来,当场扭送去了衙门,听其他人说,那人的清风县户籍恐怕没了,工作恐怕也要丢。

交易中心的员工守则上三令五申,不止是他们这些在交易中心工作的人,包括那些所谓的投资顾问,都不允许本人或者假人参与炒股,一经发现,决不轻饶,这是苏泽下的死命令,就是为了保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而他江绪若是作为主事人都明知故犯,恐怕会难以服众,所以江绪不敢,也不愿为了讨好某些贵人,而丢了这份工作。

江绪蹑手蹑脚的站在了苏泽的面前,有些拘束道:“东家,都处理好了,肥皂厂股票一共收上来一万五千股,玻璃厂一共收上来八千股,都是在低价收的,现在已经涨了不少了。”

苏泽眉头一皱,忍不住问道:“怎么才收上来这么一点,不是说有多少收多少吗?”

早在他来了交易中心后就准备抄底了,吩咐了下去把市面上挂牌的肥皂厂和玻璃厂股票都收到手里。

刚好那时候股价有所波动,正是抄底的好时候,挂牌的股票不少,结果才收上来这么点,苏泽有些不太满意。

江绪连忙道:“东家,这事有些蹊跷,咱们的人在暗中收的时候,还有另外一波人也在收,您又吩咐过不要抬价,所以被那波人收去了不少。”

这下子苏泽来了点兴趣,一拍大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挑了挑眉道:“哟呵,还有狗东西无师自通学会了抄底,有两下子啊!”

说是这么说,可想要摘他苏某人的桃子那是不可能的,苏泽只是略一琢磨便吩咐道:“你现在吩咐下去,把我手里的肥皂厂和玻璃厂股票加上收上来那些股票放出去,把股价稳定下来,看看暗中想抄底的狗东西急不急。”

有人想抄底那也要问问他答不答应,他抄底也只是闲来无事赚点银子,主要还是为了救市,而不是捞银子的,到了一定价位就会收手,可暗中想抄底的人可不一定,苏泽觉得他有义务也有责任要替股民们主持公道。

现在交易市场上肥皂厂和玻璃厂的股价还在涨,因为没人卖,可苏泽一出手,不惜拿出手里剩下的五成股份都要打击那些暗中想抄底的人。

就这,那些股民不给他苏泽送一副锦旗都说不过去!

江绪有些犹豫的说道:“可是东家,您手里的股票要是放出去了,按照交易中心的规定,您可就失去了肥皂厂和玻璃厂的所有权了。”

是的,按照交易中心的规定,一旦苏泽持有的股票不足五成,其他股东是可以联合起来投票罢免苏泽董事长的职位的,也就说不再是苏泽的一言堂了,只要其他股东所持有的股票加起来比苏泽多就能在交易中心的主持下使用这项权力。

苏泽翻了个白眼嗤笑道:“你傻不傻,市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额的股票流通,股价自然不会再涨了,等股价跌了再买回来不就行了,你觉得那群狗东西玩的明白规则?”

真不是苏泽看不起大明的股民,连股东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他们,真能想到可以利用规则抢了苏泽的产业?

就算退一步,真抢了也就那样,只是丧失了一言二决的权力罢了,相当于被架空,可他手里的股票还是值钱的,真被架空了苏泽就干脆把手里的股票全卖出去,把肥皂厂玻璃厂送出去好了。

就算把他架空了也只是个空壳子,反正核心技术还在他手里,大不了再开一个玻璃厂肥皂厂,所以苏泽一点不慌,甚至想笑。

江绪这次没话说了,想想也是,应该没人会作死抢东家的产业吧?

毕竟还指望着东家带他们挣银子,再说这条规则还真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他也是因为接手交易中心之后才注意到这条规则的,避免日后有人要开董事会交易中心这边两眼一抹黑没任何准备。

“去吧去吧,抓紧把股价稳住。”苏泽挥了挥手,江绪领命之后便下去忙了。

等江绪走了后,苏泽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折扇,只见扇子上清晰可见的写着“以德服人”四个大字。

抄底虽然是规则允许的,可这次是因为需要他站出来救市,所以才会给了那些人抄底的机会,但他不可能每次都站出来救市,这次股灾可以说是因他而起,所以他才会下场救市,但下次就不一定会了,既然要保证公平公正,那他最好不要插手,顺其自然发展就好。

暗中那批想抄底的人等于是在摘他某人的桃子,是可耻的窃贼,是小偷!

真想抄底有本事自己去做空,苏泽绝对不会多管,想摘他苏某人的桃子就得看看招子亮不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