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九十五章:太孙,咱们要发财啦!

朱瞻基追上了苏泽,想要说些什么,可似乎又有些不太好意思开口。

苏泽原本是不打算搭理朱瞻基的,可想了想还是说道:“怎么,不闹别扭了?”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好闹别扭的,就是希望你日后好好待我妹子。”

“废话,我敢不好好待郡主吗,那可是皇家贵胃,我就是一个做臣子的,当然得好好伺候着。”苏泽一脸嗤笑,显然对朱瞻基先前刺他还耿耿于怀。

朱瞻基讪笑一声,也不接话,这话不好接。

两人一时间都有些沉默,苏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朱瞻基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良久,朱瞻基才有些惆怅的说了句:“苏兄,你心里也别有什么不舒服的,我知道你是不得不同意的,其实谁又不是呢。”

“我原本喜欢孙姑娘,可还不是要娶胡氏为正妻。”

朱瞻基此时倒是觉得有些感同身受,苏泽的婚事自己做不了主,他的婚事也同样不由他做主。

他喜欢那个自小入宫的孙姑娘,却不得不迎娶胡氏为正妻。

苏泽默默的看着朱瞻基,就这么看着也不说话,他觉得这小子在炫耀。

娶两个老婆很了不起吗?

呸!

无耻之徒!

“苏兄,你这样看着我作甚?”

苏泽想了想说道:“胡氏挺好的,为人善良大度,毫无谄媚之态,行为举止都特别端庄,做你正妃也不错。”

朱瞻基诧异的看着苏泽说道:“皇爷爷也是这么说的,可我还是更喜欢孙姑娘多一点。”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朱瞻基有些狐疑的盯着苏泽。

苏泽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地问道:“咋了,我脸上有花?”

“不是,你又没见过胡氏,你怎么知道胡氏为人如何。”

“外面都这么传的啊,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不可能,胡氏被选为正妃也才这几天的事情,外界根本不知道!”朱瞻基愈加狐疑了,死死的盯着苏泽。

苏泽讪笑一声,“是吗,可能是余佳和我说的吧?”

朱瞻基想了想也没在意,冷哼一声说道:“哼,余伴伴越来越大胆了,什么都敢往外说。”

苏泽心中默默对余佳说了声抱歉,这个锅他不能背,不然他不好解释他为什么这么了解朱瞻基未来老婆,只能委屈余佳先背一下了。

“殿下,小余虽然嘴巴碎了点,但他对你忠心耿耿,你也不要过分苛责他。”

朱瞻基不置可否,显然已经在思考如何修理余佳了。

经过一番插科打诨,两人总算玩掉了先前的不愉快,转而开始研究感情问题了。

朱瞻基和苏泽说,他有多喜欢那个孙姑娘,胡氏太闷了,很无趣。

苏泽说,胡氏挺好的,和朱瞻基是良配,反正就一个劲的为胡氏说话,哪怕他都不认识胡氏。

“苏兄,你为何对孙姑娘意见那么大?”朱瞻基驻足,皱眉看向苏泽。

他觉得苏泽有些反常,以前苏泽还不知道他身份的时候,鼓励他大胆的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选妻子要选自己喜欢的,不然日后肯定会后悔。

