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 > 第九十八章:疯狂作死的汉王

乾清宫,朱棣坐在御座上看奏折,时不时的目光频频扫视下面搁放着的火盆。

火盆中有几块蜂窝状的无烟煤正在燃烧着,这样的火盆乾清宫中放了不少,以前这些火盆中放的都是上好的木炭,可今日却是放了无烟煤。

这些无烟煤是朱瞻基差人放在乾清宫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朱棣演示一下这无烟煤的神奇之处。

朱棣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只当是朱瞻基胡闹,倒也没有阻止。

在他的固有观念里面,煤炭是不能燃烧的,燃烧起来的浓烟很呛人,甚至还会对人体有害。

具体如何有害他不懂,可都是这么传的,他自然也这样认为了。

古往今来就没有用煤来取暖的,若是煤炭能用来取暖为何还要费心费力烧制木炭?

不过这无烟煤倒是有些稀奇,燃烧好半天倒还真的没见有什么烟尘。

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缓缓起身,踱步到了火盆前,聚精会神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朱棣看向一旁伺候的王忠问道:“王忠,你来说说,为何同样都是煤,煤炭燃烧时会有烟尘,而这苏泽发现的煤燃烧却没有?”

这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西山那地方他知道,甚至去过不少次,这无烟煤是从西山挖出来的他也知道,可关键是西山一直都在哪里,为何别人没发现,偏偏就让苏泽发现了?

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都觉得煤炭无法取暖,会散发浓烟,可为何苏泽偏偏就能找出燃烧时不散发浓烟出来的煤炭呢?

难不成苏泽比古人都聪明不成?

王忠听闻朱棣的问话微微躬身回道:“奴婢不知,想来是陛下得天意卷顾,所以才会赐下此等珍宝造福大明。”

“奴婢听闻如今北平城中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这无烟煤,不仅可以用来取暖,配置上特制的炉子还能用来烧水做饭。”

“最关键的是这无烟煤还很便宜,仅五个大钱便可以买到一块,一日只需要两至三块无烟煤便可供暖一整天,就算是寻常百姓也能负担的起。”

“京中百姓知道这无烟煤背后东家乃是宫中,无不歌颂陛下您的仁慈,爱民之心。”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朱棣一听这话就乐了,这王忠也跟了他不少年了,以前倒是没发现他这么会说话。

自从上次在火锅店之后,朱棣身边的贴身太监就换成了王忠,黄俨已经被朱棣厌恶了。

朱棣笑道:“这东西是太孙和苏泽在鼓捣,和朕有什么关系?”

王忠低着身子毕恭毕敬的说道:“这西山乃是陛下赐给苏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西山发现这种能造福黎民社稷的宝物,自然是陛下的功德。”

“太孙与苏泽也是眼见陛下您为了国家大事操劳,殚精竭虑才会想着为君分忧,将这无烟煤低价售卖,供应百姓所需,这一切都是陛下您教导有方啊!”

不得不说王忠是个人物,漂亮话说的很好听,这一夸把三个人都给夸了。

当然,有些话是朱瞻基私下和王忠说的,他不好在朱棣面前给苏泽和自己表功,再加上一门心思想和苏泽开公司,因此匆匆让人把无烟煤点着就和朱棣请辞了。

朱棣哈哈大笑,手指着王忠摇了摇头,笑道:“你啊你,最后这些话是太孙让你说的吧?”

朱棣不用猜就知道是朱瞻基唆使的,不然王忠怎么会知道的这么详细,连无烟煤的价格都如此清楚,他一个宦官也是刚见到这无烟煤,如何对无烟煤如此了解?

只是一想便知道是朱瞻基说的了,之前他在处理政务,没顾得上和朱瞻基说话,那小子着急着出宫,才会借王忠的口邀功。

王忠不敢隐瞒,老老实实回道:“陛下慧眼如炬。”

朱棣摇头不已,笑骂了一声,“两个竖子,生怕朕忘了他们的功劳,这是借你的口向着朕邀功呢!”

