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五十五章:新学之始

彼时大洋对面的西方人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吹响了近代殖民史的号角。

而此时的大明却在儒家的带领下继续做这天朝上国,世界中心的美梦!

直到那些野蛮的殖民者们在几百年后用粗暴蛮横的手段打开国门,那时候儒家那些读书人们才会被打醒!

一步慢,步步慢,若不迎头赶上,那么迟早会重蹈覆辙。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但这句名言并非由朱熹发明。

长期以来,“存天理、灭人欲”一直被当作朱熹的发明而流传。

事实上,这一概念在《礼记·乐记》中已经出现,其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

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其实有失偏驳。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简单的说,朱熹主张的是明理见性,人为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所以不能体悟到天地之理,要想体验到、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儒家的内容丰富,核心思想便是仁、义、礼、智、信,这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圣人经典,程朱理学错了吗?

没错!

错的是那些歪曲圣人经典的读书人们!

儒家学问能传承几千年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可为何会限制了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呢?

因为统治者和掌权者需要限制百姓们的思想,让农民成为社会道德思想的奴隶。

圣人经典在一些儒家读书人的歪曲之下逐渐沦为了统治阶级手中的工具。

圣人怎么说,还不是都靠他们来翻译?

因为他们是圣人门下的读书人嘛,你们这些大字都不识一个的泥腿子看得懂圣人经典吗?

若是天下百姓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还如何高高在上?

他们巴不得百姓们彻底沦为他们手中的工具,视百姓为牲畜。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不能全盘否定。

“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苏泽回过神来长长的吐出了口气,看向对面的朱瞻基。

朱瞻基被盯的有些不自在,脸色异样的问道:“怎么了?”

苏泽笑了笑说道:“太孙,要不你来做新书院的院长怎么样?”

朱瞻基愣了一下,随即指了指自己,有些不自信的说道:“我行吗?”

朱瞻基并非妄自菲薄,若是寻常的书院,他还是有几分自信能胜任院长一职的。

可关键是他知道苏泽想要开设的书院是什么样子。

苏泽开设的书院里面,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其他的学科涉及到有很多都是他不懂的东西。

他也就是这些年跟着苏泽才学到了一些皮毛,算不得精通,既然如此他也不会妄自菲薄的认为自己能够胜任书院院长一职,徒惹人笑话罢了。

何况他还是当朝皇太孙,若是开办书院担任院长传出去了会受到朝野非议。

在这个时代开设书院的无不是德高望重的一方大儒,饱读诗书之士,即使他是皇太孙也不能想开就开。

说白了还是他年纪太小,在那些读书人眼中他这是不务正业,难免会受到一些非议。

苏泽敢开书院纯粹是因为胆子大,反正因为捐款的事情把文官集团得罪了,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不是他苏泽吹,这年头他除了怕朱棣还没怕过谁!

反正你们不是都说我苏泽离经叛道,是读书人的耻辱吗?

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气氛都到这儿了,我不开书院和你们打擂台都说不过去。

迟早有一天大明朝堂上都是我的徒子徒孙,让你们这些狗东西都回家卖红薯去。

一个个的站着茅坑不拉屎,整天想着如何盘剥,欺压百姓,还做个屁的官。

苏泽想想都觉得生气和痛心,这些狗东西的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啊,就不能和我苏某人一样全心全意为国为民吗?

当然,他也明白朱瞻基的担忧,朱瞻基身份敏感,担任书院院长的确不妥。

主要是树大招风,会引得朝野非议。

不过没有朱瞻基这块金字招牌,书院还真不好招人。

苏泽想了想说道:“这样,你就挂个名好了,偶尔露个面就行。”

主要是时间不等人,苏泽现在急需要一批能在朝堂上帮他说话的自己人,不然他害怕一个人喷不过那些文官。

还别说,那些狗东西骂人还是有一套的,骂人都不带脏字的,各种引经据典一套一套的。

不过他们这套对苏泽没啥用就是了,因为苏泽听不懂.......

当然可以慢慢培养出一批属于自己的班底,可时间太长了,苏泽耗不起。

还不如直接从那些读过书识得字的读书人里面选,最好是那种原本就有些功名在身的秀才举人,最近几年有希望高中的人。

可苏泽的名声都在读书人里臭大街了,怎么才能把那些秀才举人们给忽悠过来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朱瞻基皇太孙的名头了。

至于这些人会不会因为收到儒家思想影响太深无法转变过来,这个不用担心,苏泽觉得他洗脑的本事还是有一套的。

看朱瞻基就知道了,这小子估计自从遇到他之后就没怎么看过四书五经了。

说起离经叛道,苏泽觉得自己还好吧,起码他表面上还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程朱弟子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朱瞻基这小子最近已经在研究如何上天了。

原因就是之前苏泽提过一嘴,说天上没神仙,不信的话他可以带朱瞻基上去看看。

结果后来苏泽忘了,朱瞻基还没忘,都问过好几次他如何上天了。

古时候的人们总是对天拥有莫名的敬意和恐惧,一遇到什么自然灾害就觉得是苍天发怒了。

朝臣们就要皇帝下罪己诏,昭告苍天自己的过失,以熄苍天之怒。

因为你是天子嘛,天之子也,自然得你上了!

当然,这是封建迷信的想法,是愚昧无知的行为。

而想要破除这种封建迷信,就要多学习,多掌握知识,遇到不理解的事情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解决。

苏泽相信,当这些读书人们放开眼去看待世界的以后,必定会对自己之前的所学产生怀疑。

苏泽目光灼灼的看向朱瞻基,朱瞻基犹豫了半响点了点头。

苏泽起身朝朱瞻基伸出了右手,朱瞻基不明所以的同样伸出右手。

两个人的手在空中碰了碰,见证这历史性一刻的只有一旁来给两人添茶的苏幺幺。

苏幺幺不由自主的驻步停足,怔怔的望着苏泽。

她从未见过如此认真的苏泽。

神色专注,一丝不苟,仿佛在进行一场郑重而庄严的仪式。

“瞻基,相信我,这些读书人们会给你,会给大明带来惊喜的!”

“我不知道未来如何,可既然苏兄你说了,那我愿意相信你!”

相比于苏泽之前在清风县的小打小闹,此刻才是历史性的一刻。

这一天所带来的历史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是一个崭新的篇章。

永乐十六年十一月初五,新学创始人苏泽与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瞻基在大明的第一家火锅店里达成了开创新学的共识。

后来的新学门人记载这一天为“新学之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