现在一改常态,对从未见过的胡氏大加褒扬,夸的好像不娶胡氏便是他的损失一样。

苏泽板着脸,不知道如何回答朱瞻基这个问题。

黄泰顺当然可以选择爱情,但皇太孙不行。

他总不能如实相告,将历史上发生的那些和朱瞻基说,说了朱瞻基也不会信,可他就是不想看到朱瞻基如此对孙氏念念不忘。

因为历史上朱瞻基正是因为对孙氏念念不忘,才以胡氏无后为理由废了胡氏,扶正了孙氏。

苏泽见都没见过孙氏,自然对她没什么意见,关键是孙氏生了个儿子叫朱祁镇。

对这个瓦剌留学生,苏泽的意见那就大了去了,哪怕如今历史已经因为他产生了蝴蝶效应,苏泽都还是不待见朱祁镇,巴不得朱祁镇别来这个世上。

虽然大明因为他的到来产生了蝴蝶效应,有他在,土木堡之变必不可能发生,苏泽都有些怕怕的。

万一没有了土木堡之变,再来个什么其他什么之变的,他哭都没地方哭。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苏泽都敢算计永乐,可他不敢和朱祁镇沾边,哪怕还有没有朱祁镇都不一定,苏泽还是有些怕怕的。

能顺手改变历史,彻底掐死朱祁镇出生的希望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别管什么蝴蝶效应不效应的,反正苏泽就因为朱祁镇顺带不待见孙氏了。

历史上的孙氏是饱受争议的,有人说她是妖后,朱祁镇也不是她亲生儿子,而是抱来的。

苏泽虽然觉得这种说法有些离谱了,但还是不太希望孙氏上位,这是他的主观印象作祟,可他偏偏就是想劝劝朱瞻基。

还有人说,孙氏以丰富的政治经验及无可替代的皇太后之尊,力挽狂澜驾驭两“变”,对维护明朝统治和国家安定发挥了作用。

苏泽当放屁,北京保卫战是于少保的功劳,可和孙氏没多少关系,无非是美化了孙氏。

夺门之变孙氏可是出力不少的,虽然景泰帝确实倒霉了点,可这用完了就扔的做法还是让苏泽有些心有余季。

最关键的是,夺门之变后,大明痛失于少保!

于少保可是他苏某人的偶像,虽然历史改变了,苏泽还是为于少保愤愤不平。

苏泽认死理,现在他没见过孙氏,也不好说孙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可就凭苏泽前世曾看过的史料来看,孙氏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苏泽需要的是一个平稳过渡的大明,孙氏可能会在日后成为阻碍,这对于苏泽来说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相比较而言,苏泽更倾向于心机少一些的胡氏上位,这是他的私心使然。

朱瞻基不知道苏泽想的那么多,此时很执拗的站在原地,死死的盯着苏泽,想要苏泽给他一个说法。

就算苏泽和他关系好,可他也不能任由苏泽诋毁他喜欢的孙姑娘。

苏泽思绪万千,良久才吐出一口浊气,挤了个笑脸说道:“你和我说不着,你这门亲事是陛下定下来的,你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朱瞻基神色颓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苏泽说的对,这门亲事是他皇爷爷定下来的,不认也得认。

苏泽见朱瞻基颓然无比,大手一拍朱瞻基的肩膀,笑哈哈地说道:“殿下,别想那么多了,咱们要发财了!”

朱瞻基不明所以的问道:“发财?”

“发什么财?”

“殿下,你还记得之前臣和你说过成立皇家煤业的事情吗?”苏泽一脸高深莫测。

朱瞻基想了想说道:“记得,当时我还说你卖不出去来着,煤炭那东西呛人的紧,一般都是穷苦人家才会烧的,能赚钱?”

朱瞻基没当回事,这年头百姓家里烧的都是柴火,富贵人家家中烧的是上好的木炭,煤炭虽然也有人烧,可烧的人很少,苏泽想靠煤炭发财他是不看好的。

苏泽笑了笑说道:“殿下,我发现的煤炭和现在市面上见到的煤炭不一样。”

“都是煤炭有什么不一样的。”朱瞻基不懂就问。

苏泽耐心解释道:“我发现的这个煤炭叫无烟煤,从名字中就可以听出来,这无烟煤比寻常煤炭好的地方就在于没有烟,或者说烟很少,根本不呛人。”

“还有就是,同样大小的无烟煤比煤炭烧的更久,一块煤可以用很多天!”