王忠弓着身子也不回话,实际上也不敢回。

一个是当朝皇太孙,陛下最宠爱的孙子,一个是如今正当红,未来的郡马爷,哪个都不是他一个宦官能得罪的起的。

王忠可和黄俨不太一样,黄俨是一直以来都和东宫一脉不对付,亲近赵王,而他则是勉强算是太子党,要不然朱瞻基也不会借他的口邀功。

以前朱棣对黄俨针对太子一脉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最近倒是有些反常,干脆直接不让黄俨跟着了,甚至有些厌恶黄俨。

黄俨虽然如今还是司礼监大太监,手握权柄,可实际上黄俨最近在宫里的日子愈发难过了。

宦官最重要的不是手中有多少权柄,而是是否得陛下宠信,一旦失了宠,就算有权柄又如何,随时会掉脑袋。

归根结底宦官只是帝王的家犬罢了,主人心情好,看你顺眼的时候你就有骨头吃,看你不顺眼那就是你倒霉的时候到了。

黄俨就是看不清自己的身份,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朱棣面前针对东宫。

陛下心思摇摆不定的时候没事,可陛下如今似乎愈发看重东宫了,黄俨还不知道收敛,那就是在找死。

王忠心思百转,愈发的低眉顺眼了,老老实实的跟在朱棣身后伺候着,心中不断告戒自己,自己只是个奴婢,可千万不能起不该有的心思。

朱棣自顾自地在大殿中打着自创的拳法,时不时的会看向火盆中的无烟煤,似乎和这无烟煤较上劲了,想看看一块无烟煤到底能燃烧多长时间。

就在这时,殿门口的小太监近前禀报道:“陛下,汉王爷来了。”

“传!”

不多时,汉王顶着两个黑眼圈进了大殿中,还没等开口,噼头盖脸的就迎来了朱棣的一顿训斥。

“你最近在做什么,把自己折腾成这个鬼样子?”

朱高煦闷不吭声的站在一旁也不回话,任由老头子噼头盖脸的一顿骂。

主要他最近在做的事情不太好解释,他总不能和朱棣说他最近在研究从苏泽哪里弄来的火器。

说了老头子非得扒了他一层皮才行,一个王爷私下研究火器做什么?

难不成想造反?

“说话啊,哑巴了?”朱棣越看汉王越来气,忍不住抄起桌子上的镇纸就砸了过去。

这竖子翻了天了,以前上蹿下跳他懒得管罢了,没想到汉王胆子越来越大,现在都敢私造火器了。

“儿臣最近在家中彻夜研读兵书,为开春北伐做准备!”

朱高煦一个蹦跳躲过了飞来的镇纸,镇纸在脚边碎了一地。

朱棣额头青筋暴跳,到了这时候,这竖子还在期满朕,真当你私下做的那些勾当朕一点都不知道?

“编,你继续编,看看能不能骗到老头子我!”

朱棣背负双手,径直走到朱高煦面前,目光灼灼的盯着朱高煦,只要朱高煦再敢期满,他今天非扒他一层皮不可。

结果朱高煦就是不开口,反正打死不说自己在鼓捣火器。

“你一个王爷,私下里鼓捣火器做什么,难不成是想造反?”

“你想要造谁的反?”

朱棣吹胡子瞪眼,被朱高煦气的够呛,都忍不住想动手了。

朱高煦眼见事情败露,啪嗒一下就跪在了地上,不过他犹不服气的嘴硬道:“苏泽也私造火器了,你怎么不管,怎么我私造火器你就要管?”

朱棣左右寻了寻,没寻到趁手的家伙什,干脆直接上脚,一脚踹了过去。

“你和谁学不好,你和苏泽那竖子学,他年纪小不懂事,你年纪还小吗?”

“他造反也要有人跟他造反才行,就他那狗脾气,才进京多少天,就把满朝文武得罪了个遍,你觉得他造反有人会跟着他?”

“哪像你汉王爷,手底下多的是愿意跟着你的人,什么汉王党,赵王党,手底下还网罗了一批建文旧臣,你真当老头子老眼昏花了,什么都不知道?”

朱高煦闷不吭声的挨了一脚,哪怕到了这时候,当他听到朱棣说苏泽是狗脾气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

苏泽确实是狗脾气,和谁都不对付,不过建文旧臣这个锅他可能不能背。

朱高煦仰着脑袋反驳道:“爹,我可没网罗建文旧臣,你就算是想收拾我,你也找个好的理由,这个锅我可不背!”

朱棣单手扶腰,绕着朱高煦绕了一圈,仍还在数落汉王的不是。

“你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他们不都在你手里下为你做事吗?”

“老头子也只是懒得管你,结果你倒好,越来越得寸进尺了,赶明儿是不是还要带兵进宫啊!”

“老头子今天还就真和你说清楚了,你看看你尖嘴猴腮的样子,再看看你大哥,照照镜子,你哪里来的一点帝王之相?”

