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七十章:是非功过留待后人书

当苏泽和汉王在观看家丁们试射的时候,一旁的镇国卫也在柳溥等人的带领下不远处观看。

火器不算什么稀奇的,他们这些从禁军出来的也不是那种没见识的,自然知道火器是什么,可那些家丁手里拿的火器好像和他们之前见过的都不太一样。

“他们拿的是火铳吧,怎么不需要点火的?”

“是啊,我之前见过神机营使用的火铳,都是需要两人一组配合的,为什么他们只需要一个人便可以了?”

“我看他们这种火铳好像方便了不少啊,只需要填装弹药便能打出去了!”

“就是不知道这火铳会不会炸膛。”

“听说这批火器是指挥使带来的,你们说指挥使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

“指挥使不是读书人嘛,好像还是二甲进士来着,还懂火器?”

镇国卫的军士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都觉得很稀奇,这种不需要点火的火器是他们之前从未见过的。

柳溥,冯成等人也没有阻止众人的议论,而是彼此对视了一眼。

之前苏泽可没和他们交过底,从未说过还有这种需要点火的火器,一时间三人对视一眼,心底都有些羡慕。

若是镇国卫也装备上这种火器就好了,这样的想法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三人的脑海中。

另一边,苏泽给汉王展示了火枪齐射之后,似乎有意炫耀,又重新下达了指令。

“抽刀!”

随着苏泽一身令下,家丁们瞬间收起了火枪,改变队列,一百人站成一排,抽刀而立,仿佛只要一身令下,他们马上就能提刀冲锋向前。

苏泽对着汉王挑了挑眉,带着有些炫耀的口气说道:“汉王殿下,你看我这队亲卫如何?”

朱高煦先是撇了撇嘴,似有些不屑,可看到苏泽那似笑非笑的目光的时候,微微有些不自在。

朱高煦鼻孔朝天,口是心非道:“也就那样吧,比起那边的那些酒囊饭袋好一点。”

朱高煦看的出来苏泽带出来的这支百人队是不错的,战斗力如何先不说,光是百人如一人,令行禁止这一点就算的上是一支精兵了。

可他就是看苏泽那副得瑟的模样有些不顺眼,自然不会由衷夸奖了。

苏泽也没在意,似笑非笑的说道:“既然刚好今日得空,不如让臣的这些亲卫和汉王的亲卫切磋一番如何?”

“虽说臣这些亲卫每日都在操练,可终归没有上过战场,自然比不得汉王的亲卫,还希望汉王殿下多多指教。”

朱高煦闻言没有说话,只是心中暗骂一声。

苏泽这小子还想将军他,也不看看他汉王是谁,他还真不信他的亲卫不如苏泽的亲卫了。

正如苏泽所说,苏泽的这些亲卫都是没上过战场的雏儿,他的那些亲卫可是跟着他上过战场的,真打起来谁胜谁负还说不一定呢。

不过朱高煦并没有同意苏泽的这个请求,不是怕了苏泽,主要是旁边还有镇国卫在。

朱瞻基的亲军就在旁边看着,万一他的亲卫真输给了苏泽的亲卫怎么办?

再说了,凭什么本王要听你的,本王不要面子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朱高煦冷哼一声,“今日就算了,你要是想切磋的话,不如你再和本王过两招?”

苏泽的笑容僵硬在了脸上,扯了扯嘴角,有些无语。

为将者怎可亲自上场?

再说了,他是读书人,讲究一个君子动口不动手,那是决计不会和汉王切磋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汉王的武力值比他高太多了,他打不过。

苏泽拱了拱手,算是认怂了。

朱高煦得意一笑,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你苏泽本领再高又如何,还不是得看本王脸色,论身份背景你不如本王,打架你也打不过本王,你能拿本王怎么办?

打架厉害那就是他朱高煦的本事,你不服都不行!

“好了,既然事情谈妥了,那本王就先走了!”

朱高煦说完,摆了摆手阻止了想要送他的苏泽,带着亲卫心满意足的朝着军营外面走去,一路上还哼着小曲儿,显然心情不错。

苏泽也没有在意,他也只是客套一下,经过之前的那一场打架,两人的关系是要亲近了一些。

虽说还算不上朋友,不过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

苏泽想到这里,微微一笑。

他之前不怎么了解朱高煦,可是从最近的接触来看,朱高煦不算什么十恶不赦的恶人,只是有些嚣张跋扈罢了。

不过说起来嚣张跋扈,他苏泽也挺嚣张跋扈的,两人都是差不多的货色。

区别在于汉王现在有资格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而苏泽暂时没有那个资格。

虽说苏泽一开始只是想着利用汉王,忽悠汉王去祸害海外,甚至以前还幻想着汉王死于非命,这样日后朱瞻基上位就没有障碍了。

可后来苏泽觉得,汉王只要不对那张椅子念念不忘,不再想着造反,其实留他一命也不错。

同室操戈,史书上也不好看,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苏泽觉得日后很多地方需要用的到汉王这样的打手。

比如.......削藩!