“都是煤炭,为何会有所不同?”朱瞻基一脸疑惑地望着苏泽。

苏泽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以前他很鼓励朱瞻基不懂就问,可现在朱瞻基什么都要问一嘴,苏泽又有些头疼。

主要这孙子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问就算了,还非得刨根问底,关键有些东西苏泽说了他也不懂,然后他就整天缠着苏泽,苏泽现在有些怕了朱瞻基问问题。

想了想他还是干巴巴的解释道:“烟煤的含水量要低于烟煤,出来的烟就较少,无烟煤析出的温度更高,在煤中是属于发热量最大,所以它燃烧时几乎是无烟的。”

“含水量你懂吗,就是现在市面上的煤炭里水分比无烟煤多,所以燃烧时就有很大的烟雾,对人身体有害。”

朱瞻基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那按照你说的,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煤炭里面的水分给燃烧掉,这样就没烟了。”

苏泽嘴角抽了抽,忍不住甘拜下风。

朱瞻基你特娘还真是个人才,能轻易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老子放着现成的无烟煤不用,吃饱了撑的去研究如何让煤炭里的水分减少。

“那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咱们发财了,这无烟煤势必会取代木炭的地位,成为大明主要的燃料!”

“到时候就有源源不断地银子进入我们的腰包。”

朱瞻基还是不看好苏泽贩煤大业,泼冷水道:“你想的太多了,富贵人家还是要用木炭的,就算你的那什么无烟煤真的不怎么冒烟,他们也不会用的。”

“你最多卖给那些家里有点小钱,但又用不起木炭的人家,可他们本就没多少钱,你连穷人都钱都赚?”

“你不是一向只赚有钱人的银子吗?”

苏泽张了张嘴,愣愣的看着朱瞻基,这孙子现在怎么变成这鬼样子了,怎么和丁航一样爱抬杠。

以前苏泽说什么,朱瞻基就信什么,现在还会质疑他了。

这特么就是朱瞻基跟着他学了三年的成果,他学会质疑了,你非要把事实摆在他眼前他才会相信。

科学本就是不断质疑的过程,只有不断质疑才会推动进步,你得先质疑,才会想着去验证,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苏泽表情复杂的看着朱瞻基,有些欣慰又有些头疼。

欣慰的是朱瞻基跟了他三年没白跟,还是接受了一些新奇的观念和理念。

头疼的是不知道这狗东西以后会变成什么鬼样子,怕就怕这孙子不去当皇帝改去当科学家了。

苏泽叹了一口气说道:“先别管那么多了,我去带你看看无烟煤,看看你就明白这东西有多好了!”

“就算再好也不能赚穷人的银子啊,这是你说的!”朱瞻基还是很纠结这个问题,苏泽虽然贪财,可一向取之有道,绝不赚昧心银子。

这也是他欣赏苏泽的一点,有原则,有底线,有良知。

若是苏泽是没原则,没底线的人,他是决计不会和苏泽交往过深的。

苏泽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觉得我是坏人吗,我赚来的银子什么时候拿来贪图享乐过?”

“再说了,我也就赚个辛苦钱,卖几文钱也算赚昧心钱?”

“与其等到那些贪官污吏把老百姓的银子都坑了去,还不如我拿来造福社会。”

朱瞻基听到只卖几文钱的时候倒是松了口气,他还以为苏泽又要卖很贵,毕竟清风县出品的东西都不便宜。

“好吧,这就是你说的大事?”

“那不然呢,你穷的结婚都要国库出银子了,这还是不大事是什么?”

“你还有脸说我赚昧心钱,你倒是不赚,可你吃的用的都是百姓的血汗钱!”

“呸,苏某耻于与你为伍!”苏泽嗤笑道。

朱瞻基涨红了脸,结结巴巴的说道:“我......我......”

“别你你的了,再磨蹭人都走光了,快点!”