这话,朱棣说了不少次了,用得着汉王的时候就是“你长得真像我。”

用不着的时候就是“你看看你尖嘴猴腮的样子。”

朱高煦低着头,看不清神色,任由朱棣数落也不说话,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一些事情犯了忌讳,因此只是装死。

朱棣今天似乎是想让汉王彻底死了那条心,看到汉王似乎有些不服气,继续说道:“朕给你过你机会,让你监国过,可你看看你做的怎么样,你治理的好这个国家吗?”

“你不仅停了永乐大典,各地的天灾**都不解决,只顾着穿着蟒袍耀武扬威,逢人便撒金豆子,当时朕懒得说你,今日想来却是大错特错!”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千错万错,都是朕的错,不该养活你们这些笨蛋!”

“永乐一朝就养了你们这些臭丘八吗?”

朱高煦一听朱棣开始翻旧账,忍了忍还是没忍住。

脾气上来也不跪着了,干脆盘坐在地上开始耍无赖,双手一摊开始为自己辩解。

“你让我监国,除了留下个烂摊子,什么都没给,你让我怎么办。”

“户部和国库中本来就没钱,你让我怎么办,我去偷还是抢啊?”

“修永乐大典,修顺天府,这些大工程都需要银子,不停了永乐大典银子从何而来?”

朱高煦盘膝坐在地上,一脸不忿,这事不能全怪他。

再说了,他监国期间也不是什么都没干,还是干了些好事的,没银子自己掏银子,结果费心费力没落着好不说,还被老头子一顿训斥。

修永乐大典,迁都都是老头子要做的,国库早就被这些大工程给折腾干了,哪还有银子赈济灾民?

老头子还心心念念的要北征,为了给老头子置办军备,他还自掏腰包给老头子置办,结果现在一句好话没落着。

朱棣深呼吸一口气劝自己冷静,这要不是他亲生的,他真忍不住一刀把朱高煦给砍了。

“那就让老百姓饿死,那你怎么不饿死去啊,没钱,没钱自己想办法啊,老大监国问我要钱了吗?”

“同样没银子,老大是停了修撰永乐大典,还是没有救助灾民?”

“既然你没本事,那就趁早死了那条心!”

朱高煦这一辈子最听不得就是他比不上老大,一听这话一下子就再也顾不得许多了。

汉王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红着眼睛,愤愤不平的嚷嚷道:“修不成永乐大典,咱们就不能下去见列祖列宗了?

“是我们全家造的反,下去就能见列祖列宗了?”

“就算是你把永乐大典修成一朵花出来,立下再大的功绩,史书上也不会记载你是顺位继承的!”

“造反的时候,你和我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现在用不着我了,你又说我尖嘴猴腮,没有帝王之相,横竖都是你说!”

“我没想着造反,建文旧臣也不是我网罗的,你别什么大帽子就往我头上扣!”

“这个位子,你坐到底,千万别让给我!”朱高煦手指上方的御座,彷佛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眼睛通红,寸步不让。

朱高煦说的倒是他的心里话,只是他也是说话不过脑子,疯狂在朱棣的雷区蹦跶,疯狂作死。

朱高煦成功把朱棣气的两眼冒火,四处寻摸着,大步从看门的禁卫腰间一把将刀抽了出来。

“孽障!”

哗啦啦,周围的太监禁卫跪了一地,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抬头,只是心中都是惶恐不已,竟是无人敢拦正在气头上的朱棣。

今日怕是要出大事!

眼瞅着朱棣要提刀要汉王了,跟在朱棣后头的王忠才回过神来,他一把扑到朱棣的脚边,抱着朱棣的腿开始劝阻。

“陛下,不可啊!”

“龙体要紧啊陛下,切莫动气!”

王忠又赶紧朝着汉王使眼色,央求道:“汉王殿下,您就给陛下服个软吧,别气陛下了!”

朱高煦梗着脖子,就是不和朱棣服软,他到现在都没觉得自己有错。

朱棣气的大喘气,怒喝道:“滚,滚的远远的,别让朕再看到你这个逆子!”

朱高煦扭头就走,走到殿外还不服气的大声嚷嚷道:“不就是监国吗,有银子什么办不成,改明儿我就给你搬一座银山回来!”

殿中的朱棣一听这话,火气更盛,一把将手中的刀扔向殿外,口中还在怒骂,“逆子!”

朱高煦想了想,还是没勇气再和朱棣置气,慌不择路地逃走了。

只是心中想着,去倭国搬银子的事情得抓紧了,去搬一座银山回来,让老头子开开眼,监国有何难,有银子什么事办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