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九十二章:你觉得嘉兴郡主如何?

苏泽闷不吭声的挨了这一巴掌,朱棣说的他听懂了吗?

听懂了一些吧,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朱棣在说什么,可他不知道如何去接朱棣的话。

心中倒是有些感动,一位皇帝能和他开诚布公,也算是他的荣幸了。

老人说他老了,未来是属于朱瞻基的,希望苏泽能好好辅左朱瞻基。

他和姚广孝缔造了永乐盛世,希望苏泽和朱瞻基也能让大明变得更好。

可.......想让大明变的更好,皇权是绕不开的大山,皇权不倒,不加以限制,大明还是会走向灭亡的,无外乎时间长短罢了。

帝制有利有弊,有利在于发生诸如战乱叛变时候可以迅速调集人力物力,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先进的政体。

其二君主**可以杜绝权利分散所带来的弊端,可以稳民心社会安定,不会因政治斗争而动荡。

其三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反抗外来侵略。

弊端在于容易大权旁落造成宦官、外戚、权臣的独断专权,政治陷于衰败。

其二君主的权力越大容易造成骄傲奢侈、刚愎自用之心滋长,容易出昏君暴君。

其三,容易造成人们思想的禁锢,不利于社会思想的进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帝制在封建社会的中前期以进步作用为主,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范围传播,对促进民族融合起了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有利于防止割据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几乎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王朝都会有一段鼎盛的时期,但一般都不长,很快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因为帝制在封建社会晚期则主要起了消极作用。

政治方面:皇权**赋予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极易形成暴政,空前强化的**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可言,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束缚和压制了民族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

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扭曲了人格和灵魂,极易出现政治**的局面。

经济方面:皇权**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思想文化方面:**主义制度必然导致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文化**的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君主**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就在于,君主的能力与其所拥有的无限权力之间的不适应或不对称,而**制度内部两种力量的矛盾运动,权的强化力量与约束调节力量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则是这种内在基本矛盾的现实表现。

民主和皇权本就站在了对立面,其中有着不可调节的矛盾。

而想要去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双方能同时存在,又得引入另一种制度,即君主立宪制,也是后世很多国家仍然在沿用的一种制度。

君主立宪制又称有限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的一种国家体制。

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

其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现代国家从神权迈向民主化过程中,有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两种选项。

在封建时代提共和制那是在找死,皇室绝不会坐视不理的,因此苏泽一开始想的便是走君主立宪制的路子,压根就没想过共和制,在封建时代宣扬共和制,难如登天也,不是他能做到的。

现在朱棣因为朱瞻基没有杀他,若是他和朱棣说他要搞共和,朱棣能把他天灵盖给掀开。

苏泽虽然在清风县搞人人平等,但实际上还是没有脱离朝廷的统治,没有脱离朱家的统治,每年还是会上交一大笔赋税给朝廷,清风县依然承认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因此朱棣也只是觉得苏泽的想法会损害皇室的利益,并未觉得苏泽的想法会推翻皇室,因此他有些忌惮,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忌惮,这才是朱棣犹豫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他知道苏泽有本事,有才能,有想法,能帮助到朱瞻基。

可另一方面朱棣又觉得苏泽的一些想法会危及到皇室的利益,这让他犹豫了

而朱棣的犹豫给了苏泽机会,让他看到了那么一点希望,他可以借着皇室一步一步走上高位,慢慢的积蓄力量,掌握足够的话语权。

先和皇室站在一起并肩作战,先把士绅阶级给踢出局,然后双方再互相角力。

苏泽赢了,君主立宪,朱家依然是大明的皇室,只是失去了至高无上,独断**的权力。

苏泽输了,那没什么好说的,大家一起玩完,一朝回到解放前,继续走历史上的老路子。

实际上,就算苏泽到时候不想改变制度也不行,一旦新学在大明发展壮大,开了民智,人民自己就会站出来推翻帝制。

封建皇帝制度的弊病有很多,但是如果讨论皇帝制度本身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很多人不是谈到****就是谈到集权。