苏泽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削藩就拿汉王开刀,连汉王都被削藩了其他的宗室敢吱声吗?

敢吱声好啊,关门放汉王!

至于汉王答不答应没关系,反正日子还长,说不定汉王傻了吧唧的就被他给忽悠了呢。

老朱家人都鬼精鬼精的,不好忽悠,看来看去也就汉王还算耿直,说不定被他给忽悠到了贼船了。

这不,汉王现在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去倭国搬银子了,可不就是个打手的命嘛。

再说了苏泽又没想着现在削藩,时机现在还没成熟,现在提及削藩那些宗室能把苏泽给生吞活剥了,朱棣都护不住他。

可在苏泽看来,削藩是一定要削的,老朱家的人太能生了,那些宗室整天没事就在家里造孩子玩,能不多吗?

明初朱家皇族只有五十八人,到了明末已经有了百万之多,亲王郡王,辅国将军等等乱七八糟的宗室。

宗藩制度不仅于国无益,于民就更无益了,皇室和士绅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靠百姓们供养的蛀虫!

当年朱元璋的这套制度,是善良的,不过朱元璋的善良是小善,他只考虑到了皇族人士,却没有考虑到这个制度百年后的缺陷。

朱元璋的儿子们当亲王后,俸禄是很高的,是当朝丞相的七倍,这只是单纯的工资。

朱元璋还给了子孙很多福利,他给了子孙大量的土地,来种植粮食和蔬菜,赚取金钱。

不仅如此,朱元璋规定,凡是皇室子孙,不需要拥有自己的职业,吃喝玩乐一切费用归国家负责。

而且皇室子孙,到了十岁的时候就有了自己俸禄,一直到死都有钱花。

在成人礼、结婚的时候,还有别的补贴,就连死后还有丧葬费。

明朝皇室子孙,从生到死,就会一直享受着无以复加的福利制度。

这些钱财从何而来,还不是从国库里面出,而国库里的钱粮又是从老百姓们身上榨出来的。

现在还没什么,等到了以后,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饱了还得供养宗室和士大夫,可不得造反嘛。

朱元璋的这套制度,无疑最大的保证了皇室子孙的生活质量,可是也给明朝埋下了隐患。

朱元璋对子孙的这套福利制度,的确让皇族都吃饱了饭,可是尾大不掉,这群人对财政的损耗也是太大,导致明末朝廷作战都没银子用。

大明之所以会亡,朱家宗室也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的。

因此苏泽觉得削藩是有必须要做的,不仅要削藩,还得限制皇室,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目前苏泽也只是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敢表露出来。

削藩没事,可能朱棣巴不得如此,苏泽想要削藩说不定正合了他的心意。

可要是苏泽现在傻不拉几的去和朱棣说,陛下,皇室的权力太大了,于国无益,得限制一下。

朱棣反手就能砍了他,那可是在挖朱家的根,朱棣绝对不会坐视的。

因此苏泽现在只是有这个想法,可却不敢表露出来,只是默默的在心中的完善他的大计划。

今日之隐忍蛰伏,谨小慎微都是为了日后更大的图谋,留待有用之身。

要不就不做,直接跑路去海外混吃等死,躺平摆烂。

可既然他下定决心留下来了,那就要尽心尽力做的更好一些。

即使日后可能会因为此和朱瞻基反目,他也在所不惜。

历史已经证明了封建腐朽的落后制度必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共和才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家一姓之天下!

等到大明长盛不衰,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等到大明的旗帜遍布全球,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等到人人如龙的大明盛世降临,再来与我说是非功过!

苏泽就这么目视着朱高煦的身影一路消失在军营门口,他回头望了一眼不远处的流民聚集地。

由于军营的遮挡,苏泽并看不真切,可他好像就是透过了层层遮挡看到了那些寄居在西山的几千大明百姓。

汉王在一边,几千大明百姓在另一边。

两边风景各不同,而他一人在中间。

“愿我大明永久兴盛,愿我汉人江山永固,愿我大明百姓人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苏泽一声呢喃,声音随风消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