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七十三章:龙颜大悦

就在苏泽骑马回家打算打死几个弟子的时候,汉王去了镇国卫的消息也通过各种渠道在京城里流传开来。

镇国卫的营地不算隐蔽,很多人也想看看这支新建立起来的卫所究竟有何玄机,还有一些人则是为了苏泽而来。

因此当汉王大摇大摆的走进镇国卫的时候,消息就从四面八方流传出去了。

朝中都知道汉王和太子一脉不对付,那么汉王去太孙亲军又是为了什么?

难不成汉王对那个位子断了念想,有心和太子太孙一脉缓和关系?

这样的说法短短时间就在文武百官中流传开来,有信的,自然也有不信的。

可因为镇国卫守卫森严,禁止出入,其中内情自然无人知晓了。

唯一算得上知道内情的大概就是赵王朱高燧了。

因为汉王去找苏泽是听了他的话,他也眼馋清风县那些商品,想要分一杯羹,于是撺掇着让汉王去找苏泽商量商量。

对于外界那些说汉王断了念想的说法,朱高燧嗤之以鼻。

他们哥俩是奔着苏泽去的,才不是外界说的那样去和太子太孙缓和关系的。

奔着苏泽去是因为苏泽手里有不少好东西,能够给他们兄弟两人带来不菲的收益,所以他们才会如此上心。

基于此,朱高燧也不会出面解释什么,只是和汉王赵王党的一些心腹说了点什么,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那个位子他们兄弟二人还是要争的,根本不是外界说的那样,你们就跟着我们兄弟好好干,荣华富贵少不了你们的。

不得不说,朱高燧也是个老忽悠了,还真把那些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都知道参与皇位之争凶险,一不小心就会掉脑袋,可总有人禁不住忽悠啊。

这要是干成了,那就是从龙之功,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由不得人不心动,因此汉王和赵王这些年还是招揽了不少人的。

另一边,乾清宫,朱棣今日散朝之后便回到了乾清宫处理政务,批阅奏折。

虽说外面是寒冬腊月的严寒天气,可乾清宫里面摆放了不少火炉,驱散着冬日的寒意。

朱棣没有穿龙袍,而是换了一身宽松的道袍依靠在椅子上,听着下面的人禀报情况。

道袍是明代极其流行和典型的一种便服,男士服装,上至天子下至老百姓的日常服饰之一,明朝后期有些婚服也采用道袍形制。

龙袍那玩意儿穿着好看倒是好看,可穿起来远没有道袍舒适,朱棣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启禀陛下,汉王今日去了镇国卫,由于镇国卫守备森严,不好进去查探,因此不知道汉王进去做了什么。”

朱棣微颌眼眸,对于汉王去镇国卫的事情并不在意。

由他们闹好了,只要他还活着,就没人能翻得了天,这就是这位老人的自信。

对于朱高煦,朱棣的心情也很复杂,一方面是因为这孩子从小就随他,从奉天靖难的时候就一直跟在他身边南征北战。

再加上太子身体有疾,朱高煦一直都是朱棣心中储君的备胎人选。

可另一方面朱瞻基的存在又让朱棣下不了决心。

“好圣孙”这三个字可是朝野公认的。

永乐三年,朱棣召解缙入宫,讨论太子的人选问题,在当时朱棣已经有意向立朱高煦为太子,但解缙坚持自己的主张,使得朱棣十分不快,为了劝说朱棣改变心意,解缙提了一句“好圣孙”。

就是这一句话,稳定了朱高炽的地位。

太子虽然身体有疾,可太孙身体好啊,好圣孙能旺三代。

在朱高炽还活着的时候,把朱高炽立为了太子的情况下,保证皇位能够传位到朱瞻基的手中,直接册立朱瞻基成了皇太孙。

还有一种说法是史料上的一些记载,在朱瞻基出生之时,一天晚上朱棣突然做了一个梦,梦到朱元璋把代表皇权的大玉圭送给了他。

睡醒了之后就接到了消息,说是孙子朱瞻基出生了,朱棣认为这是非常吉祥的兆头,因此朱棣才决定造反。

这种说法倒是有些神鬼之说了,就和刘邦斩白蛇起义差不多,古人造反之前都喜欢给自己找个理由。

可无论从哪一方面都可以看出来朱棣其实心中也有些犹豫和举棋不定。

要不然他也不会任由汉王和赵王这些年上窜下跳,觊觎太子之位。

若是真的下定决心让朱高炽克继大统,他也不会任由汉王赵王上蹿下跳了。

“汉王出来的时候衣衫不整,脸色阴沉,疑似在镇国卫里面与人发生了争执。”

“不过距离太远,下面的人也看不真切,只能从一些行为推断!”

等下面的人汇报完了情报,朱棣睁开双眼,随口问道:“太孙在做些什么?”