不过,苏泽倒认为,帝制最大的弊病是从上到下的体制容不得民众,或者说容不得民众拥有自己的思想。

在封建时代也有很多当权者,他们的御用文人不断地宣传封建皇帝制度,为国为民,民众也喜欢自己的父母官儿,更崇拜当朝天子,希望历朝历代都能有圣王,明君。

不过说到底,这依然是封建皇帝制度的基本状态,那就是老百姓和官员都集体往上看看那个高高在上的人。

自己的幸福生活是自己争取来的,但是封建皇帝制度确立的这一种封建等级制度,使得老百姓忘了自己的存在。

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完全寄托在别人的手里。

在这种体制之下,老百姓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是自己争取来的,而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人,恩赐赏赐来的。

这很容易形成一种精神分裂症,那就是他们属实认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天子给的。

但是他们又都非常反感地方的**官员,但是老百姓们对于官员,官僚体系和皇帝的认知却又是不同的。

全天下最**的人反而成为他们崇拜的一个人物,而在地方进行**的官僚体系的工具却饱受诟病,老百姓们背地里反对,但是表面上也不敢多说话。

可一旦开了民智就不一样了,百姓们就会去思考,拥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会尝试反抗命运的不公。

而不是如之前一样,浑浑噩噩的,只是到了在朝廷让咱们吃不饱饭的时候,才会随波逐流的跟着造反,为的就是能活下去。

封建制度下,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般都会限制底下百姓们的思想。

儒学就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

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学在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一直被推崇为正统思想,而孔子的时代也正处于思想大爆发的时期。

而儒学真正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已经是汉朝了。

那么问题来了,孔子的儒学有没有灌注迎合帝制的思想呢?

还是在后世的发展中,封建统治阶级为利用儒学统一民间思想而帝化了儒学呢?

苏泽认为这两者都有,但是更大程度上应该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需要改造了儒学,而儒学为了生存也改变了自身,两者相互交织最后变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换言之,新学不仅站在了儒学的对立面,也是站在了统治阶级的对立面。

为何儒学能一直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和被推崇的正统思想?

正是因为统治阶级需要儒学来维持他们的统治,儒学也需要统治阶级帮助他们发展壮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儒学玩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天地亲君师,君权神授,你新学又不讲君权神授那一套。

苏泽前世看一些历史小说的时候便觉得有些不合理,皇室傻了吧唧的才会帮着你推崇新学,开启民智对抗儒学。

儒学那就是皇室的左膀右臂,是维持自己统治地位的工具,新学虽然能让国力更强盛,能让百姓们过的更好,可新学又不能帮统治阶级维持自己的地位,甚至还会挑战自己的地位。

统治阶级傻了才会自断左膀右臂站在你这边。

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和苏泽所看到的一样,遇到了便想除之而后快,而不是放任你做大。

再爱民如子的皇帝也不可能真的那么无私愿意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全天下百姓的幸福生活放弃自己手里的权力。

是人就有私心,不说其他的,就说他苏泽,若是穿越来了便是皇家贵胃,他还会想着推翻皇室,限制皇室吗?

充其量让天下百姓过的更好一些,他还真有那么无私自己推翻自己?

陛下何故谋反邪?

之所以他现在这么无私,那是因为他穿越而来便是一个小人物,见到的便是底层百姓的挣扎求生,这让他无时无刻不饱受精神上的折磨,让他无法心安理得的坐视,于是他站了出来。

可若是他一来便是锦衣玉食,皇家贵胃,说不定以后还会当皇帝,那他还会做出和今日一样的选择吗?

若真是如此大公无私,心中只有黎民苍生,那他就是圣人了。

可他是吗?

朱棣也在这样问自己,他苏泽是圣人吗?

若不是圣人,那就还有七情六欲,那就没那么可怕了。

念头一起,朱棣突然没头没脑的问道:“你觉得瑞澄如何?”

