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一百八十五章:皇帝炒股也是当韭菜的命!

“爱笑的男孩运气不会太差”,苏泽对这句话深以为然,所以他非常爱笑,事实证明他的运气真的不会太差。

自从进京以来,别看他表面上风光无限,实际上是有苦自知,外人是不知道其中艰辛的,他进京来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小心翼翼,说是如履薄冰都不为过。

好在他运气不错,无论做什么都有如神助,让他心想事成,没有什么人莫名其妙上来打他的脸,反而是他想打就打谁。

原本还以为在大明开办除了教授儒学还教授其他学问的书院会有些困难,那些儒学读书人会跳脚,可不知是忌惮他,害怕被他盯上,还是因为忌惮陛下和皇太孙的原因,至今也没有几个人去书院找麻烦。

那些读书人充其量只敢骂他几句,再过分点就是写文章骂他,可言语上的攻击苏泽已经完全免疫了,被人骂两句又不会少块肉,随那些读书人骂去好了。

这里要加一个前提,只要那些骂他的读书人少走夜路,那么就不会被人给套了麻袋的,只要不怕被他报复,尽管骂他好了,反正苏泽是从来不在乎言语上的攻击的,都懒得和那些读书人打嘴仗。

有打嘴仗和骂街的时间,把这时间拿来数银子难道不香吗?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现如今的苏泽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名下的各个产业每天都能创造出不菲的收益,无烟煤更是铁饭碗,再加上交易中心这边和足彩那边,每天同样也能带来不少的收益。

事实证明,做生意赚银子真没有坐庄来的快,怪不得那么多人都喜欢当庄家,简直就是暴利,和抢钱差不多。

何况他还是有朝廷撑腰的庄家,是合法的,不是地下赌场那种违法的庄家。

一个是考古,一个是盗墓,这能一样吗?

交易中心这边就算苏泽不亲自下场炒股,股民们炒股也不需要交税,可买卖股票,股民还是要交手续费的,再由交易中心上交商税给朝廷,这手续费除了一部分交税之外,就是净利润。

实际上就算是交易中心不交税,户部都不会说什么,因为交易中心背后有皇室的影子在,皇室还需要交税吗?

就算交税交到了国库里,不还是交给皇室的吗,皇室想用还是可以拿。

可苏泽偏偏就交税了,从不偷税漏税,就算是希望煤业公司,那也是足额交税的,苏泽就是要有意划分开国库和皇室的私产。

这商税是交给国库的,而不是给皇室的,可能朱棣还没意识到一点,但苏泽已经开始着手布局了,这天下不该是一家之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而不是一家一姓氏的。

就算是君主立宪制,也没听说过王室成员能随意从国库里拿钱出来花的,了不起就是国库拿出一部分银子给王室,想随取随用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国库和老朱家的私产其实没有明确的划分,臣子也不敢忤逆朱棣,朱棣说什么就是什么,等到了大明中后期,臣子敢在皇帝面前说话的时候,才有内帑这一说。

或者说现在就算有内帑的存在,但其实皇帝还是可以随意从国库支取,臣子们都不敢说个不的。

也只有等到皇室被文武百官限制住了,内帑的存在才算是名副其实,甚至国库没钱了,臣子还敢问皇帝要钱,让皇帝从内帑中拨些银子弥补国库的亏空。

皇帝不愿意怎么办呢,文武百官也有办法,他们道德绑架皇帝,既然这天下都是你的了,何必在乎什么内帑和国库的区别,拿些银子出来花花啦!