朱瞻基欲言又止,苏泽的话虽然难听,可都是实话,皇室不事生产,一应支出都靠国库,说是天下供养也不为过,他确实没脸说苏泽。

苏泽也不管朱瞻基,自顾自地在前面走着,他要去看山脚下的无烟煤发布会了。

孙氏的事情先放一边,苏泽自信有他在朱瞻基身边,孙氏就闹不出什么幺蛾子。

现在当务之急是无烟煤挖出来了,这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苏泽有心想改变大明,可大明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也只能慢慢来。

苏泽先前利用飞天的噱头和陛下的到来,召集来了那么多百姓来可不是为了给他们宣扬科学的。

现阶段和他们说了他们也不懂,只是让他们知道大明除了儒学还有科学这一门学问。

哪怕现阶段科学对大明来说并不是主流学问,苏泽也想先把科学的名号打出去。

若是其中能出几个对科学感兴趣的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现阶段普及教育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百姓肚子都吃不饱了,哪还有心思去读书?

其二便是,儒学此时在大明还是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学儒学可以考科举,考了科举可以当官,光耀门楣。

科学要想取代儒学,大范围普及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清风县之所以能推行的如此顺利,原因有很多,第一,清风县的人少,花不了多大的功夫。

第二,清风县是苏泽的一言堂,想干嘛就干嘛,没人会说三道四,苏泽让他们学什么,他们就学什么。

第三,清风县如今走的是商业模式,除了县里的农业研究院根本不需要务农,一应物资可以从那些和清风县做买卖的商人手里买。

第四,因为清风县走的商业模式,因此县里有很多工厂,能读书写字的就可以在工厂里得到重用。

清风县工厂里的工人是好几档的,等级高的自然比等级低的待遇要好,你要想取得更高的等级,那就得考试,考试那就得去上学,读书识字。

清风县现在家家户户把孩子送去读书,为的不是当官,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读点书,日后能在工厂里取得好一点位置。

毕竟清风县自开国以来,也就中了程礼这么个举人,连个秀才老爷都没有。

程礼还是在苏泽到了清风县当县令之后才一手带出来的。

清风县的泥腿子们在苏泽没去之前都穷的出去乞讨了,哪还有心思送孩子读书,去考科举。

可现在不一样了,读书不是为了当官,而是为了赚更多的银子,让一家老小生活的更好。

在这种情况下,清风县百姓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人人争先。

读书好,读书能赚更多的钱,以利益驱动,百姓们自然十分热情。

这些才是清风县为何能在短时间普及教育的原因,清风县现在基本上没有不识字的人。

就连丁航那种莽子,都读了不少书,虽然读的是苏泽写出来的言情话本,可终归还是读了不少书的,算是文化人了。

在苏泽看来,想要全面普及教育至少得解决两个难题。

一是解决生产力落后的问题,你得先让老百姓把肚子给填饱了才有心思读书识字。

二则是要让老百姓明白读书是有用的,不光是可以当官,你掌握了知识,你的人生就多了更多的选择,能让你的生活的变得更好。

解决生产力落后的这个问题,苏泽倒是有些想法。

农业这一方面不能落下,清风县的农业研究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资金跟的上就行。

苏泽还准备在新开的书院里面成立一个农学书院,专门负责研究这些。

苏泽心中有很多计划,可这些问题都需要资金支持。

苏泽虽然有点积蓄,这些年赚了不少银子,可对于那么庞大的资金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不自己赚银子,总不能指望朝廷拨款,朝廷都穷成什么样子了,有银子给他才怪。

朱瞻基以为他赚的是穷人的银子,其实不是,真正的穷人也不会去买无烟煤烧,就算无烟煤也才几文钱都不会去花这个钱,能买的起煤炭的怎么也算个中产阶级了。

更何况,苏泽还有计划在后头,就算那些达官显贵不买煤炭也会被坑一把大的。

反正整个大明不允许有人比他苏泽还有钱,一想到那些狗东西床底下埋的都是银子,苏泽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