“什么?”

苏泽不明所以,有些茫然的看向朱棣,不明白老爷子为何突然问这个。

他和朱瑞澄接触不深啊,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小姑娘是个小吃货,除此之外就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了。

朱棣接着说道:“你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该婚嫁的年纪了,朕给你和瑞澄赐婚怎么样?”

说完,朱棣死死的盯着苏泽,似乎想要看透苏泽的真实想法。

苏泽抿了抿嘴,他听懂了,可他能拒绝吗?

这就是一桩政治联姻,朱棣是要用一些东西将他牢牢地绑在朱家的船上。

权力是一件迷惑人的东西,带着魔幻般的魅力,吸引古往今来无数人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地争夺。

因为权力能给当权者带来名利地位。

权力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权力能把纸上的蓝图变成现实。

权力能改变一个地区甚至国家发展的轨迹。

苏泽沉默了,并没有马上回答。

朱棣也不着急,只是目光深邃的看着苏泽,你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权力是很让人着迷的东西,当你试过拥有权与力,你就很难回头了。

朕不但会给你权力,还会给你更多的东西,只要你能让朕安心放着你待在瞻基身边,你想要的朕都可以给你。

皇室的利益有你一份,你还会大公无私的为了百姓而损害皇室的利益吗?

朕大可以不必这么做的,朕忌惮你的一些想法会威胁朱家江山,大可以杀了你一了百了,可朕为了瞻基愿意对你宽容些。

你苏泽爱的不是朱家,爱的是大明天下,可当你也成了朱家一份子,你还会如此想吗?

朕拭目以待。

苏泽有些茫然的抬头,看向对面的老人,此刻他心中涌起了一股突如其来的无力感。

我能拒绝吗?

在这场政治联姻中,朱棣安心了,他获得了更大的权力,拥有了更高的地位,能更好的完成心中的所思所想。

而唯一要牺牲的便是一个十六岁小姑娘一生的幸福。

苏泽很确定自己不喜欢朱瑞澄,更别提爱了,在这个时代谈爱情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啊。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作之合。

“谢.......陛下!”

苏泽的声音有些苦涩,到底为何而苦涩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朱棣展颜一笑,拍了拍苏泽的肩膀。

“朕不日便赐婚,等瞻基大婚之后,你和瑞澄便成婚吧。”

“嗯。”苏泽微不可闻的嗯了一声。

“好了,下去吧,上面风大。”

“嗯。”

苏泽默默转身去控制飞球下降,朱棣扶着吊篮的边缘,眺望皇宫方向,惬意的眯起了双眼。

以前很憧憬上天,真到了天上才知道高处不胜寒。

就和朱元章一样,只有朱标是朱元章的儿子,其他儿子都只是皇子。

也只有朱瞻基才是朱棣的孙子,其他孙辈都只是皇子皇孙罢了。

朱棣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知道苏泽不属于这个时代,他不可能知道苏泽之所以不爱朱家,爱天下是因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荣誉感,根本不是什么权力就能让他迷恋,将他束缚住的。

朱棣永远不会知道,当他说要和苏泽和朱瑞澄赐婚的时候,苏泽心中想的是,这样他就更有希望完成心中那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他之所以觉得难以接受,是因为他觉得他自己很卑鄙,很自私,很无耻。

他欺骗了朱棣,对不起朱棣对他的信任。

朱棣以为这样可以束缚住他,他为了让朱棣安心,他选择了欺骗朱棣。

就和朱棣需要他做个一孤臣一样,只要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他什么都可以放弃。

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履行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的使命。

不是苏泽真的有那么大公无私,而是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荣誉感一步一步推着他前进,履行着他来到这个时代的使命。

圣人,先是人,才能成圣。

苏泽也不想当圣人,可很多东西一步一步将他推到了那个位置。

而朱棣不知道这些,只知道苏泽不是圣人,对他而言这就够了,这就足够让他安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