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工业帝国系统 > 第125章 食盐

工业帝国系统 第125章 食盐

作者:魂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1:09 来源:笔趣阁

李晓又斩杀了几十个清国的士兵,得到了工业帝国系统250点贡献值的奖励。

然后,李晓又将收获的清国士兵的尸体交给了熊廷弼,熊廷弼自然要给李晓请功,朝廷奖励了李晓1500两银子。

此事的影响十分深远,导致熊廷弼都开始想象自己麾下的士兵去清国的领地里烧杀抢掠了。

在李晓的平安堡里,有商人出售食盐,以前李晓穷困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更加不可能有钱买盐,只能是偶尔才吃一点盐,补充身体所需。

现在李晓富贵了,可以买得起最贵的井盐了,但是李晓知道自己麾下的士兵还在吃咸苦的海盐,这些海盐杂质多,味道苦涩,十分难以下咽,只是众人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好接受了这种苦涩的海盐。

李晓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的百姓真的是忍耐力很强啊,他们现在富裕了,自然就希望能够吃到更好的海盐甚至是井盐。

井盐需要从四川等地运来,价格昂贵不说,还量少,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到。

所以,百姓们想要提高生活品质,就需要有更好的盐吃,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

而且,贩卖食盐利润很高,能够赚大钱,只是食盐是国家专卖的,不允许私人贩卖食盐,如果只是做一些出来给自己人吃那没事,如果想要贩卖到各地去,就需要很强大的权势了。

在明朝扬州,经营食盐生意的盐商富可敌国。

现在的李晓虽然经营肥皂、玻璃器皿、精美书籍和羊毛衣赚了不少银子,但是比起富可敌国的盐商还是要略有不如,当然,这只是说赚钱,不包括武力和管治能力,如果比武力,盐商们根本就不是李晓的对手,他们钱再多也没用。如果比管治能力,盐商们也不是李晓的对手。

一个成熟的势力,必须有武力、财力和管治能力,否则就只是肥羊而已。

李晓为了自己的百姓,打算在天津卫晒盐,他在工业帝国系统里兑换了晒盐的工艺,花了他200点贡献值。

然后,李晓就带着一百个骑兵来到了天津卫,天津卫靠近大海,海边都是盐碱地,无法种粮食,这里居住的百姓比较贫穷,许多人只能煮盐为生。

李晓开办的晒盐场可是采用更好的工艺晒盐的,晒出来的盐雪白而且味道纯正,根本不是这些煮盐的手工艺人能够比拟的。

所以,李晓让人在海边购买了一大块的地盘,用水泥铺设了很大一片的晒盐场,然后利用蒸汽机将海水提升到晒盐场之中,利用太阳的光热来晒盐。

他又让人制造了大片的玻璃片,将玻璃片放置在晒盐场的上方,蒸发的水蒸气沿着倾斜的玻璃片凝结成水珠,然后顺势滴落在旁边的一条水泥槽之中,流了出去,剩下来的就是盐水了。

这些盐水在之前已经经历了沉淀和过滤,剩下来的都是十分纯正的盐水,里面没有多少的杂质。

经过暴晒之后,水泥地面上逐渐凝结了一层层的雪白的食盐,工人按照李晓的安排收集了这些食盐,然后用麻袋装了,放在马车之上运到了平安堡里。

李晓的晒盐场产量很大,每天都能够出产十吨的食盐,当然,他没有必要生产这么多的食盐,除非有人愿意购买,所以李晓控制了食盐的产量,只是小批量生产,专门供给平安堡的百姓食用。

从此,平安堡的百姓就有了雪白而且味道纯正的食盐可以食用。

李晓在海边晒盐的事情瞒不过别人,毕竟那么大的晒盐场,每天都出产大量的食盐,可以便宜地卖给平安堡的百姓,这些食盐价格低而且质量好,简直就是世上最好的食盐,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

毕竟李晓的食盐只是供给平安堡的百姓食用,没有抢占别人的市场,所以还是不招人恨,没有人反对此事。

熊廷弼听说了此事之后,心里有些想法,现在边军用的食盐都是海边的居民蒸煮的食盐,这些食盐质量低劣,而且价格很高,导致边军吃盐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他们只能花几倍的价钱购买质量很差的食盐食用,边军对此十分不满意,经常闹意见。

因此,熊廷弼有心让李晓将食盐卖到边军去,安抚边军的骚动,免得他们因为食盐质量太差而闹事。

李晓得知此事之后,自然是愿意的,又多了一条赚钱的路子。

现在李晓在天津卫能够每一天制造出十吨的食盐,能够满足几万人的需要,如果贩卖出去,能够每个月赚到几千两的银子,不可谓不赚钱了。

如此利润丰厚的生意让李晓十分看重,他亲自让晒盐场的工头增加产量,尽快供应边军的食盐。

满桂是蒙古人,他来自蒙古部落,他原本是蒙古部落里的一个普通牧民,由于部落贫穷,缺少食盐、茶叶、铁器等商品,导致牧民的生活比较艰苦,满桂小时候见过的食盐最好的就是黑不溜秋的一大块板结在一起的,品尝起来味道苦涩。

后来满桂来到明国当兵,见到的食盐都是黄色的一块块,味道同样是苦涩的。

好长一段时间,满桂都以为这是最好的食盐了,他以能够吃上这样的食盐为荣。

直到后来满桂当了总兵官,有了钱财之后,才买了更好的青盐食用,这种盐总算是摆脱了苦涩的味道,颜色是青色的,所以称为青盐,这种青盐十分昂贵,一斤就要500文,比普通的食盐贵上几十倍。

当然,满桂知道自己的部下食用的是什么样的食盐,他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毕竟商人贩运而来的食盐就是这个样子的,想要更好的?可以,自己出钱去买,满桂知道这些普通的士兵是买不起昂贵的青盐的,只好继续吃苦涩发黑的海盐。

食盐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足以影响边军的战斗力,满桂也想解决此事,只是他没有想出办法来。

自从熊廷弼下文说边军可以向李晓购买食盐,保证品质更好,满桂就不相信了,一直以来海盐都是发黑苦涩的,李晓有什么本事能够做出更好的食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