可皇帝想要从国库拿钱的时候,文武百官又开始装傻了,内帑是陛下您的私房钱,您怎么用咱们这些臣子的管不着,可国库的银子不能乱花,这是原则问题。

只能说双标这套是被儒学读书人给玩的明明白白的了,士大夫们和封建统治者是相辅相成的存在,他们一方面拥戴和支持统治者对于国家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在想方设法的限制统治者,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就拿洪武和永乐两朝来说,读书人虽然享受着优待,可在朝堂上,还是以皇帝的意见为主,读书人只能出谋划策,而没有实际的决策权。

内阁在永乐一朝,只是一个秘书机构,是负责给皇帝出谋划策的,而没有决策权,直到后面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文官正式走上前台,内阁才成为了朝堂中枢,才可以代天子行策,内阁诸公无一不是朝之重臣,位高权重,虽无宰相之名,却行宰相之事。

明朝时期,内阁的首辅无一不是史书上响当当的大人物,比较出名的就有杨士奇,严嵩,张居正等人,甚至还有野史记载张居正宿卧龙床。

有道是“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其他暂时不提,这个绯闻八卦还是很有意思的,由此可见明朝虽然没有了宰相,但手握实权的首辅,依然可以看作是宰相。

而当皇帝压制了内阁的时候,内阁又没什么权力了,又重新成为了皇帝的秘书机构,甚至沦为应声筒的存在,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棉花首辅刘吉。

这人品行,学识等等都不算是拔尖,能当首辅全靠巴结到了万贵妃,而万贵妃又深受成华皇帝的宠爱,也可以算是间接的讨了成化皇帝的欢心才得以当上首辅。

苏泽依稀记得,他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中,开篇就写道:“明成化年间宦官专权,百姓民不聊生,江湖侠义之士···.....”。

出于好奇,苏泽就想去看看成化年间到底是如何的民不聊生,结果别的没引起他注意,倒是棉花首辅刘吉让他印象十分深刻。

一个朝廷的中枢机构,负责朝廷安危、百姓福祉,竟然被当时人讥讽称“纸湖”,后面还跟了一句“泥塑六尚书”,意思是成化年间的内阁阁臣、吏部、户部、工部、兵部、礼部、刑部的负责人,全部不干事!

而其中刘吉更是带头不干事的那人,因为他是首辅啊,为何叫他棉花首辅呢,从这个外号就能听出来这不是夸刘吉的。

众所周知,棉花是不怕弹的,这刘吉为何居其位却不行其责呢,因为他没那个本事,没那个水平,除了邀宠君王,正事他不会啊,说他是棉花首辅是因为这孙子不怕弹劾,任凭那些朝野非议,言官都朝他吐口水了,他都不动如山,因为他不在乎。

从明朝初期太祖皇帝朱元章建立“言官”制度到明朝灭亡,“言官”自始至终都是朝廷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有明一代有多少能臣干,、贪官奸臣被前赴后继的言官给干倒,上至皇帝下至群臣,没被言官弹劾过,都不好意思为官,言官群体实乃名副其实的明朝官场第一杀器。

苏泽不怕是言官弹劾除了他不在乎之后,还有就是因为他下黑手,你弹劾老子,老子不怕,随便你弹劾,但你小子弹劾了之后最好别走夜路。

直白点来讲苏泽只玩真实的,能动手绝不吵吵。

言官有两招杀手锏,第一招便是不怕死,言官们抱有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的信念,仗笔直言劝谏,因而受罚致死,也是个人荣光、家族骄傲,可以青史留名,简单来说:死了也赚了身后名。

第二招便是群狼作战,按照明制,这个群体总人数一般保持在两百人左右。

他们的战术往往是往往先派一名成员,施行火力试探,如果被攻击者稍有反抗、不认错、不改正,那可就招惹了马蜂窝了,全体成员一拥而上,弹劾奏疏有如雪片一般飞上皇帝桉头,内容言辞相当难听:从**到精神、从祖宗到子孙,骂的体无完肤,被弹之人轻者认错、重者引咎辞职、告老还乡,方告战役结束,接着像雷达一样搜索下一攻击目标。

可这两招对于苏泽一点用都没有,朝堂上的言官不是没朝苏泽使用过这两招杀手锏,可没用,你看苏泽理他们吗?