下面的黑衣人连忙回道:“不知,只知太孙今日去了苏府,因为怕引人注意,属下并未派人进去。”

黑衣人是朱棣手底下的暗卫,是朱棣身边的亲信,职责和锦衣卫相当,充当朱棣在宫外的耳目。

朱棣手指不断敲击着椅子,似乎是在想些什么。

良久朱棣才翻身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他还是选择了放任汉王折腾。

他也想看看他这儿子到底要做些什么。

朱棣看向下方的黑衣人转而问起了别的事情。

“从清风县带出来的火器仿造出来了吗?”

朱棣从清风县离开了之后就派人去把清风县翻了个遍,不然他是不可能放心苏泽这样的人待在朱瞻基身边的。

而去清风县的那批人,正是下方黑衣人为首的暗卫。

苏泽弄出来的燧发枪他也早就让人去仿造了,只是一直没有成果。

黑衣人脸色一变,急忙回道:“陛下,那火器看起来虽然简单,但不知为何我们仿制出来的火器总是炸膛,不少人都因为炸膛受了伤。”

“废物,给了你们那么多银子和工匠,仿造个火器都不行。”

“苏泽一个读书人弄出来的东西,让你们仿造都仿造不出来,你说朕养你们有什么用?”

黑衣人连忙叩首,口中说道:“万死!”

朱棣皱了皱眉说道:“行了,停了吧,既然仿造不出来就别继续仿造了。”

“别火器没弄出来,把朕培养的暗卫都给弄死了。”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朱棣有些肉疼了,他可是拨给了暗卫不少银子和工匠的。

结果这群猪加在一起比不过苏泽一个人,仿造都仿造不出来什么名堂。

黑衣人闻言神色一松,这些日子他们暗卫不少弟兄为了试射仿造出来的火器是伤亡不小,他也心疼的紧。

“遵旨!”

“退下吧!”朱棣摆了摆手,拿起了桌上的奏折。

正当暗卫想要退下的时候,朱棣声音从上方传来。

“把安排在镇国卫和苏家的暗卫都撤回来吧!”

暗卫虽然有些不解,可还是领命而去。

等暗卫离去之后,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望向殿外。

自从苏泽入京之后,他就安排了人监视苏泽的一举一动,直到此刻才终于放心了,撤掉了对苏泽的监视。

朱棣眼色深邃的望着窗外,晒笑一声,觉得自己太过小题大作了。

朱棣突然龙颜大悦,自顾自的笑了起来,笑的殿里的那些小太监都有些不明所以。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陛下为何突然发笑。

朱棣笑的很开心,说实话,一开始当他知道苏泽在清风县的所作所为的时候是动过杀心的。

可随着苏泽进京之后的种种作为,朱棣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了。

苏泽撑死了做个孤臣,除了那些清风县的人,苏泽想造反都没支持的!

锦衣卫被他苏泽得罪了,宦官被他苏泽得罪了,文武百官之前也被他苏泽得罪了个遍,现在他连朱高煦这个王爷都得罪了。

朱棣仔细一寻思,这苏泽就是个祸害,说不好听点就是人嫌狗弃。

除了朱瞻基和谁都不对付,这样的人就算有心造反也不行,这如何让他不放心?

朱棣一想就知道,镇国卫里除了苏泽还有谁敢和汉王对着干?

苏泽是有前科的,几年前刚中举就敢去指着汉王鼻子骂,今日和汉王大打出手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按理说,苏泽一个臣子敢和朝廷亲王大打出手,朱棣应该生气才对。

可朱棣不但不生气,反而对苏泽愈加放心了。

一方面是因为苏泽也不可能把汉王怎么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苏泽得罪了汉王,日后就只能仰仗朱瞻基了。

何况苏泽这小子还很识趣,前前后后送了他不少银子,让他干嘛就干嘛,绝无怨言。

赏赐他一片西山的荒地,他便高兴的找不着北了。

而且让他自己花钱去安抚流民他也去了,还不居功,把所有功劳都推给了朱瞻基。

凡此种种,让朱棣觉得苏泽是个识趣的聪明人,用起来还蛮顺手的。

所以他心情难得有些不错,看苏泽也愈发顺眼了。

与此同时他还觉得他是不是有些过了,这么欺负一个二十来岁的臣子,有失帝王威严。

想了想,朱棣吩咐道:“来人,拟诏,苏泽安抚流民甚得朕心,特赐白银万两,以资鼓励。”

顿了顿,朱棣觉得有些不妥,苏泽应该也不缺一万两白银,还是赏点别的吧,皇帝家里也没余粮了。

“算了,赏他一件御赐飞鱼服好了”

飞鱼服不属于官服,属于明朝四大赐服当中的一种,其他三种为麒麟服、飞鱼服、斗牛服。

赐服有着比普通官服更加强大的地位,看作是皇帝身边最信任的人。

先前赐了一件麒麟服,现在再赏赐飞鱼服,没什么大用,就是意思一下。

表示你做的不错,继续努力,朕都看在眼里,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