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工业帝国系统 > 第132章 招募十万流民

工业帝国系统 第132章 招募十万流民

作者:魂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1:09 来源:笔趣阁

李晓来到京城之外,就看着城外聚集了几万人的流民,他们生活在低矮的窝棚之中,靠着每天施舍的一碗稀粥生存下去,他们已经没有了未来,只能浑浑噩噩地活着。

李晓首先在京城外面扎营,应付了过来盘问的官吏之后,李晓获得了在这里便宜行事的权利,这多亏了熊廷弼的文书和命令,让李晓可以方便行事。

李晓就派士兵们深入流民的营地里宣传去辽西开垦荒地的消息,流民们听说有粮食可吃,纷纷轰动了,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了李晓的军营之外,就看到这里正在蒸煮土豆,香喷喷的土豆味道让流民们口中产生了很多的唾沫,他们用力地吞咽,喉咙上下动了起来,流民们兴奋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冲了过去,想要抢到粮食。

李晓的士兵们手持木棍敲打不听话的流民,让他们排队,流民们哪里是这些大兵的对手,纷纷被打得抱头鼠窜,流民们艰难地列好了队伍,然后士兵们就开始挑选流民了,他们挑选健康的,有家眷的,每挑选一个人,就给他分一个土豆,流民们得到了土豆,囫囵吞枣地将土豆吃了下去,他们略微填饱了肚子,发出了满意的赞叹声,总算是吃了一顿干饭。

经过了十几天的招募,李晓已经招募了四万多的流民,这些流民大部分经过了几天吃土豆的调理,身体已经好了很多,足以长时间地走路了,然后,李晓就带着这些流民准备返回平安堡了。

李晓的举动惊动了府尹,府尹派人出来查看,发现李晓招募了流民去辽西开垦荒地,由于有熊廷弼的文书和命令,府尹没有阻止李晓的行动,而是很热心地给予了协助,这些流民聚集在这里,每天偷鸡摸狗的,倒是让府尹十分为难,将他们赶走吧,他们会死在路上,不管他们吧,他们又无法无天,所以府尹很是为难。

现在有人愿意收留流民,自然是好事,府尹巴不得李晓将所有的流民都带走。

当李晓带着四万多流民返回平安堡的时候,惊动了熊廷弼,他没想到李晓竟然如此能干,不仅能够与清军对抗并且取得胜利,而且还能够治理民众让百姓温饱,真的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熊廷弼派了冯素来协助李晓安置流民,这也可以算是熊廷弼的功绩之一,任何时候,招募流民开垦荒地都是官吏的功绩。

李晓带着四万人返回了平安堡,登时惊动了平安堡里的百姓,他们纷纷出来协助杨九等人安置流民,这些流民太多了,杨九等人累死累活都忙不过来,李晓只好让士兵们帮忙安置流民。

李晓的部下给流民分配了房子、土地、口粮、种子、农具等物,流民们就住进了砖瓦房子,摆脱了窝棚命运的流民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竟然可以住进这么好的房子里。

得到了口粮的流民也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们想不到李晓竟然给他们每个人五石的土豆作为口粮,这足够他们吃一年的了,能够吃饱已经是这些流民最大的愿望了,此刻他们实现了愿望。

分配了种子的流民终于看到了来年生活温饱的希望,他们十分珍惜地将种子收藏在仓库里面,等待来年种植到分好的田地里去。

李晓给每一家的流民分配了五十亩的土地,这里地处辽西,人烟稀少,土地有多。

流民们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纷纷在家里摆放李晓的长生牌位,供奉香火,希望李晓能够长命百岁,充当他们的守护神。

流民们还分配了农具,这些农具都是用好钢打造的,坚固耐用,比他们之前用的好不知道多少倍,流民们十分珍惜这些农具,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李晓还想给每一户的流民借款十两银子,还要供应足够多的耕马给他们种地用,但是这两笔开销实在是太过巨大,李晓资金不足,只好看情况再办。

李晓积累了几十万两银子,但是都投入了安置流民之中,所有的储蓄消耗一空。

安置完这四万多的流民,李晓再次出发,到京城附近搜罗了四万多的流民,然后带着他们返回了平安堡安置。

至此,李晓就安置了将近十万名的流民。

李晓不得不向平安堡的百姓借了很多的土豆来给流民们充当口粮,约定明年偿还,平安堡的百姓十分信任李晓,毫不犹豫地将土豆借给了他。

安置十万人的流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李晓麾下的官吏日夜忙碌,总算是勉强安置完毕了。

然后,十万流民趁着农闲的时候,就按照老移民的教导,打理自己的田地,准备来年种植土豆和紫苜蓿。

由于耕马不足,这些流民来年恐怕不少人要用人力开垦荒地了,这可是十分累人的事情,幸好他们不在意,他们只要有一口吃的,就愿意受苦受累,真的是很能吃苦的百姓啊!

十万流民安置完毕之后,李晓又让天津卫的晒盐场扩大产量,供应好吃的食盐给新来的流民,这些价格便宜而且十分好看、味道纯正的食盐让新来的流民彻底震惊了,他们何尝吃过如此雪白的食盐?而且价格还十分便宜!真的是十分的令人震惊!

安置十万流民的工作让平安堡里的人力物力达到了极限,李晓深感有能力的部下不足,他开始想办法要招募读过书能识字的人才了。

在十万人的流民之中,也有一些识字的人,李晓就招募他们来为自己办事,给他们每个月3.5两银子月俸,这些人十分高兴,很愿意给李晓效力。

李晓无法吸引内地的读书人来辽西为自己效力,只好采取了这样的办法。

现在的大明朝还是文贵武贱,有能力的读书人都想考上科举做进士,然后当官,很少有人愿意给一个武官做事,所以李晓总是感到缺乏人才。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不愿意为武官做事,只要有前途,能够建功立业,一些读书人还是愿意做事的,例如施爱平、秦友光、曹晶等人。

要管理十万人的流民,需要很多的官吏,但是官吏不足,李晓只好在流民之中挑选有潜质的人来充当官吏,让他们读书识字,然后借阅大图书馆的书籍,来充实丰富自己的能力。

李晓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来解决缺少官吏的问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