苏泽连上朝都不去,朱棣还不管他,你骂他没用就算了,反正他也听不到,听到了反而是骂他的人要倒霉。

苏泽恶心人是有一手的,他知道那些言官不怕死,所以就恶心他们,读书人不是最讲究体面吗,而言官要的是个名,苏泽偏偏不给他们这个体面,除了套麻袋敲闷棍之外,苏泽还离间分化言官,离间分化的同时,还让三教九流捏造谣言攻击那些弹劾过他的人。

苏泽也不想用这么下三滥的招数,毕竟有些不光彩,可没办法,那些狗东西不识趣,非要一天好几道奏折弹劾他,虽然没啥实际损失,可苏泽的确也烦了,于是他出手了。

这法子就是学的刘吉的,还别说,这招还挺好用,不争,不辩,该干嘛干嘛,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言官傻眼了,言官弹劾,就是希望能够唤起被弹着的政治良知,引起其羞愧,说白了就看你要不要脸。

但凡明朝为官中举者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四书五经熬出来的,你苏泽也是进士出身,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能如此不要脸呢?

诶,偏偏苏泽还真就不要脸,可以要脸,但没那个必要,俗话说的好,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苏泽真要要脸,也不会盯着读书人的身份从事商贾之事了,他要要脸的话,现在还在清风县啃粗粮馍馍,就不会有今日的苏泽了。

靠着这个法子,苏泽如今活得还算滋润,压根没人敢找他麻烦,最近这段时间弹劾他的奏折数量已经很少了,除了一些死脑筋的言官还是一天三份奏折弹劾他,稍微识趣点的都不会和苏泽对着干了。

加之苏泽如今又没个正式的职务,除了太孙亲军指挥使的职务外,身上还兼着一个东宫修撰的职务,可他从未去过东宫述职,因此头上也没有上司管着,能管着他的人除了朱棣便是朱高炽和朱瞻基,汉王都没权管他。

朱棣对他也还算信任,不会插手过问他的事情,朱瞻基更是对他言听计从,所以在事业上,苏泽算的上是所成就了。

除了名声不太好之外,权和钱都有了,名声不好说的也是在士林的名声,在民间的民声还是不错的,算起来他这也算是名声在外,权钱皆有,事业有成了。

做臣子做到他这份上,也算是比较出类拔萃的了,他大抵算得上是如今朝堂上最为炙手可热的新贵了,只要恩宠还在,那么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都说成家立业,业立起来了,眼看着也快要成家了,虽然是包办婚姻,只是无奈之举,他被迫答应的,但朱瑞澄也算得上是难得的良配了。

也就是不愿意靠牺牲一个女子获得朱棣的信任,不然国家安排老婆,还是个郡主,长得也不丑,绝对的白富美,换成以前的苏泽得高兴的几晚上睡不着觉,这种好事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

最关键的是,不需要彩礼,不需要车和房,甚至国家还奖励给了他一座婚宅,是专门修建的,虽然苏泽如今看不上这些东西了,可他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这桩婚姻除了是赘婿之外,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可以说他如今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爱情事业双丰收,可以说他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了,老朱家人还是不错的,嗯.......

就在苏泽一边悠哉悠哉的喝茶,一边想着日后美好生活的时候,房门又被敲响了。

“进!”苏泽听到敲门的声音之后睁开眼睛哼了一声。

江绪闻声进来,走到苏泽身前禀报道:“少爷,您交代的事情都办妥了,如今交易中心的股票除了蒸汽机研究公司的股价还在跌之外,其他股票的股价都稳住了。”

“嗯,知道啦,还有事吗?”苏泽见江绪似乎还有话要说的样子,于是出声问道。

江绪立刻回禀道:“少爷,这蒸汽机研究公司的股票咱们真不管了?”

“不管,他们自己弄出来的烂摊子自己收拾,本少爷才懒得给他们擦屁股!”苏泽想都没想道。

稳住其他股票的股价是因为其他股民遭受了无妄之灾,苏泽不想破坏股民们对股票的信心才会出手救市,可蒸汽机研究公司本来就是支长期股,股价是被那些投机者炒上去的,他自然不会出手给那些投机者擦屁股。

就算魏国公也买了许多股票又如何,生意就是生意,一码归一码,他不能因为魏国公也参与了,便改了主意,这是原则问题!

江绪也不问为什么,只是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少爷,宫里也买了好几万股蒸汽机研究公司的股票,还是在高价买进的,按照现在的股价来看,怕是亏了不少,咱们不管的话,是否会给少爷您惹下些麻烦?”

苏泽这下坐不住了,一个激灵坐了起来,怀疑他听错了,难以置信的问道:“你说什么玩意儿?”

“宫里也买了股票,是那个一直待在交易中心的小宦官买的,他肯定是拿不出来那么多银子的,所以小人估计是那位买的!”江绪指了指屋顶说道。

苏泽这次听清了,有些无语的望了望屋顶,表情有些怪异。

卧槽,这特么叫什么事啊,皇帝也炒股?

“算了,咱们交易中心要保持公平公正,维持市场秩序,就算陛下炒股了也得自负盈亏,不能搞特殊,不然陛下搞特殊,太子以后要是也炒股要不要也要给予方便?”

“给太子给予方便了,那太孙呢,汉王呢,各位部堂呢,所以这个先河不能开,不能因为陛下炒股了就破例,股市里面要一视同仁,都是少爷我的韭菜.......咳咳,客户,没有什么陛下,听懂了吗?”苏泽及时改口道。

苏泽有些懊恼,最近实在膨胀了,居然特么一不小心居然说出了心里话,那可是苏某敬爱的陛下啊,怎么能是韭菜呢?

就算是韭菜,那也是比较大个的韭菜,不是一般的韭菜!

主要是他犹豫了会儿,还是决定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因为朱棣亏钱了就破例,皇帝咋了,只要炒股了就是他苏某人的韭菜,只有被割的命,万没有他这个庄家还要贴钱进去帮着赚钱的道理。

从未听说过有赌狗或者股民亏钱了,庄家和资本介入去帮着股民挽回损失的!

天底下就没这个道理,他没趁着这时候割朱棣的韭菜,继续做空让朱棣手里的股票变成一张白纸,或者等到最低价再收回来,已经算是给了朱棣面子了,这还是看在朱棣是皇帝的份上。

要不然,哼哼,苏泽会让朱棣明白什么叫做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还别说,苏泽还真有些意动,原本不打算插手蒸汽机研究公司股价涨跌的他,竟然破天荒想要插手一次,甚至胆大包天的想继续做空股价,然后狠狠的割朱棣的韭菜,坑朱棣一把。

也没有别的什么原因,主要是他觉得皇帝的韭菜割起来应该别有一番风味!

不过想归想,苏泽还是没敢作死,不然让朱棣知道真相,朱棣能扒了他的皮!

苏泽叹了口气,心中安慰自己,算了,不割朱棣的韭菜了,穷鬼容易输红眼的,万一解决不了问题就把他给解决了就麻烦了。

江绪倒是没在意“韭菜”二字,只是有些担忧的说道:“万一陛下怪罪少爷你怎么办?”

苏泽一挥袖子,正气凌然道:“无妨,怪罪也就怪罪了,本少办交易中心只坚持三个原则,那就是公平,公平,还特么的是公平!”

江绪被苏泽的情绪所感染,腰杆都不禁挺直了,虽然他听不懂,但他觉得此时的苏泽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少爷既然为了那些股民的利益,不惜得罪陛下,也要求一个公平,当真是我辈楷模!亏我江绪居然还想着为了不让陛下亏钱,而想要让人把股价抬上去,好歹也得等到陛下手里的股票脱手了再不管,全然没有考虑到其他股民的利益。

江绪羞愧的低下了头,但还是忍不住看向苏泽,心中感叹道:“好一个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男人,当真是让人心向往之啊,大丈夫当如是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